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顿饭吃的有点尴尬,似乎自己真的在讽刺王崇。
饭后回去,柳心以为这次之后,王崇就不能再约自己一起吃饭了。
可谁知第二天,王崇又笑呵呵的在甲板上等自己了。
这次倒没再讨论诗词,而是谈论了柳心的杂学,问了玉米和番薯的问题。
这是柳心的老本行,自然知无不言。王崇说到关于老百姓的任何事儿,柳心都能讲的头头是道。
对于番薯和玉米的产量,以及还有抗旱的效用,王崇还是第一次听到。柳心给他讲,因为天气不好,未来几年有可能天下大旱,自己之所以推广玉米和番薯,是为应对未来大旱做准备。
柳心讲完,王崇站起身深施一礼:“淑人。王某孤陋寡闻,没有理解淑人一片苦心,在此替天下百姓谢谢淑人。”
这读书人礼仪太多,柳心忙伸手扶起王崇道:“大人言重了,我没有学过诗词歌赋,只是偶尔做些农事,出身农家,自然就想着多出粮食,人人都能填饱肚子。”
王崇看着柳心感叹说:“我曾和王知府饮酒详谈,知道淑人曾给天书兄说过几副对联儿,都是意境深远。我自诩饱读诗书,也没能说出这种大气磅礴的话。”
“哦?”柳欣惊愕。
王崇随口说出:“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还是当时柳心和王天书初遇时,和王天书说的,没想到王天书到现在还记得,而且和王崇谈起。
柳心说的这些都是剽窃别人的,顿时觉得不好意思起来,而且那天不和王崇谈论诗词,仿佛真是自己在扭捏。
柳心一时无语了。
没办法,柳心破例多喝了一杯,回去后睡了一下午。
接下来,王崇又恢复了和柳心吟诗作对,还是王崇兴致勃勃出口成章,柳心偶尔在剽窃几个明朝之后的诗句应付一下,但每次说过后,都被王崇拍案叫绝,还非得留下墨宝。
十几天很快匆匆过去了,到天津临下船前一夜,王崇在甲板上又放了个小桌,邀柳心赏一下夜景。
夜幕下,繁星点点,两人相对而坐。柳心看着满天的星星在遐想,也不知克鲁什么样,他家乡的蒙古大草原是不是在夜色下更美。
王崇神情黯然,看看柳心欲说又止。
一时两人无语。
王崇率先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半晌儿才缓缓念出:“夜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柳心也默默地陪了一杯,从天津转道去京城,王崇要在通州打个转儿,这也算分别前的践行酒了。
两天后,在去通州的岔道口,王崇和柳心道别,约定到京城再聚。
第77章 城门遭遇()
和王崇在通州道别后,柳心等六个人雇了四辆马车,柳心、心纯和美玉一车,三个侍卫每人押一个车;大半天后赶到了城门口。
大明朝的京城,还是那样的巍峨雄伟。高耸的城门口有守门官,老百姓在排队交进城费。
柳心不打算坐马车过去,几人下了车,步行来到城门口。柳心的三品诰命官服没穿,其他几人穿着普通的衣服,车夫就是通州车马行里常年跑京城的车夫,都是苦哈哈的样子,在这一堆人中不是太显眼。
几个人轻轻松松的随着人流往前赶,轮到柳心,她上前拿出点散碎银子递给守卫,给自己一队的进城费都交了。
守卫拿起银子一摆手,众人正要进城。突然,后面一阵马蹄声,有人惊呼!“快闪开,快闪开!”几个人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儿,快马就来到了身边。
现在躲闪已经有点儿来不及了,柳心拉着心纯只能下意识地往旁边儿一躲,但是马蹄还是刮住了柳心的衣服,从柳心的右脚边儿穿过去。
马蹄过去,柳心从地上爬起来,心纯几个人还好。
看见柳心从地上爬起来,心纯赶紧大声问:“娘,你怎么样,有没有踩坏?”
柳心揉揉右脚:“还好,没大事儿,就是胳膊酸酸的不舒服。”
柳心自认倒霉,和心纯几人就想着往里进。谁知道刚过去的那匹马又转回头,一个二十来岁的纨绔子弟在马上说:“怎么着?没踩死啊,你们挡着我的道了,不知道吗?”
这人这么不讲理,进城门骑马就进没人敢管,一看就是权贵子弟,柳心不想惹事,就没接话。
这下这个纨绔更得意了;“我说你哪,你挡着我的宝马,知道吗,你没长眼睛啊。”
心纯这时实在气不过,指着他鼻子说:“有你这么骑马的吗?都把我娘踩着了,也不说下来看看,还来指责我们,你还讲不讲理!”
“哎哟喂,还有人敢说本国公爷,你真是吃了豹子胆了!”那纨绔马上变了脸色。
这时旁边人群中有人低声说:“这是郑国公,赶紧走,要不一会儿有苦头吃了。”
“赶紧给我娘道歉!”心纯也没听见,还在和这纨绔争辩。
“呵呵,还让我道歉,新鲜!赶紧给我拿下,冒犯了皇亲国戚,还想便宜的走。”纨绔有恃无恐。
他话音刚落,后边一大群下人就上来了。
柳心摆摆手让大家别动,晃晃手臂对来人说:“这位大人,我是登州淑人柳心,为参加皇后娘娘的千秋节而来,如有冒犯,请别见怪!”
柳心这就放低姿态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不和你一般计较,这就过去了。
“嘿,什么淑人,你参加皇后娘娘的千秋节?哪家的夫人有你这样的,敢冒充参加皇后千秋节,给我拿下回府。”
柳心这边除了车夫就六个人,上来了二十多个。
柳心让大家别动,又赶紧打开包袱,里面有自己的官服,还有黄色请柬。
柳心想这下行了吧,大家伙儿都看见了,我真是来参加千秋节的。
哪知人家根本就不管这一套,二十多人“刷”地上前,给柳心几人控制住了。
心纯想要挣扎,柳心想咱们到了京城,总有说理的地儿,现在打起来自己就是吃亏,总的有人管吧。
看着不远处的城门一个从九品的城门官站在那儿,柳心赶紧招呼“大人,刚才的事情您也看到了,我们还要进城,请帮着通融一下!”
那城门官像没看到柳心一样,弯着腰谗笑着迎了上去,口中连声道:“国公爷,小的什么没看见,您请,您请。”
这是柳心想简单了,以为现在是法制社会呢,城门官根本就不管这事儿。
柳心几个人就这样被推推搡搡押走了。
走了半天,来到了一个豪华的大门外,门上写着郑国公府。那个纨绔少爷一挥手,柳心几人就被押进去塞到门房里。
柳心这个气呀,赶紧喊着:“你们这些奴才,我真是登州来的淑人柳心,这里有皇后娘娘千秋节的请帖,你把你们主子叫来让他好好看一看,他还能比皇后娘娘还大。”
任凭柳心怎么大喊大叫,就是没人搭理她。
刚才那纨绔早就回前院了,在客厅里“啪”地一声摔了个茶杯。
“他娘的,今天又输了,还碰到这个倒霉的娘们,不用管他们,饿死他们,出口气!”
“是,国公爷!”下人恭敬地退出去,再没人向后院看一眼。
这纨绔是谁呀?这可不是一般人儿,这郑国公啊,是前朝郑皇贵妃的娘家侄孙,郑皇贵妃就是当年万历皇帝最宠爱的郑贵妃,生皇三子朱常洵后,进封皇贵妃。
当时万历帝都想把朱常洵立为太子了,最后太后反对,朝臣也进言,才被封为福王,去了河南开封,让崇祯他爹朱常洛当了皇帝。结果出了红丸案,朱常洛一个月就完了,这才到天启皇帝朱由校,结果没几年也没了,皇位就轮到如今的崇祯了。
万历皇帝对郑贵妃那是好的不得了,临死还要封她为皇后,和自己葬在一起,最后群臣没答应才不了了之了。
万历死了,崇祯他们爷仨虽然恨郑贵妃,但只能在心里恨着,毕竟是长辈,也不能怎么样,只能和郑贵妃的宫殿离得远远地不见面。
这郑贵妃还真能活,直到崇祯三年才死。
万历朝对郑家恩宠有加,这就养成郑家子弟都是不可一世的样子,全京城没人敢惹他们。
郑国公府子孙不旺,人丁太单薄,到这一辈儿啊,就变成了二十来岁的郑重,这个大大的草包混蛋,继承了这个爵位。
郑重整日在京城里招猫逗狗,喝花酒逛青楼,顺便有时还干点强抢良家女子的事儿。
老百姓都知道,也没人敢惹他。大臣们都知道,也不好意思到皇宫去和皇上说去,皇宫隐隐约约知道消息,但只要不过分,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郑重二十来年来没受过气儿,想干啥就干啥,除了皇上以外,自己就老大。
今天在郊外和几个一样的纨绔子弟去赛马,输了,这个气呀!
到城门口,看着一伙人在前边唧唧歪歪排队,自己就气不顺,打马过去了,过去就过去了,本来也没想,可后来听着有小姑娘后面说什么踩她娘了。
哎,自己踩你娘怎么着了?又没踩死,吵什么吵,自己就想骂她们一顿。
可这小姑娘脾气也太犟了,还想让自己道歉,我道什么歉呢?我这辈子都没道过歉,这一发火就把人带回来了。
郑重在前院越想越气,把后院柳心几个更是怨上了。
第78章 营救()
京城五里外,一个农家院,十几个黑夜人正在焦急地商量:“塔木,夫人被郑国公抓走了,怎么办?”
“我们进城不方便,你们十个,趁着城门没关,赶紧进城打听一下郑国公府在哪,要是方便,就把人救出来,要是不方便,在伺机行动。”
“好!”
众人在一起,又研究了一下计划,赶着城门关闭前最后一刻钟,十个人悄悄的混进了城。
郑国公府是个很大的地方,不用怎么打听,就找得到。
十个人悄悄的混到了郑国公府后面小树林里,等天色暗下去,躲过巡逻的士兵,几个人爬上后院墙头,翻身进了院子。
前面不远就是门房,可惜刚往前几米,就看见了人。这里有四五十人在把守,看来夫人他们就在这里,十个黑衣人一动不动守了半夜,。领头的挥挥手,大家分散开想寻找间隙进去,尝试了半天,发现还是没办法,从各个方向都进不去。最后无奈下,大家只能悄悄地撤出去。
国公府平时没事的时候,也没人守着门房,可国公爷今天生气,告诉这些下人,不许给这些人放出去,也不准吃东西,下人们自然不会管柳心她们的死活,但是也不能让人跑了,所以在门房外四五十人在这守着。
“咱们人手太少了,硬着来不行,我是蒙古人,这长相进了城,怕是不行,明远现在徐次辅家里,就是徐光启家。我们营救有困难,只能找徐光启帮忙了,无论如何要把夫人救出来。”塔木皱着眉在屋里焦急地踱步。
克鲁把塔木留在关内,最重要的一个事儿就是保护柳心,塔木他们一直在柳心身边,柳心就是不知道。这次柳心进京,塔木他们提前赶路走的运河,比柳心她们早到了几天,在这儿租了个院子住下来。
柳心从通州和王崇道别时,塔木他们几个人就远远地跟在柳心后面,等他们到城门口,就看到柳心被带走的一幕,人太多,没办法,只能悄悄潜回来。
这次营救没成功,只能指望徐光启了。
第二天。在徐光启家门口,有人要找明远,门房看看来人一身破衣服就往外轰。没办法,来人说自己是登州过来的,给明远捎封信,请务必交到明远手中,门房半信半疑,直到明远下学才给递了过去。
明远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淑人柳心被郑国公抓走了,速救!”
明远知道柳心最近要来,按日子估算就是这几日,可现在一点消息也没有,看来这信是真的,娘出事了。
明远忙问门房,徐爷爷在没在家,门房说:“次辅今天上朝了!”
明远撒腿就跑去找徐光启。
徐光启下朝正准备出宫门,一个老太监到身边悄悄地说了句:“徐次辅,登州来的柳淑人昨天在城门口出事了,在郑国公哪。”说完假装没事径直走了。
徐光启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刚一出宫门,明远就满头大汗地跑过来;“徐爷爷,我娘出事了,你快救我娘!”
“怎么回事?”明远赶紧把那封信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