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买些滋补的人参、阿胶给徐府送过去。
一大早儿,柳心和明远带着一堆补品来到徐府,徐光启顿时愠怒,指着这些东西对柳心说:“咱们都是吃惯了粗茶淡饭的人,哪里受得了这些富贵东西,你们还得花大笔的银子,你门赶紧拿回去退了,别花这冤枉钱。”
“老爷子,这就是我的一点心意,也没花多少银子,您就安心吃吧!”柳心恳切地说。
“你的心意我领了,我真的不吃,快拿回去退了!”
“父亲,您就留下吧,您也该补补身体,是孩儿疏忽了!”徐冀在旁边劝导,一脸愧疚之色。
“老爷子,您就留下吧,我以后不买了,您要是不收,我这心里难受。”柳心再次恳求。
“哎,把这阿胶留下吧,你把人参退了,再也不许买这样的东西,还是赶紧帮他把《农政全书》整理出来。”徐光启长叹一声,勉强留下阿胶。
柳心没办法只能把人参拿回家留着急用,想办法尽可能多给徐光启补些别的营养。
柳心早上在家里熬些骨头汤,大枣枸杞粥,处理完家事就赶紧往徐府跑,正好带着给徐光启吃。晚上回来和心纯、杏花嫂子赶工给徐光启做了一些带福字的棉袍、鞋子,还要准备答应皇后的小包包,争取千秋节给送到宫里。
几天下来,柳心忙的瘦了一圈,自己也没注意,倒是王崇从家里给柳心带来几盒补品,他还问要不要找太医看看。自王崇到秦宅来过一次,一有空闲就转到柳心这儿指点明远功课,毕竟王崇是木川木周的老师,也不是外人,偶尔指点明远读书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没想到王崇还这么细心,柳心有些不好意思,赶紧向他解释自己没什么毛病,只是徐光启时日不多,自己放心不下。
王崇没说什么,之后他竟然也跟着柳心和明远跑去徐府转转。
因为徐光启生病,汤若望和约翰也总去徐府,这段时间大家讨论一些技术、军事和农业方面的问题,别看王崇是科举翰林出身,对大家的讨论也兴致勃勃,偶尔也发表点见解,徐光启看见人多,精神也好一些。
这几天,柳心和徐光启一起讨论了推广玉米、马铃薯和番薯的事儿,还把自己从登州遇到王徽,开办杂学院的事告诉了徐光启,王徽送自己的那套书籍也一并带来了。
徐光启和王徽是朋友,一直有来往,但是王徽的著述徐光启还真没看过,看着柳心手里的这几本书,只是简单的看了一会儿,就像柳心当时一样,苦笑着说:“我不如王徽,他在技术上比我研究的透,这要是传播出去,对以后的技术发展真的有大作用了,你这杂学院办的好,我现在精力不够,要不也应该多做些事儿。”
柳心原本没想在京城推广杂学。她来京师的时候,只是想看看明远,参加皇后的千秋节就走,并没有打算在这长住,而且还碰到了郑国公这件事,他更是对这京城没了好感,甚至有些畏惧,就想着尽快离开。
计划没有变化快,听到徐光启这个坏消息,她不得不再待一段时间陪徐老一程。可现在看见徐光启对于王徽能够在登州开宗立派的羡慕眼神,柳心又不忍让徐光启失望。
柳心就和徐冀商量,打算现在把杂学院办起来,趁着徐光启意识还清醒,了他一个心愿。
两个人把要准备的事情一件一件的梳理。
时间很紧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房子,幸好去年崇祯赏了郊外一个农庄离京城不远,属于通州地界,徐冀就想把杂学院放在那儿,这样地方有了。
明远到京城这大半年,来的几个人除了陪他读书,照顾生活,还在京城开了个书局。晚春送的李林、李元真是能人,在京城弄的这个书局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有一个小小的印刷作坊,杂学院需要的东西自己就能印出来。
在专业设置上,借鉴登州杂学院的经验,保留柳心现有的语文、数学、会计学、农学教程,剩下的就要徐冀和徐光启商量再开设几个学科,作为徐氏开宗立派的基础学科。
再就是讲师,柳心这些专业,暂时柳心都可以兼顾,只是徐家这儿的讲师安排还要尽快找到人手,争取尽快开学。
柳心回去赶紧让人往家捎信,让登州派讲师过来。秦家岗经过这些年发展,柳心已经培养出了一百多个学生,足以胜任相关专业的讲师工作了,现在送信回去,等人来时就只能走京杭运河,不像柳心和王崇从登州直接坐官船,经渤海湾直接到天津,一共不到二十天就到了京师,这一回一来至少也得接近两个月时间。
好在心纯在这里,他还能和自己串串班,而且明远学的也不差,空闲的时候也能帮帮忙。坚持这两个月,老家来人就好了。
第二天,徐府来的人全,柳心、心纯、明远、王崇、汤若望、约翰、陈于阶都在场,徐光启今天也精神头很好,和大家讨论专业设置和人员分工。
最后决定开设数学、语文、会计学、农学、天文历法、西方医学六个学科,原本徐光启还行开设军事学科,可想想还是暂时不开,等以后王徽那边培养出学生,在增设军事专业。对于农学专业,是以柳心的农学为基础,再加上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相关内容,以后还有扩充王徽的农业机械。
还是沿用登州的做法,语文和数学是公共学科,其他是选学科目、
暂时确定汤若望教授天文历法。约翰教授西方医学,徐冀教授农学,柳心教授语文、数学、会计学。
心纯、陈于介、王崇也都自告奋勇,空闲的时候去顶顶班,把杂学院办起来。
徐光启让丫鬟扶着。把自己这些年的手稿拿出来,让柳心和明远以及陈于介等人帮着自己整理。徐冀和王崇向京城贴出招生告示。
京城不比登州反应的那么激烈,毕竟登州有柳心偌大的名声在,可京城不但有国子监,还有很多书院都是非常知名的,想学杂学的人并不多。
因为有徐光启的名声,还有柳心最近在城闹了一把事儿,最后才有些武将人家,一些东林党人把孩子送来。
柳心让徐光启当山长,徐光启笑着说:“柳心,杂学院就是你的心血,也是皇上明旨让你做的。山长你责无旁贷。我也没有多少活儿头了,只要能看着杂学院开办,我就知足了。”
柳心没办法,自己任了山长,让徐冀任副山长,徐光启当了顾问。
赶在九月二十五,京城杂学院终于在通州的农庄开学了。
徐光启今天精神非常好,穿一身柳心给他做的带福字长袍,鞋子,让陈于阶和徐冀扶他坐上马车,一起来到了通州。
杂学院在通州倒是招了不少普通人家孩子,柳心还是按登州的模式,免费入学,提供住宿,饮食自理。
看着下面有二百多个孩子,也分成了五六个学科,徐光启满脸笑容,像登州一样,又进行了大半天的拜师仪式。
虽然徐光启是顾问,但柳心宣布他是书院的终身名誉山长,所有学生都给徐光启行了拜师礼。徐光启腰杆儿挺直的坐在椅子上,接受这二百多人的一一行礼,他不时地点头,劝勉,直到下午申时才结束。
徐光启在通州住了一夜,第二天精神就不济了。因为九月二十八就是千秋节,今天已经九月二十六,众人只留下汤若望,约翰、心纯和徐冀在学院主持讲课。其他人护送徐光启回到京城。
第88章 千秋节()
今天是皇后的千秋节,京城里热闹非凡,柳心起个大早,像其他外命妇一样,到宫门口等候。
宫门口已经排了不少马车,旁边还排一列轿子,因为现在不是文武百官在上朝,除了轿夫、车夫,剩下的就都是妇人,就没了那么多忌讳,不少人从马车或轿子里出来,相互熟悉的打声招呼,个别关系好的还要凑在一起窃窃私语,说点悄悄话儿。
柳心也没有什么熟人,就乖乖地坐在马车里,尽量让自己不显眼,偷着把车帘掀开一条小缝儿,瞅瞅外面的热闹。
这时不远处又想起来一阵马蹄声,柳心偷着瞧过去,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疾驰而来,别的马车都是到了宫门口就停下来跟着排队,这马车没有停的意思,愣是在马车和轿子之间挤进去了,恰巧前面两个轿子里的妇人正在轿子旁聊天,这马车一过去,就差点碰到她俩。
这俩人看起来吓了一跳,其中年长的抬起头,一瞅到这马车就怒了,张口就大声怒斥:“你们郑国公府也太嚣张了吧,前几天郑国公在城门口就骑马撞伤柳淑人,怎么今天国夫人还想在宫门口行凶!”
“哼,你个小小四品恭人还敢挡我的道!”马车上车帘一挑,一张二十多岁长相妖艳的脸露出来。
柳心一听还牵扯到自己,就明白这是郑国公夫人,真是冤家路窄,自己和郑国公结下大仇,一会还是躲着她点儿。
前面的吵架还在进行,稍年轻的夫人这时接上话儿:“四品恭人怎么了,王祭酒门生满天下,哪个皇亲国戚家的子弟不是都得在王恭人面前恭敬行礼,就你们郑国公,啧啧,没个成器的子弟,才这般没教养!”
这句话呛到了郑国公夫人的肺管子上,她立马从车上下来,手指着这妇人就大骂:“张珍儿,你一个小小右督御史的家眷,有什么资格在我这超品国夫人面前摆谱,你信不信我治你的罪!”
“我不摆谱,难道你横冲直撞,我还得给你磕头作揖,可别忘了国公爷的腿还伤着,连三品淑人都敢给他一枪,我就是冒犯你,到你脸面上抓弄几下子也没什么了不起,你到皇后娘娘面前去告状啊!”
这张珍儿说着就往马车前走,看上去就有和郑国夫人上手的意思。
郑国夫人赶紧把车帘一放,熊了。
柳心在旁边看的瞠目结舌,没想到这礼教森严的大明朝,也并不都是一片木偶人般的贵夫人,掐起架了也有这么强的战斗力。
恰在这时,宫门大开。太监和宫女鱼贯而出,众人都从车上和轿子里下来,按照品级排序,进宫贺寿。
郑国公夫人赶紧下了马车去了前边站队,柳心也下了车,因为今天大家都穿着诰命服饰,很容易地一个宫女把自己引到三品淑人的行列。
柳心一看,真凑巧,前面正好是张珍,后面是王祭酒夫人。
柳心这排都是三品淑人,大家看见个生面孔,旁边一位淑人就问柳心是哪家大人的家眷,柳心如实回答,说自己是登州柳心。这下“刷”的一下投来以大片目光,实在是前一段郑国公这事儿闹得太大,这回看到真人了,人都有好奇心,顿时柳心就成了大猩猩让人围观了。
离得近的低声打着招呼,柳心才知道左边这个是户部左侍郎家的刘淑人,右边的是户部右侍郎家李淑人。前面的张珍也回头打了声招呼,后面的王祭酒夫人也走上来见了礼。
这时前面的也听到后面的动静,往后瞧了瞧,恰好郑国公夫人正瞧见了柳心和张珍她们见礼,她低声问了后边的威武伯夫人,知道不知道那个眼生的淑人是谁。威武伯夫人耳朵尖,听到了后面的称呼,就撇了撇嘴:“国夫人,她不就是柳心,您不认识?”
“她就是柳心!”郑国公夫人顿时银牙紧咬,这可是自家的大仇人,她望向柳心的目光差点喷出火。
柳心正在和旁边的说话,就觉得浑身有些不自在,抬眼一看,郑国公夫人正在恶狠狠地瞪着她,柳心赶紧低下头,想着一会儿到宫里一定要避开她。
前面太监已经开始引着众人进宫,柳心随着大流一起到坤宁宫外面,跪地磕头,口中称着“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排队等候进去给皇后祝寿。
柳心是三品淑人,除了宗室、贵戚和一品二品大员的夫人在前面,剩下就是柳心这拨了。
一群淑人进来,在皇后娘娘的下边,又是磕了一顿头,娘娘赐下座位,很温煦的和大家说几句话,之后大家各自献上礼物。
这一波有七八个人,大家都拿出贺礼,柳心因为来京城的礼物已经在皇后娘娘这儿了,这次就拿了几个上次和娘娘说的小手工包。这些包包没有上次那么华丽,给皇后娘娘的是用金丝线做的一个丹凤朝阳图案,剩下的就是用银线和彩线做些五颜六色的百合、玫瑰等花色给苏瑾姑姑和皇子及公主的,一共是九个小包。
柳心旁边一个诰命夫人,看见柳心的几个小包撇着嘴,朝旁边笑笑:“哎呀,柳淑人,这包包值不少钱吧!”
实际上这次的包包,柳心就是给皇后娘娘这个花了几十两银子,剩下的皇子公主的,包括素锦姑姑那个,不过都是十几两银子,只是金线银线样式别致些。
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