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妮日记-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安妮日记》出自一位年仅十四岁的犹太女孩,为了躲避德国纳粹党的迫害,安妮一家被迫迁徙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秘密小屋中,在两年多的暗无天日的隐藏期,安妮用她乐观向上的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对生活爱情的憧憬度过了痛苦压抑的日子。这本日记是作者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记录了25个月的密室生活,把密室生活的艰辛、战争时期人们的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
 ://140540

第1章 序言() 
每当看到安妮弗朗克的这张黑白照片,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斯皮尔伯格的电影辛德勒名单中那个唯一的彩色镜头: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我一直把她想象成那就是安妮。她应该是穿红色毛衣的,大大的眼睛,阳光般微笑,在昏暗的灯光下,写下一页页日记。

    在13岁生日那天,安妮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硬皮笔记本。于是,写日记就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她津津有味地谈起自己、朋友、学校的考试和老师,还有哈里,那个让她朦朦胧胧地感到羞怯的16岁小伙子。清新的文笔让我们几乎忽视了这个可怜女孩所遭遇的残酷的生活环境——1942年6月的阿姆斯特丹,一个被法西斯占领下的混乱城市。在这个到处都弥漫着恐怖气氛的城市里,安妮必须每天佩戴一颗黄色的大五星,不被允许坐电车,不被允许进电影院,不被允许骑自行车,甚至每天的8点钟后她都没有坐在花园里的权利,所有的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她的全家是犹太人,这就像一张恐怖的无形网罩一样围在安妮的身边。

    在她过完生日的一个月后,厄运降临了,一家人必须立即躲藏起来。安妮收拾的第一件随身物品就是硬皮笔记本。

    几个月来,安妮的爸爸一直在悄悄地准备藏身的地方——一幢旧楼里的两层内室,曾经是他公司的办公室,现在公司交给两个荷兰人打理,正是凭着他们的正直、勇气和友谊,安妮一家才得以暂时躲过纳粹的搜捕。这栋荷兰的老式房子里建有密室,可以封闭起来与外面隔绝,如今,安妮和她的父母、姐姐玛戈特;再后来又来了一位名叫杜塞尔的牙医。他们从此在这间狭小的密室里,终日提心吊胆,轻言慎行,对一个生机勃勃的小姑娘来说,这样的日子可以说是令人窒息的。再加上不同个性的三家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使原本很艰难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在这段枯燥而又漫长的时间里,读书和写日记成了安妮生活的中最重要的事情。日记成为安妮最亲密的朋友,她的日记记录了对战争、人类命运的思考,对成人世界的观察,和父母、姐姐及邻居之间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记录了一个小姑娘内心情感的变化,这个豆蔻年华的少女逐渐萌生的青涩甜蜜的、纯洁的爱情安妮是个天生的乐观主义者,对生活,她满怀着期待和理想,她憧憬着未来,战后她要成为一名记者,成为一名作家。她总是以无限的喜悦和感激为自己和家人的平安、健康以及这个世界的美丽事物祷告,她深信不疑地告诉自己:上帝是不会抛弃你的,因为你是他的儿女。纵使有孤独、恐惧划过心头,也不能动摇她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爱情的向往。不久,一个好的消息传来了——盟军开始反攻了。这给安妮带来了极大的喜悦和期望,她想,也许到了秋天,自己就可以告别这个囚牢般的密室,重返美丽的校园。

    1944年8月4日,密室被纳粹发现,命运之神却无情地将她投进了恐怖的集中营。

    八个人,一个小小的密室,两年里,他们躲在这里,每一天都可能会被刽子手发现,每一天都像走在死亡悬崖边,他们由相处时的不适应、互相埋怨、争吵,变成了互相关爱互相支持的家人。安妮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学习与人相处,内心的成长越来越健康、越成熟。

    1945年3月,荷兰解放前两个月,安妮死于一个集中营里,离她的16岁生日仅差三个月。

    安妮走了,留下的只有这本红格子的日记,在这个仅可容身的黑暗阁楼里,安妮用她的笔描绘了一副绚丽的七彩世界,浇灌了一朵含苞欲放的青春小花。当这朵花笑着飘往远方时,全世界的河水都在哽咽。多少年后,我们已记不起这位小姑娘的青涩面容,却永远能闻见她种下的那颗信念种子的芬芳: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第2章() 
(1942年6月——1942年12月)

    1942年6月14日星期日

    亲爱的日记本,我们会成为最好的朋友的,我永远也忘不了我们初次相识的情形。那天是6月12日星期五,是我的生日,那天早上我激动得6点钟就醒来了。当然,家人是不允许我那么早起床的,因此我只好强压着自己的好奇心挨到6:45,终于,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那强烈的好奇心了,于是我爬出被窝跑向餐厅,在那里我受到了和我一样好奇心强烈的猫咪——莫蒂的热烈欢迎。

    7点钟刚到,我便去找妈妈和爸爸,然后跑到客厅里去看我的生日礼物。刚一进客厅的门,我的朋友你(日记本)就牢牢地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当时你真的是所有礼物中最漂亮的一件,旁边是一束艳丽的玫瑰、几枝芍药花和一株草,可是我只顾着细细地看你了,竟冷落了它们。

    天亮后我又收到许多礼物,爸爸妈妈送给我一大堆东西。我的朋友们简直是宠坏我了,我也爱死她们了。有送我糖果盒的,有送我巧克力的,也有送我胸针的,还有送我字谜环的,当然那些知道我爱好看书的朋友们还送给我许多书籍,有约瑟夫考恩的尼德兰人故事集、雏菊的山中假日(一本非常神奇的书),同时我还收到了一套暗箱(一种集体玩具)和些许钱币。现在我能够买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了,哦,这真是太棒了!

    丽茨来找我一同去上学,于是我们便出发了。课间的时候,我把从家里带来的小甜饼分给同学们吃,老师来了,大家只好继续上课。

    我的好朋友,今天就写这么多。明天再见吧!

    1942年6月15日星期一

    昨天下午,家人为我举办了生日聚会。大家放映了一部名叫守灯塔的人的影片,我的小伙伴们都非常喜欢。这个生日聚会过得很好,大家都开心得不得了。来为我庆祝生日的有好多男孩和女孩,妈妈总是想知道将来我会嫁给谁,我希望她千万不要猜出是彼得威瑟尔;有一天,我好不容易才瞒过了妈妈的眼睛,脸不红心不跳。多年来,我和丽茨古森斯、桑妮豪特曼一直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然而到了后来,我在犹太中等教育学校结识了尤碧德瓦尔,我们常常在一起玩耍、上学,现在,她便成了我最要好的朋友。丽茨结识了另外一个女孩,她们的关系也极为密切,而桑妮转学了,她在新学校里也交了新的好朋友。

    1942年6月20日星期六

    哦,已经好几天没有动笔了,这不是因为我没得写了,而是因为我要在写日记之前先考虑一下我的日记该不该写。的确,像我这样一个小女孩写日记是有些奇怪,而且之前又从来没有写过什么东西,再说要我看,不仅仅是我,任何人都不会对一个13岁的小女孩敞开心扉所叙述的事情感兴趣的。但是,那又能怎么样呢?我就是不吐不快,就是想把心里的秘密统统写出来,所以我想写日记,一定要写日记。

    有句俗语叫纸比人更有耐心,这是我在一个伤心的日子里想起来的。当时,我双手托着下巴呆坐在那里出神儿,感到一切都是那样的无聊,浑身酥软无力,心烦意乱,不知是到底该出去的好还是待在家里的好。突然间想起这句话,觉得这句话说的真对,的确呀,没有什么比纸更有耐心了,况且我又不打算让别人看这本硬皮笔记本,对,谁也不给看,它可是有着一个骄傲的名称的——日记。日记嘛,就是私密的东西,怎么能随便给人看呢?除了我最真心的朋友,我谁也不给看,真心的朋友不分男孩还是女孩。终于彻底想清楚了,我要开始写日记了,因为我还没有一个像它一样能够倾诉心情的朋友呢。

    我想再解释的清楚一点,因为还没有谁能够相信,一个13岁的女孩会觉得自己没有知心的朋友,但是,我就是有这样的感受啊,我总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很孤单,尽管事实上不是那样,我有爱我的爸爸妈妈和16岁的姐姐玛戈特在身边,我还有大约30个可以算作是朋友的人,有一箩筐的男孩子都期待着我看他们一眼,我若不看他们,他们就会在教室里用小镜子偷偷地看我。我还有许多亲戚,什么姑姑、阿姨、叔叔、舅舅的一大堆,而且亲戚们又都对我很好。看上去,我的生活多么美满幸福啊!似乎我一无所缺,但是,我的同学们也都是这样呀!不过是打打闹闹地嬉戏几下罢了,也没什么特别的。

    我是个比较冷静的人,从来没有让自己说出过任何离谱的话或做出什么特别疯狂的事,所以朋友们之间也就似乎没法走得更近一些,这一点也是最令我烦恼的。可能是我信心不足的缘故吧,我总有些太过于悲观。总之,事实就是这样,悲观也好,不自信也罢,都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了,我也没有办法再改正过来了。

    这也是我要坚持写日记的原因,我要用自己的心灵之眼为这位期待已久的朋友增添无限的魅力,而不是像大多数应付日记的人那样,每天记流水账似的在日记里记下一大堆无聊的东西。我想这个日记本既然已经成了我的朋友了,那我就该给这位朋友起个名字,就叫凯蒂吧!当我开口向凯蒂述说自己的心情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会说些什么,因此,尽管我有些不情愿,但我还是决心开始用简单的文字来记录我的生活。

    爸爸是在36岁的时候娶的妈妈,当时妈妈25岁。姐姐玛戈特1926年出生于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我是1929年6月12日出生的。由于我们一家都是犹太人,所以我们不得不于1933年移居到荷兰,爸爸在荷兰被任命为特拉维斯n。v。公司的总经理,而特拉维斯n。v。公司和同一幢楼房里的科伦公司关系甚为密切,是合伙人关系。

    然而,我们家的亲戚就没有我们那么幸运了,他们全在希特勒反犹太主义的迫害下遭殃了,他们的生活里充满了痛苦和恐惧。经历了1938年的大清洗,我的两个舅舅都逃命到美国去了,老态龙钟的祖母来到我们身边,她已经73岁了。1940年5月以后,幸福的日子便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种种不幸,先是一场激烈的战争爆发了,接着就是投降协定,然后德国人就来了。我们犹太人的艰难日子也就随着他们的到来降临了。种种反犹法令瞬息接踵而来:犹太人被勒令佩戴黄色大五星,还必须上交自行车,禁止乘坐电车,更不允许驾车;犹太人只能在3点到5点到商店里去购物,而且是只能到挂有犹太商店招牌的店里购物;犹太人还必须得在8点之前进屋,8点过后,就必须得闷在屋子里,连自家的花园里都不可以坐一坐;犹太人不可以到剧院、电影院及其他娱乐场所逗留;犹太人不准参加公开的体育活动,游泳池、网球场、曲棍球场和其他运动场所均不得入内;犹太人不能到基督徒家里访问;犹太人只能上犹太学校,等等,有许许多多类似于这样的烦琐规定要求我们必须严格遵守。

    因此,我们有着太多的不能做的事,但是,我们还得继续生活。尤碧总是对我抱怨说:干什么都得小心翼翼的,整天提心吊胆地生活着,做每一件事都得想好了再去做,说不定哪件事就是禁做的。的确,我们没有了一点自由权,我们的一切行动被严格地限制了,然而,这一切对于我来说都还是能够忍受的。

    1942年1月份的时候,祖母去世了。我永远深爱着祖母,谁都不知道,在我的心里,祖母永远活着。

    我是1934年进入蒙特索里小学上学的,一直上到六年级;到了六年级第二学期的时候,我们只好同k太太告别了,那真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我们都流泪了。1941年的时候,我和玛戈特姐姐一同进入了犹太中等学校,姐姐上四年级,我上一年级。

    目前为止,我的家人们一切平安。我也在这里一直待到今天。

    1942年6月20日星期六

    我亲爱的朋友,

    凯蒂!

    我要痛痛快快地向你述说我的心事了。现在我的身边安静得很,爸爸妈妈刚刚出去了,玛戈特姐姐也找她的朋友们打乒乓球去了,现在就剩我自己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