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康熙皇后-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点了点头;“恩,给朕,朕喂给他,这可能就是帝王家的无奈,朕没有保护好他和他的额娘。”

    李太医看了康熙一眼,“皇上,您为了皇后娘娘和几位小主子更要好好的,只有您才能护他们一是周全。”

    “是啊,你说的对,朕还没有你看得清楚。”说完便将李太医手中的药接过,轻轻的一点一点的喂给保成。

    就在这时候,梁九功匆匆进来,“皇上,不好了,有急报。”

    康熙看了一眼刚睡着的保成说道:“什么,说。”

    “回皇上,郑经命参军陈永华守台湾,亲统大军,率领右武卫刘国轩、侍卫冯锡范等至厦门,参加三藩之乱;就是这几日的事情。”梁九功很是紧张的说道。

    康熙看了保成一眼,对李太医说道:“李太医,这个坤宁宫就交给你了,不可以有任何的问题。”

    “是,皇上放心。”李太医淡淡的说道。

    康熙说完之后就立刻回了乾清宫,毕竟这三藩之事不可小觑,若是危急江山,那就不是轻易可以解决的了。

    孝庄自然是知道了一切,淡淡的看着暗卫说道:“恩,盯好就是了,若是在三藩问题上皇上遇到难处,你们可以偷偷帮一帮,大清的江山还是不能丢的。”

    康熙在连续接到奏报后,下诏削耿精忠王爵,声讨其罪行。立谕福建军民:既不追究,也不株连,论功叙录,勿自疑畏。命将耿精忠之弟耿昭忠及其他在京城诸弟拘于一室,共属下官员一律解职。命都统赖塔为平南将军,统领副都统马哈达、胡图之部与安南将军华善之中速赴杭州,以保浙江。

    命定南将军希尔根率其部驰往江西,命迁安庆部分官兵固守南京,复授和硕简亲王喇布为扬威大将军,力保江南全省。同年六月,命希尔根进入江西,先定广信,后取长沙。授和硕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并于次月授予敕印,前往浙江。命副都统喇哈部速往衢州增援。

    八月,康熙手谕护军统领桑遏,坚守袁州,确保吉安、赣州,避免因其失陷而使广东受阻,形势益危。年底,清军在温州、黄岩、杭州、饶州、衢州、金华等多处大败耿军,歼其部众约十万人,战局始有转机。同时,康熙还派遣工部郎中周襄绪等,携敕往闽,招降耿精忠。

    顺承郡王勒尔锦,吴三桂叛,康熙授他为宁南靖寇大将军,以贝勒察尼等参赞军务,委以正面截击吴三桂重任。然而,勒尔锦自赶赴荆州前线后,畏缩不敢力战,湖南尽失,只得坐守荆州前线后。此后,勒尔锦屡遭康熙斥责。

    十二月,吴三桂未灭,王辅臣又叛,陕甘危机。康熙认为这都是因为勒尔锦等前线将帅,不遵指令,相互观望,迁延不进,致使吴三桂等得以盘据大江以南。为此,他严斥勒尔锦:领兵于荆、岳将近二年,劳师靡饷,未得尺寸之地,坐失事机,罪不胜数。

    康熙十四年正月,勒尔锦请求增兵,以利渡江作战。康熙不准,责其屯兵不前,今又请兵,难道真是要速灭叛军吗?“不过冀免逗留之罪尔。”

    康熙十四年初,吴三桂欲乘陕西提督王辅臣叛附之机,取道四川、陕西,谋取京都。为此,他遣将布防,派兵七万、苗兵等三千守澧陵、岳州,以拒江北荆州方面的清军。在澧陵,筑木城以守;在岳州,则于城外掘壕三重,环立竹木,设下陷井;在洞庭洞峡口,植丛木为桩,阻挡清军水师。复派兵七万坚守长沙、萍乡等处,以挡安亲王岳乐所率的江西清军。命湖北诸叛将王会、杨来嘉、洪福等攻陷谷城,取郧阳等处,与兴安、汉中叛军会合。吴三桂则亲自从常德移师松滋,驻虎渡口,截击勒尔锦、尚善两支清军,使其相互不能接应,扬言将率军渡江,进犯荆州,决堤灌城。

    吴三桂叛清后,西藏达赖喇嘛表示,吴三桂背主负国,人皆厌恶。不来则已,来则缚之以献。及至王辅臣叛,陕、甘人心动摇,边外蒙古诸部入边劫掠,清军损兵折将。康熙敕谕达赖严加约束,不准生事扰民,复谕他进兵云南、四川。达赖以松潘路险为由,不遵谕旨,并说:蒙古兵加虽强,但难以进军入边。纵得城池,恐其贪据。况且以西南气候论,军队也难服水土。若吴三桂势穷,乞免其死罪。万一呜张,莫若裂土罢兵!

    四月二十七日,康熙严斥达赖:吴三桂负殊恩,构衅残民,天人共愤。朕乃天下主,岂容裂土罢兵!如其真心悔罪来归,可准以不死。

    康熙十五年四月,勒尔锦同吴军在太平街一战又败,退守荆州,具疏请罪。康熙斥以“守土三年,未获寸功,”仍希望他立功自赎。

    吴三桂、郑经所部连陷惠州等府县,耿精忠又派兵进犯赣州等地,复与吴军联合,阻截清军援救广东。广东总兵官苗之秀等叛清。是年二月二十一日,尚之信派兵包围其父、平南王尚可喜的住处,叛依吴三桂,受封招讨大将军,改旗易服。同月,吴三桂封其为辅德公,后又晋为辅德亲王。尚之信听命于吴,联合郑经,各守边界。六月,尚、耿与孙延龄等分路进犯袁州等地,力图实现与吴三桂会师江西。

    康熙十五年五月,尼古拉到京,傲慢无礼,就如何递交国书仪式,同清廷多次争执。

    其国书中说:因俄国与中国相距遥远,故未能彼此派使往来。“今特派我近侍世臣尼古拉加夫里洛维奇为使,前来呈递文书,并向问安。”

    但是,该国书对于康熙九年提出的交还根特木尔,勿生边衅等要求未做任何答复。理

    藩院尚书阿穆瑚琅又就此事询问,尼古拉则称沙皇不知此根特木尔事。五月初五日,康熙传旨:俄罗斯国“诚心向化,特遣其臣贡献方物,甚属可嘉。”

    逾十日,康熙在太和殿接受尼古拉一行行礼,以茶款待。次月,理藩院题奏:尼古拉自称奉沙皇旨意,提出十二条要求,内有通商贸易、给还被清军逮捕的俄国人、等价交换银四万两和价值数万两的生丝、熟丝、准来使销售随带货物等等,“若按我请求而行,则两国可永相和好。”

    六月二十日,议政王大臣奉旨议覆:拒绝其无理要求。七月初一日,康熙准议政王大臣等议奏:沙皇俄国“向化入贡,应行赏赉。其使臣不娴典礼,不便给与敕书,应令理藩院谕来使:将本朝逋逃根特木尔遣还。另简使臣,方许照常贸易。”同时,赐尼古拉等鞍马、袍服等物品。七月二十四日,沙俄尼古拉使团离京回国。

第167章调皮的保成() 
这几年康熙日日为了三藩之事烦心,后宫这几年去的更是少了,就连坤宁宫都顾不上了,只能全权交给长泰看顾。自打十三的时候念云诞下五阿哥,之后兆佳答应又诞下六格格后,宫中就再也没有添皇嗣了。而孝庄也因为三藩之事和许多朝事,没有再和康熙起争执,这几年倒是格外的平静。

    康熙刚下朝,梁九功就说道:“皇上,太皇太后请您下朝后过去一趟,说是选秀之事要和您商量。”

    康熙也知道,下个月就要选秀了,本来他不想答应,但是毕竟这几年后宫再没有添过皇嗣。而且,康熙也已经不想让念云再生孩子了,如今三藩之乱虽说还没有平定,但是也算是可以松口气了。他也不想打破如今和孝庄的平静,于是就答应了,毕竟这后宫也该添些人了,若是再这样下去怕是前朝都不好交代。但是,最终没有能将保成立为太子,也是康熙的一大遗憾。

    “恩,上书房最近如何?”康熙看着梁九功问道。

    “回皇上,奴才去看了,上书房已经步入正轨了,这段时间五阿哥在上书房很适应,还有二阿哥看顾着,没人敢欺负他。就是四阿哥似乎不太适应,太傅说四阿哥不喜读书,但是武学方面倒是颇有天赋。”梁九功有些紧张的说道。

    康熙摇了摇头,“就是因为如此,朕才这样早就将保成送到上书房去,保清身子以前不好,就耽误了。如今身子倒是好了,倒是个不爱读书的孩子,罢了朕终究没有指望他做什么,上面有承祜这个嫡长子,后面有保成这个嫡子,他若是能在军事上有些建树也是可以的。但是,告诉太傅,好好看着他们,特别是保成,这个孩子太过小聪明了,又被承祜这个护着,别惹出乱子了。朕最近太忙也没有去过,朕等会从慈宁宫回来亲自去上书房看看。”

    还好皇上没有生大阿哥的气,这几年皇上面对这么多事脾气也是越来越不好了,他也明白皇上对皇后的心思还是变,若不是私下里皇后偷偷的劝,怕是会出不少大事呢。但是梁九功没有说五阿哥在上书房日日就是捣乱和睡觉,但是没有想到皇上竟然要去,这些算是傻眼了。

    连忙岔开话题,“是,皇上,这会儿要去慈宁宫吗?”

    康熙心中很是不想去,但还是叹了口气,“恩,摆驾吧。”

    慈宁宫内,康熙进去后笑着给孝庄请安,“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孝庄也笑了笑,“恩,皇上来了,坐吧,最近政事还忙吗?三藩之事如何了?”

    “三藩之事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如今倒是可以暂时松口气,再给孙儿几年时间,定能平定的,皇祖母不必担心。不知道皇祖母今日叫孙儿过来所谓何事?”康熙淡淡的说道。

    “还不是选秀之事,皇后称病不管,哀家不就得多多过问几句。你这些年忙着政事,后宫也少去,如今三藩之事暂时松了口气,哀家还是希望你有时间能多去去后宫,皇嗣的问题不可以不重视的。”孝庄一口气说了好多,让康熙的心一下子烦闷了起来。

    这时候,康熙看着孝庄说道:“是,皇祖母,孙儿明白,孙儿既然答应了选秀就会让选人的,这些日子有空也会去后宫的。”

    孝庄仿佛松了一口气,但接着说道:“皇上,听说今年选秀的名单中有你表妹,佟家的那个姑娘也长大了,哀家见过几面,跟你额娘倒是有几分相似。”

    康熙对这个表妹自然是有印象的,毕竟是自己的亲表妹,自然和旁人不同,康熙对佟家也是十分照顾。自己这个表妹一向是古灵精怪,又被佟国维给宠坏了,但也不失可爱。

    康熙笑了笑,“皇祖母说的是,朕记得她今年虚岁也十七了,若是不耽误的话,上一届就该到了选秀的年龄了。”

    孝庄看了康熙说道:“若是入宫,你打算给个什么位份,倒是不能委屈了她。”

    康熙倒并不想让这个表妹入宫,她的性子根本就不适合皇宫,若是让她入宫怕是会涂添许多麻烦。

    “皇祖母,朕倒是不想让她入宫,额娘当初告诉过朕,让朕照顾好这个表妹。您也知道佟国纲家中没有女儿,她又是被娇养大的,若是入宫怕是对她有害无益。”康熙淡淡的说道。

    孝庄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她本想让佟家来分了赫舍里氏的荣宠,特别是这几年,三藩的事情上索额图出了不少主意,就连噶布喇的那个庶子这几年的功夫竟然成了户部的侍郎。虽说长泰这些年没有任何变动,但是日后必定会一步登天的,不管受宠的是皇后还是平嫔都不行,这几年她发现这个平嫔心完全在康熙那里,她一定要让佟家的女儿进宫。

    这时候孝庄看着康熙说道:“皇上,且不说佟家是皇上的母家,佟家的军功也是有的,如今佟家就佟国维这一个适龄的女子。有没有适龄的王爷,皇上让进后宫,岂不是伤了佟家的心,皇上还是要多多考虑。”

    康熙想了想倒是不无道理,也不想和孝庄多言,“皇祖母说的是,朕会让她进后宫的,皇祖母就不必担心了。朕今日说好去上书房看看阿哥们的情况,还有些政事没有处理完,改日再来给皇祖母请安。”

    孝庄见目的达到了便说道:“恩,政事要紧,去吧。”

    “是,孙儿告退。”

    康熙出了慈宁宫后一肚子火气,看着梁九功没好气的说道:“恩,摆驾上书房。”

    上书房可是热闹了,自打保成去了之后,就没有消停的日子,日日就是捣乱和睡觉,五阿哥也暂时没有伴读,挨打挨罚这个没有一个太傅敢,加之五阿哥本就没有到上上书房的年龄,所有太傅也都睁一只眼闭只眼,谁都知道这个是皇上最宠爱的阿哥,又怎敢轻易说些什么。梁九功多想劝康熙别去,但是又不敢去,只好心中为五阿哥默哀。

    上书房内,由于阿哥们都还小,主要还是背书,太傅正带着大家一起背论语,“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这时候保成突然说道:“太傅,怎么会有人这么傻,知道读书就很不容易了,喜欢读书已经是傻子了,还有拿读书当成乐趣的,这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