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靖王送年礼的队伍离开京城,他才拎了一坛清泉去找元殷书。结果人不在,没人知道他什么时候跑的。不光他跑了,三元跑了,他身边最得力的管事和帐房都跑了。
商行里剩下的都是完全不知情的伙计和一些小管事,他们甚至不知道东家是被软禁在京城,只当他们是离开京城置办货物去了。
而在京城外,从几十个大坛子里,钻出元殷书等人,相视哈哈大笑。骑上马,上了官道纵马狂奔。
樊城早已面目全非,一场暴乱对这个小城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城里的居民跑了大半,而且丝毫没有回来的迹象。
聪明人都明白,如果靖王和皇上终有一战,那樊城必然还要经受战火的洗礼。倒不如趁此机会,干脆在外头生活下去好了。
元殷书躲在使节的马车上装病,又有雅河给他伪造的身份,十分顺利通过了关卡。
“今天晚上在驼铃镇休整一下,明天再赶路。”
到了这个地方,已经是自家地盘,大家都显得十分轻松。元殷书也伸了个懒腰,笑着答了句,“好。”
“少爷,少爷,快看看我手里这支……”
三元趁着元殷书洗漱的功夫,想着他们打京城出来,什么也不能带。总要为少爷置办点讨二东家喜欢的小玩意吧,于是就跑到驼铃镇转了转。
他没想过能看着什么好东西,只是盘算着前些时,不少从樊城逃过来的人,也许有什么好东西流出来也不一定呢。
结果就叫他看着了这个……
元殷书一把从他手里抢回去,有手摸着刻有印记的地方,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将这根簪子握的紧紧的,手背上的青筋都冒了出来。
三元情知不好,赶紧贴着墙角往外溜。
他们刚出驼铃镇就看到一大片被圈起来的地,不少人在筑篱笆。大冬天的,干这种活的都是战俘和奴隶。
元殷书还没问呢,就有和他一路上熟悉起来的人告诉他,这是靖王赐给酒娘子的地,以后这里要建起一个大大的酒坊。
下意识的摸了摸怀里那支簪子,元殷书只觉得心里凉凉的。三元则是提都不敢再提叶青蕊三个字,只盼着这是个误会,他们一见面就能解开的误会。
“你还喊酒娘子啊,说不得以后她就是王爷的人了。”
“我看也是……”
使团的人大笑起来,就像平时讲了香艳的故事,然后一起暖昧的哄笑一般。
元殷书一夹马腹,一马当先跑到了前头,大家只当他是入城心切,嘻笑一阵也追赶了上去。
这一回,徐管事是直接站在城门外迎接的,同时来的还有敏郡主。
第286章 误会重重()
元殷书看到敏郡主,不由轻皱了一下眉头,硬梆梆的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来了。”
“你来雅河告诉徐管事都不告诉我,我还没找你算帐呢,你居然敢问我怎么知道。”
敏郡主一个句话就把徐管事给卖了,但徐管事并不介意。
只是笑眯眯的给元殷书请安后,又给大管事和其他管事请安。
“地方安排好了,就在以前大当家常……”
“不用了,去我的私宅。”
元殷书让管事们自便,商行在雅河备有宅院,足够这些管事们居住。然后让三元去他的私宅打点,自己则跟着使团一起进王府,要先见过王爷,他才能回去。
“我跟你一起去。”
敏郡主哼了一声,王府而已,她又不是没去过,谁还敢拦她不成。
元殷书无奈,只能让她跟在自己身后,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是一同游玩了回来的。
靖王的王府位于雅河的正中间,占地一点也不比皇宫的面积小。同样也分为前殿议事,妻妾居住在内院的格局。
只是没有皇宫那般的排场,更没有那么多守卫值守。出入也更随意些,比如敏郡主这种,根本不需要通报,随时都能进王府。
叶青蕊正和王妃的管事在王府的大门口说着话,这次的酒是她新酿出来的,如果王妃觉得好,她便打算大量酿造。
等到后头纷乱的马蹄声,叶青蕊还没回头就听到敏郡主银铃般的笑声。
“是去京的使团回了,我们让一步吧。”
王妃的管事一看便知他们身份,笑笑对叶青蕊说道。
“合该如此。”
叶青蕊侧过身子站到管事旁边,刚一抬头就看到一张冷峻无比的脸,正看向自己。
她的手不由一抖,想过很多次他们究竟什么时候能再见,也想过见面时要问他些什么。到底为什么半路抛下他们离开,到底和敏郡主是什么样的关系。
恰在这时,敏郡主也看到了叶青蕊,她轻哼一声,下了马伸手拉住元殷书的胳膊。
“快走,王爷还等着我们呢。”
元殷书“嗯”了一声,也没有甩开她的手,跟着众人一起走入了王府。
叶青蕊跟管事去见王妃时,整个脑子都是乱的,完全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好几回接不上王妃的话,还是管事好心替她接上。
“来的路上可遇见了什么人。”
王妃这话直接就是问她的管事了。
“大门口遇着了敏郡主和使团的人,好似之前那个兴荣商行的大东家也在里头。”
王妃颇有深意的看了叶青蕊一眼,挥手道:“你今天也累了,回去吧。这酒我尝不出好坏,会给王爷品尝之后再决定。”
叶青蕊知道心思被人瞧破,也知道自己失态了,也没有辩解的意思。她实在没有精力去辩解,她现在只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好好哭一场。
见过使团的人,靖王将元殷书单独留了下来。至于敏郡主,靖王使了个眼色给身边随侍的人,不一会儿,雪侧妃便派人来请走了她。
“这丫头,被本王给惯坏了,实在头疼的很。”
“郡主还是个孩子,难免有些小孩子脾气,哄着就是了。”
元殷书的回答让靖王的心情十分微妙,当她是孩子就对了。虽然元殷书看不上敏郡主让他多少有些不爽,那可是他的表妹。
但他本来也不看好元殷书能成为敏郡主的好夫婿,也只好忍了。
“我记得你和叶姑娘似乎打算订亲了。”
“本来是……但樊城一乱,就耽搁了下来。”
“那没关系,你们现在在雅河,自然可以好生把事情办了。”
靖王为什么冒了这么大的风险把元殷书带回雅河,就是因为他现在需要银子,大量的银子。雅河在靖王没来之前,只是一个比驼铃镇还要不如的小城。
是他带着军队靠着战功一步步将雅河建成了一座雄伟的城邦,他原以为自己收入颇丰。可盘算一下库房才知道,如果真的想靠打仗来得到皇位,他现在所拥有的还远远不够。
他需要像元殷书这样的人帮他赚银子,而且是大量的银子。
叶青蕊这个女孩,虽然是个平民,却有一般人没有的头脑和层出不穷的新玩意。但她已经投靠了王妃,他总不能跟自己的妻子抢人,这点面子他还是要的。
所以叶青蕊一来找他,他内心几乎是狂喜的,立刻就想到了元殷书。
一个女人只要爱上一个男人,自然会全心全意为他打算,就算是王妃,也阻止不了。
“你说的棉花,本王已经收编了大量的灾民,明天一开春就能种起来。加上这个酒坊,你们需要什么,尽管提出来,我要他们来年遍布整个大周的天下。”
“是,在下一定竭尽全力辅佐王爷。”
元殷书离开时,没有看到敏郡主,很是松了口气。犹豫了片刻,他还是先回了丽水街。三元已经打点好一切,他一进屋,就倒了热水,伺候他洗浴。
“屋里真的没人住过吗?”
泡在浴桶里,元殷书问道。
“厨房有人用过,虽然里头的灰都清理干净了,但内壁是黑的。小人记得厨房里头是新砌的灶台,走的时候,还没干呢。”
商行里的人,知道这间屋子的没几个,知道的人也绝不敢不经允许跑来住几天。商行又不是没有地方住,实在没这个必要。
只有一个答案,就是叶青蕊来过,她在这里住过,但不知道为什么又走了。
徐管事在说谎,叶青蕊如果住进了这间屋子,他不可能不知道,甚至就是他带着叶青蕊住进来的。
但他为什么要说没有看到叶青蕊,也没有她的消息呢。
“是不是二东家逼他这么做的,她毕竟是二东家……”
三元说完,自己给了自己一个耳光。根本不可能,商行里的管事,叶青蕊压根没有管过。徐管事没有任何理由,忽然去听叶青蕊的吩咐,而不告诉元殷书实情。
“他总不可能傻到去相信您和敏郡主……”
闭眼在浴桶里的元殷书根本没有再说一句话,一直是三元在喋喋不休,这会儿他一惊一咋倒让元殷书睁开了眼。
“去查……”
第287章 别扭()
不待三元查出眉目,大管事已经对徐管事颇有微辞,之所以让徐管事在这么重要的雅河当管事,是因为看他在这里和各方面的关系处理的不错。
“小的发现这里头有点问题。”
大管事一来自然是到处看看商行运作的情况,却发现徐管事甚至不认识在这条街上巡逻的差役。
不用大管事再说下去,元殷书也明白,徐管事之所以在雅河混的开,恐怕和敏郡主脱不开关系。
但开门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这一点,只盯着上头的人,不理下头的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吃了闷亏,自己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而且最重要的是,做生意要的是左右逢缘,投资到一个人身上可以,但这个人只能是靖王,否则哪天莫名其妙卷到了什么争斗里头,才是要命的事。
“你看着办吧,尽快把一切导回正途。”
大管事一走,元殷书就按纳不住,不等三元回来,一个人去了叶家。
叶家的人当然认识元殷书,他们并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心结,十分热情的将他迎进去,又赶紧将消息通报给叶青蕊及楼氏。
元殷书上门先给楼氏请安,楼氏倒也有自知之明,赶紧让人带他去见女儿。
“元公子请跟奴婢这边走,小姐不在自己屋里,正在调制新的酒曲。”
白芷带着元殷书过去,叶青蕊没有回头,专心致志的将手上的东西摆弄完,再回过头。
脱下自己身上的罩衣和自制的口罩,叶青蕊指了指正在发酵的酒曲。
“酒曲比人可靠多了,只要你投入了精力,他们就会按你的要求将自己变成你需要的东西,绝对不会背叛。”
“十两银子。”
“什么意思?”
叶青蕊不解。
“一个奴隶十两银子,可以买他对你一辈子的忠诚,你要的如果就是这种廉价的忠诚,恕我无能为力。”
“你……你来,就是说这些的吗?”
叶青蕊气极,本来就满是郁气的心情,被他这么一堵,越发象一团快要爆炸的火球。
“靖王让我跟你合作,我,是来谈正事的。”
“正事,那好,去前院坐下聊。”
叶青蕊暗自咬牙,将满肚子快要爆炸的火气硬生生压下去。居然是他,靖王居然让他来和自己合作。
哼,美男计,从自己手上占便宜,等等好几个词,从叶青蕊的脑子里冒了出来。
“重新开设新的商行,这个主意不错。”
“等等,你是说……这可不行,绝对不行……”
“这个分成不合理,要知道,没有靖王的力量,清泉根本不可能到达每个地方。”
面对元殷书的所有质疑,叶青蕊一条条的反驳,寸步不让。
两个人就象她前世社会,坐在谈判桌上的两个代表方,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争个面红耳赤。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细节我们再讨论。反正现在是冬天,我们有的是时间。”
元殷书站了起来,礼貌的告辞,雅河现在是最寒冷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的确很适合用来商谈。
叶青蕊故意不去看他,转动着茶杯,冷着脸道:“好走不送。”
“小姐,放蜜饯的盘子里多了一根簪子。”
元殷书走后,收拾东西的小丫鬟,发现桌上多了一样东西,赶紧给叶青蕊送过来。
是她的发簪,元殷书送给她的定情之物,在雅河城外被抢走的簪子。叶青蕊仔细摸了摸这根簪子,她对这根簪子熟悉无比,很快就找到上头的印记,正是自己的那一支。
怎么会在他的手上,到底怎么回事?
而且,他这是什么意思,什么也不说,丢下这根簪子。是怪她没有保护好这件东西,还是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