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青葱岁月-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知道他们离婚了,江源觉得自己既难受的同时好像也松了一口气,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但坐在床上,他却感觉自己被抛弃了,满脑子都是,他们终于不要他了,终于不要他了……

    他觉得自己不能待在家里了,这死气沉沉的“家”要逼死他了,一转头看见桌子上的地瓜干,他拿了一块塞进嘴里,时间放的久了,地瓜干又干又硬,可他还是挺着嗓子把它咽下去,仰仰头,把书包拖出来,自己一个人去了火车站。

    “来,来,赶紧回家吃饭。”刘奶奶拉着江源的手轻轻拍着,看着孩子的脸,轻声哄。

    “怎么今天这么晚才回来,这都七点多了。”刘妈妈伸手接过江源的背包问刘爸爸。

    “江源的车晚点了,正好跟下班高峰撞一块了,我这还是从黑龙江路转的,要不然现在都回不来。”市里还是单行线,堵起车来更是销魂,那真是一动不动啊,要不是绕了路估计现在还在那堵着。

    菜都已经上桌了,就等人了,江源坐在桌上,刘奶奶跟刘妈妈一个劲的给他夹菜,让他多吃,刘爸爸放下筷子,“一会儿给你爸去个电话。”

    江源白着脸楞了一下,点点头。

    吃完饭,刘明沣就拉着江源出去了,拿着刘妈妈新买的栗子,说是要出去烤栗子吃,刘奶奶就在后面嘱咐他们别跑远了,早点回家。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刘明沣拿着根柳条抽打着路边的杂草,“别想太多,大人的事咱们少管。”他也不知道怎么劝,自己都感觉自己说的硬邦邦的。

    “是啊!别放心上了,分开了,也许还更好。”王铭一边说一边拍拍江源的肩膀,这种事劝了也没什么用,自己又体会不到,只能说些干巴巴的表面话。

    江源听了也只是嗯了声,然后又不说话了。

    刘明沣跟王铭不知道怎么说,江源也就知道嗯,说了两句他们俩都想捶死江源了,什么都嗯,嗯什么啊嗯,这让他们怎么接。

    “哥,你们去找点树枝,现在杏也熟了,去摘点咱们吃。”刘明宣见他们俩一脸郁闷,就让他们出去放放风,顺便也把他们支出去。

    刘明沣跟王铭正难受呢,一听刘明宣让他们去捡柴火就赶紧跑了。

    刘明宣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吹了吹土坐下,对江源说:“坐下等吧!”

    江源直接就地坐下了,也不嫌脏。

    夏日的田野里虫鸣蛙叫不断,刘明宣从地上拔了根草,又随手扔掉说:“你是不是还在怪他们,怪他们离婚。”

    江源一愣,他怪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就算是清楚明白的知道,他们之间没有感情,但最起码他们还是一个完整的家,现在,连这一点要求他们都满足不了,他怎么能不怪,他点点头。

    “其实啊,你说人活在世上是为什么,是装模作样?委曲求全?活给别人看,还是为了别人活着?”摘一把狗尾巴草放在手心里搓搓站起来。

    “我觉得都不是,活着就是活着,单纯的为自己活着。”不汲汲营营,不畏手畏脚,勇敢的大步向前。

    “在社会上每个人拥有的身份都是多重性的,可能是妻子,是母亲,是儿女,也可能是同事,可以拥有好多好多的身份,但他最重要的的名片是自己,人这一生追求的就是自我的满足,而你,就是要强硬的把他们困在父母的角色里,满足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组建一个不符合他们意愿的家庭,连他们追求自我价值的权利都剥夺了,就算你是他们的孩子,但这样做,是不是太自私了。”就算是为了孩子,父母也没有义务付出一切。

    江源呐呐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知道这样对他们不公平,但他还是接受不了。

    刘明宣看着江源,分析的再透彻,再清楚,都只不过是基于人的理性,说白了,就是在讲一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拥有七情六欲,如果事事都按标准执行,那是机器人,她讲这么多也只是为了帮他跳出来,让他不要在心里对父母存下疙瘩,他接受父母离婚这件事,也让他好受一点。

    江源还是低着头不说话,他在想,是他太自私太过分了吗?他们为了他都在一起十多年了,还不够吗?

    “别担心,就算是叔叔阿姨分开了,他们还是你的父母,还会像以前一样的爱你,你们只是不在一起生活了而已,人长大了自然就会离开父母,你只是提早了几年而已。”情绪膨胀到顶峰的时候只能分流,把它分化调整,让它在分散中得到平稳。

    江源现在脑子里一片混乱,他要好好想想,他要想想怎么才能让自己更好的接受这件事。

    这时候刘明沣跟王铭也回来了,“妹啊,哪有什么杏啊,只找到了几串葡萄。”这还是他跟看园子的大爷死皮赖脸的要来的。

    “秋葡萄比杏还好吃。”本来她也是随口说了一句,也没指望他能找到。

    “赶紧生火,咱们烤栗子吃,这栗子可是咱妈去山上买的,又糯又香,要不是记着你要来,我们早就吃光了。”刘明沣说着还拍拍江源,邀功。

    刘明宣:这不是刘妈妈今天早上刚带回来的吗?

    栗子烤起来还挺麻烦,要翻个还得仔细看火,要不然容易糊。

    栗子一会儿就烤熟了,但是很难剥!他们出来的急也没用刀开口,弄的满手黑灰也没吃到嘴里几个,没办法只能带着回家。

    一回家,刘奶奶就从屋里端出来一盆煮好的梨汤,他们就在院子里喝着梨汤吃着栗子,感觉竟然还不错,尤其是梨汤,又凉又甜,特别适合夏秋季节喝。

    刘明沣端着碗说:“梨再多点就好了,这样感觉吃着不是什么太过瘾。”

    那就不叫梨汤了,那叫炖梨。

    “行,明天再炖一点,秋天燥,多吃点梨好。”昨天大诚子奶奶给刘奶奶送了一小框,都是自己家种的,还是鸭梨,但在他们这也没有规模种植鸭梨的,每次不熟还发青的时候摘下来,放到一个大纸箱里,放几个苹果催熟,但往往都是还没捂熟就烂光了。

    刘奶奶觉得可惜就用白糖煮了煮,放到冰箱了镇一镇还意外的很好吃。

    吃饱喝足,刘奶奶就赶他们回屋睡觉,这都十点多了,江源又坐了一天的火车,肯定累的不轻,赶紧回去歇歇。

    江源只能跟刘明沣他们一屋,不过刘明沣他们屋是火炕,睡三个人是绰绰有余,刘奶奶又拿了一套被子给江源。

    刘明宣今天也折腾了一天,困的不行,洗漱完就上床睡觉了。

    刘明沣三个还在屋里闹了一会儿,刘奶奶看时间不早了,就喊了一声让他们早点睡,等他们那屋的灯熄了,刘奶奶就下去把门关好,院子的灯关了。

    刘奶奶躺在炕上跟刘爷爷念叨:“江源这孩子更不爱说话了,吃栗子的时候他就这么直愣愣的盯着房门看,真怕这孩子坐出病来。”

    “行了,你们也别太当回事,原来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江源是个男孩子,没那么多事,这几天多做点好吃的,让孩子吃好了就行!”刘爷爷正放蚊帐呢,听见就回了一句,这种事就得让它慢慢过去,别老提,老提这孩子心里也难受。

第二十二章 打牌() 
一上午,刘明宣就跟作业奋斗了,头都没抬,一直写到吃午饭。

    不过成果也很喜人,把英语抄写解决了,英语周报也写了两面,下午努努力争取把语文卷子也解决了。

    伸伸懒腰,出来看见桌子上有洗好的桃子,顺手拿了一个,溜圈看了一遍,没有虫眼,放心的咬了一大口。

    真难吃!

    又干又涩,不酸不甜,吃起来跟嚼木头渣子似的,特意去找都很难找到这么难吃的。

    “奶奶,这桃子谁给的啊!”肯定不会是买的,不要问为什么,这是她神一般的直觉(这么难吃肯定要回去退啊)。

    “桌上的是筱筱奶奶送过来的。”刘奶奶道。

    村里自己种的?不可能吧,村里能种出怎么难吃的桃子吗?

    “奶奶这是在哪种的啊?这么难吃。”以后偷桃子的时候千万要避开,要不然好不容易偷个桃子还是这种的,那不得一头撞死啊!

    “这就是在咱们村北大马路边上种的,咱们村不是今年刚把北边的地租给人家盖厂房嘛,筱筱奶奶家正好有一块划进去了,人家还挺急的,筱筱奶奶看地里的桃子可惜就摘下来了,还没到时候,这都是捂熟的。”刘奶奶端着锅进来找出锅撑放下说。

    “赶紧去喊他们吃饭,这都几点了还睡。”刘奶奶打开锅盖往外端菜。

    “行,奶奶,那筱筱奶奶能乐意吗,这都要熟了,就这么把树给拔了。”那张筱筱奶奶还不得蹦蹦啊!

    “人家能白拔吗?给了赔偿费的,一颗树500块呢!”人家倒是想白拔,张筱筱奶奶能同意吗?就是几颗刚种了两年的桃树,她就敢一棵跟人要500,不给就闹,就哭,村委都怕了她了。

    果然,很符合张筱筱奶奶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性格。

    “哥,吃饭了。”她趴在窗外喊。

    这三个也是够能睡,都睡一圈了(时针的一圈)。

    “嗯,嗯,这就来。”王铭迷迷糊糊的,没睁眼就在床上开始找衣服,昨天晚上刘明沣打了一宿的呼噜,江源就烙了一宿的饼,弄的他快两点了才睡着。

    磨蹭着穿好衣服,对着左边就是一脚,“赶紧起来,吃饭了。”刘明沣被踹的一愣,也没反应过来,就揉揉眼睛起来穿衣服,王铭在心里笑的挺美,对着右边,朝着屁股就是一巴掌,嘿嘿,小子让你昨天烙饼,别说还挺有弹性,“起来吃饭了。”江源也跟着迷迷瞪瞪的坐起来,王铭完成任务就赶紧出去洗漱了,这饭可不等人。

    吃完饭都快一点了,刘妈妈看着江源跟王铭还是一个哈欠接一个哈欠的就问,“你们昨天这是几点睡的,都这时候了还没睡醒。”

    江源就看刘明沣,他昨天一开始是不想睡,最后是睡不着,这刘明沣的呼噜也太厉害了,一打一宿。

    王铭眼睛有点看不过来了,瞪一会儿江源,瞪一会儿刘明沣,然后又打了个哈欠,真是够了。

    江源:我也是受害者。

    刘明沣:嘿嘿,我昨晚睡的挺好!

    王铭:闭嘴,罪魁祸首,你睡好了,我就睡不好了。

    刘妈妈:………_…||

    “你们喝不喝炒面,我听说磨坊开始卖炒面了,是自己磨的,要喝一会儿我就去买点。”刘奶奶也是在街上听人说的,说是比豆浆还好喝,早上喝一碗又当饭又当水。

    “奶奶一会儿我们自己去就行,正好看看他们要什么味的。”刘明宣坐了一上午,打算出去溜达溜达。

    “行,一会儿我给你拿钱。”刘奶奶说着就要起来去拿钱。

    刘妈妈赶紧拦住她,说她那有。

    拿着钱,他们就一块往村里的小磨坊走,说起来这磨坊还是她同学奶奶家开的呢,平常就卖点自己榨的花生油,豆油,捎带着卖点米面。

    到了磨坊,意外的人还不少,她凑上去一看,都是买炒面的,生意还挺火爆。

    开磨坊的奶奶姓黄,一见她就热情的招呼,“明宣来找乐乐玩啊。”“乐乐,明宣来找你玩。”黄奶奶回头喊了一嗓子。

    她跟黄乐乐是小学同学,这好多年也不联系了,咋一见都有点认不出来了,看人多,就让刘明沣他们先回去,过会儿再来,她就留下跟黄乐乐聊了一会儿。

    等人散的差不多了,刘明沣他们也来了,他们就一起去挑豆子,这炒面还可以加各种杂粮,旁边的桌子上摆了一片杂粮袋子,看着得有二十几种,想加什么就加什么,刘明宣觉得加的多了也不会好喝了,就问黄乐乐一般加什么的多,黄乐乐说加黑豆的多。

    这也不知道是怎么传的,说是黑豆有营养,村里就掀起了一阵黑豆热,熬粥都得加几把黑豆。

    她也随大流的加了黑豆,走了走,看见红豆不错,又加了点红豆。

    刘明沣可能是觉得加的越多越好吃,拿着个塑料袋一样抓了一把,二十多种杂粮混一块,看着都五颜六色的,她敢打赌,这要是都加进去,炒面能好喝了才怪。

    王铭也装了不少,得有个七八种。

    “哥,加多了,不能好喝。”她还是劝了一句,感觉有点浪费粮食。不好喝,还得过来蹭他们的。

    “没事,少买点试试呗,反正还有你们的,不好喝我就喝你们的。”刘明沣一点不当回事,接着往塑料袋里抓。

    她真是比钻到刘明沣的心里还了解他。

    他们四个人一人挑了一袋,江源看她拿了红豆跟黑豆,他也就只拿了黑豆跟红豆。

    刘明宣:真是听话的好孩子,摸摸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