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熙结良缘-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选!�

    这边九方烨说完,三个人早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然后携手又去了逍遥楼。找花魁快活,商议好今晚回家就告诉各自父亲。

    果然这武敬雄和蔡由闵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第二日早朝,商议完国家大事后,蔡宰相便站出来。对皇上道:“前几日卢大人替九方家嫡长子九方涟向圣上求亲,万岁一时没有恩允,微臣今日也站出来替那九方家求娶清怡公主。”

    前几日卢大人开口,因为钱大人的原因皇上没有答允之后,朝臣们私下里也着实轰动了一番。大家对皇上派人去问过九方涟生辰八字之事都有耳闻,而随着问生辰八字一起在大臣间流传的,便是皇家看中了九方涟,想招九方涟为安靖公主的驸马。

    而卢大人开口完全出乎了大家的所料,不过事后大家都想,皇家问过了九方涟的生辰八字之时,并没有说明是哪位公主。九方家体察到了皇家有招婿的意思,可是他九方家世代经商,而这九方涟又是现在九方家族下任大当家唯一的人选,所以听到皇家想要招儿子为驸马的消息后,九方家就先下手为强,想着安靖公主和安心公主都是真正的皇室子孙,身份高贵,求娶被答应的可能性太小。

    可新封的清怡公主出自民间,九方家托了卢大人先开口求娶她,如果被答应的话,既破除了九方涟被招驸马的可能,又攀上了皇亲,再者也没有违背皇家派人来为公主问生辰八字的初衷,既然清怡公主也是公主,那自然九方家求娶的就是公主也没错。

    所以现在连蔡丞相也站了出来,大家不禁感慨九方家人脉的广阔,也看到了九方家不愿九方涟被招为驸马的决心。

    大殿里落针可闻,听蔡丞相说完,大家都低着头,等待着皇上的回答。过了半晌才听到皇上的声音里带着些许的不悦道:“哦,蔡爱卿也是受了九方家所托吗?”

    听皇上问,蔡检躬身答道:“微臣并没有受九方家任何人所托,但感念这些年九方家族为朝廷做的贡献,想来卢大人能答应九方家为他家儿子向皇上求娶清怡公主,也是因为看在九方家族对朝廷有功的份上

    。

    陛下还记不记得安平公主不幸出事的那年,金池国王丹吉因为没有娶到公主,恼羞成怒,大举发兵攻打我大梁,虽然是狄将军英勇善战,指挥得当,击退了金池国的进攻。

    但伏击狄将军的主力部队却是九方家的商队发现,并派人告诉狄将军的,所以当年那一仗,九方家也是功不可没。

    微臣只是站在国家大事之上,考虑九方家求娶公主这件事情。如果他求娶的是安靖公主,安心公主,他九方家再富甲天下也只是个商人,确实有些配不上公主。但清怡公主来自民间,并非皇家血统。

    再者北边金池国大量军队集结在边境,而且闵千户前几日加急公文里说陈国公主刚进入大梁国境,便遭到金池国细作偷袭意欲杀害陈国公主,嫁祸我大梁,以挑拨我国和陈国的关系,然后看我大梁和陈国两败俱伤,他金池只等坐收渔翁之利。

    由此可见金池国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只怕边境战事不日将起。而微臣现在站出来替九方家求娶清怡公主,完全是为了大局着想,九方家和皇家联姻,以他九方家族的富有,如果这次能大力支持边疆战事,就算金池国真的进犯我国,咱们在财力上胜过金池,战事胜利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听蔡丞相说完,臣子之间已经开始议论纷纷,大家都觉得蔡丞相说的有理,仿佛大家都看到边境战事已经开始,而九方家的金银纷纷从天而降,便将金池国的入侵,砸的支离破碎。

    皇上记得郑淑妃求自己派人去问九方涟生辰八字的时候,也是说和九方家结亲能得到九方家的财力支持。

    可是只有蔡丞相每说一件事都能做到这般长篇大论,有理有据,让人想反驳,还反驳不出口。

    就像他都已经说的,九方家再富有,但是身份低微,配不上真正的皇家血脉,那自己现在就不能再说刚开始是替安靖公主询问于九方家。他又说了九方家对国家的功劳,和日后结亲的好处,所以让人想反对结亲一时还找不到更合适更充分的理由。

    看皇上有些踟蹰,有两个人心里特别着急,一个是郑大将军,郑宇峰,一个是狄大将军,狄青野。他们一个怕皇上万一答应了蔡丞相所说,同意了九方涟和清怡公主的婚事,那妹妹郑淑妃的打算就要泡汤。而另一个怕皇上同意了九方涟和冷熙的婚事,北澈对冷熙用情至深,要是就这样被拆散了,只怕又要惹出很多事端,想想安平公主,想想妹妹昕妃,狄青野一咬牙就要站出去说几句。

    可是还没等他站出去,郑将军已经先忍不住站出来道:“皇上,蔡丞相所言差矣。战事成败的关键在兵的勇,统帅的智谋,民心的向背,和拉拢一个有钱的富商没有任何关系。有钱没有兵没有将拿何取胜?”

    “微臣反对。目前的情况是战事将起,而咱们大梁因为东南部连年的台风天灾,为赈灾国库消耗严重,所以战事再起,国库空虚,没有了后方良好的补给,只怕想要取胜也是千难万难。”说话的正时皇都守城大都督武易。

    见武将军竟然也站出来帮蔡丞相说话,以前听大家说武易的一个儿子和蔡丞相的长子走的很近,现在看来果然武将军和蔡丞相是穿一条裤子的。郑宇峰想明白这些,便冷哼一声道:“边境战事,从来都是我们这些守边之人浴血奋战,武大人在这皇都之中,虽授有将军衔,贵为大都督,可毕竟从来没打过仗,你武大人也懂得打仗,也懂的怎么取胜吗?”

236章 公主驾到() 
听郑宇峰竟出言讽刺自己,武易怒道:“郑将军此言差矣,我听说郑将军虽然在边地待了几年,但郑将军这样的福将,一到边地敌军就不敢进犯,是以郑将军在边地驻守以来,从没领兵打过一次仗,怎么郑将军这么问我,难道你就懂得打仗吗?”

    武易这话一出,有几个大臣已经憋不住想笑。

    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而大家也都知道武将军话里的讽刺。因为当年一直是护国大将军狄青野驻守边地,经过几次大大小小的仗打下来,金池国已经不敢进犯。而那时皇上为防止狄青野拥兵自重,就召回了狄青野,派了郑宇峰去边境。可是金池国已经被狄青野打怕了,所以郑宇峰在边境驻守的时候,并没有遇到过金池国哪怕一次稍大规模的进攻。而郑宇峰干的事,就是培植自己在军中的势力。

    而武易的这话也确实戳到了郑宇峰的痛处,郑宇峰指着武易道,“你,你……”但毕竟是在朝堂之上,市井之言又骂不出来,而太过分的话,当着皇上也不好说出,所以郑宇峰你了半天,只憋得脸色通红,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眼看着本来是蔡丞相替九方家说亲,竟然变成了武将军和郑将军互相之间的人身攻击,北魁龙颜震怒,大声道:“真看不出朕的大臣们什么时候都变成了民间的媒婆,都变成保媒拉纤的了

    。你看看你们现在成了什么样子,从现在起,朕派人去问过九方家长子生辰八字的事……”

    北魁正说着,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又战战兢兢的跑进了大殿道:“启禀万岁,陈国公主刚刚到了宫门口,守门的卫兵见苏大人也在车上,不敢怠慢,已经放陈国公主进了宫门。”

    北魁本来想说,“朕派人去问过九方家长子生辰八字的事。就此作废,谁也不准再提。”可是被那小太监一跑进来打断了。

    那时他心里已经被大臣吵的老大不痛快,再看那小太监慌慌张张的跑进来,登是就要发作。要将那小太监杀了泄愤。

    可是这小太监似乎也知道,如果陈国公主已经进宫门的事自己不闯进朝堂向皇上报告,那日后查起来,因为自己报告的慢了,宫中准备不及时怠慢了陈国公主,那就要怪自己,很有可能杀了自己。而如果自己闯进大殿,向皇上报告这事,只怕他还没开口皇上一怒之下也要杀了自己 。

    想着反正都有可能死,所以这太监又快又急的几乎是一口气说完了这件事情。

    这样一来北魁气愤之下还没有来的及说要杀那小太监。就听完了他说的话。

    而自然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小太监说的话上。北魁听完说完从龙椅上站了起来道:“胡闹,陈国公主胡闹,怎么难道苏荣也由着她胡闹吗?这么大事,就这么进宫,怎么也不提前禀报一声。”

    可是皇上哪里知道苏荣的难处。他这些日子简直被楚凝芙使唤的像狗一样,一路之上楚凝芙也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逼着苏大人不准住驿站,还让苏荣去说服萧逸换了寻常家丁的衣服,而且还威胁苏荣不准将大家的行程报告皇上,如果敢报,便将他装死的事广为告知大梁的皇上和大臣们。

    所以除了最初几日皇上收到了呈报陈国公主的行程的公文。到后来就再没收过,皇上每日要处理的事太多,所以这事也就没放在心上,想着快到皇都的时候苏荣总会有呈报的。

    可是今日到达皇都的时候,苏荣是很想派个随从先往皇宫里送个消息的,只是楚凝芙竟派了人专门看着他。还说就是想给大梁国一个措手不及,为的是看大梁皇室在紧急情况下怎么迎接外宾。

    萧逸带来的骑兵已经换上了士兵的衣服,因为进了宫门,除了皇亲其他人都是要下马的,所以他们的马也已经交给了专门负责看马的人。现在就走在陈国公主马车之侧。除了萧逸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其他人看起来都带着兴奋和忐忑。

    而大殿之上,大臣们也都忘记了刚才争论的事,都纷纷带着惊讶看向皇上,而眼睛里的表情又各不相同,有无法相信陈国公主居然这么不懂规矩的,有责怪苏大人的,有替皇上着急的,反正就连争的面红耳赤的武易和郑宇峰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陈国公主突然进了宫这件事上。

    “快,派人去凤仪殿禀报皇后,让她带安靖,安心先行迎接陈国公主。再去通知人布置迎宾殿,然后让御膳房准备菜肴,晚间就为陈国公主接风洗尘。快,蔡爱卿,你先带几个人迎接陈国公主。其他人先行退朝。”皇上一叠声的下达了指令。

    大家按皇上说的,都去忙了自己该做的事。

    ”如果要是平时也不用这么紧张,可是现在和陈国公主的联姻,就成了联络陈国,进而和陈国结盟的桥梁,所以现在对这陈国公主可一点也不能怠慢。“看着众人都退出了大殿,北魁坐在龙椅上想到。

    而接到通知的安心,安靖公主都急急的换着行头,只等一换好就让人抬着往凤仪殿赶

    。而凤仪殿的宫女和太监忙着布置迎接客人的桌椅和茶水,皇后也忙着带上了凤冠,穿上了朝服,本来皇上没提冷熙,可是皇后娘娘让自己身边的小宫女来通知了冷熙,是以连冷熙也紧张的梳妆了起来。

    这边蔡丞相迎上陈国公主马车的时候,那马车已经马上就要到了中门,过了中门可就是后妃所住之地。好在马上似乎停了下来,而苏大人好像站在车边对着车子说着什么。

    这蔡丞相看到苏大人自然是满脸的不悦,但他知道现在也不是批评苏大人的时候,所以只拿眼睛瞪着苏荣,便弯腰对着陈国公主的马车道:“老臣乃大梁国丞相蔡检,听闻公主殿下已经进了宫门,吾主万岁特派老臣前来迎接公主殿下。实在不知公主殿下今日驾临蔽国,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皇上的意思派蔡检来自然是要蔡检拖陈国公主片刻,最起码能有时间让皇后和公主们梳妆,所以蔡检说完看向马车,只见车帘轻轻掀开,露出一个少女的头道:”我家公主让我转告蔡大人,一路护送我们前来的这批军爷功不可没,还请大人派人先行安排住处给他们休息。“

    蔡大人见这姑娘说话没有丝毫惧意,且吐字清晰,模样也极其俏丽,便知道她是陈国公主身边的心腹侍女,当即也不敢怠慢,说了个是,便忙让手下带着跟在陈国公主马车后,穿着本国骑兵服侍的二十多人,先行离开了。

    为争取时间,又为提点陈国公主,蔡丞相便看向苏荣开口道:”苏大人,皇上派你为这次去陈国迎接陈国公主的钦差,你为何不提前告知皇上公主殿下的行程。我大梁接待他国皇室,历来也是要净水泼街,红毯铺地迎出城外十里的。怎可因你的渎职而让我大梁对陈国公主殿下如此简慢,苏大人,你去吏部自请处罚吧!“

    这苏大人可真是冤枉的紧,他知道这是说给公主听,不是大梁礼数不周,而是陈国公主进宫这么大的事,大梁事先根本不知,显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