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攻略-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妹,你口中的那个周少爷,恐怕就是西宁王世子了。”

    这跟黛玉之前想的一样,她心中本来就不怎么惊讶:“女儿知道他姓周,之前也是这样猜想。”说着她又把自己让春绯把蛇扔进湖里的事情告诉了贾敏,又道,“那周少爷脸色不怎么好,女儿是否鲁莽了?”

    贾敏脸上闪过了一丝不以为然:“这个西宁王世子,虽然母亲多年不在京中,但是也听说过一些的。西宁王府只有这么一个嫡子,疼的跟凤凰蛋一样,听说素来顽劣异常。几年前你外祖母写信来跟我提过一句,世子去常宁伯家做客,竟然把他们家的柴房给点了,常宁伯府足足烧了小半边,好在是没有出人命。”

    黛玉听了眼皮一跳,这已经到放火的程度了,再也不能用顽劣来形容了吧。

    “听说去年还把南安郡王府的小郡主推到了湖里,幸好是夏天,但是小郡主也吓了一遭,病了半个月,日后见到了世子,都躲得远远的。”虽然贾敏不在京中,但是近年来她身子好了一些,必要的时候还是会赴宴。那些夫人们平日里也没有多少消遣,八卦却是传的最快的。

    “几日前我才收到了你外祖母的信,就连你宝玉表哥两个月前也被世子吓过一次,才刚刚好了一些。只是怎么突然间到扬州来了,真是奇怪。”贾敏嘀咕了一声。

    贾母和贾敏书信来往还是颇为频繁的,黛玉也没有在意,便问道:“西宁王世子这样,西宁王和西宁王妃不管一管么,也太”

    贾敏摇了摇头:“西宁王是今上的亲侄子,今上对这个侄孙可是疼爱的紧,经常宣进宫里。西宁王府又是国姓,是正儿巴紧的皇亲国戚,今上又看中。把小郡主推进湖里,西宁王妃倒是登门道歉了,只是南安王妃心中不甘,又撺掇着南安君王参了西宁王爷一本。结果今上反而把南安君王谴责了一番,说这点小事就闹到朝廷里来。南安郡王府尚且都这样,更何况其他府上。西宁太妃又宠着他,西宁王也不许多说,久而久之这脾气都给惯出来了。”

    “那我今日不是得罪他了。”黛玉万万没料到看着靠谱的一个小孩子,居然是这样的个性,早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要这样明目张胆的挑衅了。

    “咱们在扬州,倒是跟西宁王府没多少交集,这暑气又重,入秋前我就不带你出府了。说起来我倒是想到了,六月十七不就是孟氏的三十生辰么,我想着世子多半也是因为这件事情到扬州来的,他也不能多待,入秋前多半就回京了。”贾敏拍了拍黛玉的手,便又斜了她一眼,眼中却是明白的笑意,“玉儿也知道怕了?”

    黛玉眼神闪躲了一下,便听到贾敏道:“也快敲初更了,玉儿也快回自己屋子里吧。我今日只是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肖夫人上门的时候也好应付,只是她今日”话说到这里,她又突然之间停了下来不再提。

    唤芷兰进来,又交代了一番,才让芷芳送黛玉回房。

    窗外隐隐约约传来初更的梆子响声,正房里的灯却没有熄。林如海从净房里出来,就看到贾敏正半靠在床上,眼神的焦距也不知道定在了哪里。

    大概是林如海的动静太大,贾敏才回过神来,脸上顿时现出了笑意:“老爷今日又送了一批邸报进来,可是先要去书房,我让芷芳跟着送茶点进去。”说着便要起身,却被林如海一把按住了。

    “今日喝了点酒,正好也松快松快,就不去书房了。”夫妻俩便对坐着在床上说话。

    “昨日我收到了京里的信,越想就越不安。”贾敏想了一会儿,终于还是开口了。

    林如海眼神一顿,就听到贾敏继续道:“母亲说涟哥儿已经说了亲事,订的是王家的姑娘,我二嫂的内侄女。”神态里或多或少的透露出了几分不满,“涟哥儿将来可是要继承爵位的,大哥怎么能那么糊涂。哎,也是我先头的那个大嫂走的早,不然家里也不至于闹成这样。”

    贾赦的嫡妻姓李,乃是先内阁学士之女,这门亲事还是贾代善在的时候定下的,贾敏倒是颇喜欢先前的大嫂。可惜李氏长子早夭之后身体一直不好,生下贾琏之后没过多久也去世了,后来的填房邢氏又带着一股小家子气,又是继室,贾敏也不和她走动。

    贾政的亲事本来贾代善也不太同意,就连贾敏也明里暗里劝了贾母几次,毕竟他们武将之家到底比不上书香世家绵延长久。只是后来贾代善也想着贾政也不承爵,娶王氏倒也稳固了金陵四大家族之间的联系,也点头同意了。

    后来贾敏也出嫁,没两年就跟着林如海外任扬州,也没摸清楚自己这个二嫂是什么性子。

    不过贾琏定下王家女,贾敏就颇有微词了。贾琏最后是要袭爵的,即使她跟王氏不亲近,也知道王家是怎么教育姑娘的,好好的世家姑娘竟然都是不识字的。贾琏又是长子,将来贾家的主母竟然目不识丁,岂不是叫人笑掉大牙。

    “我明日就给母亲回信,看看事情还有没有回转的余地,老爷可否能帮我快马加鞭送到京里去?”贾敏想了想,还是做出了决定。虽然她是外嫁女,但是因为是晚来女,贾母自幼就疼爱异常。即使外嫁了,心中难免还牵挂着娘家。

    林如海眼睛闪了闪,才答道:“明日你打发人把信送到我的外书房,只是岳母这般做法,必然是有她的道理,夫人也不必过于忧心。”

    贾敏点了点头,心中才稍微舒了一口气,又把今日去肖府和女眷们赏花时听到的消息梳理了一遍,拣重要的说给林如海听。

    扬州离京城远,但消息却灵通的很,官场里套不出来的话,女眷们闲谈时说不定就说漏了嘴。只要留心,必然是有收获的。贾敏也就顺着提了一句,便说起了肖夫人那份见面礼。

    “素日里也没多少交集,虽然老爷和肖大人是同年,但见面礼太贵重了我心中也不安,我和孟氏的交情也不至于让玉儿叫一声‘姨母’。”贾敏分析着,见林如海没有回答,便又说起了黛玉游湖的事情。

    林如海也唬了一跳,听到昨日里已经请沈大夫过府看过之后,才安心下来。

    “西宁王世子也果然是不像话,今日本来是肖大人做东的,只是有长随进来说了什么,他就脸色大变,直言‘顽劣不堪’。后来又进来说自己外甥出了点事,他要赶回家处理,便形色匆匆的离开了。他是东道主,我和其他同僚喝了酒,便草草的散了。”林如海便笑着应了一句,只是表情并不像语气那么轻松。

    “老爷这是怎么了?”十几年夫妻,贾敏自然是听出了林如海语气中的严肃,也不免忧心起来。

    林如海摇了摇头,语气中的疲惫更甚:“肖大人跟我是同年,在京中时也走动过,虽然不是跟我在一个衙门,但是什么性子我大致也了解。我揣摩着,今日他做的事情倒是有些突兀了。”说着他也像是在自言自语了,“只是想起来,西宁王世子性子如此,肖大人如此倒是说得过去”

    贾敏脸上的忧色一闪而过。

    林如海沉吟了半天,才往后靠了靠,叹了一句:“今上最近身子时好时坏,前两日又请了诸葛太医进宫扶脉。”

第31章 来人() 
诸葛传承了五百多年才到了今日的诸葛氏,从百年前就有族人专攻医术。但其家族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一代只挑选一个子弟学医,也只能有一个子弟在太医院供职。上一任的诸葛太医诸葛修已经做到了太医院院使,乃是太医院的最高长官,三年前就因为年纪大而辞官。今上虽然多番劝阻,但也没有改变诸葛修的决心。

    诸葛太医辞官之后,其子诸葛宏便进了太医院,三年之内就坐上了院判的位置,诸葛修就慢慢的淡出了别人的视线。

    现今都称呼诸葛宏为诸葛院判,林如海的这声“诸葛太医”就显得大有深意了。

    贾敏皱了皱眉,便猜测到了林如海所指的,多半就是诸葛宏之父诸葛修。

    “竟然严重到这个程度了么?”贾敏喃喃的念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今上对诸葛家的医术是很放心的,现在略过了诸葛宏而请诸葛修进宫扶脉,要么是不相信诸葛宏,要么是连诸葛宏对今上的病情都束手无策。

    贾敏心中一跳,看向林如海的眼中就带着几分慌乱:“江南这边的情形到底怎么样了,今日没人提过么?”

    林如海并没有对贾敏过问政事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他敛下眼帘想了一会儿,才道:“江南这边倒还是风平浪静,只是京里人心已经乱了起来。今日我本来以为肖大人是想借着这次相聚暗示些什么,却没想到他又匆匆离开了,倒是陈大人话里话外多了几分推心置腹之感。”

    “那昨日肖夫人那份过重的见面礼”贾敏立即就联想到了昨日肖夫人的举动。

    “这倒不要紧,还不到那个地步,我总觉得这个消息大有深意,却不知诸葛先生进宫扶脉这个消息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林如海想了一会儿,便又自失的笑了笑,“倒还是我的错了,夫人大可不必忧心这些。我们林家是清流,又远在江南,不管日后局势怎样,也不会牵扯过深。”

    “现今只是我的猜测,岳母那里,夫人大可不必提及。”林如海想了想,便又加了一句。

    贾敏遂点了点头,直言自己知道怎么做。两人又说了一会儿皓玉今日的事情,又商量着入秋之后要给黛玉请正式启蒙的先生。待二更的梆子隐隐传来的时候,也吹灯歇息了。

    五天之后孟氏亲自登门道歉,带了金犀一簏还有其他金银锦缎若干,说是给黛玉压惊。话里到底是没有带出那位周少爷,喝了一盏茶,又和贾敏说了一会儿话,便说家中有事,匆匆的走了。

    之后日子就波澜不惊的过了下去,伏夏时暑气最重,黛玉便终日只是昼伏夜出。白日里在自己屋子里练字睡觉,到夜晚稍微凉爽一些才出门陪贾敏说话,又带着皓玉玩耍。

    皓玉这个夏日里倒是长的快,食量大了,身高也往上蹿了不少。即使把他拘在上房里,他也自顾自的玩的满头大汗。

    一晃就快中秋,这日贾家的节礼送了过来。有黛玉和皓玉的小玩意,有给贾敏进补的上好药材,林林种种足足装了五个箱笼。随着节礼一起来的却是贾母的陪房姜嬷嬷,虽然黛玉并不记得原著中有没有提过这个姜嬷嬷,但是贾敏对她的态度倒是出奇的亲昵。

    她把姜嬷嬷请到了上房,又打发人把黛玉和皓玉请来见了一面,便说了一会儿话。无外乎是问贾家的情况,问贾母身子怎么样,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

    屋里伺候的人都退了下去,只有陈嬷嬷在一旁陪着说话。黛玉便和皓玉在一旁玩闹,只是整个过程她都漫不经心的样子。

    “姑娘可是苦尽甘来了,皓哥儿如今实岁也快三岁了,我看着身子骨似乎很好。就连姐儿的身子看着也比前些年好了不少,老太太每日都烧香拜佛,只希望姑娘康健安好。”说着她拿起帕子擦了擦眼角,就连陈嬷嬷也陪着哭了一场。

    “只是姑娘也不能太过操劳了,眼看着这一双孩子还小,日后还是要靠姑娘操心的日子还多着呢。”姜嬷嬷过了半晌才加了一句。

    贾敏眼眶也红了,便点了点头,低声道:“这些我都是晓得的,只是我这也是从胎里带出的病,虽说时好时坏的,总归是比前些年好了不少,慢慢调养着也就好了。嬷嬷回去可千万劝着母亲不要为我担心,她年纪也大了,这样注意着保养为好”

    “老太太让我跟姑娘说一声,那院子里的小贱人,可是千万留不得”说着说着,声音逐渐的小了下去,黛玉只能听到细细的低语声。她知道大概是贾母提起了周姨娘,便也没兴致再听了。

    说起这个周姨娘,肚子已经九个多月了,这五个月来贾敏倒是没有为难她,安胎的补品更是不要钱一般的流进了她的肚子里。只是以养胎为借口,贾敏倒是不准周姨娘的家人进林府里来了。本来妾的娘家人就不算是正经亲戚,周姨娘家也是仗着之前伺候过林老太太一场。只是现今林老太太已经过世那么多年了,他们夫妻俩都不在府上做活,早已经没有了先前的脸面。

    只是林如海的态度倒让黛玉难以捉摸了。刚听到周姨娘有身孕的消息,林如海也是颇为欢喜,当时那个月也多了几天去姨娘的院子里走动。只是后来他似乎也不怎么上心了,周姨娘五个月身孕的时候,林如海又单独和沈大夫在书房谈了半天的话,至此舒云院竟然去的更少了。

    黛玉肯定林如海是听到了二门外的流言的,却不知道他心中到底怎么想,也不知道他是否和贾敏私下说了什么,只是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