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事-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林应了一声,又转头看李老太太。李老太太笑着摆手:“去吧去吧,中午煮了汤圆,还给你留着呢,让小英去厨房给你盛。”

    芋头豆沙汤圆入口甜糯,热腾腾的,可惜不敢多吃,怕积了食。小英盯着她吃了几口,就把碗接了过来:“姑娘今天做客玩得可玩心吧?回来得这么晚。”

    “家里没什么事吧。”

    “没什么事——啊,临州好象来人送了信来。”

    “姑姑送信来了?说了什么事没有?”

    小英摇头:“这个可不知道。今天上午看见周家嫂子进来,说临州打发人送了东西,还捎了信来。”

    刚才四奶奶在李老太太屋里,可能就是为了这件事。

    姑姑回去也有半年多了,不知道冯家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年过刚完,年礼也送过了,照理这会儿不应该再送信儿来。肯定是有什么事。

    又林既替姑姑担心,也担忧冬梅的处境。

    四奶奶和李老太太虽然都不大识字,但好在捎信儿来的人说的很明白。

    那位新姨娘有孕了。。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3章 春暖() 
捎来的信又林的姑姑也没放心让别人代写,就是她口述,表姐冬梅写下来的。上头的字尽量写得工整,而且并没有错字和污迹。

    足见写信的人十分用心。

    这信四奶奶给又林看了,又林还给李老太太和四奶奶读了一遍。信上都是大白话,倒没什么难懂的。说到家之后一切都好,请娘和哥嫂放心。吴姨娘已经进了门,大面上倒也规矩。冯焕松和他大哥因为琐事吵了一架,冯家长房和二房的关系现在并不太好。信上没说吴姨娘有孕的事,不过来送信的是又林姑姑当年陪嫁过去的人,是可靠的心腹。

    又林读完这信,倒是放下一桩心事。

    看来冬梅表姐日子过得不错。在李家的时候,她识字还没这么多,更不要说提笔写信了。而且那时候她和姑姑之间的母女关系也实在谈不上亲近。可是过去了这么半年,冬梅能识得、书写不少字,而且还替姑姑写这样私密的家信,可见她的处境,还有和姑姑之间的母女关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另一方面,姑姑也有进步啊。以前捎信来,总是抱怨诉苦居多,现在居然会说一切都好——离乡远游的人,总是会对家乡的亲人报喜不报忧,恐年迈高堂忧虑伤身。这个道理,又林姑姑活到今日,终于明白了。

    虽然懂事的晚了些,可总比老天真到底要强。

    冯姑父不是最信赖他大哥的吗?怎么会因琐事闹翻呢?

    姑姑信上没细说,想必传话的人一定详细说给李老太太和四奶奶听了。这其中无非是婆媳相忌,妯娌不合,斗心眼儿,使绊子,挑拨、欺瞒活脱一出精彩的宅斗戏。

    姑姑终于学聪明了,懂得争斗了。

    以前那个任性的直脾气的姑姑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又林出了一会儿神,真说不上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可是每个人都必须长大——必须学会保护自己。

    又林抬起手,对着窗子看。指缝间有光亮透过。

    她将来也会嫁人,一样要面对公婆姑嫂妯娌那些人,李老太太、四奶奶、七婶婶,还有姑姑她们走过的路,也是她将要走的路。她们做过的事,也一样是她要做的事情。

    七婶婶预备了一个看起来就好生养的丫鬟,想让她生下个儿子来。四奶奶对可能挤进自己家门的陆秀云毫不留情,姑姑对那个吴姨娘又要拉拢又要打压

    又林不知道自己将来是不是会象她们一样,残酷的铲除异己。

    又林不觉得她们这样做是错的,为了自己的家庭,为了孩子,为了活下去,怎么做都不为错。可是心里知道是一回事,自己到时候是不是做得出来,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第二天下了一场雪,因为于江并不常下雪,所以小孩子兴奋得要命,周榭说他家的几个兄弟一夜都没踏实睡,几次起来看雪还下不下,生怕雪只下一点儿就停了。又林一天都听着隔壁吵吵嚷嚷,男孩子们一点儿都不怕冷似的,在雪地里又叫又跳,雪球到处乱飞,好几个越过院墙砸到了又林家的院子里。

    又林也捏了一个雪球,放在窗台上。

    周榭比她文雅多了,是用一只薄胎描金盘子盛了洁净的雪,也是摆在窗台上看。

    周家几个半大小子玩雪玩得大半衣裳都湿了,乐极生悲,被周大奶奶拎着耳朵教训,一人灌下了一大碗浓浓的姜汤,周家的姜汤又林是领教过的,姜象是不要钱一样的放,一口汤下去,眼泪立马呛出来。李家的姜汤好歹放些糖,周家的一点儿不放。又林总觉得,与其说那姜汤是为了驱寒,不如说是周家大奶奶在变着法儿给儿子们点教训。

    雪一化,天显得更冷了。檐下结了长长的冰棱,有人折了冰棱在手里玩,还有人就吮起来。小英看得直咋舌:“他们就不嫌牙疼。”

    又林只是笑,小英劝她:“姑娘你可不能吃那个,都是冰疙瘩,吃了要闹肚子疼的。到时候生病受罪,别人可替不了你。”

    “我知道。”

    雪一化,天就渐渐暖和起来了。春暖花开,屋后的的桃花杏花儿都开了,一片粉粉嫩嫩的,四奶奶怕孩子被蜂子蜇了,总不让他们到花底下去。减了棉衣,裁制春装,四奶奶惊喜地发现又林长个儿了。翻出去年春天的衣裳现在往身上一比,竟然显得有些短促紧巴。

    “娘您看,这会儿的孩子就是吃衣裳啊,长得真快。”

    李老太太点了点头:“可不是么。女大十八变,咱们大妞妞越变越好看喽。”

    又林抿着嘴笑,别人以为她是不好意思。

    其实又林琢磨着,她再漂亮,也不可能比妹妹玉林更漂亮。人家先天基因好啊!

    而且李老太太是亲奶奶,四奶奶是亲娘,她们看自己,那是怎么看怎么好,评价极不客观。又林自己照镜子的时候,就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顶多是过了一冬天捂得白净了些。

    桃花儿落了,树梢挂上了指肚大的青毛桃的时候,又林姑姑又捎了信儿来,说是吴姨娘生了个丫头,母女平安。冯家老太爷身子骨越发不好,已经卧床不起了,郎中说,只怕熬不过今年夏天。冯家老太太一惯偏心,老太爷一死,只怕冯家长房二房就要分家。老太太不用说,肯定是跟长子住。分家的时候,只怕也会偏着长房。

    又林姑姑自己有钱,并不在乎冯家那仨瓜俩枣的家什,但是在这种事情上头,无论如何不能退让。

    这倒不是简单的钱财的问题。分家是大事,在这种大事上都退让了,任人宰割了,以后人家只会越发的踩到他们头上来,当他们好欺负。

    再说,他们是当爹娘的,不能不为孩子考虑,借着分家这事,也得让他们知规矩懂世情。

    如果冯老太爷真去世,李家肯定要去吊唁的,这可马虎不得,须得提前预备起来,省得到时候顾前顾不得后。而且冯家要分家的话,不用问,做为娘家兄长,李四爷肯定得过去给妹子撑一撑腰壮一壮气。

    冯家虽然曾经是官宦人家,可李姓也是大族,不是任人随便欺负拿捏的。

    ————————————————————————

    最近状态太糟糕了。

    总想调作息可总调不过来。。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4章 周岁() 
段夫子对又林和周榭这两个女徒弟非常满意,周榭细心,只要什么事说透了讲明了,她必定牢记不忘,很少出错。又林呢,年纪小些,可是非常聪明,且对数算、理家之类的特别在行。段夫子夸奖她时,又林低头做害羞状。她想,夫子您不知道后世专门有个科目叫统筹学呢。怎么合理安排,让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对她来说并不困难。

    周大奶奶和四奶奶也对段夫子十分满意,教了大半年,姑娘们的言谈举止明显更有法度了,比如又林,已经很少再蹦达跳脱了,遇事也不会什么都放在脸上,看着稳重不少,周榭呢,倒是更大方了开朗,没象过去一样对面家里的仆人也那么腼腆,她会很自然地分派她们作事,有次罚灶房一个没看好火的婆子月钱时,也没手软。

    两位主母的感谢直接反映在物质馈赠上,于是段夫子也更尽心了。

    周榭转过年虚岁十三,已经是可以议亲的年纪了。周大奶奶细心看着挑着,周榭的行情是相当好的,不少人家明里暗里探问周大奶奶的意思——周家就这么一个女儿,陪嫁必定丰厚。更重要的一点是,周大奶奶有五个兄弟,她自己又生了四个儿子,周榭呢,一看她的脸盘和腰身,那没跑,也是个益夫旺子相。这会儿人们最看重的还是这个。再加上周榭现在还跟了女先生学习,更加分加了不少。

    又林看看自己细细的胸骨和腰胯,再看四奶奶瘦的模样,自己在这一点上是无论如何赶不上周榭了,这是先天条件决定好了,除非她再投一次胎投到周大奶奶肚子里去。

    对于周榭的好行情,四奶奶并不忌讳。周榭比又林大呢,又林要议亲至少得比她晚三年,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不存在急夺优势女婿资源的问题。

    又林有次听到李老太太和四奶奶商量这事,只觉得无语她这年纪搁现代还没上中学呢,家里人居然已经开始攒嫁妆准备把她嫁出去了。

    好吧,入乡随俗随俗要是自己能控制控制就晚两年再生。

    早生的话,身子都没长开,那纯粹是自杀啊。这年头儿靠着稳婆、几个土方虽然有郎中,可郎中是男的,又不进产房,风险大大的!但是,对女人来说,生儿子是立身根本,生了个儿子,在婆家站稳了脚,下半生有了倚靠,风险大,收益也同样很高。所以女人们前仆后继,为了生儿子,真是拼了命也要上啊。

    不说别人,就说四奶奶吧,当时怀上德林情形就不怎么好,百般保胎,生的时候又险些没命,现在还一直吃着药,冬天的时候不大敢出屋子。但是即使这样,四奶奶还惦记着再生一个。毕竟一个儿子还是太单薄了。有两个,就更稳固了。

    又林没了再听下去的兴趣,慢慢走开了。

    上辈子的时候,有个女同学因为考试太苦,感叹着说:“唉,过去的女人都不用考试,到时候父母给找个人嫁了就行了多幸福。”

    要是现在女人知道后世的女人可以上学、找工作、自己找丈夫,还能离婚,更要羡慕得死。

    不,不是,她们根本不会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地方,有这么幸福的女人生活在那里。

    二舅母生的儿子周岁时,四奶奶带着又林他们姐弟三个一起去了越秀的舅舅家。

    又林还好,德林和玉林可是头一次出远门,从于江到越秀坐船要一天多,德林高兴得要命,一刻不停地在船上乱转,四奶奶实在受不了,不得不把他紧紧看住,这要掉进水里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玉林毕竟是小姑娘,文静得多。她还能老老实实的坐在凳子上,只不过眼睛也是一直盯着舷窗外头,看着河岸上的一切,有人赶着车,有人在走路,有人在河边洗衣裳,旁边就有一个在淘米洗菜的。不远处还有人牵着牛在河边喝水。

    四奶奶看着孩子们看得着迷,用帕子拭了一下眼角,一旁胡妈妈看着了,说:“这水面上反射着太阳光,太刺眼了,把帘子放下来吧?”

    “放一半吧。”四奶奶说:“瞧他们那个劲头儿,怕是饭都不想吃了。”

    德林只听见个饭字,回过头来说:“吃饭?吃饭!”

    一船的人都笑了,四奶奶说:“真是个馋猫,光惦记着吃。这才半晌午呢,吃什么饭?你要是饿了,让人拿点心给你吃。”

    又林找出点心匣子,给德林拿了一块儿糕,也给了玉林一块,不多给,怕他们吃了点心一会儿就不吃饭了。

    两个孩子教养都很好,拿着点心规矩的坐好吃了。玉林下巴上点了点碎渣,又林拿帕子给她擦了,玉林抬起头来朝她甜甜的一笑。

    又林也冲她笑了,转过头来却看到四奶奶正看着她们,目光略有些奇怪。专注,又带着一丝说不清的探究。

    四奶奶对玉林一直是不冷不热的,没短她东西,但是也不亲近。这次,是玉林头一次被带着出门,去的还是亲近的舅舅家。

    不,不止四奶奶,全家人都极力淡化着玉林在家中的存在。

    对四奶奶来说,这个孩子是丈夫有别的女人的证据。虽然她已经不在了,可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