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反,因为每场考试都要连考上三天,包括白天和黑夜都只能待在自己的座位中,不能出去,因此吃喝拉撒都在里面,那气味就别提多难闻了;吃的东西是自己带的,怕变质只能带干粮,又硬又干,不可能好吃;况且晚上还只能蜷缩在狭窄的座位上睡觉,睡眠肯定不会好,因此考一场试下来考生个个都精神不济,身心俱疲,要是身体不好的,考试还没结束就会病倒在考场,只能让考官拖出去。
唐言蹊之前并不知道这时代的科举考试是这样煎熬的,比现代时的高考受罪得多,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考出好成绩,那肯定是心志坚定之人。
况且这时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并不比高考容易,不但要考八股文,即四书五经的内容;还要考官场应用文,即公文写作和根据材料内容写的司法判决文;还有一门考的是策问,涉及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考生要针对材料写出应对的措施和办法。
这种科举考试跟现代的公务员考试很类似,两种考试挑选出来的精英未来都是要参与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的,因此在大方向上一定要符合当时这个年代的主流思想,而在古代,那就是忠君爱国,在现代就是为人民服务,两种考试有种异曲同工一处。
唐言蹊之前跟秦向远了解过这个时代科举考试之后,便把它跟现代的高考以及公务员考试分析了一遍,发现不管是封建社会还是民主社会,这两种类型的考试本质其实是不变的:都是在追求利益,自私点的是在追求个人的利益,高尚点的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不知道秦向远未来会是哪一种人?
唐言蹊在他离开家去了考场之后,就莫名地陷入了这种有关国计民生大事的思考之中,想起她未穿越之前,好歹也算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公职人员,只是她的功绩注定只能不为大众所知,但她并没有后悔自己的职业,她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培养自己的国家,这便足够了,况且,她学到的东西,即使换了一个时空,依旧让她收益,因此她是感激自己前世的职业的。
唐言蹊之所以这样杂七杂八地想了那么多严肃的东西,大概是因为她在为秦向远的考试焦虑、慌张,才让自己把注意力引到别处去,只是这关于“别处”的思考却让她反而更加紧张秦向远的考试了。
她不知道自己这迟来的紧张是为什么,明明在一个多月前她甚至还忘了秦向远很快要乡试,而且就算知道了也一点都不担心他会失手;况且明明秦向远其实并不算她名副其实的丈夫,他的未来甚至可能不会有自己的存在,所以她到底在忐忑不安些什么?
唐言蹊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的心理感受,也许是最近秦向远跟她越来越亲密了,让她慌张,也许是别的,反正在秋闱考试这几天,她很反常。
秦向远在考场里煎熬,而唐言蹊则在家里煎熬,好不容易九天过后,考试终于完全结束了,安娘硬是让唐言蹊去接他回家,说是连考这么多天下来,少爷肯定很虚弱。
考场外有许多焦急地在等候考生出来的家人,他们踮起脚尖翘首以盼,比高考时等在考场外的家长有种相似的神情。
而从考场中出来的考生几个个个都脸色清白,风一吹就要摔倒似的,有些还没等家人找到就当场晕倒在地上了,但这是司空见惯的场景,每次都会倒上七八个,所以并没有引起惊慌;而有些考生一出来则或嚎啕大哭或无声流泪,这些是没考好的。
考场百态,唐言蹊并没有心情去观察别人,她同样在焦急地等秦向远出来,终于不久之后,唐言蹊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到了脸色苍白的秦向远,他虽然看着并没有别的考生那样虚弱萎靡、神色悲怆,但也明显憔悴了许多,连朝唐言蹊笑一笑都显得有气无力了,唐言蹊连忙把他扶到马车上。
马车上已经摆好了安娘精心准备好的茯苓糕和山药糕,是用来恢复精力的,还有一壶清凉的茶水。
唐言蹊手脚伶俐地给他倒了一杯水,他一口喝光了,唐言蹊连续给他倒了好几杯,他才终于解了渴。在考试时,为了少去解手,考生们都是能不喝水就就喝水的,只有实在忍不住了才抿一点润润喉,所以考试结束后晕倒的考生不一定是身体很差的,也有可能是脱水太过的。
秦向远连喝了好几杯水才解了渴,唐言蹊连忙把还温热的糕点移到他面前:“吃点心填填肚子。”
秦向远点了点头,拿起点心便吃起来,吃完了点心之后他终于恢复了点精神,便朝唐言蹊微笑起来。
唐言蹊被他直勾勾的眼神看得有些脸热,又见他笑得有些傻,似乎智商已经被他扔在考场里忘带出来了,唐言蹊于是好笑地问他:“你傻笑什么?不累吗?现在睡一下吧,到家了我再叫你。”
唐言蹊看他两只眼眼底青黑了一片,显然这些天休息不好,便拉着他倒在车上,让他闭眼睡一下。
这马车并不大,他的长手长脚只得蜷缩着,把自己整个人团起来才躺得下,这姿势看着有点可怜,唐言蹊把一张毯子盖在他身上,他睁开眼睛看了唐言蹊一眼,看到她安静地坐在自己身边,便安心地继续睡下去了。
等到了家门口的时候,安娘已经把店提早打烊了,她跟灵云、灵月站在门口都心急地等着两位主子回来。看到马车的时候,安娘便迎了上来,唐言蹊见秦向远睡得很沉,便没有叫醒他,转头对安娘道:“他睡着了,我把他抱回去,你把马车里的东西收拾好。”
于是唐言蹊先自己跳下了马车,然后才一手揽在他膝盖弯,一手拦住他的脖颈处,一用力,便小心翼翼地把熟睡中的秦向远从马车中抱了出来。
秦向远长腿窄腰,身材标准,虽然穿着文士袍时看着文弱清雅的,但其实他身上一身劲瘦的肌肉,因此很有些重量,但这些重量在唐言蹊手中,便不算什么,毕竟她可是有巨力的女人,抱个男人对她而言并不算难事。
第121章 雄心勃勃的狮子()
安娘跟两个丫鬟有些惊悚地看着唐言蹊把比她高大许多的秦向远从马车中抱出来,眼珠子几乎都要掉在地上了,但很快她们办收拾好了自己脸上的表情,毕竟自己的女主子向来就不是个寻常人物,无论她做出什么样不同寻常的事情来都是有可能的,她们已经习惯了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夫人,因此只惊讶了一会就各做各的事情来。
唐言蹊把秦向远抱回了他自己的房间里,把他放上床,脱了靴子后他依旧没有醒的迹象。唐言蹊想到他已经吃了不少点心,应该不会饿了,便让他继续睡下去了。
但他已经几天没洗澡了,虽然没什么异味,唐言蹊想着还是帮他擦一擦身子会睡得更舒服一些。
他睡得很死,唐言蹊给他脱了衣服,擦好身,再穿上衣服,他都一直睡得很沉。
等秦向远彻底睡饱,清醒过来之后已经是一天一夜之后了,他神清气爽地出现在后院里,后院里只有唐三花一只胖猫懒洋洋地躺在花丛面前晒太阳,其他人并不在,大概是在千米阿尼店里帮忙。
秦向远走到胖猫面前蹲下来,用手戳戳它软乎乎的身子,引来它毫不客气的一爪子,秦向远轻笑了一声,便硬是把唐三花从地上抱起来,把它脑袋塞进自己怀中,花花气呼呼地喵喵直叫,一直用软绵绵的肉垫推开他,在秦向远凑到它眼前的时候,还一脸嫌弃地移开了自己的脑袋。
“居然敢嫌弃你爹?!”秦向远使劲儿揉了揉胖猫的软毛,过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了什么,嗅了嗅自己身上的味道,确实有点大,这才想起自己好久没洗澡了,怪不得这胖猫嫌弃自己!
他把唐三花放到地上,自己去烧水洗澡了。
等他清清爽爽地从澡房里出来时,唐言蹊已经开始在厨房里做午饭了,见到他一头湿漉漉的长发披散在背后,便皱了皱眉,说:“快拿毛巾把头发擦干了,否则要着凉生病的。才刚从考场里出来就这么不注意身体,非得病一场才安心吗?”
秦向远于是乖乖地回去拿干毛巾擦头发,再次出来时,唐言蹊在煮鲫鱼豆腐汤,窝里奶白色的汤在咕噜噜噜地响着,唐言蹊坐在灶旁往灶膛里塞柴火。
秦向远看着在锅灶间忙碌的窈窕身影,心中软软的,连从天窗中射进来的阳光中漂浮着灰尘都觉得分外可爱,在这烟火缭绕中,有个喜爱的女人在为自己做饭,这便是俗世的幸福,岁月的美好吧?
秦向远动作迅速地把自己的头发擦干,便把毛巾往肩上一搭,像个跑堂的小二一样,走到灶旁,说:“我来帮你烧火吧?”
他没有丝毫觉得不妥,因为他本来就出身乡野,小时候家人都在地里忙着,秦母没空回家做饭,他就要自己下厨做一家人的饭,因此即使秦向远长大后读了不少圣贤书,却并没有君子远庖厨的观念,他不在意这些东西。
“不用了,你头发刚洗仔细又弄脏了。”唐言蹊一边给锅里的鲫鱼汤放盐,一边说道。
秦向远从柴火中找了一根干净的树枝,掰了下来,撕掉外面干枯的皮,便得了一根光滑简单的木簪,他三两下便用这木簪子把自己的长发束了起来,道:“这样就不会弄脏了。”
见他这么积极,唐言蹊便不阻止他了。
鲫鱼豆腐汤已经盛了起来,唐言蹊夹起一块豆腐,递到秦向远嘴巴旁边,说:“试试看会会太淡了,要不要再加点盐?”
秦向远吹了吃豆腐,把它吹凉了一点,便一口咬进嘴里。唐言蹊紧紧盯着他的表情,不断地问:“怎么样?淡了还是咸了?”
秦向远见她一叠声地问着,于是突然莫名一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捧住唐言蹊的脸,低头堵住了她的嘴,把自己嘴里咬掉一半的豆腐用舌头推进她的嘴里,然后把她的舌头调戏了一番,才退出来,狡猾地笑着说:“既然你这么急着知道,不如就自己亲自尝一尝吧?”
唐言蹊没想到他会突然偷袭自己,因此被堵了个正着,她还没反应过来时秦向远就退走了,等她回过神来,便看见一脸戏谑笑着的秦向远,于是她恼了,三两下嚼了嚼口中的豆腐,把它囫囵吞枣般咽下了肚里,根本就没尝出有什么味就伸手去揪秦向远的嘴唇:“既然你不想尝那就把嘴巴缝起来吧!省的浪费我的粮食!”
秦向远哪里会让她抓住,连忙退后,挡住唐言蹊的手,仗着自己的身高优势把唐言蹊逗得转来转去,就是碰不到他的嘴。
于是这顿午饭比平常时晚了几乎半个时辰,就是因为两个人不要脸地在厨房里嬉笑玩闹。安娘在半途中想回来看看午饭做得怎么样了,还没到厨房时就听见两人的嬉笑声,难得两个平时都老成正经的人有这么开心玩闹的时刻,安娘便笑了笑,又悄悄地出去了,并没有打扰他们。
秋闱结束之后,秦向远就突然变得特别轻松自在起来,他考完之后就再也没有提起过考试,有没有整天忐忑不安地等待成绩,反而每天跟唐言蹊一起打理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一起做做饭,一起上街,似乎把一切都抛之脑后了,能有这样的状态,说明他考得很好,对这次乡试很有自信。
他甚至还跟师之然去了一次邻县,说是跟那里的考生出游交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他回来之后就突然沉静了下来,每日的信件往来渐渐多了,他又慢慢变回了那个平淡如水的男人,但他眼中的光芒却是宛如出鞘的利剑,熠熠生辉,亮如星辰,唐言蹊知道,这个男人已经准备好了要开始制造属于自己的光辉旅程,这次的乡试便是他踏上未来的一个开端。
他野心勃勃、壮志在胸,宛如一头即将冲锋的信心满满的狮子,完全没有了之前蛰伏时的闲逸状态。唐言蹊每次看到他明亮的眼睛散发出来的光芒,都会失神,他果然不会永远是个平凡的籍籍无名的人。
第122章 中举、第一()
等到秋闱放榜的时候,已经是满院桂花飘香了,因为家中有一个考生,因此全家人都在焦急地等待放榜。
九月初二日是放榜日,贡院门口早早便挤满了焦急又紧张的秀才们。
“吉时已到!放榜!”四个小吏抬着中举的榜单卷轴挂到贡院门口的影壁之上,四人同时放榜,三米多长的榜单便一下子舒展开来,于是顿时秀才老爷们再也保持不了斯文稳重,个个都心急如焚地挤到榜单面前,你推我我挤你地往榜单上看,个个都像个伸长脖子啼叫的鸭子,此时谁也顾不上自己的形象了。
不多时,便有欣喜若狂的士子涕泪横流地从人群中挤出来,狂喊着:“中啦!中啦!”但更多的是嚎啕大哭,捶胸顿足的状若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