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却让她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尤其后来继母生了儿子,人前虽捧着她,背后却另有心思,她因着不忍心叫父亲为难,便一直忍着,如今父亲也没了,她才明白,原先父亲虽然不常关心她,可还是她的父亲,遇事总会想着她,如今这世上最疼她的两个人都走了,她孤身只影活在世上,将来怎样却是未知。
最后却是以潘岳的一句“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结尾。
曼春看了信,想起自己的身世,心里也难过起来,她深吸了一口气,看看姐姐,心道姐姐固然是为了朋友的不幸而难过,却不能真正体会。
唐曼宁哭了一会儿,拿起笔来,却又不知该如何下笔。
曼春心有所感,接过笔来写了一首前人的诗。
“素练风霜起,
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
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
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
毛血洒平芜。”
“不如送她这首诗,但愿她看了能早日振作起来。”曼春道。
第59章 隔墙有耳()
天气越来越热了,曼春换了竹席,又叫厨房常备着热水以便擦洗,曼春先前叫姚氏买回来的麻布和竹竿也已经用上了,她把麻布染了蓝色,做成宽大的布棚用竹竿绷起,撑在屋檐外头遮挡烈日,着实凉快了不少,且既不影响光照,也避免了暴晒,还没花多少钱,便是遇上雨天也只要把架子折起来收进屋里就好。可即便这样,每天醒来仍是一身的汗。
唐曼宁见了,也叫人做了个摆在院子里,王氏嫌难看,让女儿拆了,唐曼宁嫌热便不肯拆,王氏只好叫人用细麻的布料重新做了个,还绣上花,挂在院子里很是别致。
母亲这样明显的区别对待,让唐曼宁心里很不舒服,觉得有些对不起妹妹。
府里开始用冰的时候,她就把自己得到的冰悄悄分一些给曼春,又时不时的让人给曼春送些东西,有时是一盘好吃的瓜果,有时是一部有趣的书。
泉州的冬日并不结冰,府里用的冰一部分是衙门里分的,还有就是从冰铺里买来的,这么难得的东西自然轮不上曼春享受,唐辎没那么细心,王氏就更不会想着她了,唐曼宁送来的虽然只有少少的一盘,却也很难得了。
王氏知道了女儿的“大方”,很不高兴的说了她两次,让她手紧些,不要什么东西都往外送,唐曼宁答应得甜,可私下里还是不改,王氏见自己说不动女儿,便把给唐曼宁的冰减了一大半,对她道,“你既然不稀罕,看来是不热,那便不要用了。”
唐曼宁和母亲杠上了,倔着不肯低头,索性跑去和曼春一起住,曼春住东间,她就住了西间,白天一起读书绣花,晚上坐在院子里乘凉吃瓜果,好不惬意。
王氏气得叫人不许给她冰。
曼春原本想着忍一忍,没有冰不用就是了,可姐姐这般待她,倒叫她不落忍了,便打发人去外头买冰。
可是市面上冰铺里的冰价钱太贵,曼春叫人买了两次就不敢多买了。
遇到了类似于这样的难处,有些人就放在了一边,不去多想,可曼春想着姐姐待自己的好,便不肯认输。
她跑到前院书房寻找格物百工的书,花了两三天时间,好不容易才在一本手抄札记中找到了生硝制冰的法子。
这法子她前生在袁家时就听人提起过,袁家财大气粗,些许买冰钱又怎会放在眼里?以她当时的身份也不容她多问,便没有留心,只知道有一种法子可以在天热的时候制冰。
让她意外的是,这本札记中还提到了两种她从未听说过的染色方子,这可真是大收获!
回了院子,她就赶紧叫人去买要用的东西。
生硝很快就买来了,曼春张罗着叫人找来瓷盆和铜锅,舀了些生硝放进瓷盆里,把盛了水的铜锅放进去,往瓷盆里加了些水,过了一会儿,铜锅里的水渐渐变得冰凉。
曼春也没做过这个,不知道要用多久,猜测着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成的,索性又往里加了些生硝,叫人把连盆带锅一起端到屋里阴凉处,让它慢慢结冰。
她摊开那本手札,重新仔细地翻了翻,发现里头还记下了一些有趣的东西,比如如何制作风筝让它飞得更高,北方冬天的暖炕和取暖的地龙如何建造,果树应当怎样栽培才能多结果子,如何用身边常见的东西给衣裳染色,古酒的酿造方法,甚至还有乌发重生的药方。
这手札没有署名,虽然只有一百多页,却内容繁杂,在最后一页印有一方私印,曼春看不懂印上的字,却不妨碍她看书中的内容,尤其这样有趣的书,她不免萌生出“何不把这本手札抄录一遍自己收藏”的想法。
说干就干,曼春把桌案清理出来,取了纸和裁纸的竹刀,翻折、对齐、按压、裁切,不多会儿工夫便裁出了一沓整整齐齐的白纸。
说实话,自从姐姐过来和她同住,她那大绣架就收起来了,平时最多绣些小东西,天热,也懒得动弹,最多玩玩投壶打打牌,如今找到事做,总比懒洋洋的天天睡觉强。
曼春花了几天的时间将这本手札仔仔细细的抄录了,又校对了一遍,装订成册,这才拿着那本旧的去了前院,打算还回去。
这一日正好是休沐日,唐辎一早便去了书房,曼春到的时候,他正在考校唐松的功课,见到女儿来了,笑着朝她摆摆手,让她自己去找书。
曼春把那本手札放回原处,找了好一会儿,寻到两本与那手札相似的,略翻了翻,便将其中一本薄些的放回了书架,拿着厚的出来了——这也是父亲给她定下的规矩,每次只能拿一本书,要把前一本放回书架,才能再借另一本。
唐松这时候已经回厢房读书去了,曼春放轻了脚步,在书房门口站了站,见父亲放下了笔,便叫了一声。
唐辎招手叫她进来,翻了翻她借的书,笑道,“怎么,你喜欢看这样的书?”
曼春脸颊上笑出了酒窝,眼睛亮亮的,“这个有意思,我先前照着另一本札记上记述的,果真用生硝制出了冰呢,不过就是不太厚实,不到半天就化没了。”
唐辎听了她的描述,就知道她看的哪本书,道,“那本讲制冰的书是我十几岁的时候和别人打赌赢来的,还照着上头讲的法子做过风筝,飞得特别高。”就兴致勃勃的和女儿说起了扎风筝的事。
刚讲到要怎么系线才能让风筝飞得更好,宋大低着头在外头禀道,“老爷,有人送帖子来了。”
唐辎正讲得高兴,被人打断就有些不高兴,他走到门口接过宋大手里的名帖,随口问道,“来的什么人?”
待看了名帖,他愣了一下,有些不敢置信的揉揉眼睛,急忙问道,“拿这名帖来的是谁?是他本人?还是别人?”
宋大答道,“是这位爷亲自来的,还带了人担着礼盒。”
“快快有请!”唐辎脸上惊喜交加,在屋里转了一圈,又低头看看名帖。
曼春还真没见过父亲这个样子,也不知来的是谁。
唐辎快步走去厢房告诉了儿子一声,叫他赶紧去换件见客的衣裳,扭头回来看见女儿,曼春便道,“既然有客人来,那我先回去了。”
唐辎点了头,刚道了句“快回去吧,不要撞上失礼”,就听见门外传来宋大的声音,显然,客人已经到了院子门口,曼春这时候再走,必然要撞见。
唐辎赶紧让女儿进了里间屋子,放下帘子之前嘱咐她道,“别出来也别吭声,等客人走了再说。”
曼春有些紧张的坐在靠近帘子的椅子上,她竖起耳朵,听见似乎是父亲迎了出去,很是欣喜的样子,“二郎!别来无恙!”
“大舅舅安好!”
竟是京师的口音。
难道是大姑母家的表哥?
不对,李家表哥的声音好像不是这样的。
她隐隐觉得不是。
何况,若真是李家大表哥来了,父亲也不至于高兴成这样,想来,该是多年不见的故人才会如此。
曼春忍不住透过门帘的缝隙偷偷看了一眼,瞧见父亲正引着那人很是客气的往屋里让,“真是大变样了,这几年你去了哪里?竟没你半点消息!”
这人身形修长,年纪应该不大,头戴皂罗折上巾,身上穿了件石青色杭绸直缀,腰间丝绦上系了枚羊脂玉带钩,他皮肤晒得微微发红,相貌倒是极好的,剑眉凤目,鼻梁又挺又直,单纯用俊俏或是漂亮来形容他,似乎都不够合适,不知他是干什么的,身上竟有着遮掩不住的彪悍冷峻和些许风霜之意,像一把剑立在那里。
曼春情不自禁的屏住了呼吸,这人……好生面熟……
她轻轻松开了手上的帘子,听见那人答道,“这几年去南洋和西洋见识了一番……”
两人聊了一会儿,多是唐辎提问,对方回答,唐辎道,“这么说,你这几年一直是在海上漂着?”
孙承嗣正好面对着曼春藏身的方向,他从刚才就留意到通向里屋的门帘无风自动,门帘后头似乎藏了个人。
听到唐辎的问话,他笑着答道,“是,侥幸攒了些家底,动极思静,想着还是回来的好。”说着,便把一本硬皮折子推到唐辎面前,“当初您资助我的银子,我在海上这几年已经翻倍挣回来了,这个还请您一定收下。”
唐辎看他一身行头,就知道他如今不比三年前,三年前的孙承嗣带着两个师弟,一身的落魄,有家归不得,他看在故交的份上,也看在他叫自己一声舅舅,便资助了他五百两银子,原本就没想着还能收回来。
唐辎暗自叹息,虽在外头经历了几年风雨,但观其举止,仍是个懂礼知分寸的——好好的贵介子弟到了这等地步,也着实可叹,便有心帮助一二,就问他,“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总不能一直就这样吧?”
曼春耳朵靠在门框上,想听得更清楚些。
孙承嗣瞧见门帘下露出的那浅色的裙角和粉红色镶米珠的绣鞋,愣了一下。
唐辎见他神色有异,顺着他的视线一扭头,也瞧见了,他尴尬的轻咳一声,问道,“你如今住在哪里?”
第60章 如秋水如寒星()
孙承嗣婉拒了唐辎提出来的让他住在家里的提议,说自己和师弟们住在城里的宅子。
唐辎客气了几句,便也没有坚持。
不多时,唐松换了见客的衣裳来,唐辎叫他给孙承嗣见礼,“这是你孙家表兄,忠勇公府上的,刚从海外回来。”
唐松和孙承嗣见了礼,唐松这才细细打量对方,唐辎道,“你表兄从小文武全才,年纪轻轻便挣下一份家业,你要好好和他学学。”
孙承嗣忙谦辞了一番。
三人说着话,宋大家的引了个小吏进了院子,站在廊下等着。
孙承嗣见了,知道这是有公事要办,便要告辞,唐辎忙拦道,“怎么也要在家吃顿饭,松哥儿你陪你表兄,我一会儿回来。”不由分说的留下人,拿着公文去了隔壁。
唐辎脚步停了一下,想起女儿还在对面屋里躲着,有些不放心,回头迟疑地看了一眼儿子。
“父亲?”唐松以为他还要嘱咐什么。
唐辎道,“……把我藏的好酒拿出来,今天必要一醉方休。”
曼春听见兄长和客人寒暄,暗暗松了口气,虽然隔了道帘子,可外头的陌生人还是让她紧张。
外头两人聊起中堂上挂的画,唐松从小就拜了名师学画,自然说得头头是道,不想来客对丹青一道竟也有几分见解,不免令唐松高看了几分。
孙承嗣比他大了两三岁,原先在京城时就不在一个圈子里玩耍,虽然先前没有过交集,但唐松也曾听说过他,这人从小就不学好,仗着聪明,十二岁时考了个秀才便不再用功努力,整天与人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后来闹出了人命又遮掩不过,便逃出京城不知所踪了。
唐松以前听了,也只是是当作奇闻异事,听完就扔在了脑后,不过,今天一见这本尊,倒让他觉得传言未毕可信,眼前这人并无一丝落拓潦倒之意,看气度也不像是传闻中的无用纨绔。
曼春不知兄长心里想到这许多,她在那里坐的腿麻,掩口无声打了个哈欠,听见兄长说那画是名家所绘,就来了几分精神,好奇地将帘子悄悄掀开了一道细缝,不想正对上客人扭头看过来的视线,吓了一跳。
孙承嗣只是无意间一回头,哪知却瞧见了一双黑白分明的秀目一眨也不眨怔怔地瞧着他,似秋水,如寒星,清亮坦率。
孙承嗣微微一笑,对方却如同受了惊的小鹿,一下便躲到了帘子后头。
曼春慌乱中转过身往里躲,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