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果可以重活一次-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话接通,他打给的是儿子马小东。“儿子,快点骑摩托车来咱家一等地,刘江他把手被车碾了。”

    马小东一听,顿时一呆,记忆中上辈子确实有这么件事儿,刘江的老爸刘志斌打稻子的时候被皮带碾掉了两根手指,不过这事儿,已经在马小东的记忆里过去十几年了,根本早就忘了。

    挂了电话,马小东骑着摩托车就往自家地里赶,他们家的一等地,挨着梁永申家的地不远,所以到了自己家的地,也就到了今天老爸打稻子的地方了。只用了两三分钟,马小东就远远的看见了出事的地方一堆人围着。

    把车在路边停下,那边也看见了马小东骑着摩托车过来了,急忙扶着刘志斌走了过来。骑摩托车去镇里,这事儿肯定不能交给马小东,马洪国当仁不让的坐上摩托车。

    大家又七手八脚的把刘志斌扶上去,最后梁永申也坐了上去。一个摩托车挤下三个人,还是没问题的,再说今天是给他们家打稻子,虽然刘志斌是雇来的,但是作为主人家,也不能不管不问。

    这时候马小东也看见了刘江老爸血肉模糊的右手,心里忍不住有点自责,要是自己记得这事儿的话,说不定也就能避免了。看着都坐好了,马洪国启动摩托车准备出发。

    “爸,你等会儿,你们带钱了吗?”马小东一看老爸要走,急忙问道。

    大家伙一听,顿时反应过来,确实,上医院不带钱可不行,人家都不会给你打针开药,可是都是出来帮工的,谁身上也没带钱啊,就算带了的话,也就是十几块钱的零钱,这点钱肯定不够啊。

    “快点,谁带钱了,先拿出来。”马洪国当然是没带钱了,在村里平时也用不到钱,就算买点什么的话,去小卖部也可以记账。

    马小东一看大家都没钱,得,自己又得出血了,这钱算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就算人家还钱,也不可能还给他,肯定还给自己老爸老妈,但是这时候也不能耽搁了,于从兜里掏出1500块钱,递给老爸,“先用我的吧。”原来兜里是2000块钱,给了小丫头500,剩下都就放在兜里了。

    1500块钱,在这时候差不多够用了,后续的治疗费用,刘志斌的家人自然会送过去。马洪国看着儿子掏出来钱,顿时一呆,他实在没想到,这熊孩子有这么多钱。

    马洪国不是不知道儿子有私藏的零花钱,但是没想到这么多,简直比自己都有钱啊,瞪了他一眼,“等我回来跟你算账。”说着把钱收起来,骑上摩托就走了。

    马小东根本没把老爸的威胁放在心上,只要自己不犯大错,老爸一般绝对不动手打自己,也就是自己老妈,没事就把自己拎过去掴guai打掴打。

    出事的送走了,稻子还得打,一帮人又回到地里,准备重新启动机器干活,马小东犹豫了一下,是不是应该帮帮忙,不过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家,他不想再挨那个累了,实在受不了,还是回家躺在炕上睡大觉舒坦。

    溜溜达达的回到家里,老妈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看见马小东问道:“你爸呢?是不是又骑摩托车出去嘚瑟了?给人家帮工也不消停,汽油那么贵,没事骑车干啥?败家玩应。”老妈一边收拾从大娘家带回来的茄子豆角的,一边抱怨道。

    明天自己家就打场了,今天得把菜什么的准备一下,省的明天忙不过来。看见自己老爸又被骂了,马小东急忙帮着申诉,于是说道:“不是,刚才刘江他爸,打稻子的时候把手碾了,我爸骑摩托车送他去医院了。”

    杨桂芝一听,顿时惊讶的问道:“啥时候回的事儿?”

    “就刚刚,在我梁叔他们家地里,俩手指头都掉了。”想起那血糊糊的场面,马小东就一个哆嗦。

    “咋碾的?用‘打稻机’?”

    马小东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好像是呗,他们打稻子呢,不是打稻机还能是啥?”

    杨桂芝一听,皱着眉头说道:“这也够倒霉的,正是秋收的时候,这下他们家咋整?”秋收正是打稻机最忙的时候,这下刘江家的打稻机用不上了,毕竟有时候那机器出毛病了还得刘志斌收拾修理。

    “咱家用的是谁家的机器?是他们家的吗?”马小东问道,要是刘江家的,那就肯定耽误了,还得先去找一家。

    老妈杨桂芝摇摇头,“不是,咱家用的是老姜家的。”

    马小东一听,就知道是谁家了,姜大龙他们家,这个姜大龙比马小东大四岁,跟他大姐同岁,在村子里整天吊儿郎当的不干正事儿,后来和苏玉宝俩一起抢劫,进监狱的就是他。说起来两家还有点亲戚。记得他后来从监狱出来之后,就消失了,马小东再也没见过,说是去南方打工了。!,!!

第九十五章 打场() 
马洪国回到家里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听见院子里摩托车声音,马小东就知道老爸回来了。走出去一看,只见老爸的车座子后边挂着两个大袋子,正好一边一个。

    “快过来帮忙。”看见自己儿子,马洪国招呼一声。

    马小东走上前去,打量了一眼,疑惑的问道:“爸,这袋子里是啥?”出去送个伤,回来却满载而归。

    “买的肉和鸡,还有明天打场使得袋子啥的。”爷俩把东西抬进屋里。

    杨桂芝一听,顿时瞪着眼睛问道:“你这买多少鸡和肉的?”一看那满满一丝袋子,就绝对少不了。

    马洪国找来一个大盆,打开袋子,把里边的肉和鸡都倒了出来,“五个肘子,五只鸡,30斤肉,30斤排骨,没花多少钱。”虽然他最后补充了一句,可是显然用处不大。

    杨桂芝瞪大眼睛怒声道:“你买这么多干啥?人家打场最多就十斤肉也就够了,二驴子他们家,一只鸡还留起来俩大腿儿呢,你买五只?还有,你买肘子排骨干啥?谁家打场还给肘子排骨吃?你当是你儿子结婚呢?这日子不过了是吧?”辛苦了了一辈子,节俭了一辈子,哪能看的惯这样大吃大喝的做法,就说杨桂芝身上这套衣服,都是三年前买的,要不是这次没想到回来,于小鱼给家里人都买了新衣服让马小东带回来,都不知道杨桂芝下一次什么时候买新衣服。

    不过马小东对于自己和二驴子,无辜躺枪挺冤枉的,不过这时候还是在一边装聋作哑的好,自己现在可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呢,上次回来买的事儿,老妈到现在还记着呢,那一响,就瞪自己一眼。

    马洪国被老婆训斥的没敢吱声,只是诺诺道:“这不是咱家赚钱了吗?以前都看不起咱家,这回让他们见识见识。”

    杨桂芝一听,知道男人都好面子,心里也理解,“可是,你这也不用买这么多啊?明天顶多二十人就够了,一桌一个,你顶多买三份就够了。”这时候农村办事吃饭,一般都是一桌8人,三桌24人。

    “万一来多了人呢,你还能把人家撵回去?”

    马小东不得不佩服老爸的远见,第二天打场的时候,确实来了不少人,原本他们家这点稻子,20人足够了,上机器的都可以两班倒,一天都用不上就能完事儿,结果来了30多人,这下到是热闹了,3班倒还有富余。

    不过没有人会嫌弃人多,还是那句话,东北的农村人办啥事儿,讲究个面子,你家打场帮忙的人多,说明你家人缘好,主人家自然高兴有面子,那点吃喝的钱谁会在乎?虽然有点肉疼。

    大人多,孩子就多,吃饭的人自然也就多,幸亏马小东家昨天买的肉多,要不然还的去镇上现买。而马小东的任务就是领着一帮小屁孩儿,去小卖部买啤酒汽水香烟,3箱啤酒,2箱汽水,还有20斤的高度散装白酒。

    发的烟是五块钱一盒的‘国宾’这烟有记得的吗?,这在马小东他们村子绝对是最好的烟了,即使是谁家结婚,也很少用上这么好的烟。一般打场都是一块钱的‘江帆’或者是‘葡萄’这两种见过的人就更少了,至少是80后。

    前来帮忙做饭的妇女,一看马小东家准备的饭菜烟酒,顿时咧着嘴问马小东的老妈:“你家咋准备这么贵的东西?这得话多少钱啊?”确实马小东弄的有点夸张了,这一顿饭花了六七百块,他们家的粮食也就能卖个六七千块钱,这这顿饭,就花了十分之一。

    看着周围人惊讶羡慕的眼神,杨桂芝心里也格外满足,虽说花的钱让她很心疼,可是这面子确实涨了不少。于是装作无奈的说道:“还不都怨我们家那个败家子,昨天人家直接去镇上就买回来了,都没和我商量,气的的狠骂了他一顿。”

    “哎呀,谁不知道你家今年倒腾蘑菇发了大财了,听你国福媳妇说,他们一家就分两万,你家最少得赚个十万八万的,吃点喝点算啥?”说话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妇女,他们家住在马小东四舅杨国福家旁边,两家是邻居,估计是听马小东四舅妈说的。

    周围的人一听,连声附和,他们也听说了,马小东家今年确实赚了十几万。杨桂芝含含糊糊的说道:“哪有那么多?就几万块钱。”打死她都不会说自己家赚了七十多万,面子够用了就行,财不露白。

    不过周围人羡慕的眼神,确实很是让杨桂芝享受,看着旁边领着一帮孩子分汽水的马小东,也格外顺眼了不少,买这件事儿,就算是暂时过去了。

    “儿子,去,把你买回来的烟送地里去。”看这败家孩子,又开始败家了,这还没吃饭呢,就在那领着一帮孩子喝上汽水了,这要是一会儿都喝没了,不还得去买吗?一点也不知道,还是给他指使出去吧,省的在家里败家,跟那个会败家的爹一样气人。

    马小东要是知道老妈的想法,一定大叫冤枉,要不是老妈的侄子,杨海龙和杨海东这俩熊孩子嘴馋非要喝汽水,他也不会打开汽水,既然给他们俩喝了,那也不能让剩下的孩子看着啊。

    一听有自己的任务,马小东拿起烟,又带了几瓶汽水,领着一帮小屁孩出发了,他们家打场的地放距离村子很近,的稻子都运到距离家近的这块地里来了。

    来到地里,马小东把几盒烟拆开,放到一个专门装烟用的笸箩里,又放里一盒火柴,谁要是抽烟的话,都会自己过来拿。然后带着一帮熊孩子,去稻草堆里打窝棚去了。

    他也是闲的实在没意思,才带领这帮小孩儿玩儿,顺便寻找一下童年的快乐,这两天小丫头家里也很忙,两人也没时间约会,每天都是晚上的时候发信息联系。

    所以,马小东前世已经已经用惯的手指,天天晚上对着那几个键子猛戳,按得手指生疼。、++!已经有300万的道友选择了,各种网友经典书单!不用再担心书荒问题!xhsjyd【

第九十六章 草窝棚() 
“小哥,咱们这么多人,搭一个大一点的窝棚吧,要不都住不进去。”杨海龙在一边兴奋的提议,以前和小哥一起搭窝棚可没有这么多人,头一次有这么多人一起玩儿,可把他乐坏了,再加上马小东是领头的,他就是副领头的,一人之下,十几人之上,绝对的位高权重。

    马小东看看周围的孩子,最少十六七个,最大的就是自己了,最小的也就三四岁,还穿着开裆裤呢,小**还在迎风飘扬。要是弄个能装的下这么多人的窝棚,那可是不太容易,不过有挑战才有意思,自己也很多年没玩搭窝棚的游戏了,这次正好重新一下,再说,窝棚搭好之后,自己冬天和小丫头约会有也有个去处了。

    稻草搭乘的窝棚,冬天在里边绝对不冷,正好适合两人偷偷的约会,唯一的缺点就是在这里边不能生火。

    “行,你去带着他们几个找杆子,最好是长一点的木头杆子,木头杆子不够的话,就用毛嗑杆子向日葵的杆茎。”找长木杆的目的是做房顶的大梁用。接着又指挥几个孩子用稻草垒墙,稻草搭成的强很不结实,非常容易坍塌。所以,最好是用木棍钉在地里,挡住稻草像两边坍塌。

    十几个孩子分工完事儿,马小东开始往地上铺草,人多好办事儿,不一会找到木头的孩子陆续返回。农村靠山,别的东西不多,木头棍子的绝对不少。

    于是马小东开始搭围墙,由于是靠着草垛搭窝棚,所以只需要搭两侧的围墙就行,一边留门。由于木头都不高,所以搭起来的围墙也不高,只有不到两米,不过这也绝对够用了,又不是真正的盖房子。

    大家一起嘻嘻哈哈的把围墙弄好,开始在房顶铺上找来的毛嗑杆子,和稻草,一个简单的窝棚算是完事儿了,只要把前边的门收拾一下就ok了,抱了几堆稻草,把门一档,彻底完工。这个窝棚坐北朝南,前边清水流过后边背靠山头,绝对的风水宝地,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