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十年代女医生-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起来;方圆就把聪聪看见的事告诉了陈牛生,陈牛生听了以后激动的放下手里正在搓的草绳,抬腿就往外跑;这下把扔石头的孩子找出来;看那个杨枣花还有什么话说。

    到中饭点的时候;陈牛生才背着双手哼着小曲回来。

    他把这事告诉生产队长以后,他们一起到了狗子家;一帮人回忆起来;昨天沙场的那几个孩子里;两颗门牙还没长好的只有七岁的土根。果然到了土根家;大声责问之下;孩子就吓得大哭起来,说是自己不是故意的,他看沙团刚扔出去就散了,想了个办法把石头裹在沙子里面;这样才能扔的远,没有想到会把狗子的头打破了。土根的爹娘也尴尬的笑的赔礼,昨天儿子回来吓得半死;把打伤人的事和他们说了,他们怕要赔钱,让孩子装作不知道,没想到还是有人看到了。

    找到真凶;还当面招认了;杨枣花这下更加是理直气壮;不依不饶了。不过土根家困难,土根娘也不是好惹的,两个人就赔钱一事协商不拢,当场撕着头发打在了一起。

    当两人打的滚成一团的时候,陈牛生才高高兴兴的回家,把这事告诉家人,让他们也乐呵乐呵。

    方圆见事情终于解决,也就放心了。因为明天就要走了,陈牛生又把聪聪抱出去,引着他去玩好玩的,想把孙子哄着留下来,马招娣忙着宰鸡借肉,想让方圆几个离开前吃点好的。

    晚上方圆来到公婆的屋里,偷偷给他们塞了两百块钱,看着这么一大笔钱,两老吓一大跳,怎么都不肯收下来,说两个人现在还能干活,领工分,南方这些年陆续也会给家里汇钱,他们都存着呢,现在钱够用,让他们自己留着花。

    最后马招娣拉着方圆的手,叮嘱道,让她趁现在年轻,再给聪聪多生几个弟弟妹妹。

    方圆笑着没有答应,现在两个孩子,她已经照顾不过来,再多几个,那谁来带啊。

    看着媳妇不说话,陈牛生猜到儿媳妇的顾虑,他提到,不要怕孩子多了带不过来,他们两老都可以帮着带的,以后把大的往这边送,等过几年大了,再领回去,他们肯定给好好看着孩子,不会让孩子受委屈。

    见公婆带着期盼的眼神等着她回答,方圆只能呵呵笑着点头,反正她是不生了,公婆的这个设想是不可能成立的。她可做不到生一个扔一个回老家。

    留在老家的最后一个晚上,还是不能平静度过,方圆刚睡下不久,就被“砰砰”作响的敲门声吵醒。

    婆婆披着外衣拿着煤油灯走进来,表情为难的告诉她,李狗子在发高烧,孩子都开始说糊话了,现在李大利带着大儿子求上门,想让方圆去给狗子看看。

    知道她是城里医院的医生,今天看着她用孩子的尿就把误食农药的牛治好了,心里对她的医术都十分信服,孩子病的厉害,耽误不得,李家人也就厚着脸皮上门求医了。

    方圆听到李狗子高烧以后,二话不说,安抚了被惊醒的童童,托婆婆照顾两孩子,她披上棉衣带着随身的药包就跟着李大利出去了。

    陈牛生不放心,把大儿子叫醒了,让他陪着方圆一块过去。

    到了李家以后,杨枣花看见方圆进来,一脸尴尬的站在一边,嘴里吱唔半天,最后还是没好意思开口。

    方圆没有理她,直接进了里屋,看见狗子的奶奶正抱着他,嘴里念念有辞,好像是经文。狗子的身体有些打摆了,闭着眼睛,嘴巴里不知道在嘀咕着什么话。

    她从包里拿出体温计给孩子测量了一下,发现有四十度了,她连忙拿出酒精药棉,教狗子奶奶给孩子擦拭身体,先做简单的物理退烧。

    打开狗子头上的纱布检查了一下他的伤口,伤口有五六公分长,缝线十分的粗糙,像条扭曲的长脚蜈蚣,她暗自摇头,这么糟糕的缝合技术,真把孩子的皮肉当破衣衫缝补了,幸好狗子是男孩子,破点相影响也不大。

    “孩子有打过消炎针么?”方圆问李大利。

    “有,头上缝好以后就给打了一针。”李大利陪着笑脸连忙道。

    “就只打了一针,今天没接着带孩子去打针?有没有开些药回来?”方圆继续问道。

    李大利踌躇道:“就昨天打了一针,是开了两片药,我们也给狗子喂下了。”

    “那个前进大队的卫生员,说是要去个一周,打七天针,这不是想坑人么,伤口都缝好了,也开了药,非要再打针,这一针可贵了,我们昨天就花了两块多”杨枣花不知何时也跟着进来,忍不住插嘴道,她本来想着找到打人的孩子家里赔了钱,就带狗子继续去打针,没想到没从方圆这里讹到赔偿,最后出来的事主竟然是土根家,那家又穷又无赖,即使今天和土根娘打了一架,把她打趴下,但是他们家也搜刮不出什么东西来,最后只能把他家的一只老母鸡和刚下的两个蛋带走。

    “我晚上先给孩子退烧,你们明天带他去卫生室接着治疗。”方圆从自己的包里拿出针剂,给孩子注射了一针。这些药水和药品都是她随身备着的,这次带着两个孩子出门,她肯定要做好充分准备。

    刚才的酒精降温,再加上打了一针退烧针,狗子终于平静下来,闭上眼睛沉沉睡去了。

    狗子奶奶不停的对方圆道谢,杨枣花刚才看见方圆拿出针剂的时候,心里惊喜之余又有几分担心,她没想到方圆竟然带着药水过来的,儿子打了一针以后,肯定能退烧,不用再担心他脑子烧坏变傻子了,担心的是,怕方圆趁机敲竹杠,向他们伸手要医疗费。

    她忐忑的瞄了一眼方圆,就怕她开始张口要钱。

    “晚上睡觉的时候,注意一下,看孩子温度有没有再升上来,多用湿毛巾给他擦擦。”叮嘱完以后,方圆就打算离开了。

    “方医生,真是太谢谢你了,这个药水的钱”李大利红着脸低声问道。

    杨枣花不满的扯了丈夫一下,怎么自己先提了。

    “药水钱就不用了,希望下次来的时候,你们不要再追上门喊打喊杀的就行。”方圆道。

    李大利脸更红了,喃喃地道:“不会,不会,昨天那事都是误会,误会。”

    杨枣花听了不用付钱,心里也是一喜,不过她听方圆话里的意思,她好像要走了,她现在刚知道这陈家二媳妇的好处,肯定不想她这么快离开,狗子还没全好,她如果留在这里,还有一个的医生来看病,再打几针,可能也不用付钱。

    想到这里,她着急地问:“弟妹,你是要离开了?”

    方圆瞟了她一眼,什么时候她们这么亲密了,她点点头道:“我明天一早就要走了。”

    杨枣花真心急了,上前拉着她的手道:“咋就走了呢,这才刚来啊,多留一阵子,昨天的事,都怪嫂子,我这人就是个急性子,你该不会是为了这事就要离开?”

    方圆不动声色的把自己的手抽了出来,淡淡地道:“我这次是跟着医疗队出来的,明天就要出发去报到了,和昨天的事没关系。”

    “是是,你们都是大城市的专家,都是下来帮忙我们这些人民群众的,你去的那地离这里近不?能不能常来走动走动。”

    “我也是人民群众,大家是相互帮助。我先走了,明天还要起早,你们也早点休息。”

    方圆说好以后,就跟着大伯一块离开了。

    “杨枣花还在冲你招手呐。”陈东方回头瞄了一眼后,笑着道。

    方圆也笑了,这人的态度真是说变就变。

    第二天一早,陈东方帮忙提着行李送方圆他们去车站,陈牛生和马招娣领着一家子人依依不舍的目送他们离开。

    聪聪的口袋里装着两个热乎乎的鸡蛋,这是奶奶一早就塞给他的,童童的只剩下一个了,他把另一个偷偷给了桃花姐姐。

    把孩子们的围巾给他们从头包到脖子裹起来,坐在生产队送粮的牛车上,迎着冷风,出发去汽车站。

    坐上火车以后,方圆叫两人孩子挥手和大伯告别,一家三口又要重新出发,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了。

    一个小时的车程,他们这次没买到坐票,方圆带两孩子坐在开水间边上的过道处,这里人来人往,她一直把两孩子紧紧拢在身边,不管聪聪怎么哭闹,她也没有放他出去乱跑了,现在一个人,她不能分神去看两孩子和两大袋行李。

    终于在她快失去耐性,手掌心发痒想揍这个不听话的儿子一顿时,火车终于到站了,她刚放开孩子站起来,聪聪就冲了出去,方圆眼明手快的把他拎了回来,用背带把他固定在自己背后,一边用布条捆着童童,然后拎起两个行李,从车门处挤了下来。

    d省阳关市的火车站还是挺热闹的,喇叭放着歌颂领袖的歌曲,有带着红袖章解放帽工作人员在巡逻,蓝灰人流揣着包裹低着头匆匆而过。

    站台前面有一间国营饭馆,从里面飘来食物的香气,经过的路人都要往里瞄上一眼,方圆带着孩子先去饭馆解决一下温饱问题。

第96章() 
莫医生他们比方圆早到了两天;她到阳关市卫生局报到的时候,除了小刘医生还留在这里等她,其他人都已经安排了工作;各自赶往自己驻扎的公社和生产大队了。

    方圆到了以后;递上介绍信和工作证,未作停歇;就被阳关市卫生局安排了工作;和等着她的小刘一起前往派遣地了。

    他们这次要去巡医的地方是龙山公社;刚看到这个地名的时候;方圆脑子里出来的是一个幅美丽的风景画面;但是当他们坐着汽车再转牛车;最后拄着树枝登上崎岖陡峭的山道;翻山越岭,步行两小时后才看到人烟和耕牛时;此时她的心已经一沉到底了。

    来接他们的龙山公社的社员放下肩膀上挑着的行李,笑着道就快到了,让他们先停下来歇口气再出发。

    方圆把童童腰上的布带解开,看着他小脸上不知何时被树枝划了一道浅口子,心疼不已,拿起水壶想给他倒水喝的时候,发现壶里面水已经没有了。

    小刘医生把自己的水壶递了过来,方圆连忙谢过;她给童童喝了一口;轻轻摸了一个他受伤的小脸蛋问累不累?

    童童先是点头;接着连忙摇头,他还有些小喘的道:“不累,我还能走。”

    方圆找了一块平石坐下来,把童童拉到自己的怀里坐下,帮着他按摩小腿。这一路都是他自己走过来的,方圆怕他摔下山路,只能继续用布带把他和自己绑在了一起。

    一行三个人,龙山公社的社员肩膀上挑着他们的行李,小刘医生背着聪聪,方圆很少走山道,她担心背上童童的话,两个人都要滚下山去,只有让他自己走。

    聪聪在小刘医生的背上瞪着眼睛冲她喊道:“妈妈,妈妈。”

    “刘医生,辛苦你了,麻烦你把聪聪放下来,前面是平路,他可以自己走了。”方圆感激地道。

    小刘医生听了,把背带解开来,把早就不耐烦的陈聪聪解放了下来,背带一松,聪聪一屁股着地,刘医生紧张的要转身扶他的时候,聪聪已经自己站了起来,迈开腿蹬蹬蹬向妈妈跑过来了。

    “自己走。”聪聪虎着脸道。

    “行,你自己走,接下来谁也背不动你了。”方圆已经累的不想说话了。

    现在大家都已经气喘吁吁,只有这个小家伙保存着精力,不把他电量耗掉一点,到了目的地以后,她可没力气再来看顾这个四处乱窜的淘小子了。

    休息了一会儿,方圆站起来的时候,发现童童刚站起,又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孩子是脚发软了,他毕竟虚岁才六岁,这一路上山下山的过来,他已经没有力气了。

    方圆最后把童童背在了自己的背上,她系着背带的时候,童童小声地道:“妈妈,我太重了,我能自己走。”

    “童童已经走了很久了,你看,后面这一座大山你都翻过来了,你已经很了不起了,现在开始妈妈背着你走。”方圆笑着道。

    小刘医生本来是让方圆把孩子交给他的,但是方圆看出来,他气息不稳,体力已近透支了,坚持自己来背着童童,毕竟孩子是自己的,他一路帮忙把聪聪背过来,她已经感激不尽了。

    他们不像走惯山道的山民,常年拿着听诊嚣,坐着办公室的人,一下子走这么多路,肯定是吃力的。

    想到以后进出,都要翻过这座高山,方圆的心更凉了,她有些后悔没有把孩子留在老家了。

    新生活的开始,就给她迎头一击,她以为交通不便是最大的困难了,没想到更艰难的生活在后面。

    龙山公社卫生院原先的一名老中医去年去世以后,这里只有一名半农半医的卫生员在给社员看病,一个上万人口的公社只有一个学过浅显医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