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技术宅在古代-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在他来前庭之前,曹严对他或许还有所戒备,但经过这两日的接触,他有意地表现出迂腐和好色之后,他在这曹严心中,早已看不上眼了。

    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他不想和曹严这个上级明着硬碰硬,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曹严是四品刺史,就算杀不了他,随便恶心他一下,也不是他李文柏一个小小七品县令能扛得住的。

    好在前庭有刘安帮忙,暂时不需要他分心。他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好交合的事情。

    交合冬天的三个月计划,已经按部就班的开展开来。粮食的问题已经解决,以工代赈的方案又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眼下,只要工人队伍能在开春前,将通往其他县城的道路,以及城墙都修好,那么安全问题,就能得到保证。即便到时候匈奴契丹进犯,也能抵御一阵子。

    还有就是清理有些村落的饿殍的问题,必须抓紧时间,将这些尸体全部火化,否则开春之后,一场瘟疫,能直接毁了整个交合县!

    他是交合县的县令,他首先是一个官,然后才是商人。他必须先解决交合县的内忧外患,收拾好这个烂摊子,才能着手准备发展这里的经济。

    至于曹严和往来居的问题,只能希望刘安能有所发现了。

    一行六人,花了一天半的时间,回到了交合县。正如李文柏所言,一路上畅通无阻,连半个山贼或者刺客都没遇到。

    刚回到交合的衙门,李文柏换了一身便服,稍稍打理一番,吃了顿便饭,正准备到几个施工场地看看实情,李成便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厚厚一叠纸。

    “少主,这些都是施五刚刚托人送来的。”

    “刚送来的?”

    “是的,少主刚回来没多久,这些东西随后就送到了。”

    李文柏随手接过一张纸,眉毛一挑,道:“草场的地契有点意思,想不到施五的动作这么快,才几天功夫,就把那些小地主都说通了。等着本官回来,才将这些地契送到,是想炫耀自己的本事吗?”

    随即,看了一眼李成手里厚厚一叠的草场地契,李文柏又无所谓地笑了笑,“罢了,草场到手就行,至于这个施五,他背后的曹严有问题,这个施五也干净不到哪里去!就再让他蹦跶几个月吧,什么事,等过了这个冬天再说。”

    李文柏和施五,甚至是曹严之间的斗智斗勇,对于李成而言,就是神仙打架。他只能听着,插不上嘴,也不敢插嘴。似乎想到了什么,李成问道:“少主,咱们要那么大一片草场做什么?”

    在李成看来,草场的用途,无非就是畜牧,可交合县的地理位置太过敏感,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战事,在这里下功夫蓄养牛羊,不就是等着突厥这些游牧民族过来抢吗?

    李文柏没有回答李成的疑问,而是径直走出了后堂。

    “走吧,先随本官去几个施工场地看看。至于草场的用途,明天到了草场,你就会知道了。”李文柏尚未见到草场,心中就有了主意,这主意能不能成只能去了才知道。

    李成点头称是,将草场的地契放好后,匆忙跟了上去。

蜕变() 
在施五的宅邸前堂。

    施五稳坐在太师椅上;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从外面走来的三子;说道:“地契都送到了?”

    三子点了点头;声音沙哑地道:“都交到那个李成的手里了。”

    因为蒋勇还在外管理着工人的营地;此时的前堂;只有施五和三子两人。

    “说说看;这个李文柏,要草场干什么?”施五吹了吹杯中的茶水,饶有兴趣地问道。

    三子闻言迟疑了一下;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这点我也搞不明白。他是商人出身,应该知道;如果用那几片草场畜牧;要想得到收益,怎么也得等到一两年牛羊养壮了才行。他想当个为民谋利的好官可以理解;但把心思放在畜牧上;却不是什么上策。”

    施五摇了摇头;这次;连他也有点搞不明白李文柏要干什么。

    “你觉得;他是个为民谋利的好官?”施五问道。

    三子点点头;“自己出钱买粮赈灾,以工代赈雇工人修城墙,造路与其他县互通有无;确实是一个好官。”

    想到李文柏到任之后的所作所为;施五也不禁有些感慨,“是啊,确实是一个好官。可惜啊,好官,是注定容不下我们这些乡绅的。”

    三子这回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若有所思。

    “罢了,前庭那边的回信,应该明后天就送到了。一切,就看我那个老丈人的安排吧!”

    ****

    伴随着马匹的嘶鸣声与马蹄声,一驾马车在一处残破的城墙边上停下。

    “少主,咱们到了。”李成松开缰绳,取出一个小木凳,放在马车旁。

    李文柏走下马车,望了一眼残破的城墙。

    只见城墙上架满了竹梯和木台,上百个工人站在高高的竹梯和木台上,将烧铸好的青砖,堆砌在残破的城墙上。而地面上,更是有数百个工人,或是推着装有石砖或废石的板车,或是拿着锤子凿子,在边上敲敲打打,好不热闹。

    不远处,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汉,和妇孺,则是做着诸如烧茶递水,做饭煮粥,或者扫雪堆柴之类的后勤工作。

    一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李文柏看在眼里,暗自点了点头。这就是他要的效果。

    “县尊您回来了!”

    不远处,眼尖看到李文柏的蒋勇小跑过来。作为工人营地管理的负责人,他可以说是李文柏那一套施工计划的施行者。他也是亲眼见到了工人们在这套施工计划之下,争先恐后的积极性。

    他本来还对李文柏这个小小年纪的知县有些不屑,现在见识到了李文柏的本事,渐渐收起了傲慢,再也不敢轻视。

    “嗯,”李文柏点点头,“我离开的这两日,几处工地都还好吗?”

    其实这些问题,他已经问过李成了。但毕竟李成和蒋勇管的地方不同,出于谨慎考虑,他还是要问清楚才放心。

    蒋勇答道:“回县尊的话,几处工地都还好,工人们干活儿也很卖力。说起来还多亏了大人的施工计划。”

    “哦,是吗?”李文柏淡然一笑。

    这点是在他意料之中的。那个施工计划,可是他根据前世的上六休一的上班制度,结合关中军治军的军纪,改版而来的,用在这些普通民工上,是再适合不过了。

    他给了这些工人充分的休息时间,还提供食宿,这些工人必然对他感恩戴德。而连坐的制度,则会激发工人的集体荣誉感,以进度考核的结果实行赏罚,更是激发了工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这项施工计划,是把工人当人看的计划。他把工人当人看,工人就把他当神敬仰!

    这就是古代农民的思想,朴素,且直接。

    “那依照蒋县尉看,这东南两处的城墙和道路的修筑,能在三个月内完成吗?”

    东南两处的城墙,面向大齐,遭受的破坏较少,更多的是年久失修的问题,工程量相对较少。这也是李文柏将东南两处的城墙和道路交给蒋勇的原因。

    而负责西北两处城墙与道理的李成,已经明确告知,三个月的时间,足够完成修缮和造路工作。

    “县尊放心,三个月,足矣。”蒋勇笑道。

    对于蒋勇而言,修城墙和造路,对他对施五都有好处,他没理由轻视怠慢。正所谓“流水的知县,铁打的老爷”,像李文柏这样的知县,最多几年便会调任别处。而他蒋勇和施五等人,是世世代代住在这交合县的。交合县的城墙越坚固,道路越平躺,对谁更有好处,傻子都知道。

    李文柏何尝不清楚蒋勇的心思,不过既然蒋勇肯卖力做好本分的事,那他也乐得如此。

    在告别了蒋勇之后,李文柏转身向马车走去。

    接连数日的车马劳顿,他已经有些筋疲力尽了。

    这时,贴身保护李文柏的李二突然站了出来,拦在了他的身后,“大人小心!”

    李文柏疑惑转头,只见眼前数不尽的男女老幼,慢慢向他走来,黑压压的一片人,他们大多瘦骨如柴,皮肤发黄,脸上满是岁月留下的风刀霜剑的痕迹。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文柏的身上。

    “退下。”

    李文柏轻轻拍了拍李二的肩膀,示意他站到一边。

    李二本来也是担心李文柏安慰,一时情急才站了出来,现在仔细观察了一番,才顿觉自己多疑了。

    百姓又怎么会对大人动手?

    李二退到一边后,黑压压的人群又向前挪动了几步,一直到距离李文柏两丈远的地方,才停下来。

    然后,轰隆隆的声音响起。

    所有人跪了下来。

    “小的们,谢青天大老爷!”

    “小的们,谢青天大老爷!”

    “小的们,谢青天大老爷!”

    所有人,近乎异口同声。这些人面黄肌瘦,平日里说话都不敢大声,但这三句感谢,却响彻天地之间。

    李文柏站在近千人面前,静静看着一双双饱含苦难、却异常明亮的眼睛,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感动。或许来到交合县,所做的一切,都来源于他的本心。他不求什么造福大众,只为了不愧对自己的良心。

    眼前的这一幕,他从来没想过,更不敢奢望。

    但这一刻,他突然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最大的回报,就是穷苦黎明百姓的真挚感谢。

    他想到了自己初到大齐的那段时光。

    “为大齐子民,是本官之幸,亦是尔等之幸。”

    “来到交合,非本官之苦,亦非尔等之苦。”

    “给本官一些时间,交合县,不会再有人饿死!”

    说完这三句话,李文柏不再逗留,转身走进了马车。

    伴随着一阵轻缓的马蹄声,李文柏绝尘而去。

    近千个百姓,在大雪中,一直保持着跪着的姿势,望着远去的马车。直到马车消失在街角,这才缓缓起身,重新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

    一路上,李二和李成谁都没有说话,但彼此的心中,都有一股热血,在沸腾,眼眶里,都有一道热泪,在翻涌。他们一个是军人,一个是下人出身,但不管他们是谁,只要是肉长的人心,在面对这样的情形,都无法不动容。

    他们都曾在社会的底层爬模打滚,只求苟活于世。他们和那些快要饿死的交合百姓一样,都深知,活着,在这个时代,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回到衙门后,李文柏又想到了什么,向李成问道:“交合下辖几个村的饿殍,处理得如何了?”

    “正按照少主的计划,逐步清理,尸体全部就地焚烧。鉴于有些尸体被雪覆盖,要想把几个村全部清理完,大约还需要十天。”李成回答道。

    “很好。”李文柏说道:“切记,一定要盯紧了,决不能放过一具尸体,不许土葬,全部火化!”

    “是,少主。”

    虽然很清楚,这个时代的人,对入土为安的说法有着异常的执着。但李文柏知道,尸体一旦开始腐烂,如果处理不好,开春之后,天气转暖,很容易引发瘟疫!火化焚毁,是最有效也最简单的处理方式。

    在交代了部分事宜后,李文柏便遣散了两人。接连几天的跋涉和公务,他需要好好休息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洗漱完毕的李文柏穿上官服,戴上官帽,走出后院,来到前堂。

    经过一整晚的睡眠,李文柏终于将这几日跋涉奔波的疲惫一扫而光。目前交合的问题还有很多。到目前为止,他只能保证百姓能安稳度过这个寒冬,以及交合县城墙和通向其余县城的道路的修缮工作。

    但他很清楚,这些只是一个县城的基础。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威胁。

    一个威胁是施五。

    施五的势力,不能任其坐大。人家是地头蛇,他是过江龙,他们两人之间,必定无法长久和平共处下去。这一点,他清楚,施五本人也很清楚。

    他李文柏只是一个流水的县令,说难听点,以他的资历,来交合县就是镀个金的,最多两年就会被调走。所以留给她的时间并不多,如果他不能在离任前,把施五这个交合县的祸害给除了,将其势力连根拔起的话,就算他将交合经营得再好,只要他一走,施五就还是交合的土皇帝!并且他在交合县的经营,就等于给施五这个土地主做嫁衣了。

    而交合的百姓,依然穷困潦倒。

    另一个威胁,就是前庭的刺史曹严。

    尽管李文柏去前庭述职时,在曹严面前自污示弱,让其轻视。但一旦他在交合有所作为,亦或是威胁到了施五,那么作为施五的老丈人,曹严必定不会放过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