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技术宅在古代-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文柏实在是年轻,又实在是有本事,雍和帝见着李文柏,就像是看到了自己曾经的缩影,与自己不同的事,他生在皇家,图谋的是天下,是他身下至高无上的位置。李文柏则不同,所想的是百姓安康。

    听着眼前的人侃侃而谈,雍和帝心里想着,或许当年诸子百家游说诸侯国也是这般的模样。

    此子非池中之物,掌上明珠予了他,是他对他最大的看重,看着眼前人,冯濬重心长提了一句。“以后,记得善待朕的女儿。”

    李文柏闻言一凛,点头称是,“臣叩谢天恩。”

    从皇宫里出来的时候,李文柏背上都汗涔涔的一片,引路出了皇宫,就有人冲着自己迎来。

    像是想要扑到自己的怀中,记起了自己的年岁,止住了自己的脚步,穿着绯色衣衫的姑娘双眼含着泪面上带着灿烂之极的笑容,“哥。”

    是李环儿。

    李文柏往前走了一步,贺飞宇拦住了他的肩膀,“你终于回来了。”

    面上露出笑容,“是啊。”

    “今晚上不醉不归。”贺飞宇说道。

    李文柏点头道,“这是自然。”走到妹妹的身边,递给她一方手帕,“好了,我回来了,哭什么呢。”

    李环儿接过了帕子,重重点头。

    “环儿盼了好久。”贺飞宇笑着说道,“本来想着你一回京就迎着你,但是担心影响你面圣,所以吃过了饭,特地在宫门外守着。

    “等了许久了吧。”

    “还好。”贺飞宇说道,“要知道等的是大齐最年轻的刺史,不,应当说是户部侍郎,只是等几个时辰,怕什么?”

    在西州那里虽然也是被人恭维,但是不是下属就是百姓,李文柏已经习惯,被昔日里的好友恭维,李文柏有些不自在,清了清嗓子,“休沐日,莫说公事。”他摆手是那么用力,让李环儿忍不住笑了。

    李环儿五官秀丽,原本就生得好,眼底带着泪笑了起来,说不出的灿然,惹人侧目。

    贺飞宇朗声笑道:“李兄,我就算是不说,晚上你信不信,绝对可以听到议论你的话。”

    李文柏只是谦虚拱手。

满堂彩() 
贺飞宇说的不错;贺家是将门世家;军令严明;满府上下都想要瞧一瞧这位客人;走到路上;若有若无的目光打量让李文柏有些不自在。

    好不容易从贺家离开;两人去酒肆里喝点小酒。

    “你当还是江南独大?如今最好的笔墨纸砚都出自西州。”

    “我记得叫做文兴县?就像是你说的;我不怎么关注,只记得文兴县出了一种新的砚台,是极好用的。”

    “呵;那都是老黄历了。”另一个人说道,“别一味死读书,读书人都应当向西州刺史效仿。你们是没去过西州;那改变太大了;我当时去了西州都吓了一跳。”

    “快来说一说,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有空出去走一走;正想着先去西州还是下江南。”

    “那自然是西州了;你听我同你说。呵;以前的西州那叫做一个荒凉;这人的面貌啊这李冠玉李大人去了之后;首先去的就是文兴县,在那里说那时迟那时快,咱们李大人当机立断;就把当时的刺史给扣下了。这谁有那个胆子?你有吗?你有吗?”

    “没有”“没有”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

    贺飞宇憋着笑;生怕打搅了那人的兴致,用胳膊肘捅了捅李文柏,“瞧着没有,都在说你呢。”

    李文柏笑了笑,在西州的时候,他也时常换一身衣裳,坐在茶楼酒楼里,听着百姓的议论,此时政绩被京都的百姓肯定,心中也是泛着暖意,手中执酒杯,酒杯晃晃悠悠,内里的清酒也是荡漾出一圈圈的涟漪。

    “当时咱们的李大人只是一个县令,却有这样大的胆子,从这件事起我就知道,咱们李大人定然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没想到所做的事比我想象之中的还要好接手了这样的烂摊子,像是有双点石成金的手,这文兴县立即就变了个样。什么端砚,纸张,这是送出来卖的,西州的很多制度,都是从文兴县开始的,就是被说的上了天的那几条政令。”

    所在的凤飞楼,丝竹管乐之声不绝于耳,听到了政令,所有人的声音下意识的压低,就连琵琶声都轻柔了。

    “圣上英明,不拘一格启用人才,于是就有了最年轻的刺史直说,做了西州刺史李大人”

    听到隔壁说着的是西州的繁华,如何从苍凉萧瑟之地转变为繁华之地,与江南繁华之地相比都不遑多让。

    贺飞宇听得认真,无论多少次听,他都会忍不住露出微笑,心中说不出的自豪感,这就是他兄弟做出的事,端起酒碗,大大的喝一口。

    喝的酒是李文柏离开京都前埋在树下的。

    李文柏的酒量比不过贺飞宇,只是浅酌,贺飞宇拿着碗喝酒,喝的越多,眼睛就越亮。两人关系好,贺飞宇喝得多也不会强迫李文柏多喝。

    “你不是要尚公主吗?”贺飞宇说道,“我替你打听了一下。”

    “你打探公主?!”李文柏压低了声音,“不要命了!”

    “没事。”贺飞宇咧嘴一笑,“我打听的都是小事,就是因为你尚了公主所以才打听的。不过我还真打听了出来一点有趣的事,你想不想知道?”

    他连四公主是圆还是扁都不知道,说不想知道是骗人的。李文柏这些天一直避免自己多想四公主的事,他答应了圣上要好好对待四公主,就算和四公主盲婚哑嫁,他也会好好对她,只是李文柏听着贺飞宇打听出来消息,还是忍不住问道,“什么事。”

    贺飞宇见着李文柏的样子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你还记得,你刚上京都没有多久,你借住我家的时候,有人送来了书还有往年的卷册吗?”

    李文柏点点头,点头之后霎时间身子僵住,难道

    贺飞宇的话证实了李文柏的猜测,他说道:“就是四公主派人送的,送书的那个人是四公主身边嬷嬷的干亲。”说过之后看着李文柏,意味深长说道,“四公主有心了。”

    贺飞宇打听出来这个消息,心中也放心了不少。

    李文柏能过做出这般的政绩,并且能够尚公主,在外人的眼中是说不出的荣耀,但是作为兄弟,贺飞宇却觉得还不如让李文柏娶其他人的好。娶妻当娶贤,要是公主是个刁蛮任性的,只怕李文柏大半的精力都要牵扯到后宅上,那当真是可惜了,幸而打听之后,得到的结论是四公主的性格温和,心性善良,还有那送书的纠葛。

    贺飞宇絮絮叨叨说着四公主的好处,李文柏已经都听不到了,想着的是那时候惊鸿一瞥,她浅浅的笑容,还有最后的叮嘱。

    心里头像是有一把火,烧得他脸发烫,眼也是亮的出奇。

    ***

    第二日是上朝的日子。

    等到李文柏洗漱之后,是李环儿特地赶了过来,亲自替兄长系上了绦带。

    梳洗的时候是天蒙蒙亮,等到了皇宫外,天边已经是迤逦现了一丝金光。

    “冠玉啊。”李文柏还没有站稳,就乌压压见到了许多人,这让他一瞬间有些惶恐,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迟到了。

    “赵大人。”

    开口说话的是赵成义,李文柏连忙向他行礼。

    “不必如此多礼。”赵成义扶住了李文柏,上下打量着李文柏,明明和自家小子差不多年龄,赵旭之好不容易收了收心,眼前的这位已经可以说是把自家儿子远远甩开了。不过也是因为李文柏,这赵旭之才会从以前的纨绔子弟变成现在的模样,他年岁大了,对此已经十分满足。

    “这是”李文柏犹豫地开口。

    御史台的许迈含笑开口,朝中的人素来只见到这位老者严肃的神情,有谁曾见过他这般的模样?“诸位同僚早早过来就是想要见见李大人,等会下了朝,只怕就没法子打照面,特地想要见见李大人。”

    “许大人言重。”李文柏又是长揖。

    许迈也同样是拦住了他,“当真是少年英雄,英雄少年。”他赞叹地看着李文柏,曾几何时最看不起商户子弟的就是他了,而李文柏直接改变了他对商户的看法,清了清嗓子,“老夫知道户部忙,今个儿晚上只怕户部还要给你接风,老夫就是想提前同李大人说一声,明日或者是后日有没有空,老夫想接李大人到老夫的府上,给李大人接风洗尘。”

    赵成义没想到居然被许迈拔了个头筹,清了清嗓子说道,“你应当还记得我家那个不成器的旭之,他也日日念叨着你,你看看什么时候有空,到我家做客,或者赵旭之那个臭小子莽莽撞撞上了你家门,你可别拒之门外。”

    “哪敢哪儿敢。”李文柏连忙说道。

    “哈哈哈,西州的事我都听说了。你师傅去后,书院的山长是我兼任,冠玉啊,什么时候有空,来书院里坐坐,要是有你一半的机灵劲儿,这一次的科考就不用愁了。”

    “李大人,我是工部”

    “李大人”

    此起彼伏的生意在宫门口响起,有路过的百姓难得见到这么多的大官簇在一起,也都好奇地瞧,听说里头是有新任的户部侍郎未来的驸马爷,都恨不得垫着脚跟瞧一瞧那人什么模样,只恨为什么状元郎有游街,新任的户部侍郎怎的没有游街,好让他们瞧一瞧,这青天大老爷究竟是什么模样!

双喜临门() 
擢升户部侍郎有有游街殊荣的;只怕李文柏是独一份。

    李文柏不想要这个殊荣;也没办法;谁让雍和帝听到了京都里的这趣闻之后;先是放声大笑;大手一挥就满足了百姓的心愿;给了新任的户部侍郎兼钦定公主驸马打马游街的殊荣;美其名曰这是与百姓同乐,日子就定在月初的休沐日里,是个吉日。

    给李文柏带冠的是赵成义;按道理应该是王行之的,但王行之已经驾鹤西去,就由他来给李文柏带冠。想到了老师的故去;李文柏有些伤感。

    赵成义也想到了王行之;单手拍在李文柏的肩膀上,“王祭酒一直都觉得你会走的很远;没有想到你走的这么快;这么远。他走之前一直记挂着你。”

    李文柏想到了王行之;他的这位师父其实也是有抱负的;只是为了平衡两字;不涉足朝堂之事;“冠玉不及师父万一。”

    赵成义朗声笑道:“怎会不及?顾文那个荤素不忌的,都写过诗作赞叹你。”

    跟着王行之学习,私下里也笔耕不辍;但相较于精华艳艳的策论;他的诗作远远不及。而顾文的诗词堪称一绝,他诗作之中描写的那人,许多人都知道,指的就是李文柏。

    “可惜师兄不在京都。”李文柏心中可惜,当年因为有孝在身没有和师兄喝酒,他欠了师兄一壶酒。

    赵成义眼底含笑,“他早晚会回来的。”

    王行之把这一对师兄弟教导的很好,李文柏从西州归来,顾文也开始了属于他的历练,早晚会回到京都。他比王行之的运气好,王行之虽然有了两个很好的徒儿,终究没有等到李文柏真正发光发热,而他则可以活到看着这一切的改变。他有一种预感,李文柏在京都为官,会让大齐焕然一新。

    李文柏也知道,微微颔首。

    旁边的赵旭之在李环儿出现的时候,从头到尾都黏在李环儿的身上。

    李环儿给李文柏佩戴了腰间的锦囊,看着李文柏的目光里有深深的依赖,“哥。”

    妹妹已经大了,李文柏只是对她含笑点头。

    太多男客,李环儿并没有久留,盈盈一拜,转身回到了内间。

    等到妹妹去了内间,赵旭之看着李文柏的目光格外热切,让李文柏心里有些发毛。

    赵成义警告似的看了一眼赵旭之,他的这个儿子又犯什么傻了。

    ***

    翻身上马,拿起了马前缰绳,灵性的白马跟在了前面的侍卫后。

    前面是“威武”“肃静”“回避”等牌子,新任户部侍郎兼公主驸马骑在通体白色,无一丝杂毛的马匹上,马上的鬃毛被梳得整整齐齐,头上戴着一朵喜庆的大红花。

    脚下是黑色的皂靴,身上的孔雀图案的补子栩栩如生,最年轻的户部尚书一表人才神采飞扬。

    去过西州的人不少,自己没去过,亲戚朋友总有人去过西州,凡是去过西州的,莫不对李文柏是推崇备至。最为年轻的户部尚书,百姓早已经好奇已久,天子圣明,让他们小老百姓得偿所愿,可以看得到这颇为传奇的李大人。

    不知道是谁起了头,一朵盛开的花丢在了李文柏的身上,有人哄然大笑。

    花还有锦帕纷纷扔向了李文柏的方向。

    赵旭之原本是有些眼热的,恨不得回到过去,在书院的时候好好读书,不像是李文柏这样有专门的打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