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技术宅在古代-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公主虽然疲惫,但是露出淡淡的笑来,万分怜惜地看了一眼孩子,就对着嬷嬷吩咐,“给夫君看。”

    “是。”

    王琳上前给四公主诊脉,先前李文柏特地亲自吩咐了她,尤其是生过了孩子之后要注意公主的状况,万万不能失血,拿出了银针给公主调息,四公主对着王琳一笑,“劳烦王大夫了。”

    “公主折煞我也。”王琳连忙说道,“这是小女应当做的。”

    就算是在分娩,冯妙贞依然是温婉美丽的,和门外如玉的君子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王琳对四公主的身子看的很重,女子在世不易,三年前,李大人在礼部任职的时候,推行了新政,给了女子机会入学,王琳跟着祖父行医,因为有了新政得以正式入学,学医这条路如果关门造车早晚会是死路,和其他人的交流和师长的学习,王琳的医术越发精锐。这一次四公主生产,她终于有机会回馈李大人的恩情。

    李文柏抱着软绵绵的孩子,长女李清蓉眨巴着眼,“这就是弟弟?”

    李文柏蹲下身子,“蓉蓉要好好保护弟弟。”

    父亲蹲下身子,才让李清蓉看到了弟弟的模样,红彤彤又皱巴巴的,不过这是她的弟弟,郑重点头,“蓉儿会的。”

    李文柏把孩子抱给了嬷嬷,吱呀一声,就拉着女儿的手,进入到了内间。

    女人生孩子是在鬼门关走一遭,他不在乎什么血气冲撞,如果可以生产的时候都想要陪着妙贞,但是妙贞不肯,最终折中的结果就是,生产之后等到屋里收拾干净,他就进去陪着她。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一次很快屋里就收拾的干干净净,点燃了熏香,压住了血腥之气,李文柏坐在冯妙贞的身边,从嬷嬷的怀中接过孩子,亲自抱到了妻子的身边。

    前世除了没有陪着丈夫走到最后,冯妙贞最大的遗憾就是,没给李文柏生下儿子。她知道蓉蓉最后被李文柏教得很有本事,但是李文柏终身无子让人议论,这是冯妙贞最不想看到的。

    “夫君。”冯妙贞看着孩子,握住了李文柏的手。

    李文柏只是抚摸妻子的脸,小声说道,“贞娘辛苦了。”

    “不苦。”冯妙贞的眼亮闪闪的,“我很高兴。”她读过了鬼门关,平安生下了孩子。

    “我也很高兴。”李清蓉说着。

    看着女儿,冯妙贞莞尔一笑,伸手摸了摸女儿的脸。前世让蓉蓉没了母亲,也是她的不好,她轻信了三姐,这一世度过了最大的危机,冯妙贞能长久地陪着丈夫和孩子。

    ***

    公主府里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码头边顾文的耳中,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笑着说道,“难怪腾不出时间。”

    赵成义拍了拍顾文的背,“这船到后面已经是尾声了,来不来都行。”耽于小家庭里,也不是什么坏事。起码赵成义觉得是这样,自从几年前自己儿子瞧中了李文柏的妹妹,他也不开口主动和李文柏结亲,只说李环儿的长处,李文柏的名声,把自己的那个蠢儿子急得不行,从散漫的状态里挣脱了出来,开始奋发向上。等到终于抱得美人归,生了两个儿子,每天除了在工部就是在家,别的地方压根不去,让赵成义欣慰。

    顾文知道赵成义的意思,看着眼前的大船,神色赞叹。眼前的穿,船首有四桅,前面两桅挂栏帆,后两桅挂三角帆,降低了艏楼,拉长船身线条。新船按照试验的结果,航速非常快,远远超出了大齐朝现有的海船,尤其是在逆风里,灵活的像是海鱼。

    这样的船队,远去海外能够有什么样的机遇?顾文的心里头满是火热,心中也可惜老师不曾看到,李文柏所做的事大大超出了他的意料,只怕老师也想不到。

    顾文想着这几年李文柏做的事,无一不是惊心动魄。在户部的时候,引入了阿拉伯数字,简便了算术,改良了账簿,国库的开支和地方上的开支一目了然。最妙的是税制改革,税入国库,地方上每年列预算,户部测算银子后,分段拨给地方。年末,地方上多少银子用于地方上的建设,可以说是一目了然,建了就要有效用。以任期为限,选定了方向改善民生,改建前后作对比,尽量花最少的银子达到最大的效用。

    西州是李文柏发迹的地方,也是这项制度的试点。

    西州在李文柏任期过后,与中部地区差不多,等过了试点的三年时间,得了塞上小江南的名声不说,原本的游牧异族在和西州频繁交易里也得了好处,不是游牧异族的扩大,而是牧民学着汉族安稳,甚至极大的意愿入西州的户籍,这样一来,他们的孩子就有上学堂的机会。

    文化上的同化,通婚,不费一兵一卒,西州的地界扩大。隐隐有了江南那边富庶的模样,到现在税收已经与江南一致了。

    三年的时间,证明了这项政策的可行,推广到了整个大齐。大大激起了各个州府改善民生的热情,效果也是卓著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州府花力气建了水利,去年的那场大雨,安安稳稳就度过去了。

    而推动这一切的李文柏,在西州试点期满就任礼部左侍郎。在礼部,安安分分一段时间后,开办了女子的学院,给了天下的女子入学的机会。见到成果最快的就是大齐的人口。

    正式的女医院,让女子有了进学、修习的机会,让女子的死亡率骤减,一部分延长了女子的寿数,一部分则是降低了生产时候的死亡率。

    人口多了,口粮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李文柏开辟了新的粮食,一共是三种,红薯、玉米、土豆,三种食物不管是深山老林,还是土壤贫瘠的地方,都能够生长,产量颇丰。

    李文柏推出的三种粮食,让他因为推行女子入学得到的诟病大大降低,后来发现降低了女性的死亡率,除了一些老学究,大部分都默认了女子入学的事。

    很快,让女子有学可上,就有了另外的好处。朝中的官宦女子入了学,发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结识到不同的人,很多人在女院里就定下了亲事,因为早早和夫家那边有了接触,嫁人之后,融入夫家很快。同时,因为读过了书,也不至于和丈夫说不上话,夫妻和睦,多生了许多**添香的雅事。

    顾文想到了来的路上听到的话,眼睛微微眯起,李文柏的让女子入学的这一步当真是惊心动魄,女子的学问的提高利在千秋。

    他在来时的路上,听到了母亲和尚在懵懂的孩子对话,耐心地和他讲认真读书的道理,安抚孩子不要为了搬家难过,到了新地方自然会结识到更多的朋友。他们搬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读书。

    脑中想到的就是孟母三迁,顾文的心中激荡。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真是狗屁,养育孩童最多的就是母亲,她的见识直接影响了孩子。母亲是无知妇人,或许也可以养出成才的孩子,但是太少了。要是母亲有学问,小时候潜移默化,可以给大齐多少栋梁!孟母三迁曾被人大力称赞,被树为典型,因为这样的识大体的女人不多,但是通过读书,有了更多的“孟母”。

    “我们登船看看。”赵成义笑着说道。

    “好。”顾文微微颔首。

    在工部任职后,李文柏与陛下在御书房详谈,等到结束之后,李文柏就让人开始制作这船队,如今这第一艘船已经建好,晚些时候全部的船队建好,就要入海,开启海上的征程。

    顾文不知道海上能够收获些什么,不过他和老师不一样的是,他还年轻,可以亲眼看到李文柏做的事,是怎样一点点改变整个大齐。

番外2——宰相() 
距离第一次出海转眼已经五年;如今的海上丝绸之路往来的船队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南洋来的红宝石;颜色鲜亮;做成头面是最好看不过;腰间坠着的珠子是碧玺;这种宝石和其他宝石相比产量多不说;而且颜色多变;一粒粒圆润的珍珠、奇异味道的香料这些从海外来的东西成了上层里炙手可热的玩意。

    番茄、番椒、番石榴、向日葵、木薯许多的食材进入到了大齐;就连寻常的百姓也能吃得上。

    冯妙贞正对着一面水晶镜,带上耳环。和铜镜相比,这水晶镜可以把人照的纤毫毕现;一开始很多人都有些不习惯,等到了后来,就喜欢上了这样清晰的镜子。

    大齐销售到海外的;除了过往的茶叶、瓷器、首饰等物外;镜子在外海也是价值不菲。

    镜子在大齐的价格不高,很快家家户户都有了;京都里悄然之间多了许多的胭脂水粉店铺。既然能把面上照的清清楚楚;对胭脂的细腻程度高了不少;口脂的色彩多了不少;还有了腮红。在街上行走;遇上了女子;可以嗅得到她淡雅的芬芳,就连姝色艳艳之人也增加了不少。

    要说如今的少女,心中最艳羡的就是对着镜子的冯妙贞了。

    一开始或许还有人觉得李文柏的身份有些低;般配不上四公主;但是现在没有人会这样觉得。十余年的时间,辗转六部,现在又到了御史台履职,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位李文柏李大人迟早是要做宰相的。

    被帝王重视的李大人也确实有济世之才,原本是五年来朝拜的其他诸侯小国成了一年一来,每一次的往来都会对大齐的变化而惊叹。大齐的各项制度,大齐的用度,大齐的礼仪,大齐的律法等等都扩散了出去,甚至南边有些小的国度,直接用了大齐的文字,大兴汉学,把最为卓越的学子送到大齐来。原本就学汉学的高丽、扶桑直接就做了大齐的附属,改成了高丽州、扶桑州,其刺史、府尹等官职均由大齐委任。

    最开始,有些迂腐的文人对李文柏仍然是看不上的,对开女学之事简直是批判之极。

    这女学推广的头几年,大齐的变化不大,等到七八年之后,就猛地浮现出了其中的效用,刚开始还有呈上来,说自己治下清明,妇女为了教化子女做出了诸多之事,等到后来就发现这事遍及到了整个大齐,凡是母亲念过书的,其子女懂事的早,成才的多,各地屡屡出了神童。

    如此一来,再有批判李文柏的,就会被当即驳斥回去。“女子无才便是德。”成了别人口中取笑的谈资。

    这样的李文柏还不近女色,除了四公主之外,连个通房丫鬟也没有。有其他人仿效李文柏,除了正妻外女色清明,发现这样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少了后院里乌七八黑的那些事,更可以专心学业或者是仕途。京都里已经有不少大户人家,如今的家规里加了一条,年方四十无子方可纳妾,这一切的起因就是因为李文柏。

    李文柏无论是学识还是品性都让人敬仰,这让女子如何不羡慕四公主?

    冯妙贞的心里也清楚,就连自己的母妃也常常感慨,她嫁得好。

    “小郡主来请安了。”侍女对着公主行礼,把冯妙贞从沉思里唤醒。

    打开了门,站在门口的正是自己的长女,九岁的年龄,一日比一日长的高,面上有些圆润,一双眼像极了她。

    冯妙贞拉住女儿的手,“怎么起的这么早?”

    “今天爹要回来。”李清蓉的眼睛可以说是闪闪发亮,“我有点睡不着。”

    这些年,李文柏从户部到了礼部,然后到了工部,工部过后又去了刑部和兵部,六部都转了一圈之后,去了御史台,任为了御史大夫后,被圣上遣到了江南一带。今日里正是要从江南回来的日子。

    李文柏与冯妙贞举案齐眉,冯妙贞回宫李文柏会接送,李文柏外出,冯妙贞也是接送。

    “去把泽儿也叫醒,等会吃过了,好去接他爹爹。”冯妙贞和侍女吩咐道。

    李清泽是冯妙贞与李文柏的幼子,五岁的年龄,在家也没请师傅,冯妙贞亲自给他开蒙,只等到明年,就送到书院里去,和其他的孩子一起进学。

    李清泽与其姐姐相比,更为肖似李文柏,明明是个孩子,因为敬仰爹爹,要学大人说话,正是好玩的年龄。

    “娘。”迈着胖胖的腿,李清泽到了娘亲面前。

    ***

    一起吃了饭,就坐了马车往城门口去。

    知道李文柏要回来的,显然不止是公主府的,动用圣上赐予的宝剑怒斩奸臣,李文柏还未回到京都,他做的事已经传了回来。城外不少人在等着。

    “来了来了。”忽然有人兴奋地喊。

    几人下了车,往官道的方向看了过去,见着远远的人影,听到了马车的声音,等到近了,果然是李文柏一行人。

    这些年殚精竭虑,加上一路上风尘仆仆,人消瘦了不说,鬓边的白发好像比先前又多了。冯妙贞的心里头有些心疼。她只是眼角有些细纹,还不曾有一根的白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