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冷眼旁观-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探春更是反唇相讥,道:“宝姐姐又说这话了,既然纺绩针黹是本等,姐姐还识字做什么?这里头可有史家的大姐姐,人家也是不务正业?”

    宝钗被噎住,当着湘云的面说人家的本家姐姐,这可不好辩,还是李纨出声打圆场,道:“薛大妹妹说得也不算错,三妹妹说得也有道理,老太太把你们姐妹交给我,原是为着念书学规矩针线的,哪样都不可放松了。”

    探春见李纨开了口,便不好再说,只扭头与黛玉咬耳朵道:“你瞧瞧,咱们宝姐姐看我不好惹,就去巴结大嫂子,也不知道送了多少好处去,哄得大嫂子处处帮她说话。”

    黛玉还不知道,忙小声问:“还有这事儿?”探春便冷笑道:“可不是呢,太太‘礼佛’去了,她还不得另寻个盟友?我与大嫂子都管家,难免有些龃龉,只台面上过得去罢了。她俩都是守礼的人,倒能说到一起去。”

    姐妹两个说悄悄话,湘云那里却又与宝玉道:“人家姑娘有此雅兴,我等虽不才,不能入册,自家起个诗社相互切磋自娱自乐也是好的。”宝玉听了忙高声赞好,宝钗刚看了名媛诗集,心里正不服,便也点头说好,宝玉见宝钗一贯端庄自持的都点了头,更是喜不自禁,又来问黛玉。

    只要宝玉宝钗湘云三人凑到一处,黛玉是再不肯近前的,只与三春闲话说笑,听见宝玉来问,她便笑道:“你们只管起社,可别算上我,我是不敢的。”迎春笑道:“你不敢,谁还敢呢?”

    迎春这话就是认黛玉的诗才无人能及了,宝钗听了不动声色,湘云却不忿起来,道:“好与不好,作出来比一比就知道了。”宝玉忙道:“这是一件正经大事,大家鼓舞起来,不要你谦我让的。”

    黛玉与三春都只管含笑不说话,宝钗那里与李纨对视一眼,李纨便道:“正是宝玉这话,这是一件雅事,林妹妹也别谦虚,我帮你们作兴起来。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

    湘云笑道:“果然好,不如我们也照着她们那样,各自取一个别号,岂不更雅?”宝玉忙拍手道妙,李纨便说:“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又说:“我替薛大妹妹也想了个好的,就封你为‘蘅芜君’,不知妹妹如何?”宝钗忙笑道:“多谢大嫂子。”

    黛玉探春见她俩一唱一和,都只管冷眼看着,只迎春不愿掺和进去,忙道:“可别算我和四妹妹,我们又不大会诗。”

    宝钗不敢做黛玉探春的主,却欺负迎春老实,道:“虽如此,我们都起了,你们也该起个号才是。你既住的是紫菱洲,就叫‘菱洲’;四丫头在藕香榭,就叫‘藕榭’就完了。”

    宝钗如此瞧不起人,敷衍她们,连迎春这样好性儿的也忍不住皱起眉来,探春更是直言道:“宝姐姐就是‘封’为‘君’,我们姐妹都随意指着居所起一个号就完了?二姐姐叫菱洲,四妹妹叫藕榭,我叫什么?秋斋?姐妹中竟还分出个高低,我也是不明白这个理儿。二姐姐与四妹妹不擅诗,宝姐姐就这样贬低她们,我也不擅诗,索性我们都不入社,也免得将来做不出诗来,不知道姐姐还能说出什么话呢。”

    迎春一向待几个妹妹都是极和善的,故虽然她软弱得叫人怒其不争,黛玉等却仍是与她极好,此时黛玉便接过探春的话道:“宝姐姐起的这些名号也着实叫人看不懂,若说因宝姐姐才高就有好封号,宝姐姐又是从来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怎么这会子倒不按这话来了?若论旁的,是宝姐姐比众人都生的美?还是宝姐姐比众人都地位高?还是说宝姐姐比众人年纪大?”

    说完又作恍然大悟状,道:“呀,我倒忘了,这最末一条儿倒确实是真的。”

    宝钗被她二人说得无言以对,黛玉更又说她年纪大,把宝钗气得手上捏紧了帕子,还是宝玉忙拦住话头,道:“人家取别号在先,我们也起,就是附庸风雅了,不如不起倒好。只用本名称呼,也是本真之意,总归我们的诗也传不到外头去。”

    不料湘云一听这话,也生起气来,嗔道:“宝哥哥还好意思说这话?不是你到外头去说我的事儿?”

    宝玉已有好些日子没出过门了,早把先前在外头酒桌宴席上说过的话忘得没影了,还纳闷道:“我何曾说过云妹妹的事来?”

    湘云见他还不承认,气得口不择言,道:“要不是你在外头乱说话,卫家何至于跟我退亲?”

    作者有话要说:我之前大段写给迎春和惜春取别号就是为了这一段儿剧情,因为宝钗的态度实在太让人气愤了,她住在人家贾家,还瞧不起人家正经的姑娘。

    起诗社这一章大家如果有空的话可以去看原文,宝钗和李纨相互策应得很明显,我是最近用了个听书软件才听出来的,谁夸谁谁贬谁,谁接谁的话茬谁转移话题,一下就听出来了,87版不拍这一段真的可惜了。

    宝钗明显是跟李纨有交情的,所以李纨还没来她就先说“人还不全呢。”然后李纨一来就自己拿了大权,然后捧宝钗,探春心里也不高兴,还说了两次“我起了个主意,倒叫你们来管我。”

    之后怎么取名号先不说,只说作完了海棠诗之后,众人都夸黛玉的诗最好,李纨却“终要推宝钗”。为什么?你要说这里没猫腻儿我是不信的。就因为黛玉的诗纤巧?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李白和杜甫的诗能比个高低出来吗?凭什么就说宝钗的端庄含蓄比黛玉的风流蕴藉要好?再说为什么菊花诗的时候又推黛玉为魁,不挑这个毛病了呢?因为菊花诗那里是宝钗把李纨甩开了自己操办自己出题,所以李纨才没给她面子。

    说到这里我还要吐个槽,宝钗真的很看不起湘云,菊花诗拟题的时候她一直在贬湘云,然后说自己的主意。而且自己出题给大家就是作弊啊,为什么说不限韵?因为黛玉文采最高,限韵限的是宝钗这些人,却限不住她。就像高难度试卷学神能考99,普通人只能考80,宝钗就是要把难题去掉,这样大家都能考99,就不显得学神厉害了。

    总之李纨评诗绝对是不公平的,宝钗就是想在各方面压倒黛玉,海棠诗的时候吃相还不算难看,菊花诗那里输了还不服,还要再作一首讽刺人的螃蟹诗。人家宝玉黛玉男女朋友诗词唱和,你薛宝钗掺和什么?那诗讽刺的是世人吗?是讽刺宝黛啊。

第71章 宝钗怒() 
湘云说自己被退了亲;众人都是大吃一惊,忙斥她道:“云丫头;你满嘴里说的是什么!这是什么好听的事儿不成?不说遮掩着;你反倒自己给抖落出来了!”

    湘云也自悔失言,站在那里直跺脚;说:“都是叫宝哥哥气的。”宝玉听了便忙赔不是;又仔细回想,然后方道:“我我也没说过什么呀。只先前出去赴席吃酒时,偶然说起作诗来;我说家里姐妹们都比我强,他们都不信,我就写了几首给他们看看。”

    黛玉是不曾在贾宝玉面前作过诗的,听了这话也不着急,宝钗却急得不行;忙问:“连我也说进去了?”

    宝玉道:“那是自然的,宝姐姐的诗最有身分;我写出来;他们谁不真心叹服;都抄了刻去了。”

    宝钗一听不由大怒,她自家这些日子暗地里打听婚事;没一家相熟的人家肯答应;此时听宝玉如此一说,宝钗便把自己被暗示拒绝的账也都算到了宝玉头上,指着他道:“你还说什么了?就为这个;人家就能退了云丫头的亲?必是你嘴上没有把门儿的,还说别的了!”

    宝钗虽然气恼,倒还知道指着湘云说事儿,宝玉听她质问,忙叫屈道:“真没再说什么,只是宝姐姐云妹妹的诗出众,他们多问了几句,我也没敢说名字,只说姐姐妹妹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而已。”

    宝钗一听,气得几乎要掉下泪来,咬牙道:“你还想说名字不成?你还想干什么!”

    李纨也帮腔道:“宝兄弟真真胡闹,闺阁笔墨本就不该传到外头去。”宝玉忙辩解道:“这怕什么!古来闺阁中的笔墨不要传出去,如今也没有人知道了。再说三妹妹的诗我也写了出去,三妹妹都不急,宝姐姐急什么?”

    宝钗一听这话,腾地一下站起来,指着探春,怒视宝玉道:“三妹妹能一样吗?她是你亲妹妹!外人听了也只道你们是兄妹情份。我姓什么?我姓薛!你一个表兄弟在外头这样评点我,我成了爷们儿酒桌上解闷取乐的了!你还好意思问我急什么?”

    宝钗一向端庄守礼,连大笑也不曾有的,此时骤然发怒,不单宝玉被吓住了,连黛玉三春等也都吃惊不已。探春本来也气宝玉乱说话,见宝钗这般失态,她反而不气了。就像宝钗方才说的,宝玉探春到底是同父的亲兄妹,偶然提个一句两句也不算什么。宝钗湘云却不同,她两个都是亲戚家的女孩儿,终日与宝玉这个表兄弟一处吟诗作词,宝玉的诗又多有写闺房即事的,什么“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这样的诗句难免令人想到耳鬓厮磨上,这名声就坏得多了。

    故虽然宝钗拿手指着探春说话,探春也没计较。湘云更是被宝钗吓得把自己的气都忘了,反上前去拉宝钗,劝她别生气,却被宝钗一把甩开。湘云一看,宝钗竟在那里抹泪,一时也是手足无措,欲要安慰,又不敢再上前。

    宝钗真是满心委屈。自打进京投奔贾家以来,她便时时刻刻不敢松懈,安分守礼,又作小服低讨好贾母讨好王夫人讨好宝玉,连对下人都不能发火,反要拉拢她们。如此谨小慎微,为的就是营造一个好名声,结一门好亲事,让薛家有个靠山。

    宝钗的出身拿不出手,就只能让人在别处挑不出毛病来,所以湘云能大说大笑,她不能;探春能收拾下人,她不能;黛玉能出门游玩,她也不能。吟诗作词之事,黛玉湘云这些公侯小姐做了,是家学渊源,是风流雅事;她薛宝钗做了,就是不合规矩。所以宝钗虽然才高,却连作诗都要自矜身份,宝玉用个“绿玉”的典故,她都恐怕元春不喜,要换成“绿蜡”。这样战战兢兢,到头来却被她家看中的结亲对象贾宝玉全给毁了,宝钗怎能不气?

    宝钗在那里气得抹泪,众人有心安慰,也不知该说什么,一时都默然不语。正尴尬间,凤姐房里的丫鬟北潼过来了,探春因问:“有什么事?”北潼笑道:“二奶奶说多谢三姑娘给送了席面过去,那道羊肉羹极好,二奶奶原害口来着,方才竟吃了大半盘儿下去。”

    探春便忙笑道:“既是二嫂子喜欢,这里还有呢,让她们再盛一盘儿给送去。我叫厨下也常备着栗子和羊肉,什么时候二嫂子再想吃了,只管吩咐就是。”

    北潼听了忙道谢,然后又向黛玉道:“姑娘,二奶奶那里来了一位刘姥姥,说是得过二奶奶和姑娘的接济,背了些山货来道谢来了。跟二奶奶磕过头,又要来谢姑娘。二奶奶叫我来问问,姑娘若是不见,二奶奶那里就打发了她;姑娘要见呢,我就去带了她过来。”

    探春听了奇道:“哪里来了一位刘姥姥,我怎么没听说过?”黛玉便笑道:“我也记不大真了,好几年前的事儿。因她家家道艰难,二嫂子就给了些银子,我那时正在二嫂子房里说话,也添了些。不想她竟记住了,还专程来道谢,可见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不似那等上门来打秋风的。”说着又向北潼道:“也不用叫她来了,我正要去瞧瞧二嫂子,索性与你一起过去。”

    探春等呆在这里也不自在,听黛玉这么说,忙道:“既然这刘姥姥是个人品好的,我们也去见见。”又拉了迎春惜春,跟李纨招呼一声,便忙起身走了。

    姐妹几人一径出了园门,迎春方道:“我原最厌宝姑娘的行事,方才见她那样,倒觉有些可怜了。”探春和黛玉便笑道:“二姐姐又心软了。”

    惜春却最是孤介的性子,只冷笑道:“二姐姐可怜她做什么?她要是真端庄守礼,别往二哥哥那里凑不就什么事儿都没了?她家对二哥哥的心思连瞎子都能看出来!一边说着规矩,好似我们都没她懂礼似的;一边又整日与二哥哥在一处,鞋底都要黏在里了。我却看不上她那个样儿,这会子知道哭了?早干什么去了!”

    众人听惜春说瞎子都能看出来,都笑了起来,黛玉便道:“四妹妹就是心直,只是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在宝姐姐头上。要是宝二哥不出去乱说,本也没什么。宝姐姐原是为着跟宝二哥的亲事才那样用心经营,到头来却是宝二哥出去败坏她的名誉,她气的也有理。”

    探春道:“我倒觉得二哥哥没错,她不过是欺二哥哥心实,要拿捏住二哥哥罢了。倘或将这事儿放在旁人家里,换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