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五个妻子要逃婚:代嫁王妃-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避开不动声色的绊了他一下,西若皇帝便滚下了天坛,摔成重伤。

    萧君奕立即下令送前皇帝回宫医治,而登基大典继续。

    那一瞬,当萧君奕站在高高天坛之上看着老皇帝被抬走之时,他想的不过是那一句“成王败寇”,而先皇曾经在垂死之际,是不是也这样身不由己、无心无力呢?

    西若国,这个他说熟悉也熟悉,说陌生却也陌生的过度里,当他这样居高临下俯视众人的时候,心中莫名的会涌起一股北凉。

    他曾以为,这一刻,会与那个人一起分享。可惜,她不在身边。

    这一路自己走到今天,他身边有很多生死兄弟,然而,夜深人静之时,也是最孤单难耐之时。

    他会想远在大梁京都的她,会想在萧玄钰身边的她,会想司徒府的点点滴滴。她分明是想和他走的!

    一个人的时候,才能静下来好好想这些事情,想那过去许多没有想过想通的事情。他无法获知无双是如何成为姮妃的,但是,他可以感受到,沐无双心底的那个人,还是自己。

    当如斯想的时候,不管是自欺欺人也好,还是别的什么,反正,他的心底是开心的。

    不是她三言两语说些伤害的话,他们之间就可以一笔勾销的,她是他的妻子,他说过,这辈子都不会改变。

    随着萧君奕的登基,西若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是萧君奕建立的齐国。

    萧君奕也清楚的知道,这底下真心臣服的人并不多,他也知道,武力之余是要花更多的诚意和心力。

    然而,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西若国,确实是他最得意的事,虽然西若仅仅只是个小国。

    当臣民三呼万岁的时候,萧君奕觉得一切是那样遥远,遥远到他觉得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

    梦醒了,他还是当年萧玄钰的伴读,他什么都不曾知道,不知道父亲是怎么死的,不知道先皇的秘密,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和萧玄钰依旧是好朋友好兄弟,他们之间没有兵戎相见,没有你死我活。

    可是,睁开眼,乌压压的跪满了臣服在武力之下的人,他还是萧君奕,而今是齐国皇帝,他和萧玄钰终究还是走到了同等且敌对的局面。

    或许,一切从出生就已注定,他与萧玄钰是水火不容。

    尤记得曾经萧玄钰说,身为皇子,语气被动的争斗或是被残害,还不如主动出击,不管你愿不愿意,这场争斗在所难免。他是皇子,这辈子就注定了为皇权奔波。

    是啊,这是皇子的宿命,是萧玄钰的,也是自己的!

    西若国老皇帝终于在萧君奕登基的翌日因那摔伤而亡故,固然他身前没有什么功绩,更是让西若树敌无数,但萧君奕还是联合大臣为齐举办了身为隆重的葬礼。

    一切标准和帝王一样,并没有因为他的惨败而对他有所怠慢。

    其实,萧君奕最先是想在西北自立为王的,在那儿建立自己的小国度,与现在的西若国相比,西北一点都不逊色。

    可是,阴差阳错吧,他就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成了西若的新君,开始了他崭新的人生。

    这一路,他多想无双相伴啊,可惜,他在感情面前,始终是个失败者。

    香芸那时起,他也是一败涂地,如今在无双这里,也是。

    西若老皇帝的葬礼过后,属于西若的时代彻底结束了,萧君奕统领的齐国,以他大量兵力统治着这个小小国度,却也没有蛮横行事,从举兵包围皇宫到现在登基数日,从未发生过流血死亡事件,除却老皇帝亡故。

    萧君奕的军纪甚严,有犯者,只有从严绝不手软,没有人可以在违反军纪后还能活着的。故严将严兵,没有人敢轻易违背萧君奕的命令。

    训练有素的军队驻扎进了西若国,百姓们起初有些不安,但时日久了,这些兵并没有暴力行为,且还有效的维持了生活秩序,他们渐渐也就习惯了。

    而自从改名为齐国,政策国策都变了,不再征收苛捐杂税,不再像过去一样抓壮丁充军。一切都主张自愿原则,且从军待遇极好,俸禄也较高,故此,还是有许多人愿意参军的,这也是改善家庭境况的渠道之一啊。

    萧君奕用了一个月的世间从京城到地方的推广新国策,这些策略里,都是有利民生的。百姓们的田地划分到个人,废除地主制,一切自给自足。

    随着日子的流逝,百姓们慢慢也习惯且接受了朝代的更替,取而代之的齐国并没有什么不好,他们自然也少有异议。

    萧君奕登基后变命西北境外的士兵撤回自己境内,不许再主动进攻了,留守下来的兵力只负责日常巡视。大有收兵回朝,不再内战之意。

    与此同时,他还派使臣去了大梁,要与之和谈。

    战事还未分个胜负,大梁更不是输家,萧君奕居然狂妄自此,继续与萧玄钰纠缠西北归属问题,说要么萧玄钰的兵力退出西北,要么让西北独立,反正齐国是不承认西北为大梁所有。

    还有,让萧玄钰速速送回他的妻子沐无双

    要求很多,最重要的就是这两点,萧玄钰气得拍桌打断,让使者带话回去,总体归纳为三个字:不可能!

    西北世世代代为大梁所有,不可能独立,更不可能归齐国所有,那是大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则,沐无双为大梁皇妃,萧君奕若再这般不知廉耻、胡搅蛮缠,别怪大梁挥军西下,让他区区弹丸之地寸草不生。

    本就是不可能和平解决的事情,自然是和谈破裂。

    但齐国退兵,不正面迎敌,西北战事就此平息,肃清王嚷嚷着要回京,萧玄钰忙于此事,也没心力去管萧君奕。

第197章 你是阿九5() 
而萧君奕同样也没有心力管西北之争,现在,他要做的,一方面是民心归顺,二则是在兵力充足之时,从周边小国开始,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管是采取联盟对抗还是逐个击破,反正要将他们全部拿下。他目前要做的,就是扩张齐国疆土和增强国力。

    而随着西若老皇帝的亡故,很多识时务明哲保身的皇子们急忙纷纷表示愿意放弃爵位甘为平庸,做一名老百姓,对这样的,萧君奕也不想赶尽杀绝,放他们一条生路。而总有些顽固派,不死心的皇子,不明白大势已去的皇子偏要留在朝堂和他作对,这样的皇子,萧君奕是从不会手软的。

    在扩张疆土的战斗中,萧君奕就给了这些“不甘平庸、势要报效朝廷”的皇子们机会,让他们去前线建立功勋,然而,去的多,回的几乎没有。或者该准确的说,一个也没有。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虽然有些霸道甚至是刚愎自用,但是,这是政权、是朝堂,是容不得半点心慈手软的地方,一个不留意,万劫不复也是有的,那老皇帝、先皇不是很好的例子么?!

    登基已经快两个月了,萧君奕羽翼并未丰满,不足以夺回自己想要的一切。然而,他们不挑衅大梁,大梁反而来劲了,时常在边界叫嚣,萧君奕不理它,如今用舆论压死对方。

    他放出消息,无意西北,只是曾为西北镇北王,不想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了,故此才有了西北之战,如今不想再战了,不想西北百姓再受苦。

    说得及冠冕堂皇,还说,大梁萧玄钰视西北为战场,西北百姓更是命如草芥,从没有正视过。此言一出,西北百姓心中自然有了怨言,这话并非空穴来风,因西北气候不好,不是富庶之地,属于边关寒苦之地,自古以来就不受皇帝关注,不但如此,还每年来此练兵,弹药狂轰的,越发的让土地贫瘠、黄沙漫天。

    西北要独立的抗议四起,而萧君奕避战就是为了让肃清王可以领着他的兵回京,如此,就有得萧玄钰忙的。

    之前萧玄钰也够毒的,居然让肃清王来西北抗敌,双方死亡都惨烈,倒是让萧玄钰渔翁得利了。

    若非是肃清王来了,萧君奕也不会这么慌忙的夺取西若,本来他是打算得民心之后再赶西若君主下台的。可惜一切,都因为肃清王的来到,而显得慌慌张张的。

    他才不会被萧玄钰当枪使替他去打肃清王,这王爷活着,将是萧玄钰最大的“叛贼”、敌对,萧君奕就坐山观虎斗。

    现在,大梁和齐国一样的乱,萧玄钰和萧君奕忙着各自的事,压根就没有多余精力去管对方。

    齐国国小兵少,绝不是和大梁为敌的最佳时机,而萧玄钰被肃清王和西北绊着,也抽不出精力来攻打齐国,更何况,攻打齐国最好的战场就是西北,如今西北不安稳,如何能让他良好的利用?

    萧玄钰最大的问题,此刻,一是安抚西北,彻底剔除萧君奕给西北留下的影响。二则就是对付他那得寸进尺的皇叔!

    萧君奕不用想就知道萧玄钰现在是一团乱麻,而如今的自己,也是在积极的熟悉齐国之中,他并非齐国人,在齐国生活也不长,对齐国的地理环境,及民风习俗有太多太多不了解。

    遂,如今陈南领兵打仗在外,他则在宫内积极的学习和找出和谐君民的办法。

    萧君奕已经一连四五天没有好好休息了,每天都在御书房翻看史书和过往战事,一颗心都在政事上,老夫人多次劝解他休息,想想册立后宫之事,萧君奕都打马虎眼,以国事繁忙不予理会。

    其实经历了这么多,老夫人也看透了,有些事情或许就是注定了。注定了兜兜转转,她的儿媳还是香芸,所以,对这些日子一直伺候在身边的香芸,心中也是满意颇多。

    只可惜,有些感情过去了就过去了。当初萧君奕在意香芸的时候,没有得到祝福和成全,好不容易放下了,再要重新找回当初迷恋的感觉已经做不到了。

    萧君奕政务较为繁忙,一是登基不久,二是对这国事确实不熟悉,不比行军打仗让他得心应手。三是,为避免欺上瞒下之行为发生,有些信笺可以跨级直接递交皇上。

    所以,这周折堆积成山,萧君奕这一看才发现齐国问题多多,贪污受贿现在极为严重,怪不得发展了这么多年,居然还是这个老样子。

    萧君奕看奏折有时会觉得焦头烂额,每每此时,他真的会不由自主的佩服起萧玄钰,在内忧外患之时,他的皇位居然还坐得那么稳,政务还处理得那么好。

    毕竟,比起齐国这小国,大梁要忙的事太多太多了,国大操持起来就更加吃力,而萧玄钰为皇子,自幼就要学习治国之道,不管将来会不会登基称帝,这都是皇子必学的功课。

    萧君奕那时候虽为伴读,却对这些文绉绉的东西没兴趣,他对打打杀杀比较感兴趣,对建功立业当大英雄更向往。所以现在临时抱佛脚,真的是苦不堪言。

    萧君奕唯一该庆幸的是自己没有后宫三千吧,要不然,那么多人,想想就头疼。

    他行军作战,听多了红颜祸水的事情,一度觉得皇上要什么有什么,为什么还会被女人迷惑,牵着鼻子走?

    如今想来,或许那不能仅仅的说是迷恋,没有深爱,又怎么会对对方百依百顺呢?

    萧君奕“新官上任三把火”,要彻查朝中贪污腐败现象。让群臣勇于写举报信,不需用一级一级的审核,都可以直接递交皇上,由其亲自处理。

    若有包庇、知情不报者,同罪。

    众人见新帝态度坚决,纷纷不敢徇私护短,皆仗义检举,萧君奕也未公布举报人姓名,只是经过彻查,将真正的贪官查获。

    朝中也来了个大洗牌,开设科举考试,大量启用新人。

    年轻人,没有被世俗侵染,是萧君奕眼中最有报效朝廷之心的有志青年,就像当初的自己一样。

    这一夜,萧君奕又挑灯夜战,太监们伺候在一旁,都开始打瞌睡了。萧君奕依旧在一本接一本的看奏折,不想有丝毫怠慢,也担心自己没有及时看到奏本,让百姓利益受损。

    而这堆积成山的奏本也不排除是群臣故意给他下马威,萧君奕失笑,不管是哪一种,他都要胜任,虽然现在有些吃力,但是他还是有信心越来越顺利。

    内有他,外有陈南,这样的组合,他该是信心百倍才是。

    门突然开了,萧君奕继续看着奏本没有抬头去看,但一听那轻微的脚步声和那走近时传来的雪兰香,萧君奕就知道是谁。

    并没有抬头,开口问,“怎么还没睡?”

    “皇上不也没有睡吗?”香芸将茶和点心摆在桌上,“吃了再看吧,你一整天都没怎么好好用膳了。”

    提起这,萧君奕倒还真有些饿,放下奏折接过香芸递来的糕点。

    “其实有些事情皇上真的不用这么辛苦,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办。”香芸心疼道,抬起手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