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艳和校长绊着嘴,意图很明显,就是激将校长给老师们做校服,但校长轻易不会被别人左右,心里自有主张。
校院学生渐渐多了,乱哄哄,吵嚷嚷,分不清谁在说,谁在吵。老师们也都提前来到学校,有的班级检查学生穿校服情况,基本没有问题。学生穿校服星期一升国旗,已经形成程序化,制度化,所以学生们都记着。
上课铃声还没有响,上院后院的班级已经把学生带到前院,各班主任今天特别的重视,把学生队形整得特别整齐。
铃声响后,负责升旗的五年级一班中队已经站好九人队伍,为首的扛着红旗,蓄势待发,单等国歌响起。
本学期调动来的,校长的远房侄儿李正负责了学校的广播室。李正的普通话虽然不太纯正标准,但也不错。此时他适时播放开《义勇军进行曲》,五一中队的九人队伍,护着国旗正步走到旗杆下,第一次乐曲结束,第二次乐曲响起,国旗随着乐曲的节奏,冉冉升上旗杆顶端。
第二项议程国旗下讲话,本周轮到校长当班,国旗下讲话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他选择了香港回归为话题的爱国主义教育。从香港被割让到英国的殖民统治,一百多年间英国统治者从英国派来总督,香港的司法都要经过英国的裁决。一九八四年中英两国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谈判,香港高度自治,英国不希望中国去驻军,中国严正指出不驻军哪叫回归,必须驻军,外交和军事由中央管辖。
在讲到香港最后一位英国港督时,校长却讲了一个错误性的知识,他说彭定康是个英国籍的中国人。校长没有查找资料确认彭定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而是望文生义,彭,中国有这样的姓氏,且是三个字,便确定为英国籍的中国人。孰不知,这是中国译名,且十分中国化的名字,但彭定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英国人。
经常看报纸的老师一听便知道这是个错误,绝大多数学生这个耳朵里听进去,那个耳朵里走出去,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但不排除个别学生单单就把这一信息听进去了,且铭记在心,作为常识影响他的知识库存。
第三项议程颁发上一周执周流动红旗,上一周执周老师赵田荣拿着执周日记,宣读了上星期五下午已经写就的日记。内容包括学校的整体情况,纪律、卫生、自习、路队等情况,颁发流动红旗,纪律模范和卫生模范木碑。整个学校又分为高段和低段,高段是四至六年级,低段是一至三年级。
应该承认刘艳带班有丰富的经验,时不时,或经常就是流动红旗,或纪律、卫生木碑就落入账中。
上一周执周领导是校长,老师是赵田荣,和几个各班抽的优秀学生,共同完成执周任务。见流动红旗落入刘艳的班中,校长暗暗心喜,就像老师爱好好学生一样,校长同样倾慕于好老师,那么我们经常在一起,你们老师就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了,是正常的,且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各班学生整齐地回到班里,班主任这个时候非常留意,她们知道这个时候往往就可能来了县长。她们已经得到年级组长的通知,星期一上午县长要来学校考察,自然要求她们注意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言下之意是平常做得很好,今天要特别注意,不要平常千日好,一日失误毁了前世英名。粉要擦在脸上。
朗诵课,班主任深入课堂,指导监督朗诵。
突然,学校大门一阵骚动紧张,张会武向校内招手,明白人一下就明白过来,县长来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现场办公()
县长来了!大门外接连来了两辆黑色的桑塔纳,一辆坐着县长,一辆坐着主管县长。本来教育局长李立一也要坐车来,考虑教育局离第二重点小学不远,当主管县长从县政府大楼前的车上打来电话时,教育局局长李立一立刻动身,没有来得及去叫司机,而司机正蹲在厕所用劲。
李立一局长三步并作两步地往第二重点小学赶,后面不远处是副局长和新调来的张干事。当他们快到第二重点小学时,放慢了脚步,一会儿,两辆黑色的桑塔纳就在他们的身后了,他们和车几乎同时到达第二重点小学的大门口。
教育局局长李立一、副局长和张干事,站在头一辆车的车门边,欢迎县长和主管县长。
县长和主管县长出得车门来,和教育局局长、副局长、张干事一一握了手。县长没有急匆匆进大门,而是站在大门前的空地上,四周观看起来,左面是第一重点小学,教学楼虽然不是雄浑高大,但已经显得鹤立鸡群了,气度不凡,加上窑洞上坐立的教室,现代化的气息十分浓厚。
县长问说:“那是什么学校?什么时候修建的教学楼?”
李立一局长回答说:“那是第一重点小学,一九八四年修建的教学楼。”
县长说:“两校相距不远,很近的。”
县长、主管县长观看着,询问着局长,李军和杨花亭赶出大门,见县长和局长边看边说着什么,笑着迎上去。李军掏出香烟递过去,县长、主管县长和教育局长都不吸烟,便又把香烟揣进口袋。
李立一局长介绍说:“这是第二重点小学校长李军。”
县长和主管县长看了一眼李军,没有说什么。看了第一重点小学的教学楼,县长说:“这两个学校哪个学校的教学质量高?”
李立一局长说:“从去年的统考成绩看,第一重点小学的成绩好,总评成绩要高出好几分呢!”
李军一听脸色立刻不自然而尴尬起来,他感到委曲,自己刚到此校一年多,此校本来就是个烂摊子,成绩长期落后,生源又不好。他不能解释,只能在县长的心里留下此校不行,领导工作不得力。
县长和主管县长的眼光投向第二重点小学,除过上院八间平房教室外,其它都是窑洞教室,就外貌看显得陈旧落后,暮气沉沉。
进了大门,迎面不雅观的窑洞没有了门窗,有十多个窑洞都是这样,垒了窑口,只有一个小门可以进去,既不雅观,又丧失了窑洞的功能。
县长不解地问说:“这是怎回事?”
局长李立一只得解释说:“在上面盖平房教室时,由于没有处理好窑洞上面的地址,造成窑洞受压,窑洞裂缝成了危房。”
县长质问说:“那那里的窑洞上面盖平房教室,为什么没有损坏了下面的窑洞呢?是技术问题,还是责任事故?”
局长李立一说:“是技术问题,没有把窑洞上面的虚土全部挖掉,用砖石从窑腿砌起来,但负责这一工作的人没有要求这样做,所以也是个责任事故。”
县长说:“那造成下面窑洞裂缝,成了危房,有没有追究责任?”
局长李立一说:“以前的领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没有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县长说:“盖了八间教室却毁了十多孔窑洞,这样一来学校的有效使用面积并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李立一没有什么话可回应的,虽然不是自己手上的学校领导的责任事故,但仿佛就是批评自己一样,尴尬难受,极其的不自然。
县长又说:“技术问题,如果领导不把关,不做细致的工作,就是责任事故,一定要追究责任。我们把国家的钱花上,做不出有益的工作,反而坏了事,那是对国家的犯罪。”
主管县长、局长和副局长、校长和副校长,无言以对,只能默默承受。
县长要求把已经不能使用的窑洞门打开看看,李军赶紧把会计王力新叫来开了门。里面乱七八糟当了仓库,用同样的砖体砌了四道加固墙,只留小门通人行走。
一群人向后院走去,后院的窑洞上面同样加盖有平房,但下面的窑洞完好无损,正常使用,可见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的因素。
县长到后院的第一孔窑洞,发现不是教室,也不是办公室,看了一下,是家户家,就到第二孔窑洞去看。虽然县长仅此一下,县长也没有问什么,说什么,却把李军吓出了一身冷汗,幸亏县长没有问什么。不然他的脸往哪里搁,学校这么紧张的校舍,还有家属居住的地方!
李军心跳的过了好一阵才平稳下来。
窑洞教室坐满了学生,三人桌坐四个学生,二人桌坐三个学生,外边还坐一个学生。此景此境震惊了县长,不说坐多少学生,县长亲自到最后一排学生跟前向黑板张望,不知是县长眼睛近视了,还是窑洞后掌光线暗,县长什么也没有看到,问学生能看见黑板上的字吗?学生说看不见。
无需再一个个窑洞教室看下去,问李军说:“现在有多少个窑洞教室?”
李军说:“十六个,四个年级。”
县长显得很沉重,对主管县长说:“教学楼修建就确定了,尽快进入实施阶段,明年一年能不能修起来?”
主管县长说:“抓紧时间可以的。”
县长说:“那就抓紧时间实施,招标、确定地址、拆迁。今年还有几个月时间,抓紧干,争取明年完工。不过要保障质量,不能再出现类似盖起平房,毁了窑洞的事情发生。”说着把目光投向李立一和李军。
李立一和李军点点头,意思十分明确,要把好质量关,不能草率从事,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有事故就要追究。
李立一和李军想叫县长到办公室坐一坐,县长没有去,而是直接出了大门,坐上车走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确定教学楼址()
县长走后,主管县长、教育局局长、副局长、张干事,在李军的招呼下,走进校长办公室。
主管县长薛荣很高兴,如他所料,县长考察之后一定会很快确定此事的,任何一个人只要有一点良知就不会无动于衷的。接下来的工作是教育局和第二重点小学要组建工程筹备委员会,负责发标、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尽快进入实施阶段。
主管县长在叮咛了注意事项之后也离去了。
教育局局长、副局长、张干事,第二重点小学校长、副校长,就筹备委员会进行商议,因教育局有一个人专门让他负责全县教育系统各学校的教学楼和校舍的修建,筹备委员会必须要有他。
李立一局长让李军先拟定一个名单,李军想了一会儿,拿起笔写了出来,他们是:李立一局长、那个负责教育上工程修建的老师景山峰、李军。李立一没有反对,他们三个组成三人委员会,三人委员会执行主席景山峰。
李军打电话把景山峰叫来,谁知景山峰不在教育局,教育上没有工程,教育局也不管他,他等于放了假,半年没有工程等于半年放假。他说一会儿就来第二重点小学。
李立一确定了筹备委员会当下的任务,就是发标招标,十天之内召开招标大会,确定施工单位。之后,李立一就回局里去了。
李军非常高兴,没想到县长按时来考察,考察之后即刻确定工程的修建,真是少有的工作效率。现在筹备委员会也宣告成立,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李军让会计王力新再买些水果、葵花籽和其它招待的东西,他觉得还得和景山峰搞好关系,姑夫在工地上打个工,或看个场,弟弟李放拉运材料,不得不和景山峰通气打招呼,如果景山峰不乐意那也不好办!
在教育上多年负责工程修建的景山峰一个小时之后来到第二重点小学,九贯劳常的景山峰已经是一个油滑的社会人,吃拿卡要,已经十分自然了,你就是不给他准备,他也会毫不客气地提出来。与其让人家要,不如自己先准备出来。这一点上李军这几年老道了。
景山峰进了大门,走进校长办公室,两个几乎同时像老熟人似的,啊呀,老李(景)!伸出手摇晃起来。
景山峰说:“我说你们学校的教学楼快了,不出所料吧!”
李军说:“托你的福!托你的福!”
景山峰说:“县上和局里有什么要求?”
李军说:“县上和局里要求我们尽快进入实施阶段,明年一年争取完成工程。”
景山峰说:“任务不轻,时间紧迫。我现在就向几家有施工资质的单位,发去情况信息,如果他们有意就让他们准备招标答辩。”
李军说:“十天之内能开成招标会议吗?”
景山峰说:“只要抓紧时间,是可以的。”说着掏出手机,向他记存的施工单位老板拨通电话。
拨通第一个电话的是本县建筑工程公司老板王庆祥,他是本县最大的集体制工程公司老板,景山峰多次和他们打交道,信誉和施工质量都是没有问题的,他信任他们。王老板一听有工程立刻来了精神,答应即刻来第二重点小学,要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