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院要起火:暴走萌妃不好惹-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乙二点点头,冲三叔一笑:“正好,老丈是风河水患灾区之人吧?”

    三叔战战兢兢的点头:“是,小老儿正是风河永春县人。”

    “那就行,我们主子有话问你,跟我来吧。”说着,乙二翻身下马,一群人将两腿发抖的老汉带到了队伍的中后方。

    叫三叔的老汉,就看到两匹高头大马上,端坐着两个衣着不凡的男女,各戴着遮阳挡帷帽,看不清样貌,但浑身气度惊人。

    老汉不敢多看,哆嗦着就跪了下去,也不敢说话。

    还是乙二开口:“主子,这位老丈是风河永春县人,正是这次水患重灾区之一。”

    老汉就听到一个清脆冰冷的声音:“先给老人家喂点水喝,给点吃的,再带过来说话。”

    “是,殿下!”乙二点头应诺,将呆若木鸡的老汉带到了一边。递过一袋水和两块干粮。

    本来呆滞的老汉,看到水和干粮,眼睛一亮,几乎是用抢到一般,将水抢过来咕嘟咕嘟,三两口喝了个精光,两块干粮啃了一半,剩下的舍不得,左右看了两眼,见没人注意,偷偷揣在了怀中。

第371章 回主子的话() 
乙二当作没看到老汉的行为,走过来:“走吧,去跟我们主子回话。”

    老汉这才记起,刚才那两个看不清容貌的男女,难怪气度如此不凡,居然是殿下?当今,只有皇上的儿子和女儿才能是殿下吧?当下腿一软,瘫倒在地。

    活了大半辈子,见到过最大的官不过是里长,这两位殿下,那可就比皇帝低一级,简直梦里都不敢想能见到的贵人啊!

    乙二见老汉此时才明白害怕,又好气又好笑,耐着性子安慰:“我们主子最是和蔼不过,只要你老实回答,自有你的好处。”

    老汉眼睛一亮,想起方才的那锭银子,立刻鼓起勇气,跟在乙二后面,来到楚天幕和西陵蓝的面前。

    此时楚天幕和西陵蓝早已经下马,众人在官道边的大树下,找了块阴凉的地方,搭了个简易的凉棚,两人就端坐在里面。

    楚天幕没有做声,拿着一叠情报在看,这都是近日来,从各种暗桩送来的关于灾情的情报,只看得他头疼不已。

    西陵蓝正吩咐下去,让侍卫们将路边暴毙的流民尸体全部就地深坑掩埋,如今正是秋老虎时节,不妥善处理,只怕没一会这些尸体就会腐烂,引来蝇虫,带来瘟疫。

    侍卫们去处理尸体了,西陵蓝这才有空来问话,虽然她努力想让自己看起来更和蔼可亲一点,可是,看着老汉头都不敢抬,腿还在发抖的样子,抽抽嘴角,决定还是面无表情吧,反正人家也看不到。

    “老人家可是从风河灾区而来?”西陵蓝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温和一点,免得吓到人家。

    老汉哆嗦着身子,回答:“是小老儿小老儿是风河永春县人。”

    “永春县,距离风河二百里,是有名的产粮大县。”西陵蓝努力回忆自己先前翻看的资料,“这次永春县灾情很严重吧?”

    老汉一下子就老泪纵横了:“回贵人的话,小老儿家就在永春县杨树村,这次水灾,整个县都被淹了,咱们村已经抽穗的谷子,全部被淹了。人也淹死了几十个,实在是没活路了,这才一路乞讨逃难而来。全村三百多口人,一路走到应城,已经只剩下一半了,全都死在路上了,连尸骨都没地方埋,将来连口后人的饭都吃不上了”说到这里,老汉眼角流下两行浑浊的泪水。

    西陵蓝沉默了,面对老汉痛苦绝望的眼神,她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好,旁边的楚天幕皱皱眉头,开口问道:“风河水患是七月初发生的,如今都过去一个多月了,官府难道没有拨赈灾粮下去吗?”

    老汉用手抹了一把眼泪,苦笑:“若是我们能领到赈灾粮,哪里还用背井离乡,流落到此。不瞒贵人说,小老儿的杨树村还是好的,能逃出来百来口人活到现在,隔壁柳树村的,一村四百多人,就因为地势低,就只活了五十来个。如今一路走来,又听说皇上病危,现在楚风上下无人主持大局,大家都人心惶惶,只盼着皇上能早日好转,好开仓放粮,给咱们一条活路啊!”

    ps:本书的读者交流群,384079689,喜欢本书的亲们加吧,问题是从哪里看到本书的,或者书中的任何角色名字。么么哒!

第372章 应城() 
老汉虽然没多说什么,但是字字泣血,句句如针,扎得楚天幕和西陵蓝心里一阵的难受。

    大家都沉默了。

    半晌,老汉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连忙起身请罪:“都是小老儿一时嘴快,唐突了贵人,皇上吉人自有天相,洪福齐天,自然会没事的”

    西陵蓝叹息着挥挥手:“老人家不要惊恐,丁四,给老人家二十两银子,一包干粮,送他回村人那里去吧。”

    老汉见说错话了,不仅没事,还得了粮食和银子,喜出望外,连忙道谢,被请出了凉棚,自然有人送他走。

    西陵蓝回头见楚天幕脸色沉痛,只能安慰:“如今形式严峻,咱们再着急也没有用,速速赶回京都才是。”

    楚天幕颔首,起身:“继续赶路。”

    乙二欲言又止,一行人从得到消息快马加鞭的赶回楚风,到现在,十来天,每日里除了吃饭就是赶路,睡眠时间压缩到最少,就是铁人也支撑不住啊。

    只是,一路上关于水患过后的情报,和刚才那个老汉的诉说,都表明楚风现在国内形势相当的严峻,只怕京都朝堂里乱成一团,如果不及时赶回去,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此,乙二,终是咽下了劝说的话,默默地跟在后面,翻身上马,朝着应城而去。

    没半刻钟,就看到了应城城门,正是接近正午的时分,城门却紧闭,城墙上戒备森严,来回有士兵在巡视。

    城墙下,成千的灾民挤在城门口,或者哀求,或者痛骂,或者威胁,试图让城门上的士兵,将城门打开。

    西陵蓝一行人靠近,就听到城门上一个领头的校尉,冲着城门下的人大喊:“你们速速退去,知府大人有令,不准一个流民进入,限你们一个时辰内散去,否则,格杀勿论!”

    这句话捅了马蜂窝,饥渴难耐,所有的活下去的希望就在应城的流民们,顿时炸开了锅。

    “放屁!你们凭什么不让我们进去!”

    “就是,放老子进去!”

    “将军大人,求求你,放我们进去吧,我家小儿子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求求你,行行好,给条活路吧!”

    “这些狗官,不顾我们的死活!横竖是个死,咱们跟他们拼了!”

    楚天幕面沉如水,握着马鞭的手,青筋都暴了起来,“喀吱”一声,沉香木柄,金银丝绞缠的马鞭被捏成两段,“这是怎么回事?”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句话。

    丙三一挥手,刚才送那个老汉赶上流民大部队的暗卫上前来,低声禀告。

    原来,从半个月前,就已经有灾民陆陆续续的来到应城了,应城知府最开始也是开仓施粥,接待了好几千灾民。

    可是应城的物资有限,这么多灾民要吃,要住,要医药,应城知府很快就顶不住了,天天上折子打报告,要求京都支援。

    京都天天让应城知府坚持,坚持,继续坚持!都坚持了半个月了,眼看越来越多的灾民涌入了应城,应城当地的居民生活都受到了影响。一边是要的支援永远不到,一边是几千灾民嗷嗷待哺,知府又不是神仙,当然顶不住了。

    ps,今天中秋节出去玩了,更晚了,啦啦,大家节日快乐,么么要吃月饼哦!

第373章 放粮风波(一)() 
尤其是,因为粮食奇缺,知府一再削减了每天都施粥份额,从以前一天三次,每顿都是筷子插上去不到的米粥,到如今一天一次,全是清汤,米粒可以数得清的稀粥。灾民们填不饱肚子,就开始抢,偷,盗,严重扰乱了应城的治安。

    现在应城的居民是怨声载道,尤其是灾民一多,坏境就恶劣,城内每天都弥漫着莫名的难闻的味道,应城的富户们都已经打包走人,再这么下去,只怕应城要成一座荒城了。

    应城知府也是没办法,这才紧闭大门,拒绝流民入城。

    可是流民哪里肯干,一路走来,肯收留他们的城郭本来就不多,前几天都还能进城,凭毛今天轮到自己就不行?自然就怨恨了起来。

    楚天幕眉头紧锁,沉思了半晌,才示意丁四:“去,叫开城门。”

    丁四应诺,拍马上前,他本是内劲高手,一开口,就压倒了四周轰轰闹闹的流民:“上面的人听着,四皇子殿下有令,打开城门。”

    四周顿时一片寂静。

    流民们敬畏的看着身后的这一队人马,虽然风尘仆仆,可是一个个身强体壮,杀气腾腾,气势非凡,莫非这就是所谓的皇家气度?

    城墙上的校尉自然也是心惊,这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冒出来一个四皇子?听说这位可是楚风国新一代最厉害的高手,迟不来早不来,偏偏在自家大人下令关闭城门拒绝流民的时候来,这可糟糕了!

    校尉勉强让自己镇定下来:“谁知道你们是不是真的四皇子?休要糊弄我等!”

    丁四轻轻一扬手,将手中的一枚四皇子府的令牌轻松抛上了城墙,落入校尉的手中:“这是四皇子的令牌,看仔细了!速速打开城门,不得有误!”

    校尉翻来覆去看了看令牌,似乎没有问题,顾不得许多,匆忙朝城下丢了一句,你们等着的话,叮嘱了旁边的小兵几句,飞奔去找顶头上司去了。

    刚才被楚天幕一行人气势和身份压住的流民开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起来。

    “看到没,皇子耶!活的耶!会动会说话耶!”

    “哈哈,以后碰到二狗那个王八蛋,劳资可以拍着胸脯告诉他,劳资见过活的皇子,气死他!”

    “四皇子他们的穿的衣服真好看,不知道哪一个是啊?不愧是四皇子,连身边的侍卫都长得那么好看。”

    “你们说,见到四皇子了,咱们是不是有救了?”

    “没听说要他们打开城门吗?只要打开了城门,咱们就有救了!老天还是开眼的,遇到贵人了啊!”

    一片附和声中,几个人交换了一下眼色,隐入了人群中。

    没等多久,城墙上就匆匆冒出一个官员来,看他帽子都是歪着,气喘吁吁的样子,就知道是拼了老命赶来的,还没站定,就往城墙下看。

    楚天幕一行人自然十分抢眼,应城知府一眼就看到了,连忙先请罪:“下官来迟,请四殿下恕罪!”

第374章 放粮风波(二)() 
楚天幕没耐心的挥手:“废话少说,开城门。”

    应城知府一脸难色:“四殿下,不是下官不开城门,而是应城现在已经无力接收流民了,要是开了城门,只怕应城就要乱了!”

    四周流民听知府如此说,顿时起哄鼓噪起来:“你个狗官,将我们拦在城外,存心饿死咱们啊!”

    “就是,这样的狗官,留着有什么用?四殿下,把他杀了!”

    “把他杀了!”

    “杀了他!杀了他!”

    应城知府神色又惊又怕又恨,哆嗦着想解释两句,可是声音太小,被流民的声音生生的压了下去,只能闭上眼睛,绝望的看着楚天幕。

    楚天幕冷冷的扫视了一下四周的流民,眼神扫到哪里,哪里的流民就如同被掐住了喉咙,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直到四周一片安静,只能听到人的呼吸声,楚天幕这才抬首看向城墙上应城知府,“开城门,一切后果,我担!”

    掷地有声!

    城上城下沉默。

    应城知府眼神一亮,躬身行礼:“敢不应诺。”

    转身,一挥手,“开城门……”

    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应城城门,缓缓的打开,应城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虽然应城城门打开了,周围的流民,硬是没有一个人敢抬脚上前,都扭头看向身后的那一队人马,四皇子楚天幕。

    楚天幕没有多说,轻拍马腹,一纵飞速驰入城门。

    城门里,应城知府带着应城的大小官员,已经列队在旁等候。见楚天幕入城,躬身行礼:“下官应城知府刘明山率应城官员拜见四皇子殿下!”

    楚天幕没有下马,抬手示意免礼,还没等应城知府刘明山等大小官员起身,直接下令:“乙二,丙三,你们俩带人维持城内的秩序,其余人,跟我去知府衙门。”

    乙二和丙三领命,分出两对人马来,守在城门边,严阵以待。

    城外的流民虽然很想一拥而入,可是在城门两边的人马的气势压迫下,一个个收敛无比,老老实实的排着队,依着顺序进入了应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