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璃妃见此,却更不怕了,故意露出委屈巴拉的神色道,“皇上,您这便是冤枉臣妾了,臣妾只是觉得这位妹妹很投缘。”
这桃衣刚刚入宫,就得到璃妃这般的抬举,皇帝焉能不高兴?
虽然皇帝早盼望着能将桃衣接入宫,可奈何她总是不愿意,又舍不得逼迫她,便交自己随身令牌给她,让她高兴时便入宫。
今日,她肯入宫,便是愿意与他长相厮守了?
惠启帝心下喜不自胜。
身为帝王整日处在政务之中,偶尔也幻想一下虚无的爱情。与桃衣相遇,乃是偶然一次出宫,上次前去多宝阁时,惠启帝虽是为敬妃找暖玉,不过却也是暗中与这心尖尖相会。
这几日的烦闷,他几乎要将桃衣给忘记了。
而她主动来了,太好了!
就见桃衣盈盈上前,冲皇帝行了一礼,“皇上,民女有样东西要献给皇上您。”
“你有何物?”惠启帝眼中发光,微微笑道。
许薰看在眼中,心下直摇头,这是她第一次看到皇帝这般模样。呵呵,卫雪宣真是有心!连皇帝这点微服出巡的小私事都查了个清清楚楚,让这桃衣献上宝物,自然是最好的法子。
听到皇帝如此说,其他的嫔妃都忍不住皱眉,总觉得皇帝与这个民间女子似乎是认识的。因为皇帝的反应实在是太不同寻常!
皇后首先忍不住了,在旁提醒道,“皇上,还是让人先审问这女子一番才是。”谁知道她是不是刺客呢。
这话是大家所有人的心声,但皇后愿意先试毒,大家自然甘愿看结果。
皇帝的脸一下子跌下来,冲皇后盯过去一眼,眉头都拧紧了,仿佛对她十分失望。
皇后变色,忙扭头求救地望向太后,请她来主持公道。
滕太后叹息一声,她焉能看不出来,惠启帝对这粉衣女子的某种情愫。她说道,“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民女名乃桃衣,听闻太后娘娘即将六十大寿,得一物便献上来。无意破坏皇上娘娘们的好事,请恕罪。”桃衣不懂什么规矩,说着话后,便将放在身侧的那幅画送了上来。
惠启帝看到那是一幅佛像,光采飒飒,栩栩如生,令人忍不住心生虔诚。这乃是太后最喜爱的,也是他一直想找的。没料到桃衣如此上心,真是深得朕心呐。
场内其他的妃子也都跟着瞪直了眼,太后娘娘的大寿,大家都暗中准备着呢,就等着到时候抢个头筹。
没想到临了,竟被个民下妇人抢了风头!
皇帝见了大喜,抚掌而笑,“不错不错!”说完后他看向太后,“母后,这是给您老人家的一片心意呀!”
滕太后焉能不知皇帝的意思,内心只叹息,嘴上却道,“是值得嘉奖。皇帝,你认为该怎么赏?”这个赏美人的事情,还是要看皇帝的意思,滕太后可不想扫他的兴趣。
惠启帝面上的兴奋之色昭然而露,赞赏道,“既如此,桃衣献宝有功,封为陶贵人,赐桃花宫!”
只不过献了一幅佛相,就得赏赐得圣宠这还有没有道理了?!
皇帝可不管有没有道理,只知道宫外他心心念念的美人,总算是被他揽进怀里啦!
璃妃心里很是酸楚,本以为自己宠冠皇宫呢,没想到竟完全不是。
宣贵妃瞄了璃妃一眼,笑意不达眼底:“璃妃妹妹,皇上又有了新宠,难道你不为皇上高兴么?”
“宣姐姐说得是,左右我这身子越来越笨重了,陶妹妹若是能侍候好皇上,我还是很感激她的。”璃妃含笑说道,仿佛根本就没听懂宣贵妃的话,但宣贵妃却完全没讨得好处去。
这璃妃话里话外的意思,可不正是她是赢家么,一点都不承认宠爱被陶贵人给抢走了。
皇后不屑于争宠,她在意的是皇上对太子的态度。
第425章 看那里,死了!()
这时就听陶贵人谢皇帝恩,随即又开口说道,“这副佛相乃是出自多宝阁,臣妾也甚为感激那多宝阁的主人,肯出相赠呢!”
多宝阁的主人乃是许寻书。
因为它的原主人是大皇子,此事闹得沸沸扬扬,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顿时场中连皇帝的眼神也都齐齐朝许薰激射而去。
惠启帝朝许薰看去,本来陶贵人前来,他是挺高兴的。但是现在,好心情被削掉一半。
这时陶贵人走上前向惠启帝低声告一句,“皇上,是臣妾思念于您,才借机入宫,数日不见,请皇上体会妾身的心意。”
惠启帝那一半的不高兴本来还在那里横档着,听到这话竟统统跟着消失不见了,转而哈哈大笑起来。他转头看向许薰,发觉这个许郡主有点意思,似乎不那么令人讨厌了,哪怕她的父亲是许壆药。
关于那金矿的事,随便问问许寻书便罢了,她好歹也是朕封的郡主。
这件事与其他无关,惠启帝无意中与陶贵人相遇,后来查探她的身世,发现非常干净。如今许寻书出现助陶贵人,皇帝虽然没那么高兴,可也不觉得陶贵人是被许寻书给控制了,反而是感到这许寻书能投朕所好,是个有眼力价的!
静蕴这时由外而入,看到场中发生的变化,她没有露出半丝异样,状若无事人般。
只见到为太后娘娘煎好的那碗药,被一步步呈送到上前。
滕太后看到药后,先是厌恶地皱起了眉头,随后却也不得不端起来喝。
“皇上,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啊!”
就在药送到唇边时,外头传来御林军卫的禀报声。
惠启帝闻声震怒,“混账,何事值得如此惊慌?”
御林军卫打了外哆嗦,硬着头破道,“皇上,大皇子反了”
“你说甚!”
惠启帝拍案而起,神色冰寒至极。
旁边的许薰垂下头去,嘴角牵起笑:他真是多事,在宫外还担心她在宫内的事不过却是可爱得紧!
敬妃大吃一惊,大皇子乃是她的亲生儿子,现正被关在皇子府呢,怎么可能造反,这是诬蔑!诬蔑!
静蕴忙忙赶过来扶住敬妃,有心想提醒,大皇子的事肯定是为了给敬妃娘娘分心,是有要在暗中使坏,娘娘千万不能上当啊。五指掐进敬妃手臂,将她失控的理智抓回来,这便朝皇帝望去,恳切道,“皇上,皇儿不会谋反,这必定是栽脏!”
近来大皇子对皇帝甚为不满,这事人尽皆知。
惠启帝冷冷瞥了敬妃一眼,那眼神寒酷森怖,使敬妃忍不住倒吸口凉气。郎心似铁,不过如此。就因为许寻书在多宝阁的几句话,她失去了原来的宠爱。
可恨!可恨!
一定要杀了许寻书。
硬生生忍下来,敬妃扭头朝太后看去,然后扑嗵一声跪在地上,就在大家以为她是要转向太后再为大皇子求情时,竟听她如此说道,“太后,因为皇儿的事让您老人家受惊,都是臣妾的错,求太后恕罪!”
皇帝这才也看到太后的药还没喝,再不喝晚上将又睡不着了。
当下强压怒火,下令先给太后喝了药再说,那药都快凉了。
于是满场沉寂,大家望着太后把药喝下去。
手腕突然一软,太后没拿稳,送到嘴边的就这样啪地声连药带碗一同摔碎在地上。
守在旁边的侍卫看得清楚,是一块小石子打中太后娘娘的手腕,才使她手中的药碗掉在地上,“有刺客!”侍卫大吼,“保护太后,保护皇上!”
一宫里的人顿时大乱。
惠启帝忙中抽空,派出御林军卫前去,先将大皇子拿下,其他再说。
宁心宫,先找出刺客,再论处置。
有两名侍卫冲着玄雪这里冲来,方才瞧着刺客就隐匿在这个位置。
药碗打碎,敬妃的心仿佛都要跟着碎了。
这药只要让太后喝下去,许寻书就死定了。可是敬妃扭头朝许薰的位置看去,一眼就认出来,朝玄雪指去,尖叫一声,指出,“是她,是她,她是刺客!”
同一时刻侍卫捉住玄雪,玄雪没收到束手就擒的命令。见侍卫来抓,习武之人本能反抗,当场以一敌三便打了起来。
这时宫内也渐渐平静下来,因为玄雪这个刺客已经被识破,自然不用再防备其他的什么人。
就在两方人斗得如火如荼时,许薰突然大喊一声:“别打了,看那里,死了!”
一听“死了”,侍卫哪还能斗下去,急忙收势。
玄雪也收手,定晴朝小姐所指地方看去。只见就在离太后娘娘脚下不远处死了一只狗。
那是其他宫妃带过来的,方才还活蹦乱跑的,现在嘴角流着黑血,蹬了四蹄。
在它的嘴边上还沾着刚刚舔过的药渍,便是摔在地上的那药汤。
“这药汤有毒?”
太后腾地站起来,眼睛瞪得大大的,背后已经起了层寒意。没想到,有人想让她死!
“是你?”太后朝玄雪指控地瞪去,但转念又摇头,“不是不是你。如果是你,你就不会伤了哀家。究竟是谁?站出来!”
惠启帝连忙赶过来问侯母后,转而让人把玄雪带到近前,责问,“你怎知母后的药中有毒?说!”
玄雪垂下头双膝跪地,不见半分慌乱,中气十足,如实禀报:“皇上,是小姐。方才那宫婢端着药碗经过了小姐身边,小姐闻到那药雾中有一些味道不太对,是以奴婢才会出手。请皇上恕罪,奴婢冒犯了太后娘娘!”
许薰屈膝行礼,跟着说道,“皇上,是臣女无状,请降罪臣女吧。”
敬妃走过来,面色几乎扭曲,直指许薰:“许寻书莫非是在世神医,你怎么可能那么清楚药中有毒,除非你早就料到那药碗中有毒!”本来待太后喝下药后,查找凶手时,查到许寻书的头上。可哪知她竟这样厉害,居然能通过药的热气来嗅出里面的毒素,真是可恶,早知就不该让端着药的宫婢从她身边经过。
许薰也不分辩,面对皇帝道,“皇上,是非曲直自有公断。只是药中有毒,还是应该彻查才是。”她根本就不理会敬妃的话,这导致了惠启帝都有些迟疑了。
第426章 五位太医,五个方子()
一直沉默不语的南邑公主,站在并不显眼之处,不着痕迹地注意着许薰。
见许薰的话似乎被父皇和太后所接受,她这才走出来,对惠启帝行了一礼,开口道,“父皇,许寻书说得不错。”
连南邑公主都站在许寻书那一边,敬妃只能干咬牙,眼看着好好的一计就这样毁于一旦,她本来想把南邑公主拉到自己这边,但现在都枉费了。
扭头冲静蕴狠狠地瞪过去一眼。
须臾,御林军卫头统赶过来,再次禀报:“大皇子殿下手下人叛变,局势很快控制住了,求皇上降旨!”
敬妃听到这话,心下又喜又忧。
那她皇儿绝无叛变可能,现在手下人又出卖于他,若是被抓住,哪怕是有冤情,也难免会被皇帝猜忌!
眼看着皇帝下令,敬妃连忙上前,刚想开口向皇帝求情。突然就听见不远处太后惨哼一声,旋即倒了下去。四下的人呼啦一阵去救,混乱中,敬妃看到静蕴冲自己看过来,眼神果决。敬妃心头复杂至极,即庆幸又无奈,眼下也只有用这个一个法子了。
因为太后突然病发,皇帝没来得及下旨惩治大皇子。
刘太医赶过去,并后面数位太医尽围着赶过来。这时太后被抬进殿去,太医们轮流诊脉,进去五位太医,结果却开出五个方子来。
每人都有一个方子,见之,惠启帝面色凶寒。
皇后急得额上冒汗,太后的医疾一直都是由她来负责的,现在太后不知何故突然发病,若是有个好歹,皇上必定会牵连于她。现在太子已被皇帝厌恶,到时他们母子,将岌岌可危!
所以太后一定不能有事!
皇后朝刘太医看了眼,声音发沉,“太医,母后究竟得的什么病,为什么你们所开的药方竟如此不同?”
“不管母后是什么疾病,若是母后有个三长两短,你们都给朕把脑袋留下!”惠启帝震怒。
大皇子在宫外作乱不说,太后竟也突然病倒。皇帝根本就不把宫外的乱事放在眼中,但是太后若因此有个三长两短,那个孽子将罪不可赦!
这时跟在旁边的陶贵人,便朝皇帝看过去,低低地告道,“皇上,五位太医开具了五份药方。不知许郡主,会开出怎样的药方呢?”她这是举荐许寻书的意思,皇帝焉能听不出来。
但是病中乱投医,惠启帝倒是有了一丝了悟之意。
如果许寻书再开出一份药方,与这五名太医其中一人相同,那么太后的病情便会被确诊。
惠启帝刹那想至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