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胡风也不隐瞒,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通过与范氏的较量,我很清楚,我斗不过范氏。我是个明白人,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与其最终被消灭,还不如提早投诚。我想,范氏有了我的加入之后,不仅整个长安城,包括长安周边的地区都会被我们牢牢地控制地手中。”
李陶听了摇摇头道:“非常对不起,王掌柜,我不能接纳你。”
李陶的回答,不仅出乎了王胡风的意料之外,而且让范长风与董少卿也大吃了一惊。
“蓝蓝田王,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王胡风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我知道你有着巨大的财富,加入范氏会让范氏的实力大大提升。可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才会拒绝你的加入。因为你的经营理念与我截然不同,若你带着你的钱加入范氏,将来产生分歧后,你将成为范氏发展的最大障碍。”
李陶的话让王胡风目瞪口呆,好半晌,他才讷讷地问道:“不知蓝田王的经营理念是什么?”
李陶不知如何对王胡风解释,也不知如何解释王胡风才能听得明白。别说是王胡风了,就算是范长风与董少卿,恐怕也不会明白自己的思路,毕竟现在距自己生活的后世有一千多年。
李陶思索了好一会,对王胡风道:“王掌柜,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蓝田王,您请讲,我洗耳恭听!”
李陶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道来:“从前,山中有个修仙的高人,据说他无所不能,只要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到。世人都想找到这位高人,帮助自己解决这样那样的困难,可惜这位高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很少有人能找到他。但是有个乞丐,却锲而不舍,靠着讨饭四处寻找这位高人,终于在十年后的一天找到了这位高人。高人已经是一大把年龄了,他笑着告诉乞丐道,是因为乞丐的精神感动了自己,所以他才愿意见见乞丐,否则的话,乞丐就算再找十年也见不到自己。”
第三百九十三章 乞丐刘的故事
“蓝田王,你的意思可是说做一件事情必须要有十年如一日的恒心?”王胡风在一旁猜测道。
“你继续往下听!”李陶不置可否道:“乞丐自然是连声向高人道谢。于是,高人便问乞丐,有什么事情需要解决,他一定会帮乞丐实现愿望。乞丐哭诉起来,他说自己以前也是个有钱的商人,可是后来做生意赔了,房产也抵了,娘子也跟人跑了,现在只好乞讨为生。”
董少卿在一旁猜测道:“乞丐是不是求高人帮他重新成为有钱的商人?”
李陶摇摇头道:“乞丐提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他对高人说,现在乞讨的人太多,他希望高人能帮他在行业当中成为佼佼者。”
三人听罢瞠目结舌,良久,王胡风道:“真是匪夷所思,都做乞丐了,居然还要成为佼佼者。”
“高人对乞丐倒是很赞赏,他说,人即使再落魄,也不能服输,就冲乞丐的这种精神,高人答应了乞丐的要求。”
范长风、董少卿与王胡风三人竖起了耳朵,他们知道李陶下面说的才是重点。
“高人告诉乞丐,要在乞讨业有所建树,必须先把自己的名声打出去。高人问乞丐姓什么,乞丐答曰姓刘。高人告诉乞丐,让他今后就叫乞丐刘。高人又问乞丐经常在何处乞讨,乞丐答曰没有。高人告诉他,必须要有个固定的乞讨场所。”
三人聚精会神地听李陶往下说着。
“高人告诉乞丐,让他以后每日就在集市边守着,手里拿个碗,碗里先放上数十文钱,然后在面前立个牌子,上面写上‘乞丐刘’。有自己的招牌,这样就与其他乞丐不一样了。”
董少卿若有所思道:“蓝田王,你不遗余力地四处传扬范氏商号的名声,与这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陶赞赏地点点头,接着说:“高人告诉乞丐刘。有了自己的招牌,这还不够,必须在乞讨方式与其他乞丐区别开来,让别人觉得他有个性,有特色。若还像过去一样,面对熙熙攘攘的人流,拿个碗。伸向人群,嘴里喊着‘行行好吧!行行好吧!’估计大多数人连看也不会看一眼。躲着就过去了。高人告诉乞丐,以后不管什么人给他钱,他只许收人家五文。别人朝他碗里扔钱,一定要看清楚是多少钱,如果是五文钱,就对人家说声谢谢。如果人家给了十文,也不要见钱眼开,赶紧把人家叫住,告诉人家这里只收五文。然后再找给人家五文钱。如果人家给的是两文钱,也把人家叫住,谢谢人家的好意,告诉你家这里最低要给是五文,把两文钱让人拿回去。”
王胡风有些不明白了:“啊?如此以来,人家给十文,要找回五文。人家给两文还不要,这岂不是要的更少了吗?”
李陶笑道:“乞丐刘也是这么问的!”
“那高人是如何回答的。”
“高人告诉乞丐刘,要想在乞讨业成为佼佼者,必须按照自己的话去做,刚开始是有点损失,但以后就不一样了。”
“阿陶。这是为什么呀?”范长风也不明白。
李陶笑道:“九郎,假若你是这个乞丐刘,当你找五文钱给人的时候,那人手里拿着那五文钱肯定会想,怎么回事,要钱的还带找钱的。这种怪事肯定会被他宣扬出去,他会跟亲戚朋友说‘集市边有个乞丐。我给了他十文钱,他却找我给五文。’给两文钱的人就更惊诧了,估计当时就得与你翻脸‘什么,最少得给五文,这还是乞丐吗?’回去以后这个人也会替你宣扬,‘今儿个我可遇见一件怪事,集市边有个乞丐,我给他两文,他还不收,告诉我最低只收五文。’你想想,这些人都免费为你扬名,你的知名度增加了,无形的财富不就增加了,只要聚集了人气,以后还愁不来钱吗?”
三人听罢,不禁低头沉思起来。李陶也不说话,只是端着茶碗,静静地看着他们。
好一会,董少卿先抬起头来,他问道:“蓝田王,那后来呢?”
李陶接着道:“乞丐刘听完高人的话,便离开了。过了一个月,高人心里对乞丐刘不放心,便去了集市找乞丐刘。到了集市边上,老远就看到在集市一角围了一群人,挤进去一看,中间果真是乞丐刘。他面前立着一个牌子,上书‘刘氏乞丐’,乞丐刘正忙着收钱,找钱。人群中有位中年妇道,‘嘿,我们家相公回来跟我一说,我还不相信,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乞丐,只收五文,多了还不要,到这来一看,还真是,您看人家这个乞讨,还真不一样。’旁边一个富家子弟气不过了,‘我还不相信,有人会见钱不眼开。’说罢,便走上前去,拿出一贯钱来,递给乞丐刘,‘你挺辛苦的,别找了。’乞丐刘忙把他拉住,数出一堆铜钱来塞给他,‘谢谢这位郎君的好意,您也不容易,我就收您五文钱,多了不收,欢迎您下次光临。’围观的人看到这场景,竟然喝起彩来。高人看到这里,觉得很满意,也没和乞丐刘打招呼,便从人群中钻了出来。”
范长风听得津津有味,他问道:“九郎,这故事肯定还没完吧!”
李陶点点头:“又过了一个月,天上正下着雨,乞丐刘又来找高人了,‘多谢您的主意,我现在的乞讨业已经蒸蒸日上,若不是今日下雨歇业,我都抽不出来空过来看您。’高人笑道,‘你本身就长了一个适合乞讨的脸,再加上经历了这么多风雨,满脸都是沧桑,稍微有点同情心的人就想给你点施舍。’乞丐刘道,‘说来也怪了,和我一同在集市乞讨的,长的比我惨,可他们一天却要不来几个钱。’高人告诉他,‘这你就不懂了,不要以为你只是在乞讨,你在乞讨的同时,给大家带来新奇,带来快乐。人都是这样,有钱了就想找点新奇的事,如果听说哪有三条腿的蛤蟆,都多人都会不远万里去看看。所以,大家给你钱,不是因为你值得同情,是因为你这个行为让别人觉得与众不同。’乞丐刘听得直点头,‘我明白了,您是说很多人吃饱了没事干?’高人点点头,不再说话了。”
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平公主返长安
“后来呢?”范长风又问道。
“后来,高人再一次来到集市找乞丐刘,老远就看到集市一角围了很多人,比上回人更多了。高人走上前去,挤进去一看,虽然地上放的牌子还是乞丐刘,可人已经换了。高人问那人,‘乞丐刘呢?’那人答道,‘刘掌柜在京城总店呢,这里只是分店,我是他雇来看店的”
“再后来呢?”范长风真有些锲而不舍。
“没有后来了,若再有,那也是九郎你这范氏商号再把故事续写下去了。”说到这里,李陶看向王胡风:“王掌柜,我的故事讲完了,你回去好好琢磨琢磨,若你能明白,就再来找我。若不明白,恐怕我们也没有见面的必要了!”
说罢,李陶起身头也不回便离去了,只剩下三个面面相觑的人。
“陶儿,你可来了!”满脸疲惫的李旦见了李陶如同救星一般。
“叔翁,出什么事了吗?”李陶问道。
“陶儿,你也知道朕准备让三郎即位的事了吧?”
李陶点点头。
“这么久以来,朕一直在和稀泥,可朕也有底线,朕的底线是三郎的太子位置不能动摇。一旦太子不稳,大唐就会重新陷于动荡之中。自从则天以来,大唐已经动荡了几十年了,作为一个皇帝,朕不希望它继续动荡下去。可是现在,在太平的压制下,三郎已经朝不保夕了,怎样才能确保三郎太子的位置不动摇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给他一个不容挑战的名分,这个名分就是皇帝。”
当初,李陶与李隆基定下了示敌以弱的计策,今天看来,已经现出效果了。他不由赞叹道:“叔翁好气魄!”
李旦摇摇头道:“上个月,朕召见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向他讨教道术。司马承告诉朕。所谓道,就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啊。我又问他,一个人自然可以这样修炼,那要是治理一个国家应该如何?司马承祯告诉朕,国家和个人没有区别,只要摒除私心杂念。顺其自然,国家也就治理好了!所以。我才下定决心让位于三郎。再说了,这也是当初你我二人早就商议好的。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现在却遇到问题了。”
“遇到问题了?什么问题?”李陶问道。
李旦苦恼道:“可是朝臣大部分人都是太平公主的人,他们不同意朕传位于三郎,朕也是无可奈何呀!”
李陶思虑了一会,对李旦道:“这件事还真有些麻烦,叔翁,这样吧,你先容我回去想想,等我想好了。再来回禀叔翁。”
“陶儿,你得快点呀,朕可实在不想再在这火上烤了。”
“我知道了,叔翁您等着我的消息吧!”
第二日傍晚,李陶又去见了李旦。二人长谈了一夜,直到天亮时分,李陶才打着哈欠离开了皇宫。谁也不知道他们二人谈了些什么。
远在蒲州的太平公主,虽然离开了长安,但日子过得颇为惬意。
蒲州刺史是太平公主的心腹,对她照顾备至,把她安排在当地最好的建筑关帝庙内居住,有宏伟的大殿。明亮的房舍,几重大院内古柏苍松遮天蔽日。院内到处是花草,幽雅别致,犹如仙宫,没有干扰,没有尘嚣,整日与崔湜和随去的十几个娈童戏嬉玩耍。过着神仙般的日子。有时,她甚至觉得就这样过一辈子也挺不错。
关帝庙中有一个司香火的庙祝叫慧范,年不过三十,英俊、聪明,百般伶俐。听说住在庙里的,是名扬四海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常常在她面前献殷勤,借机一睹公主风采。虽说是五十多岁的老太婆,在他看来倒是个不过三十的风流女人。从此,他神魂颠倒,夜不能寐。
太平公主也很注意这个慧范,有事无事地找他问这问那。三来两去,已各自有意,趁一个月黑之夜二人成了好事。
慧范运用从旁门左道那里学的对付女人的本事,悉心侍候太平公主,使她感到从未有过的舒心和快乐。
“因祸得福,不虚此行。”她常常用这八个字来形容在蒲州的难忘的日子。几个月后,睿宗下旨要她回京时,她倒舍不得走了。睿宗传太平公主回京,一则是念兄妹之情,再则是想与她商议传位于太子的事。
回京城的马车里多了个和尚,太平公主旅途更浪漫了。回到长安后,慧范被安排在天慈寺。与当年薛怀义一样,慧范隔三差五去公主府问安。
这一日,普润方丈将慧范喊进了自己的禅房。
一个黑衣人正坐在禅房内,慧范一见,赶忙单腿下跪道:“暗影间部王诚见过首领。”
禅房内坐着的不是别人,正是李申。根据李陶的要求,李申对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