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纨绔到底-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此时。姚崇才有些明白了,敢情李陶这是用这二人的特殊身份,在为灭蝗造声势呢。
  果然,当二人讲完之后,李陶便径自走到了卢怀慎的案几前,质疑道:“卢阁老,刚才普润大师与陆先生都已经讲的很明白了,蝗虫是生灵,难道人不是生灵吗?你不忍心看着蝗虫死,难道你就忍心看着人饿死吗?你要是怕杀蝗虫招来灾祸,那就让姚阁老一人去做灭蝗之事,这样就不会连累你了,如何?”
  李陶这用的是激将法,他这么一说,卢怀慎倒不好再反对了,要是再反对,岂不成满脑子私心杂念,不敢担当了嘛!卢怀慎虽然能力差点,但是在道德上一贯自律甚严,他可不愿意被人小看。
  卢怀慎起身,大大方方道:“蓝田王言重了,卢某反对灭蝗倒不是因为怕招灾祸,既然灭蝗对朝廷有利,对百姓有利,那便会全力以赴协助姚阁老做好这件事,敬请放心。”
  李隆基摆出这么个架势,就是傻子也能看明白,陛下心中是赞成灭蝗的。加之,卢怀慎也改变了主意,剩余的大臣哪 还有反对的。
  片刻间,昨日还争执不下的朝堂之上,便只剩下一个声音了:那便是全力灭蝗。
  李陶见众位大臣意见已经统一了,他又道:“近日,我召集了不少名医,查阅了古籍,今天才知道,蝗虫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治病良药,它可以单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治疗小儿惊风、百日咳、气急,息内风,止痉挛等,并且还有滋补强壮的作用。”
  群臣听罢,一阵哗然。
  李陶笑道:“知道大家不信,所以今日我专门为到场之人准备了一桌好菜,大家可以尝尝。”
  说到这里,李陶向殿门外喊道:“进来吧!”
  大殿的门开了,许多侍者鱼贯而入。
  “第一道菜,飞蝗虾排,原料为蝗虫二十只,鲜基尾虾十二只,菜肴特点色泽美观、香酥适口。”
  “第二道菜醉蝗,原料活蝗虫一斤,基本特点芳香无腥,味道鲜美。”
  “第三道菜香辣飞蝗,原料蝗虫一斤二两, 冬笋、西芹、大葱,基本特点鲜香微辣,蝗虫肉软嫩可口。”
  “第四道菜飞蝗腾达”
  “第五道菜稣炸蝗虫”
  “第六道菜红烧蝗虫”
  “第七道菜油煎天鸡”
  “第八道菜金沙飞雁”
  


 四百八十二章 汴州刺史

  说到这里,少年瞪了一眼王云成,冷冷一笑道:“你应该记得,当初把一对古香炉拿来当,古香炉通身可是红如火炭呀应该说,这对古香炉如何才能冒烟,如何不会冒烟,你比任何人都清楚!你这一昧心,不仅坏了孙掌柜半辈子修来的好名声,还害了他的性命!”
  这时王云成早已臊得满脸通红,竟扑通一声跪在少年面前,一时羞愧难当,向少年说出了实情。
  原来,王家绸庄遭遇火灾,货物损失殆尽,亏空巨大。王云成想尽快补上亏空,也是王云成年轻一时丧失理智,才想此下策,拿这对会冒烟的古香炉去诈孙掌柜
  可也让他万没料到的是,眼前这少年竟会寻到紫荆山,最终找到紫烟树,让古香炉重新冒出紫烟,再次出现那奇特景观来。
  
  少年向阿史那献劝道:“阿史那兄,王云成伏法,可以慰藉孙掌柜的在天之灵了。”
  阿史那献向少年道:“蓝田王,你替我了了这桩心事,谢谢你了,如今我可以安心离开长安了。”
  少年不是别人,正是李陶。
  李陶摆摆手道:“莫急,阿史那兄,还有一桩心事,我帮你了了以后,你再走也不急。”
  “还有一件心事?”阿史那献不解。
  “恋玉姑娘在我府上!”李陶轻声道。
  阿史那献脸上露出了迷茫的神色。
  李陶也不隐瞒,将自己知道的经过原原本本告诉了阿史那献,最后道:“我让人将准备剃发的恋玉姑娘劝回到了我的府上,明日,我便请陛下给你与恋玉姑娘赐婚。当然,还有康禄与雪莲。”
  阿史那献感激的不知说什么好。
  李陶歉意道:“过两日,我要去汴州,恐怕不能参加你们俩对新人的婚礼了,但我会送去贺礼的!”
  阿史那献点头道:“有你这份心意就足够了,蓝田王。你放心,只要陛下旨意一下,我会尽快去西域的。”
  
  汴州城外,刺史倪若水面沉如水,静静地站在驿道边上。他领着汴州大小官员,在城外迎候钦差蓝田王李陶。
  “刺史大人,听说蓝田王可不好对付。若因灭蝗之事得罪于他,恐怕不太好吧?”倪若水身后的长史小声劝道。
  “为何要管他好不好对付。我这是为了大唐社稷着想,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他能奈我何?”
  倪若水嘴中虽如此说,可心中也在打鼓,这蓝田王李陶的名声实在是太响了,若他真要对付自己,那
  就在倪若水前思后想之计,一旁有人提醒道:“刺史大人,来了!”
  倪若水抬头望去。驿道上瘦数十匹快马飞驰而来。李陶这钦差与别人钦差果然不同,别的钦差都是仪仗开路,排场大的很,他这里却没有任何仪仗。
  转眼间,快马便到了眼前,为首的是一个俊郎的白衣少年,不过白衣之上沾满了灰尘。一看便知是急急赶路所致。
  白衣少年勒住马一抱拳道:“在下李陶,不知倪若水刺史可在。”
  倪若水上前一步道:“下官倪若水,迎候钦差大人!”
  “汴州的灭蝗可否已经开始?”李陶问道。
  “钦差大人,下官有要情禀报。”
  李陶勃然大怒:“这么说,还未开始?”
  “正是!”倪若水点头道。
  李陶面上阴晴不定,好一会。他对身后的随从小声说了几句什么,几名随从从队伍中飞奔而去。
  李陶下马,对倪若水道:“刺史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倪若水犹豫了一下,便跟李陶到了一旁。
  “倪大人,字子泉,恒州藁城人,则天皇帝时的进士。开元初。在朝廷、担任中书舍人、尚书右丞,后外调汴州任刺史,倪大人在其任上,倡教育,且直言敢谏,在地方官中名声颇佳,我说的可对。”
  李陶来之前可是做足了功课,对倪若水调查的清清楚楚。
  “正是!”
  “你反对灭蝗,认为蝗虫是天灾,不是人力所能解决的。所谓天灾就是上天的警告,应该让陛下修德才是。你还说当年十六国时期,后汉皇帝刘聪也捕过蝗虫,最后越捕越多,连国家都亡了!这是前车之鉴!是这意思吗?”
  “正是!”倪若水理直气壮道。
  李陶摇头笑道:“倪大人,亏你做了这么多年官,有些事情居然看不明白。你怎么敢拿刘聪来跟当今陛下比呢?刘聪是伪主,所以德不胜妖,自然制服不了蝗虫。可如今是圣朝,妖不胜德。凭陛下的圣明,一定能消灭蝗虫!你难道对陛下的正统性有怀疑吗?”
  倪若水一听脑门上的汗水便下来了,虽然李陶有强辩的成份,可他当初递奏折的确没有想到这一点,这可是陛下的忌讳。
  李陶接着质问道:“你不是说蝗虫是上天的警告,应该让陛下修德吗?按你这说法,倪大人道德高尚,蝗虫应该不会进入你这个州了。为何偏偏是汴州先出现蝗灾的,这是不是说你这个刺史品德不好呢?”
  李陶这是以其之矛攻其之盾,让倪若水哑口无言。
  “去年,陛下派宦官到江南征集珍贵鸟类,想要放在禁苑之中。宦官下江南,必然要经过汴州,到了之后也是要酒、要肉,异常飞扬跋扈。倪大人见看宦官如此放肆,便向陛下进进谏说,如今正是农忙的时候,陛下却让各地捕鸟来充实后花园。这些鸟从江南、岭南运往长安,不知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每到一个地方,使者也要吃肉,鸟也要吃肉,让老百姓看了多不好啊!大家会说陛下您贱人贵鸟啊!你还说,陛下什么时候能把凤凰当成凡鸟,把麒麟当成凡兽,天下才真是有福气了!倪大人的这次上谏,是为民请命,得到了陛下的大力表彰。为国家交纳赋税的是百姓,种田的是百姓,可现在,倪大人却为了不灭蝗,而置老百姓的死活于不顾,这不是昏了头是什么?”
  李陶所说向陛下进谏之事,一直是倪若水最引以为豪、也是最为出彩的一件事。如今,李陶用此事来讥讽自己反对灭蝗的举动,让他很是愤怒,可却也无法辩驳。


 四百八十三章 蝗虫自杀

  “来的时候,姚阁老交待过,在此次灭蝗中表现突出的地方官员,要优先提拔到朝廷任职。而抵制灭蝗的官员,会毫不犹豫地就地免职。”
  李陶的这句话让倪若水震动很大,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开元二年,李隆基颁下制书,在京官内选择博学通识、能力强的人任职地方,授予都督、刺史之职;同样,在地方官中选择政绩突出的,升任京官。这个制书一颁行,许多能力不错的京官就任职地方了,身为尚书右丞的倪若水,就因为这道制书被外派到了汴州担任刺史。尚书右丞是四品官,而汴州刺史是三品官,算是升职了。但是,长期以来,官场都有重京官、轻外官的观念,所以倪若水还是闷闷不乐。
  在倪若水到达汴州的时候,正好一个叫班景的地方官也因这道诏令,从扬州调到长安担任大理少卿。路过汴州,倪若水给他饯行,羡慕得眼睛都红了。喝完送别酒后,眼看着班景的马绝尘而去,倪若水站在灰尘之中,一动不动,眼睛都直了。
  他对手下人道:“班生此去,何异登仙!”
  手下人劝他:“人走远了,这里灰尘大,咱们回吧。”
  倪若水还是舍不得走:“这哪里是灰尘,分明是仙尘嘛!让我再沾沾仙气吧。”
  倪若水虽然不愿意当地方官,但是他的才能还是有的,而且他为了早一点回到长安,在汴州干的很是卖力。
  正因为这一点,李陶才会对倪若水谆谆诱导,若换了别人,他何须如此多的废话?
  在李陶的威逼利诱之下,倪若水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了。他嗫嗫道:“蓝田王,我明白了,可现在汴州的灭蝗之事已经耽误了,这如何是好?”
  李陶摆手道:“这倒未必。说不定蝗虫会自杀呢,我们还是先进城再说吧!”
  “蝗虫会自杀?”倪若水眼珠子差点瞪出来了,他还待细问,却见李陶已经上马,向城中而去了。
  到达汴州的第二日,李陶派出的随从也回来了。
  “主人,灭蝗使两天前便到了汴州。汴州下属的六个县中,两名不配合灭蝗的县令被免职。由灭蝗使代理,如今六个县都已经开始了灭蝗。两日内共灭蝗一万三千担。”
  听了李陶随从的禀报,倪若水愣住了。三天前,朝廷派来的灭蝗使总共六组二十人的确到了汴州,他们要求倪若水配合灭蝗,但倪若水坚持要等钦差来了之后再说。后来,驿馆官员来报,这些人离开了汴州城,不知所踪。敢情这些人越过了倪若水,直接赴各县形如灭蝗了。
  “一万三千担,不错,看来效果是不错的。”李陶满意地点点头。
  “这些蝗虫真的是自杀?”倪若水还是不信。
  “倪大人不信,可以亲自派人去打探。”李陶笑道。
  又过了一日,倪若水派出打探的衙役回来了。
  “刺史大人,我带人到汴州城外的小李庄打探过了。而且我还带着死蝗虫回来向大人复命了。”
  “噢?带回多少?”倪若水急忙问道。
  衙役道:“大人您还是亲自去看看吧!”
  倪若水急步走到外面一看,只见沿路一溜停了七八辆马车,有几名衙役正从马车上往下搬箩筐,不大工夫,地上就摆了五六十只筐,倪若水上前一看。筐内全是死蝗虫。
  前往打探的衙役过来道:“请大人验货,这只是小李庄在一夜之间捕杀的蝗虫。”
  倪若水问衙役:“你亲眼看见这是他在一夜捕杀的吗?”
  衙役答道:“是的,大人,里正叫人在地头烧了几十堆火,然后往火里撒进一些药,不久之后就有大群蝗虫飞来,有些自己飞进火里烧死了。很多堆在地上用条帚一打就打死了。”
  倪若水这才信服,他长叹道:“没想到这蝗虫竟然真的会自杀。”
  李陶哈哈笑道:“其实那不是自杀,是在火里放了特制的药,药气漂到空中,诱得蝗虫前来投火投地而趁机灭之。”
  “如此一来,灭蝗并非难事了。”倪若水也觉得欣慰。
  “哪有如此容易,这才刚开始!”李陶给倪若水泼了盆冷水:“从明日起,我要巡视各县灭蝗,烦请倪刺史给我派个熟悉情况之人。”
  “蓝田王,要不下官与你同去吧!”倪若水向李陶征询道。
  “你在汴州坐镇,协调督促各地灭蝗,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