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纨绔到底-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尴尬之际,一个长髯老者走过来,抱抱拳:“你们三家谁也别争了,老朽倒有个主意,公平合理。”
  三个人一看,这老者正是本地德高望重的老艺人江大洋,已经退隐多年了。
  三人便平了心气道:“江老请指教。”
  江大洋说:“你们三家和郭满子比书,谁唱得最好,谁就做郭满子的师傅。”
  三人心里都有点虚,但舍此无他路,便点头道:“好,谁怕谁啊!”
  颖州城一溜拉开了四个书棚,刘清水、张大元、吴麻子、郭满子一一亮相,群英荟萃,把个颖州城几乎翻了个底朝天。百姓们倾巷而出,一饱耳福,数日不返。
  比试了三个月,无人比过郭满子,听众把郭满子的书棚围得水泄不通。事情更加难办了,技艺出众的郭满子必须挑一个人做师傅,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郭满子。而郭满子始终一言不发,只看定了仙风道骨的江大洋。
  半晌,江大洋指着刘清水等三人:“你们谁觉得自己最有资格作郭满子的老师?”
  三人面面相觑,都无以应对。
  江大洋捋着长髯笑了:“老朽以为,郭满子独成一家,技艺出众,何须拜师?”
  刘清水道:“可可咱们不能坏了规矩啊。”
  江大洋朗笑一声,道:“艺人艺人,从艺从德,艺高德尚,无师自师,有些旧规矩,该改就改改吧。”
  刘清水等人叹惋一阵,又无辩驳之力,最后只得点头称是。
  江大洋指着吴麻子,说:“麻子,有样东西该物归原主了吧?”
  吴麻子微微一怔,恍然大悟,忙令门徒把弦子交还给了郭满子。
  郭满子眼含泪水,向江大洋深鞠一躬。
  从此,无师不能从艺的百年陈规被打破了。
  两月之后的一天,一个后生忽然找到郭满子,让他到江大洋家去一趟。郭满子一直对江大洋心存感激,忙随后生前往。到了江家,郭满子看到江大洋身旁还坐着一个人,那只独眼让他不由愣在了地上。天啊,真想不到,这人竟是独眼刘。
  独眼刘站起来,笑呵呵道:“满子,没想到会是我吧?你在颖州叫响了,我真替你高兴啊。”
  郭满子醒过神来:“是啊,太意外了您怎么会到这儿来?”
  郭满子对江大洋拱了拱手:“我来一为看望师傅,二为见你一面。你有所不知,当年我正是师从于江老师学艺,学成后江老师便逐我出门,如我当初让你远走一样。或许你认为这太过残忍,可你却不知老师的良苦用心。不让你拜师,是怕你一生蒙在老师的影子之下;让你远走,是为了让你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其实,当初你一离开开封,我便捎信给江老师,对你暗加关照,此番波折,多亏了江老师巧为周旋啊。”
  郭满子这才茅塞顿开,不禁两眼一热,躬身施礼道:“老师淡泊名利,甘做人梯,真可谓德艺双馨,树立了一代师风啊!满子谨遵师训,平生收徒当效法不二,将师风继承光大,永昭后人!”
  
  当郭满子听李陶派来的人说潞州开了一家戏庄,想请他来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姜绞原来那七八家货栈的新任总掌柜,竟然是一个胖乎乎的孩子。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李陶的好兄弟范长风。最初的时候,不管李陶如何劝说,范长风死活不敢接手,毕竟他从没有做过生意。最后还是华菁菁一顿臭骂,这才让范长风苦着脸应承下来。不知是曾经在家中耳濡目染,还是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材料。
  范长风经营几家货栈,做得顺风顺水,特别是胭脂和茶叶,成为了盈利最多的两项。
  胭脂作坊由一对夫妇负责,男的叫林童,女的就叫胭脂。胭脂长的眉清目秀,可惜是个瞎子。林童和胭脂原先只是姜绞原来胭脂铺的普通匠人,可自从李陶听了林童夫妇的经历后,毫不犹豫让他们夫妻两人管理了胭脂铺,并许诺每年从胭脂的收入中给他们分红。
  
  
  


 第一百三十六章 茶庄

  **要一千贯钱。胭脂卖身十贯钱进了**,要赎,却要一千贯钱!
  **翻着眼睛看林童:没一千贯休想!现在是一千贯,明年兴许就是两千贯!
  林童想不出自己用什么办法筹钱。不久,他上山当了土匪。只有当土匪才有机会抢回胭脂。一想到胭脂每天都在火坑里煎熬,林童觉得自己的心都要碎了。
  因为脑子灵活,又会淘漉上好的胭脂哄得匪首母亲高兴,林童渐渐得到信任。当他终于有机会带着人下山,他要打劫的第一站就是杏春楼。可等他带着人进了杏春楼,找遍了楼上楼下,却不见胭脂。抓到**,**吓得语无伦次,说胭脂早在一年前就被盐商买走带去了扬州。
  **的话如一盆冷水兜头泼下,林童整个人都呆住了。手下拿到了金银财宝,一把火烧了杏春楼。林童回了山,却闷闷不乐。扬州山迢水远,何处去追寻胭脂的足迹?
  再无理由待在山上,趁着月黑风高林童逃离了山寨,坐船乘车,直奔扬州。
  赶到扬州,林童无以为生,只有重操旧业,又淘漉起了胭脂。扬州富庶,林童用异方淘漉出的胭脂竟深受大户内眷的喜爱。不久,林童就开始自由出入几家大盐商的门庭。几经打听,他终于得知胭脂被一黄姓盐商买回纳妾。可不幸的是,黄姓盐商老朽,几个月前命归西天,胭脂被盐商的妒妻赶出了门,现在下落不明。
  林童的心如同针扎。胭脂,难道离开了扬州?现在他该再到哪儿寻找他的胭脂?
  坐在瘦西湖边,林童忍不住悲从中来。20年前,也是在水边,他看到哭得有气无力的女婴。他当宝贝一样捡回了她,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再也见不到她。
  月华如水,林童仰脸望天,潸然泪下。
  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衣声。夜深人静,谁在湖边洗衣?林童诧异。循着声音,他来到密林深处的一个草棚。
  草棚里,一个年轻女子手拿杵槌,蜀葵花盛在一个干净的石缸里。她不紧不慢地捣着。那不是捣衣声,那是在做脂粉。林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是胭脂。竟然是胭脂!
  他缓缓走到胭脂身边,她看着他,却没有停手。她的双眼被盐商妒妻弄瞎了。
  “胭脂,”林童轻轻叫了一声。
  胭脂一愣,手里的杵槌掉到了地上。她摸索着站起身,嘴唇抖动着,半晌才叫了一声:“哥哥?”
  刹那间,林童泪如雨下。他紧紧地将胭脂抱在怀里,恨不能将她嵌进自己的骨肉中。
  
  林童和胭脂对李陶感恩戴德,干起活来更加卖力,李陶用后世的知识不断指导二人,使得胭脂质量更加上乘,以至于供不应求。
  
  “李叔,怎么样?还习惯吧?”李陶笑嘻嘻地看着眼前茶庄掌柜。
  茶庄掌柜笑道:“小主人,刚开始的确不习惯,不过现在感觉还不错!”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李文皎。没错,李文皎现在是名符其实的茶庄小二。潞州只有李陶这处茶庄这里有风味上佳的茶叶买,铺子中不仅卖茶,还摆放着胡桌胡椅,供客人喝茶。有歇脚的人,要一壶香茶,喝后感觉这茶叶不错,走时便喊一声:“掌柜的,来上二两。”
  茶庄的掌柜是个陌生人,谁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只知道他叫张昭,都称其张掌柜。
  店内的茶叶柜台有些特别,不是木板,而是用六尺长,厚三寸,宽二尺的青红石板。据李文皎说,这是家里祖传的,他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处,只能当柜台放茶叶使用。说来也怪,这青红石板上的茶叶放久了,茶香更浓,茶气更芬。而且喝了从李文皎这里卖的茶,有个小病小伤的都好了,人们越传越神,纷纷前来购买茶叶,所以生意十分兴隆。
  “李叔,委曲你了!”李陶叹了口气道。
  李陶当然知道让李文皎做这茶叶掌柜是大材小用了,可为了自己的计划,只好这样了。
  “是的,小主人,我也觉得李叔委曲了,让他做这掌柜,他却不肯!”张昭在一旁附和道。
  张昭跟着李陶来到潞州之后,便被李陶安排做了这茶铺的掌柜。和李文皎熟悉之后,他也跟着称呼李陶小主人。
  “不委曲,小主人!不就是做戏吗,这个我在行!”李文皎笑呵呵指着张昭道:“小主人可真是慧眼识珠,能把他挖来,近些日子和他相处,我可从他身上学了不少东西!”
  “李叔太谦逊了!”张昭客气道。
  “李叔,你若不在意,可否让张昭和申哥一同学习《韬晦术》,毕竟今后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张昭是自己人可以信得过,如何?”李陶征询着李文皎。
  “这敢情好,正好可以让张昭可心指导申儿一二!”李文皎欣然应允。
  “小主人,你觉得我们这法子管用吗?”李申在一旁怯怯地问道。
  李陶望着李申笑道:“申哥,你放心,肯定行的!”
  李文皎严肃地对李申道:“申儿,你虽然学了《韬晦术》,可你要知道书上的东西都是死的,你可莫成了那纸上谈兵的赵括。借着此事,你好好与小主人学学何为权谋之术。”
  “是,李叔!”李申对李文皎颇为畏惧,赶忙躬身道。
  李陶抚着柜上的青红石板问道:“李叔,张昭,这田中则一次也没有来过吗?”
  “没有!”张昭摇头道。
  李陶微微一笑:“想不到这厮还真能沉得住气!不过,你们放心,他迟早会来的!”
  李申忍不住问道:“小主人,你如何断定他一定会来?”
  李陶盯着李申一字一句道:“有些人天生就是一条鱼,无论他有多聪明,最终都会上钩的,关键是看这铒值不值得他去冒险!”
  
  “阿娘!我回来了!”李陶一进门便喊道。
  元氏、裴岳和华菁菁齐齐迎了出来。
  “陶儿,外面没什么风吹草动吧?”元氏眉头紧蹙。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市

  到潞州的这些日子,元氏很是郁闷。这倒不是因为她不习惯潞州的生活,在她看来,只要每天能看到李陶,在哪里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以前隐居在穷乡僻壤,至少不用担心被人发现了行踪,日子倒也平静。可现在不一样了,李陶四处张扬,这万一要是漏了行踪岂不大祸上身?虽然元氏也希望儿子能出人头地,可她这心中总觉得惴惴不安。
  李陶自然知道元氏心中所想:“阿娘,我有话想与您说!”
  元氏不由奇怪道:“陶儿,你今天是怎么了?”
  裴岳在一旁劝道:“主母,你就听小主人说说吧!”
  “就是,阿娘,你听听阿陶怎么说嘛!”华菁菁也在一旁附和道。
  李陶望着华菁菁似笑非笑道:“我阿娘什么变成你阿娘了?”
  “我”华菁菁脸红了。
  “是我让菁菁这样叫的,怎么?你不乐意?”元氏赶忙为华菁菁解围,假装愠怒盯着李陶。
  “乐意!乐意!”李陶见元氏出马了,哪敢再去调侃华菁菁。
  “小主人,咱们进去说吧!”裴岳打圆场道。
  四人坐定,李陶斟酌道:“阿娘,我听常打猎的人说,若是在野**到狼,最忌讳扭头就跑。只要一转身,作势要跑,狼马上就知道了你比它弱,第一个咬的便是你。”
  元氏并不言语,只是静静地听着下文。
  “当我们遇到狼的时候,它会把我们的逃避当成是怯懦,从而彻底吃掉我们,我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了!阿娘,我们所躲避的那些人与狼无异,他们都是欺软怕硬的,若是我们一遇到他们就闪身逃跑,定会被他们缠上,咬个遍体鳞伤。要对付狼,只有把自己也变成狼,这是最好的方法,也是唯一的法子。所以,我不打算躲了!”李陶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想法。
  “可是”元氏明白儿子的心意,可心中多少还有些担忧。
  李陶宽慰着元氏:“阿娘,你放心,我是不会蛮干的!只有当我比他们强大的时候,我才会反击的!”
  元氏听罢叹了口气:“陶儿,你想好了就去做吧!若是真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一定不能瞒着阿娘,阿娘会陪你到底的!”
  
  “岳伯,我让你打听的事情如何了?”出了门,李陶将裴岳叫到一个僻静的角落悄声问道。
  “都打听清楚了,在潞州城北门三里外的杨柳墩,每月逢三的日子便会有人市交易!”
  “明日正好是初三,岳伯,我们们去瞧瞧!”
  
  杨柳墩,李陶不知此名因何而来,他在这里没见到一颗杨柳,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姜掌柜,这人市中的奴婢都来自何处?”李陶好奇地看着姜绞。
  李陶第一次来人市,对此间的交易一无所知,自然要找个熟悉的人跟随,见多识广的姜绞是最好的人选。
  “李小郎君,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