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邦与这位戚家女儿的一夜情,不是虚度。后来,由此结下姻缘的戚家女被封为妃嫔。
母以子贵的年代,儿子就是争宠、争夺后位的资本。戚家女儿的确凭借一夕之宠赢来了许多荣华富贵,也终因这一夜之宠变为吕后刀下的人猪!皇帝制度扭曲了封建社会的一切,尤其在后宫中扭曲了无数美丽的女性,使她们变得残酷、无情,而她们原来是那样值得同情。
现在,戚家女一心憧憬的是美好的未来。而未来的一切是不可预知的。
第二天清早,刘邦起床后拜见了戚家老人。用过早饭,便向老人辞行。
戚家父女不想天赐的姻缘仅此一宵,苦苦挽留刘邦。
酒醒后的刘邦,清楚自己要干的事业,而大丈夫何患无妻?江山丢了,就一切都完了。
“岳父大人,爱姬。”
刘邦一手拉着一人。
“我军遭到如此惨重的失败,将士们不知都散落何方,我怎么能在此久留呢!等我集结好军队,找到容身之地后,一定接你们父女前往。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我绝不爽约。”
刘邦陈辞很慷慨、用情。
戚家父女不好强留。戚家女儿初承雨露,一宵恩爱之后便是两地分离,滴滴香泪抛洒下来,依依难舍之情,尽显露于眉间眼角。
身为大英雄的刘邦,也难逃“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窠臼。执手相看泪眼之后,还是硬起心肠,扬鞭策马,投身到英雄的世界中去了。
离开戚家父女,刘邦一行重新踏上漫漫旅程。
走着走着,前方烟尘四起,惊得汉王慌忙躲入树林之中观察动静。
来的不是楚兵,是自己人。
刘邦这才舒了一口气。
为首的部将是夏侯婴。夏侯婴在彭城失败时,保着刘邦的车乘,与弃车上马的刘邦走散,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寻找,才得与汉王相遇。
“大王,请换马登车。”
第72章 漫漫逃生路(4)()
听从夏侯婴言,刘邦登上了车乘。
汇合了夏侯婴部,刘邦悲喜交加。喜的是,重逢了第一批、就会有第二批,第三批部下的来投,力量会很快壮大起来;悲的是,此次的失败带来的后果,哀鸿遍野,难民满途。
刘邦的车队经过一队难民。其中的一男一女两个儿童引起了夏侯婴的警觉。
“这两个孩子莫不是大王的一双儿女?”
夏侯婴报告汉王后,引领着两个孩子来到刘邦面前。
刘邦仔细辨认,两个孩子衣着破烂,面色憔悴,却是自己的一对亲生骨肉。
父子相见,不禁动容,泪如雨下。
“儿啊,只你二人,你祖父,母亲在哪儿呢?”
孩子把出门逃难,途中遭遇乱兵,与祖父、母亲失散一事,据实讲给父亲听。
听罢,刘邦心中升腾起浓浓的父爱,这样小的年纪便要颠沛流离,着实可怜啊,我要照顾好他们。
刘邦还没来得及走出适才找到的亲情,一列飘扬的旗帜表明了另一队堵追的楚兵的到来。
“快走吧!”
刘邦催促着车夫赶车。
车轴的轱辘似乎快不过战马的四蹄,夏侯婴在汉王车后亲自推车前行。
眼看着楚兵季布的人马越来越近,刘邦心中焦急,一把将自己的一双儿女推至车下。
“辎重减轻,或许快些。”刘邦想。
“大王,这是何意?”
夏侯婴不解刘邦之意,双手托起两个孩子重新放到车上。
刘邦走一程,季布追一程。眼见得季布就追至身前了。
刘邦二次把孩子推下。
夏侯婴又把孩子放到车上。
如是几次,刘邦发怒了,厉声喝斥道:
“我等危急万分,难道为这两个孩子,断送我们的性命吗?”
“大王可他们是您的亲骨肉呀!你怎生舍得呢?”
“住口!汝胆敢再言,定杀不饶!”
刘邦决心已下,孩子又被踢了下来。
夏侯婴不敢多言。他纵身跳下车,从士卒手中牵过一匹马,飞身跨上,左右两腋下挟住两个孩子,跟在汉王车后。
两个孩子在乱军阵中被吓哭了。恐怕最不理解的是,亲生父亲竟会屡次把他们从车上扔下,父子重逢的动人场面刚在眼前闪过,温暖的父爱竟会如此迅速地降温,父亲竟然是那么一个冷酷、虚伪的伪君子。
确实,丢下两个孩子的车辆跑得很快,季布追赶不上,只得无功而返。
追兵远去的身影渐渐消失,汉王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一些。
夏侯婴护着一双王子、公主追上车。刘邦拉过两个孩子,轻轻抚摸他们的头发,仿佛在安慰他们,要孩子们尽快从逃亡的惊骇中走脱出来。
孩子们太小了,他们还不懂得去认识逃亡前后的两个父亲。
他们出生的又太早了,因而也不知生于帝王家的幸与不幸。
摆脱了追兵,重又团圆的刘氏父子及随从将士,从小道到达了下邑。
下邑,这个小镇,由刘邦的妻兄吕泽驻扎。
镇虽小,对于失败未久的刘邦来说,仍算个不错的安身之所。
彭城、睢水战败失散的汉军将士,闻讯汉王在下邑,纷纷来归。汉军的元气逐渐恢复。
军队重新集结,对于刘邦是件快事,但这仍不能除去他心中的一块积病。
“老父、爱妻哪里去了?”
多方探听,才知太公和吕氏都被项羽掳了去。初时不知二人是死是活,汉王号啕不止。后来有确切消息说二人虽为项羽所获,但未遭毒手。
刘邦知道,老父、爱妻陷于敌手,一定会被作为人质。项羽也定会以此为诱饵,诱使刘邦投降。
刘邦曾有龙潭经历,岂肯再次身入虎穴!没有办法,父亲、妻子暂且割舍吧。
项羽迁怒刘邦的不肯投降,曾下最后通牒:
“如不降,烹汝父!”
刘邦复信项羽,竟说希望得到一杯羹汤。
骨肉、血脉之情,在刘邦看来,时常是可以割舍的。哪怕一时割舍,将来为之报仇雪恨呢?
与刘邦父、妻被虏的同时,王陵的母亲也被项羽抓获。
孝、义,被世人奉为必备之德性。项羽正是抓住这一点,欲胁迫王陵投降。
王陵的母亲,堪称一位女中豪杰。她不欲儿子背负叛汉不义的罪名,不肯作书劝降;也不欲陷其子于不孝之地,毅然决然以死断掉王陵的动摇之心。
王母志节高尚,而且已经看到,宽厚爱民的汉王将来必定主宰天下。
王母的死,尤其是死后鼎烹的遭遇,加剧了王陵与项羽之间的仇恨。
同样的际遇,使刘邦多了一位死心塌地的追随者。
失利过后,刘邦势力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他所能给王陵的,只是安慰,节哀顺变嘛。刘邦的老父、娇妻不一样在敌营吗?退却是为了下一次更猛烈的进攻。
第73章 漫漫逃生路(5)()
基于以退为进的考虑,刘邦退出了梁地。
处于胜利巅峰的项羽,尽管刘邦有认输表现,仍然进攻不止,对降地也不例外。
可是,项羽忽略了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刘邦也是。亦惧亦恨的状态持续不了多久,总会强烈爆发的!
接连的失败,严重挫伤了汉军的士气,将领中找不出敢言战事的,更不用说有谁能拿出退敌良策了。
刘邦愤怒了。
“我愿以关东之地,分授豪杰,何人肯为我破楚立功?”
话音未落,一人闪出,为汉王献计。
刘邦转眼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足智多谋、鸿门宴上立过奇功的谋士张良。
“先生有何妙计,请讲当面!”
“有三人可享关东之地。九江王英布、彭越和韩信。”
“请先生明示。”
“英布与楚有矛盾,彭越助齐据梁,此二人皆有大材,可为我所用;韩信在汉王帐下,用兵神出鬼没无人能比。此三人得关东土地,必感激涕零,死力图报。”
“先生所想甚好。彭越,韩信好说,而英布怎样才能背楚从汉呢?”
“只需遣一能言善辩的人士,驰去英布处游说,定能达到目的。”
刘邦依张良计行事。韩信等人果然派兵来援。
韩信确实所向披靡,与楚兵交战三次,大胜三次。荥阳在他的经营之下,迅速成为军事重镇。
韩信连连大捷的奏报传到了刘邦所在的栎阳。刘邦得意极了,虽爱宝货与地盘,而此次他并不后悔损失关东的一片土地。小失换来的是大得。
栎阳城内,汉王刘邦立了太子。五岁的刘盈被刘邦选为法定继承人。
萧何自然是辅佐重臣。关中地区新置的宗庙、社稷都由萧何掌管。尤其艰巨的任务,粮草兵饷的筹集,运输也由萧何全权负责。富庶的关中之地,是汉王刘邦争霸天下的大后方;而居留关中的萧何更是刘邦的股肱。
如此重托于萧何,刘邦确已有了新的打算:他要去荥阳,他要施展他的抱负,他要雪耻报仇。
第74章 战争,在得失间延续(1)()
第十三章战争,在得失间延续
明眼人看来,刘邦的戏法或许不太高明,但已经换来了英布对天盟誓,要誓死为汉王效命。项羽有时太过斩尽杀绝。英布的妻小作为他的替罪羊全部遭到了杀戮。
刘邦来到荥阳,与韩信部会师。谈到讨伐项羽之时,群情激奋。
看到将士们踊跃从命,刘邦心里十分痛快。唯有一人使刘邦痛快之中夹杂了一丝不悦。
这个人就是魏王豹。
征讨项羽,正当用兵之时,魏豹请假回家探望母疾。
老母有病,回家省亲,也是人之常情。刘邦准允了他,并约定了归期。
魏豹平日对汉王始终唯命是从,刘邦认定他不会有贰心,才作出了如上决定。
刘邦万万没有想到,魏豹一到平阳,便截断河口,设兵驻守,公然叛汉联楚。
“我待魏豹不薄,他叛我,必当诛之!”
刘邦如是想。
“但是,倘能以谋士劝说他回心转意最好不过。树敌,不如减敌,这样可全力对付项羽。”
郦食其被选定为这一策略的具体实施者。
星夜兼程,郦生来至魏豹营中。
汉军营中,公认郦生拥有三寸不烂之舌。无奈此次之行,使尽浑身解数,晓以利害祸福,总不能打动魏豹。
魏豹有他的一套哲学:
人生在世,犹如白马过江,若得一日自由,便遂一日心愿。
长期以来,寄居汉王篱下。他以奴仆待我,不打即骂,一点也没有君臣之礼,我何苦久侍他呢?
郦生劝降不成。复命汉王时,讲述了魏豹对刘邦的不敬之辞。
刘邦盛怒。
“休怪我!仁至义尽,必先礼后兵!”
于是,韩信被任命为左丞相,率曹参、灌婴二将,统兵伐魏。
韩信为“能军”之人,这一点刘邦深信不疑。可魏豹叛汉,倚仗的又是什么呢?莫非他有什么秘密武器?
知己,同时还要知彼,这才能取得胜利。
“郦先生,魏豹有恃无恐,定有能人为将,是哪一个?”
“柏直为将。”
“柏直小小的年纪,乳臭未干,怎是我韩信将军的敌手。”
“骑将呢?”
“大王,是冯敬。”
“冯敬,有勇无谋,他抵挡不住我方灌婴。”
“还有步将?”
“是项它。”
此人更是无名之辈,也难敌曹参。”
刘邦看来,敌方的三员大将都是草包熊蛋,对韩信前方等人的担心是多余的,他汉王等待的,就是韩信他们屡战屡胜的好消息。
韩信又是怎样出奇谋、败魏军,以报汉王知遇之恩的呢?
刚到临晋津,韩信观察到对岸布满了魏兵。赶造船只,径自渡河,与守军正面交锋,必有一场恶战,汉军在明处,伤亡不会小,而上流的夏阳,是魏兵唯一一处守备空虚的地方,此处应为汉军的突破口。
韩信终于想出了用木罂载兵渡河的妙计。
木罂船只坚固,夏阳又是敌人疏略之处。
渡河成功后,一阵冲杀,安邑城易主。韩信挥师入城。
攻陷安邑,直接威胁魏都平阳。不等韩信叩关,魏豹径自率军堵截,一路掩杀至曲阳。
长驱直入远离腹地的汉军,深知有进无退,个个杀敌奋勇。
在韩信、曹参两位将军的指挥之下,直逼得魏军走向穷途末路。
魏豹本来就没有什么韬略,一败即逃。
韩信哪里肯放过。
魏豹无奈,面子也不要了,下马投降。
主帅投降,兵士更是纷纷缴械。平阳城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