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门娇:殿下,来战!-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她知道他的身份,哪怕他一层银面具遮住了脸,声音也经过他的刻意处理,也逃不过她的眼睛。他答应过她,之后做事前一定要多为无辜的人们考虑,可他还是无可选择地走上那一步。

    大盛、晋、黔与梁四地必须一统,动乱的天下必须平定,要结束随时会来的战争,这是唯一一劳永逸方法。他一直在想着,要用最少的干戈来换取四方归心,该死的是那些在权力刀尖上舞蹈的人,不该祸及百姓,所以他才会向晋国“求和”,用迂回的方法逼晋国就范,但权欲永远是残酷的,没有人会轻易放弃。

    他的情非得已总有一天明初会明白。

    “有些事,非做不可。”承元眯起眼睛,直视逼入眼中的阳光,“公主的意思我明白,但你,又何尝不想杀进京城,拿下仇人的头颅呢?”

    明初眼皮跳了跳,倒没对承元的话有太多惊讶。他现在投靠了大盛,成为摄政王的一号红人,想必早把她的身世查个底朝天了,他说的也没错,她做梦都想杀了摄政王,把大盛国肮脏腐败的朝廷灭得一个不剩。

    “我们都是同样的人,”不知为什么,承元胯下的马儿有些急躁,不停地挪着蹄子,时不时轻鸣几声,“别再各自埋怨了吧,你若在我这个位子上,也会做同样的决定。朝廷虽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他若覆灭了,受苦的还不是平头百姓?公主,我既然把命交给你,自然欢迎你来取,但在此之前,希望我们都能达成所愿。”

    “达成所愿?”明初呵呵一笑,不知在嘲讽什么,“投靠一个杀人如麻心狠手辣的主子,搅得天下大乱,就是你的愿望?别跟我说你想要天下大统,不再四分五裂,一个奴才而已,你没有资格说那么冠冕堂皇的话。”

    承元叹口气,伤神地自言:“原来在你看来,我只是一个奴才。”

    “不,我说错了,”她抱歉地纠正,“原本你是奴才,但现在,你只是一条狗,还是一条疯狗。”

    摄政王跟她的仇恨如海深,摄政王对朝廷和百姓犯的罪罄竹难书,昔日承元曾为了澜城誓死守城,今日的他居然做摄政王的走狗,一意挑起天下乱事,他不可原谅!

    说完她果断回身,含着泪策马离开了使团:“走吧,带着你从晋皇手上骗来的国书向摄政王求赏,像狗一样地活在他的庇荫下,我祝你飞黄腾达,早一日升天!”

    这些天来,重见的欢愉都被她无情的诅咒击得粉碎,承元望着她孤单离去的背影,心情一瞬落到了谷底。

    他抛出两座城池,只为换她重见天日,换她短短几日的展颜,他能为她做的暂时只有这么多,但经此一事,卫琛必不敢再低看她,也不会再把她投狱,如此一来,她就有机会重新站在阳光下了。

    她不原谅他是对,在他决定对立于天下之前,他早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果这一次他能让天下归心,让鼎盛的大盛重新站起来,不再内斗,不再被外邦觊觎,使破败的大盛回到原先的样子,那是他的不世功劳,利在千秋。

    可如果他失败了,让这个四分的天下再次万劫不复,就是他莫大的罪过,他万死难赎。

    “明初,如果你是我,一定也会这么做的……”他自念着旁人听不清的话,遥望她驰远的一人一马,视线一片模糊。从明初走上“郡主”的那条不归路时他就知道,他跟她对立的那一天总有一天会来到,但那时,他只当是他们一个在晋,一个在大盛,却没想到她和大盛有血海深仇,而今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不得不暂先傍着摄政王,这触到了明初与摄政王的那段恨,他原谅她的不原谅。

第117章 人心难测() 
直到明初一人一马消失在地平线上,承元才揭开他脸上的银面具,露出一张惨白清瘦的脸。

    半年前他和明初分道后,就潜回了京城,他靠着自己的智慧与对事的独特见解,很快便得到了摄政王赏识,地位直冲而上,一跃成为摄政王最宠信的人。也是如他所料,王家自从兵败,回朝后便开始被其他世族打压,摄政王党不断扩大,而维护皇帝的王家屡遭瓶颈。

    时势都在如他所料地发展着,希望眼下的局势同样能遂了他的愿。

    “主使大人,”李程驱马过来,不解地问道:“你刚才在跟公主说什么呢,我看你们好像有点情况,你不是真看上她了吧。”

    “李程。”承元的声音异常庄重、不容置疑,连向来不大正经的李程听后都不觉后背一紧:“主使请说。”

    “即刻,以大盛使臣身份,带上卫琛和我们签署国书去黔城。”

    李程是个明白人,“主使的意思是,向安乐王示威?告诉他们我们已经和晋国达成协议,让他也向我们大盛服软?”

    “对,让他知道自已腹背受敌走投无路,之后再逼他们向大盛俯首称臣。”

    “可是晋国方面怎么办,他们已经立国了。”李程问。

    承元轻蔑一笑:“等梁王和安乐王先后向大盛称臣,晋国一支独秀,也撑不了多久的。比起安乐王,晋国又好得了哪去?”

    李程立刻点头如捣蒜表示认同。三皇子涉嫌谋反被关入大牢,和卫琛芥蒂甚深的大皇子领兵在外,只剩一个二皇子,还有他那个露出狐狸尾巴的娘——显夫人,这种局面下的晋宫可说一触即发,夺位之争随时可能爆发。

    “好,我这就带卫琛的国书去黔城,你说,等搞定了安乐王后,要不要也拿去给梁王看看?”李程笑问,年轻轻的眼角都笑出了褶子。

    “你说呢?”

    “啊,你说我身为皇室子孙,为天下统一玩命很正常,你一个王府的先生,干嘛也这么拼?不是我说,你知不知道京城有多少人明里暗里想把你搞死?”曾经,李程也是其中之一。承元投靠摄政王后,给摄政王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保皇党也视承元为眼中钉,李程作为李家子孙,在心里当然维护的是正统皇帝,而不是摄政王那个窃权的老东西。

    但渐渐地,李程改变了原先的看法,觉得承元虽站在摄政王的队上,做的却都是利国利民的事,自从他进入摄政王府,冤案正在减少,也鲜少会有朝廷大臣遭到摄政王清除,还推行了几项利于社稷的政令,原本混乱的朝纲,也在慢慢理清。

    “想我死的尽管来吧,我又何惧?”承元失神地看着明初消失的地方,惆然地说。

    连她都动了杀他的心思,这是他最令他害怕却又无可避免的事,他不怕死,从十一年前他爬出密道,看到遍地鲜血淋漓的尸首时,他就注定了要走一条充满鲜血的道路。

    明初曾给他带来一丝阳光,但他们心里的阳光,都停留地太短,太短……

    晋宫,在卫晋祥带兵入黔、三皇子和如夫人出事后,似被蒙上了一层阴翳。不知是不是卫琛有意想用明初,明初果然没再收监,还能隔日与韩生见面,除了一切在卫琛掌控下之外,相对来说还算自由。

    明初跟卫琛本没有了不得的仇恨,除了鄙夷卫琛的作派之外,倒也不算死对头,何况明初没少得到卫晋祥照顾,卫晋祥不仅照顾韩生,还为她挑选士兵做她的私卫,比对真正的卫敏还要细心,再加上明初和大盛为敌,在一定程度上还得借着晋国这势。只是眼下晋国和大盛签定了交好的协议,不知卫琛会不会出卖她,从大盛那边再捞好处。

    她堂而皇之地出入宫禁,形式上享受公主该有的待遇和威信,而那个真正的卫敏,却活得像她的影子。

    一日家宴上,明初受邀来到偏殿用餐,席间有李芙蓉和显夫人,还有几位新近入宫的才人,二皇子卫晋连也在,季书晴“身子不适”没有参加,卫敏仍不在列。

    卫晋连二十来岁,人比较清瘦,和卫晋祥相比简直单薄。

    正座上的卫琛见人来得差不多,开口说道:“这次安乐王有难,断了咱们的一臂,咱们晋国也别想太安稳了,这次和大盛签署协议,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否则朝廷很可能会再次对我们动兵,朕又何尝不知道大盛会借协议的事在各王之间行离间之计,只要等到安乐王过去这个坎就好,朕真的乏了。”他最疼爱的小儿子私刻玉玺想造他的反,卫晋祥又去了黔城帮安乐王渡过难关,现在晋国突然少了一个顶梁柱,昔日大退朝廷军的威风也已不在。

    卫琛的话一落,满殿响起心疼地抽气声,都在诚惶诚恐地劝卫琛宽心。

    明初却一副事不关己,低垂眉眼像在思考。

    “明初,”卫琛唤着她的名字,她这才抬起头,向卫琛点头应承:“皇上。”

    “你代替敏儿的那件事过去太久,如今你也放出来了,过去就过去了吧,”卫琛打起了感情牌,“料你也是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当时代替敏儿也不是出自本心,更没有做对不起晋国的事,不如以后就留在晋国吧,你仍然可以享受公主身份,当是朕多了一个女儿。”

    “谢皇上厚爱,”明初心里漫出一丝嘲讽,要不是卫晋祥力保她,只怕卫琛早就把她给活活弄死了,要不是承元说大盛皇帝看上了她,涉及利益交换,只怕她还在暗无天日的地牢里,谈什么放下?只不过是卫琛觉得将来可以用到她罢了。明初表面上不起微澜,“能得皇上不计前嫌,是明初莫大的恩荣。”

    “这就好了,从此朕又多了一个左膀右臂。”卫琛乐得开怀,举起杯盏央众人饮酒,“从此卫家又有新成员了,来,为明初干了这一杯。”

    一口饮下满杯的酒,明初故意试探地说道:“皇上啊,可惜承元不在了,不然有他帮助皇上,皇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提起承元,卫琛笑容满面的脸忽然冷下,“提他做什么,反正半年前已毒发身亡。”

第118章 通通都要拿回来() 
承元中毒死了是明初给卫琛的说法,为的是让卫琛别再找承元下落,让他顺利脱身,从此看遍山水如他所愿。

    可惜,很多事都不再是原先想象的模样。

    “承元本是潜邸的一名属下,对皇上也是忠心的,一路出了不少的力。”明初只知承元虽然身为原晋王府一员,有才华却无实职,事后还遭到卫家父子的迫害,可见他们肯定知道承元的底细。

    这一回承元再回晋国,居然已是朝廷中炙手可热的谋臣,这让明初不禁去想,晋国与承元之前为什么要以那种方式相处,他与大盛国会不会又有某种联系……

    “为晋国出点力他也是应当的。”

    明初凛然危坐,洗耳恭听。

    “不过,你已经把他放了,说起这些毫无意义。”卫琛放下酒杯,身边侍从立马为他满上。

    “是不是皇上不方便说呢?”明初问。

    话说到这里后卫琛就不再多提,只是举杯邀明初喝酒,席间说些体己的话,直到席开过半,卫琛退下了殿上的其他人后才,才和明初重新谈起了承元。

    “你若不问,朕不会跟你主动提起他。”肃穆的承德殿里,卫琛慢慢地道:“当初我们收留了他,对他有恩,他救朕是出于报恩,已到了现在,朕也没什么好隐藏,朕要杀他,却也是因为他的身份。当年他父亲卷入惊天大案,是朕救了年幼了他,之后他隐姓埋名,在晋王府做事,说到底,我们对他也曾交心过,深信过,因为他确实是个知恩图报的孩子。他和晋祥关系很好,所以在朕当时受重伤时,晋祥才重用他。”

    看来承元的身份果然不简单。

    “等到澜城破了,朕知他中毒没几天日子了,反正都是一死,不如给他一个好的归宿,”卫琛说得很坦荡,“另外我也有其他的意思。”

    “这么说,承元本来就是朝廷的人?”明初后背发寒。

    卫琛摇头一叹:“他的真正身份,是大盛国皇室一员,前太子长子。”

    “那个传说中被烧成灰的皇长孙?!”明初脸色突然变得煞白,难怪承元总不像一个小兵,他的高贵气质,傲睨一切的性情,以及他深不可测的心思,谜一样的眼神……

    送他离开大都时他说,有些事,非做不可。

    因为他站在那个立场,所以他必须为大盛国统一出力,他必须在这块土地上掀起风浪,为大盛国争取更多的机会。

    一切,都很清楚了。

    “是他。朕就是要让他死在连喜手上,这样一来,连喜即使能活着回到京城,他也活不下去,前太子一脉还有不少朝臣,正好连喜吃了败仗,他们肯定会抓着这一点,把连喜参死为算。”

    “皇上说的对。”明初觉得心口发凉,人心最难琢磨,卫琛连一个中毒快死的人,也要榨干他身上最后的价值。

    即便明初不曾经历过承元那样的心境变化,也能感受到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