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也许是心理作用,我感到周围的气温有点凉。
看看其他人,没什么变化,只是章怀踌躇了一下。他有心理阴影了。
麻袋站住了,拿出一张纸递给了我,然后和我握了一下手,说:“你一直以为我是日本人,其实不是,我是中国人,叫沈开明,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我说:“沈初七,都叫我小七,”
他说:“我知道你一直有个疑问,那本书的封面为什么是我。”
我点点头说:“确实不明白。”
他说:“还记得我说过,你是第四个遇到我的人吗?。”
我说:“对呀,这有关系?”
他说:“有关系,那个第一个遇到我的人,是个作家,他是日本人,叫荒冢。他来罗布泊是为了体验生活,打算写一本关于它的书,但他迷路了,走进了迷魂地。出去时他告诉我,书的名字已经想好了,叫《那一年,我的罗布泊》”
我完全明白了。
荒冢把沈开明放在封面上,是为了纪念,也是在感恩。
他离开了。
走时告诉我们,从洞里出来后,去湖边找他,他再把我们送出去。
我们来到洞口,坐下来,喝了点水。
看着黑漆漆的洞口,我确实感到有点怵,它就那样敞开着,在等着我们。
古玉打开背包,开始组装微冲。
章怀也掏出枪检查起来。大家就这样默默的准备着,谁都没说话,那场面,就像就像大战在即,一触即发一样。
我看着张青,他也看了看我,从举手的那一刻起我已完全信任了他,因为彼此都知道,此去不是寻宝,弄不好是要没命的。
“走吧”。
说完这两个字,我率先走了出去。
古玉这时把组装好的微冲交给了张青。
现在我们所面向的,其实就像一个很大的石头堆,它中间露出的大窟窿就是洞口。
我猫着腰,很轻率的就从入口钻了进去。我根本没有想到,这一钻,自己的人生竟然被彻底改变了。真的是天意!
进入以后,前面不到半米的地方便是一个没有具体形状的入口,入口连着下面的一条甬道,向着斜下方延伸,不知道它会有多远。
我犹豫了一下,伸出脚试了试甬道的台阶,挺结实。
一步一步的,我开始向下面走。每走一步,都小心的用脚试探。我不知道他下面有多深,怕万一台阶出现松垮,我一脚滑空,就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走出十五六个台阶之后,洞宽阔了一些,但光线完全没有了,我喊了一声:“我后面是谁?”
有人答:“章怀”
我掏出手电在四周晃了几下,又朝后面照了照,说:“章怀,你后面是谁?”
章怀“啊?”的一声慌忙回头看,这一幕把我逗笑了,它以为我在告诉他8后面有陌生人。
明白过来后,他没好气儿的说:“张青,靠”。
我说:“阿玉,把你的手电拿出来,你在最后面,位置高,大家都能用上”。
古玉答应了一声,很快,有光支了过来。这样确实管用,又省电。
温度有点低了,但可以承受。我边走边数着台阶,数到28的时候,到底了。
这时,前面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间。
古玉用手电四下照了照,他的手电可能没电了,光线不强。
“你们觉不觉得这里好像…那个啥!”张青说。
章怀说:“那个啥?我觉得他妈的像个黑窑子”。我斜了他一眼。
我说:“张青,你说像啥
张青说:“不知我说的对不对哈,我觉得它像一个地下核武库或者实验室”。
我说:“不一定,先看看,四周都有什么。”
古玉这时说:“小七,把手电给我,你们先在这里休息一会儿”。
我边问了声干嘛,边把手电递给了他。古玉拿着手电就向回走,在台阶旁的洞壁上仔细的照着,不一会儿,他喊了一声:“你们过来”。
他照着一处洞壁说:“看,这是什么?”
我们都看到,在光照下,那里有一个用刀子刻上去的十字花。
这个发现,让空气瞬间紧张起来。
很明显,刀痕是新鲜的,应该刚刻上不久。
毫无疑问,有人刚经过这里,并且沿途标注了记号。
看了一会儿之后,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耽误时间。
我说:“先到处看看再说“,说完就离开了台阶,朝着广场的右侧走了过去。
第65章 深坑()
我们四个人,四只手电,一起朝着同一方向走,大概走出30多米后,到头了,前面都是石头和土,我在上面做了记号,接着,顺着“墙”继续走,张青曾提出两人一组向着两边分开走,他的理由是,这“墙”有弧度,应该是圆形的,分开走会快一些,最终两组人还会汇合,他说的有道理,但我没同意,我觉得那样分开可能会有危险,因为刚才那个十字花的出现不会是偶然的,我们可以藐视它,但不能忽视。说不定那个人此时就躲在某个地方正盯着我们。
我在前面,走了700多步,看到一个很大的豁口,这个豁口像一个故意开出来的通道,一直延伸到很远,手电照不到尽头。过了豁口继续沿着“墙”壁走了600多步后,看到了标记。看来,这里是个直径大约300米的圆形广场。只有一个出口通向其他地方。
我招呼大家坐下来,商量一下。
我说:“这里看上去的确像一个很大的地下工程,但没有资料显示罗布泊曾经开发过矿藏啊。”
古玉说:“也许是秘密进行的呢,就像64年的原子弹。”
我说:“这不太可能,现在是什么社会了,这么大的工程,要多少设备?光是把这些土运出去都不是哪个人能够做到的,除非是国家来操作才行。但不管谁来做,都不可能完全保密得住。”
章怀这时掏出了火腿肠吃了两口,可能是噎着了,他边掏出水边说:“唉呀妈呀,噎死我了,那个豁口是炸开的,你们没看出来呀?”
我说:“嗯?炸开的?”
章怀说:“我看过开山爆破炸石头,那豁口一看就是炸开的。”
我说:“你的意思是说,这个广场和那个坑道原来不是通着的,后来有人把它炸通了。”
章怀:“对对,老夫认为是这样。”
“它也许是古代留下的。后来有人炸开了那个通道,是为了引着我们朝里面走,你们觉得不是吗?”
一直沉默的张青突然说了这句话。
他说完,大家面面相觑,都沉默。
是的,张青的说法最为合理。
古代?
这个悠远的名词一下子让我联想起很多事……
……蚩尤战败后,那颗心至今被压在黄河底,大禹时期它险些复活,于是禹王制九鼎再次压制……周文王背姜尚东行800步,周朝得天下800年……刘伯温皋兰山上斩龙脉……袁天罡太极阴晕插金簪……
古代的传说太多了,我从未较真儿过它的真假,但一直相信,有些东西不太可能是空穴来风。
可眼前这个呢?它又是关于哪个朝代的传说?它在这里又静静的睡了多少年了……
要不要进去?我在犹豫。
对一件事物,每个人的直觉都是不同的,我想先交流一下再说。
我掏出烟,每人分了一支。
“都有什么想法,要不要继续走?”我看着他们三个。
古玉说话了:“小七,其实我这半辈子没啥朋友,有你这么一个也算够本,既然你要去,我只能跟着,不然你没了,以后的日子没了念想,我可怎么活?哈哈哈哈哈!”
张青:“其实我这条命就是你们救的,不然我早就交代了。既然是白捡的,那就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把它充分利用好。我这么说是有道理的,不是吗?哈哈哈”
他俩说完,章怀抓耳挠腮的站了起来,来回的走着。
“你们都这么会表达,让我怎么说呢,嗯?这么说吧,我的想法他妈的和你们竟然出奇的一致。”
他们说完,我什么也没说,重重的点了几下头。
这一切,他们说的轻描淡写又富有诗意。
但是,我当然都明白…
又休息了一小会儿,几个人站了起来,我们继续出发。
进入那个豁口,我才发现,通道里面越走越宽,旁边又出现了很多岔道,但大多都被炸毁了,走不过去,如果强行进去,就需要时间去找路,还要清理障碍物。更重要的是,这里面的结构相当复杂,特别是在被摧毁之后,不熟悉的人很可能会迷失在废墟里。
我们走着走着,几乎同一时间产生了很强烈的直觉。这庞大的地下工程,就好像一个牢笼,想要困住什么东西。
在当时,这里的具体情况我们都不清楚,但直觉确惊人的相似,都感觉到,这个地下工程的深处,有什么东西存在,一旦这个东西破笼而出的话,所有人都死定了。
这直觉让人产生了畏惧。我也一样。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个发现,就是那个十字花,它又出现了。
我判断,这是有人故意留下的符号,符号的作用是记住来路。因为地下工程很复杂,进去的人唯恐走迷,所以一路走,一路不断留下这样的符号,如果走到深处实在走不动了,还可以顺着这些符号回到出发点。
这里是罗布泊,荒僻到没有任何生命,谁会刻下符号?
可想而知,他一定是个有心人。
我带路,依据是前面不断出现的标记符号。我想,这个人既然来到这里,就肯定是有目的而来,而且他不至于迷路,跟着他,总要比到处乱撞好一些。
顺着这些标记,我们四个人渐渐走到了地下工程的深处。因为整个工程旧址都被炸的一塌糊涂,所以,我心里对工程的大概轮廓没留下多少印象。
整个工程的走向是逐次深入地层的,就好像走在一条盘旋向下的盘山公路上。到了这个时候,我看明白了,再多的炸药也不可能把如此庞大的工程完全炸的面目全非,那些人炸毁的只是关键性的部件和区域,他们是想让整个工程基地陷入彻底的瘫痪,再不能运转。
走着走着,到了尽头,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深坑。
张青站在我身边说:“如果没有相关常识或者经验的人,第一眼看过去,都会认为这个工程好像是在开矿”
我说:“你认为不是?”
他说:“不是,绝对不是”。
接着,他指着深坑说:“这个工程是庞大的,位于地表还有地表浅层的一些工程建筑和构架,估计全部都是用来为核心部位服务的,因为那么多人在这里搞工程,后勤保障最起码就是个非常繁重的任务。那些建筑可以轻易的炸成废墟,可这个核心部位却无法彻底摧毁。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在地表下开矿,不过再看看,就打消了这个想法,因为规模太大了,大到让人无法想象。”
接下来我们谁都没说话,看着眼前这个工程。
工程核心部位,是一个直径大概二百米左右的巨大的圆柱形坑,这应该是机械一点点搞出来的。
它从表面看,会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可是仔细看一会儿就会发现,这好像是个非常简单的事。它的工作流程一点都不复杂,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如果在古代,可能要耗费巨大的人工,刀劈斧凿,经年累月的干,要干上很多年。要是现代,估计是用内燃或者液压凿岩机,打出炮孔,再用电铲作业。那样效率会大得多。
看了一会,我们开始议论,最后焦点都汇集到一处…………这么大的一个地下工程,一路走来所经过的基建和后勤保障部分,应该都是为主体工程服务的,但眼前所见到的这个主体核心工程却只是一个直径200多米的深坑。也就是说,这只庞大的施工队伍折腾来折腾去,原来什么都没干,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全部用来在这里挖坑了。
“他们在挖什么?”
我拼命的想,想要把工程核心部位给想象出来,搞那么巨大的一个圆柱形坑,到底是要挖掘什么呢?
这坑下到底有什么?
第66章 影 子()
“猜不出来的,除非下去看看”
这时张青似乎看出我正在使劲儿的想。
我说:“下去?”
说心里话,这个想法我还真没有。
本来,这次没和李林他们一起走,却选择来这里,就已经很荒唐了。
其实,在章怀的眼睛神奇般的好了以后,我们就有理由退回去,但那时已经到了罗布泊镇,去体验一下穿越也未尝不可。这依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