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生涯之贾赦-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少爷话,老太太起了,老太爷院子并未有动静,老爷已经上朝去了,太太奴婢不知。”

    答话的依旧是菘蓝。

    屋里头有规矩,该谁的事儿得谁做,都不可越了规矩。大丫鬟的体面就是这么来的。

    老太太岁数大了要吃软和的,老太爷要口味重的,贾母怀孕得养胎的。

    贾赦指着盘子挑了几样吩咐丫鬟送过去。

    这是老规矩了,东大院有小厨房,每餐都是如此。

    一旁候着的茜草冬青麦冬三人用食盒装了,他才开始用餐。食不言寝不语,一顿饭细嚼慢咽吃了,把未动过的菜赏了丫鬟,又是漱口又是净面,这顿饭才算完。

    等用过饭,贾赦看着丫鬟来来回回的,就他一人傻坐在榻上,这才发觉他已经好久没有松快日子,都快忘了初识招猫逗狗的愉快生活,“秋英,去把那白毛鹦鹉拿过来,去老太太院子。”

    “哎。”

    秋英一叠声应下,逐个给主子穿戴上,“少爷又长个了,回头回了老太太,老太太一定高兴。”

    “老太太保准少不了你们的赏,到时大家可记的分我一半。”

    贾赦也一笑,老太太疼他,屋里的丫鬟拿他当装备BOSS刷,绝对回回不落空。

    话音一落屋里众人也笑,主子好伺候是下人的福气。

    若说府里哪是好去处,众人铁定都说这东大院好,大少爷是个好脾性的,老太太赏赐又多,可不是个顶好的活。

    说来也怪,是原著的惯性还是怎么的,这东大院的前头还是马厩。这可不是谁虐待他,反而是贾老太太心疼他每日要起大早。若是住在荣禧堂的院子,还得绕一大圈,因此特地划了一块地,修了前厅中堂后堂各五间的院子,外书房修了带廊子的六大间并一座假山,种着各种名贵花木,待到时节只怕美不胜收。

159。第一百五十九章() 
A ,最快更新红楼生涯之贾赦最新章节!

    防盗比例百分之九十; 不超过比例将显示防盗章,不便之处请谅解  待二人进殿,不惑之年的泰聪帝就先笑开了。

    说来这俩人都是看着他长大的,因此也没让他们多礼就赐了座:“你们今日倒巧; 都说说是为了何事。”

    热茶都端上来了,贾源左瞅瞅右看看,愣是没接茬; 眼睛盯着茶盅好似要盯出一朵花儿来。

    沈阁老倒是想接茬,硬是憋住了。

    贾源这个老匹夫,占着和皇上的情分见天耍无赖,偏偏皇上还吃他这套。

    这回儿他得憋住了; 皇上总不能厚此薄彼不是。

    “都不说; ”

    皇上拿着本奏折; 在二人身上巡视了一个来回。

    “禀皇上; 臣这是私事; 还请皇上屏退沈大人。”

    当他傻啊; 贾源撇撇嘴; 跟看二傻子似地瞅着沈阁老。

    好悬沈阁老没气笑,这老匹夫; 无理还要搅三分,如今倒是学聪明了; “老臣告退。”

    “你啊。”

    泰安帝无奈笑笑; 也不知怎的; 这二人就从未心平气和过。

    贾源也很无奈; 文臣武将天然就有一道鸿沟。

    许多年前为了贾家封爵一事,朝上的的文臣都驳了多少回,沈七是文臣头子,没有在从中作梗那是不可能的。断人财路无异杀人父母,何况还是封爵这种大事。

    也罢,现在可不是说这些事的时候:“老臣有罪。”他说着便直挺挺跪下。

    瞧这眼眶都红了,泰安帝面色一肃:“莫要如此,有事咱们说来便是。”

    贾源历经三朝,每一代帝王都当他是心腹,自然有其过人的本事。

    他说着话用袖子把脸一抹:“臣有罪啊,齐家治国平天下,臣连家都治不好,又何谈其他,臣有罪。”

    连连三声有罪,又谈到家事,泰聪帝心里有了数:“老国公快起,即是家事,不是一时能理的清的,咱们慢慢道来便是。”

    泰聪帝与勋贵之间,尤其这老勋贵还是有几分香火情的,纵有一时失察,他也都回护一二。

    更何况贾家老臣都很识趣,既是家事,又何罪之有。

    见好就收的道理贾源自然明白,也不拿乔,“说来惭愧,老臣此次是为了分家之事。”

    “这……有何缘由。”

    泰聪帝也是松了口气,别的只怕难办,若是这事……宽宥一些倒也无妨。

    “让皇上见笑了。树大分枝人大分家,孩子岁数大了,想法与儿时也不同,争争吵吵的,老臣不耐一大家子人。分了家,往后若有不满,也只他们自个儿去争。老臣碌碌无为大半生,也想过几日清静安生的日子。”

    泰聪帝也听出了意思,说的是老贾家几个心大了,手段也下作了,家宅不宁啊。说起自己几个儿子,如今小心思也多,他也叹道:“国公很不必如此,分也就分了,朕知你的心意。”

    “多谢皇上体恤,臣必不让皇上为难。”

    贾源心里何尝不难过,手里手背都是肉,小崽子怎么就不心疼心疼他。

    “爱卿办事朕放心,只一点,莫要损了身子骨,”

    泰聪帝亲手扶起贾源,老臣子了,到了如今这份上,真叫人唏嘘不已。

    “谢皇上,老臣有愧,皇上日理万机,老臣还为了家事让皇上烦心。”

    “尔乃我家老人,这点事又算的了什么。”泰聪帝安抚般的拍拍贾源的手。

    贾源也是知情识趣,又是感激涕零铭感五内,君臣相得的戏份也是演的足足的,这才退了出来。

    正好,贾源退了出来,就遇到正在准备觐见皇上的沈阁老。

    二人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偏贾源还要撩他。

    沈阁老可不吃激将法,一甩袖子冷着脸进殿了。哼,竖子不与为谋。

    ……

    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财。

    虽然这分家之事也算的上私事,但律法还在。

    何况这贾家不是平头百姓,因此分家一事若不处理清楚,难免遭人话柄,御史也不是吃闲饭的。

    分家之事势在必行,贾源事先打了预防针,因此分家之事倒是轻松了许多。

    这边他一到家,赏赐也跟着来了,其中就有一根拐杖。

    原本这分家的帖子发了出去,知道消息的,那闲话是压都压不住。

    又有御史在一旁虎视眈眈,摩拳擦掌的准备给贾府来个大的,这会赏赐下来,各方也暂时熄了火。

    心里头有事,日子就过得慢。

    伸头缩头都是一刀,终于是落下了。

    分家的地点在东府祠堂。

    除去姻亲和见证人,荣宁两府凡是姓贾的一个都没落下。

    这也是特例,毕竟长辈建在,自然不能同旁的一样。

    古代分家自有规矩。

    嫡子继承祖宅爵位,祭田永业田不能动。

    其余能分的,像穷人家没说头,就是一些田地牲口并桌椅板凳几副碗筷,再贵重就是带着铁疙瘩的农具。富人家那说头就多,比如房子田庄、铺子现银、古董字画珠宝首饰、奴仆等等。

    其中又以嫡子多占,庶子少占。

    为了不落人口实,贾源把其他几房的姻亲也都叫来了。

    但是这主持的还是宁国公贾演和老太太的娘家兄弟孟老太爷,除去公证人,还有见证人三位,分别为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

    分家之后公证人和见证人皆要按手印成契。

    时辰一到,贾演便开口道:“分家原有例可寻,嫡子占七,庶子占三。”

    话音刚落,旁观的姻亲便闹出了动静。

    贾演暗自叹了口气,庶枝姻亲实在上不得台面,未见孟家史家都未发话。他咳嗽一声,“嫡枝宽厚,并不按旧例分产。依他们所言,嫡子占三,其余几房等分,主母的嫁妆是私房并不入家产,家主健在自留一份。如此,诸位可有异议。”

    嗨,这说话喘大气,简直要人命。

    众人等了又等,互相对视,确定这国公爷没有其他的话儿了,这才放下心来。

    这时孟老太爷又发话了:“既然没有异议,便让嫡子先选,诸位以为如何?”

    这才对嘛,娘舅亲,不帮着亲外甥,还能帮谁。

    众人也不觉诧异,钱财七变三,不让人家先挑说不过去。

    余者也是乖觉。

    莫说孟家,就是史家也万万得罪不起。

    众人也以为这事就这么定下了,可贾代善并不占长,因此又多出一桩来。

    荣国公有一庶长,名代律,虽庸碌,性情却平和。

    因此贾老太太虽不待见,却也为他寻了一门还算过得去的亲事。

    姻亲姓韩,家族虽不算显赫,却也是诗书传家。

    韩家家主嫡亲弟弟韩斯也算年轻有为,现官任吏部给事中,乃是贾代律嫡亲妻弟。

    韩斯其人为人板直公正,原本不欲多说,却也拧不过家中老母,事到如今也只有硬着头皮上:“某有一言。”

    “亲家但说无妨。”

    贾源坐在椅子上,眼皮也未掀过。

    韩斯脸皮并不算薄,接下来的话却有些难以启齿,踌躇一瞬还是吭吭哧哧的说出了口,“今日分产某并无异议,只是外甥女今后的婚事该当如何。”

    贾家庶子虽已成婚,底下却还有国公府的孙女。庶孙女无人可出头,庶嫡孙女又当如何。

    毕竟这从国公府出嫁又与分出府不同。

    贾代律还有一嫡亲女儿还未出嫁,因此倒也算得一桩。

    男权时代谁又会为了个女子出头,就连贾代律这个亲老子也未想过,可当娘的却是心疼女儿。眼见着女儿快要出嫁了,好好的忽然分了家。

    因着分家,出嫁后又是何等光景,每每想起,韩氏便要偷偷垂泪。只为那命苦的女儿,她亲自回娘家求了老太太,只盼娘家为她那可怜的女儿出一回头。

    众人不解有之,鄙视有之,却也并不插言,只看这贾家几位如何说。

    “罢了,今日之事虽遗憾,却也盼分家之后,和几位兄弟守望相助。虽是侄女,却也是血亲,我愿意将这家产平分,也是为着未出阁侄女们尽一份心了。”贾代善想起舅爷的话,暗自捏着拳头。

    嚯,却是没想到有这等好事。

    “亲家。”

    贾源也是没想到,今日竟是这种局面。

    “我这外甥是个有志气的,都是姓贾的,你们乐意也就罢了。”

    孟老太爷只笑笑,看着贾演不置一词。

    贾演心思一转,看向三位老郡王,又与贾源对视了一眼,“倒是好事,就这么办罢。”

    未免再出意外,贾演不再磨蹭,让人把托盘呈上来,让贾代善先选。

    贾代善再三推让,这才开始选取。

    财产再多也禁不住分,不过一小会的功夫,该拿的都拿了。

    公证人和见证人各自查看,再由官府制成文书按下手印便成定局。

    贾源起身向在座众人拱手:“今日之事多劳各位,某已在府备好薄酒,望各位赏脸。”

    凡是大事,总有宴席,这宴席开了,事才算完,这也是老规矩了。

    《红楼生涯之贾赦》来源:

160。第一百六章() 
A ,最快更新红楼生涯之贾赦最新章节!

    防盗比例百分之五十; 不超过比例将显示防盗章; 不便之处请谅解

    生老病死; 任你权势滔天; 在岁月面前也只能低下高贵的头颅。

    贾赦的猜测是对的; 这还未出夏,宫中就传来了消息。皇上近日连召太医; 虽无缀朝,却也让人颇为担忧。

    平常人家有几亩田都怕断了传承,何况万里江山; 一听皇上龙体欠安; 有些人就坐不住了。

    大皇子不消说。

    二皇子母妃是四妃之一的贤妃; 出自江南书香世家,娶得是户部尚书李家的孙女,一派清贵。三皇子要弱一些,母妃已经去世; 舅家也不甚现眼。虽娶的也是书香门第的小姐; 地位却不及李家。两位皇子虽有家室; 却都还未有子嗣。四皇子五皇子年岁不大; 还未长成。

    原本众人经过大皇子一事; 心有余悸。

    只宫里频频传出来消息; 朝堂上倒是越发不太平; 今儿这个请立太子; 明儿这个的; 惹的皇上发了好几回火。

    然而当今也知道; 立太子一事不能再拖,再拖下去只怕重蹈覆辙,可是选谁却是个难题。

    一日当今临朝,坐在那金銮殿上就问:“都吵了这些天,大家可吵出结果来了。”

    虽说皇上病了,可就是病了,那也是条龙,余威犹在。

    这会吵得不可开交的朝臣心里有些发憷了。

    “自古立嫡以长不以贤,臣以为二皇子通读典籍,知人善任,假以时日必能继承国统。”朝臣虽多,能在立储一事说上话的可不就那么几位,国子监祭酒自然义不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