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生涯之贾赦-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说的什么话。”

第四章() 
分家之事势在必行,日子订好帖子也都散了出去,一时间整个国公府都忙乱了起来。

    反倒是贾赦这个罪魁祸首,对此事一无所知,也最是清闲。

    每天一睁开眼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脚不沾地的腐败日子。

    “乖孙快来祖母这儿。”

    贾老太太最是疼爱他,眼见着他,再是看不到旁的人了,就连贾代善这个亲儿子都得倒退一射之地。

    “祖母大安,昨儿个睡的可好,今日进的可香。”

    贾赦先一揖,后站直了身体,两手垂在两旁。

    小小的人一本正经的摸样最是惹人爱。

    屋里的丫鬟婆子掩嘴偷笑的,老太太更是乐不可支:“嗯,睡的安进的也香。我儿快过来,来祖母这儿好好亲香亲香。”她说着,又指着黑底绣鹤寿龟软垫,“给哥儿铺上。”

    “哥儿昨儿个睡的可好,今儿个都做了些什么,进的可香呀。”老太太抱着大孙子爱的不行,只一眼不错盯着瞧,越瞧心里越爱。

    “回祖母,昨儿睡的好,进了一些粥,还有一些小菜。唔一个汤包,不爱吃甜。”

    一老一少日常的对话又开始了。

    虽说贾赦不是真小孩,可别人眼里他是小孩啊,就昨天的情形,只怕老太太才是粗大腿,怎么着都得抱住了。

    贾老太太一听回答也高兴了,说话比先前还利索,想来是大好无碍了,复又问了奶嬷嬷:“郑家的,怎的前些日子哥儿还在荷包里藏了些蜜饯瓜糖碎,今儿个却说不吃甜了。”

    “回老太太话,也不知怎的,打事儿一过,哥儿连喝几天药也未见吃过蜜饯。原屋里也是时时备着,只哥儿不吃,就连桂花糖酥也不爱吃了,点心也只挑些不甜的。往后奴婢换了咸口点心,哥儿倒是多进了些,只哥儿甜咸口换了,饭食倒是比往常多进了些。”郑嬷嬷这些天也纳闷,哪有小孩不爱甜,可小主子口味说换就换了。

    “不吃甜,坏牙。前儿见着大祖父牙都黑了。”

    可不是说换就换。

    骨子里换了一个人,哪里还真像原来的贾赦。小孩子嘛,一天一个样,他还继承了原主零星的记忆,倒不怕被揭穿,就这么潜移默化,以后也不怕露馅了。

    “哟,你小小的人儿哪里知道这个。东府你大祖父是岁数大了,可不是爱吃糖牙才黑的。”

    贾老太太一想,不爱吃甜就不吃吧,到底是她的嫡亲孙子,口味随她,只又嘱咐道:“哥儿虽不爱吃甜,却也不可吃太咸了,他一小人儿,别吃坏了。另有什么事随时报与我,莫让我的乖孙受了委屈。”

    “是,太太。”

    郑家的答应了一声,又有些犹豫道:“哥儿这些日子”

    “快说来。”

    贾老太太拉着贾赦小手,目光落在郑嬷嬷头上。

    郑嬷嬷立马下跪回话:“倒不是别的,只是哥儿不爱奴婢们贴身伺候了,平日更衣夜寝都让奴婢们在屋外候着。”

    豪门仆人多,小孩没人权。

    今日这些都是贾赦早早料到的,措辞早就准备好了:“祖母,哥儿大了,不爱恁多人在眼前晃悠呢。”

    贾老太太原还有怒气,只当奴才欺上瞒下,又见乖孙孙拉着她衣袖,她的心都快化了,“罢了,只有事记得唤人知道么?”

    “孙儿知晓,祖母就饶了嬷嬷罢。”

    贾赦使劲撒娇,以求糖衣炮弹能瞒天过海。

    “行了,哥儿替你求了请,也就罢了。往后好好伺候着,再有什么,仔细你们的皮。”

    贾老太太想着这郑嬷嬷一向老实,就先把这次记着,先头把哥儿屋里的奴才都换了,这会再不好发落旁人:“你们都退下罢。”

    因着落水一事,这些日子她都把乖孙放在跟前看着才放心。

    这会让人搬了小方桌来,放上名家帖子,哄着小孙孙描红。

    府里人事繁杂事物颇多,件件桩桩各司其职。

    分家之事帖子都散了出去,事无巨细反倒是忙了起来。

    家中大大小小的管事进进出出,查漏补缺的采买的,忙的脚不沾地。

    现代青年贾赦不过小富之家,真没见识过古代勋贵的日常。

    现在一看不禁暗暗咋舌,贾府俨然是一个运转的小公司。

    不过他可不是林妹妹,倒不用小心翼翼,只这么待着,终归会融入贾府,淹没在这个皇权大过天的时代。

    这边厢贾赦正在慢慢融入这方世界,却不知因他牵起的风波,蔓延到了史家。

    史家老太爷早些年已过世,倒是老太太健在,打一收到帖子,她就嘀咕上了。

    可她年岁大了,并不大管事,因此也拿不准此事,连忙让人唤来了当家太太周氏。

    周氏虽是继室,前头太太却未留下子嗣,打她一进史家门就连生三子,因此在后宅颇为得意。虽是如此却也敬重老太太,盖因老太太不只是她婆婆,也是她的亲姑姑。

    因此老太太一传唤,她半点不敢耽搁。

    周氏和史老太太长相并不如何相像,性情却颇为相合,说来都是爽利的性子。

    她一进屋子也不做那些虚的,快声快语道:“母亲急吼吼的打发人过来,却是有要紧事。”

    “你这孩子。”

    史老太太佯怒拍了一下周氏的手:“你这性子我说你什么好,快来瞧瞧,老亲家无缘由的竟是要分家,怕是要你和照儿要走一趟。”

    说的是史家家主,这名儿倒是没问题,就是连名带姓的

    怪道和贾家有姻亲,就贾和史这俩姓,取什么名都是白瞎。

    “呀!”

    周氏张大了嘴。

    贾家偌大一家子,好好的怎么就要分家。漫说这老国公还在,说句大不敬的,就是老国公不在了,这也不能立马就分家吧?

    “谁说不是呢,二囡也没给个信,我啊也是两眼一抹黑。”

    原来周氏把话儿都说出来了,得亏没有外人。

    倒是周氏咻的一下用帕子捂住了嘴,掩了掩才又道:“虽是姻亲,却也亲疏有别,既是发了帖子,想来已是定下了。左右小姑子嫡子嫡媳的,总不能亏了她,到了日子,我和老爷并三个小子一并去了也就是了。”

    “这话很是,我们二囡不受委屈便罢了。”

    史老太太岁数大了,精神不济的很,这说着说着就犯了困。

    周氏也乖觉,并不多说,只让人好生照看着老太太。

    一出院子,她就忍不住啐了一口。

    在老太太面前她不说,可不代表真乐意替小姑子撑腰。

    按理说,周氏和贾母又表姐妹又是姑嫂的关系,本应该多亲近才是。

    万物一啄一饮,却也有些来由。

    周家当初并不如何显赫,只因着靠上史家日子才好过些。

    仰人鼻息本就看人脸色,贾母又老来女,一家宠的就厉害,也就养成了骄傲性子。

    周氏和贾母都是要强的人,自然也不太对付。后来周氏嫁到史家,二人成了姑嫂,她也是吃了贾母不小的亏。好容易诞下子嗣,能抖落起来了,临了贾母出嫁,老侯爷还把家产一半都给当了嫁妆,周氏如何能心平气和。

    可不平也没法子,婆婆不仅她的姑母,还是小姑子的亲娘。

    姑嫂本就难处,都是一本烂账。好赖小姑子出嫁了也不忘提携娘家,这些年才没有跟斗鸡眼似地。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大靖立国不过几十载,朝堂上已无大战事。

    文臣武将界限越发明显,似贾源这些老臣武将,因着皇上体恤挂了个虚名,实际上已经不大管事。

    鞭子一响,下朝的时候该走的都走了。

    贾源打完瞌睡,眼见都走个干净了,才颠儿颠儿的往乾清宫去,不巧,遇到了蔫坏蔫坏的沈阁老。

    “国公有礼啊。”

    沈阁老,位列三公正一品兼户部尚书,同贾源一代臣子。

    “有礼有礼,沈阁老也是觐见皇上啊,真巧,不如一道去啊。”

    若说贾源平生最不耐谁,无他,沈七这个老匹夫。

    要不说读书人蔫坏呢,沈阁老明知贾源不待见他,这会还笑眯眯的点头,“好啊,相请不如偶遇,国公先请。”

    “两位大人,皇上宣您二位觐见呢。”

    “遵旨。”

    杜公公可是圣上身边的人,二人也不扯皮了,都跟在杜公公后头。

    虽在后头,二人小动作一直没断过,前头的杜公公生怕两位老大人当场掐起来。

    路不长,终于到了。

    杜公公赶紧拿帕子擦了擦额头的细汗,这才前去通报。

第五章() 
待二人进殿,不惑之年的泰聪帝就先笑开了。

    说来这俩人都是看着他长大的,因此也没让他们多礼就赐了座:“你们今日倒巧,都说说是为了何事。”

    热茶都端上来了,贾源左瞅瞅右看看,愣是没接茬,眼睛盯着茶盅好似要盯出一朵花儿来。

    沈阁老倒是想接茬,硬是憋住了。

    贾源这个老匹夫,占着和皇上的情分见天耍无赖,偏偏皇上还吃他这套。

    这回儿他得憋住了,皇上总不能厚此薄彼不是。

    “都不说,”

    皇上拿着本奏折,在二人身上巡视了一个来回。

    “禀皇上,臣这是私事,还请皇上屏退沈大人。”

    当他傻啊,贾源撇撇嘴,跟看二傻子似地瞅着沈阁老。

    好悬沈阁老没气笑,这老匹夫,无理还要搅三分,如今倒是学聪明了,“老臣告退。”

    “你啊。”

    泰安帝无奈笑笑,也不知怎的,这二人就从未心平气和过。

    贾源也很无奈,文臣武将天然就有一道鸿沟。

    许多年前为了贾家封爵一事,朝上的的文臣都驳了多少回,沈七是文臣头子,没有在从中作梗那是不可能的。断人财路无异杀人父母,何况还是封爵这种大事。

    也罢,现在可不是说这些事的时候:“老臣有罪。”他说着便直挺挺跪下。

    瞧这眼眶都红了,泰安帝面色一肃:“莫要如此,有事咱们说来便是。”

    贾源历经三朝,每一代帝王都当他是心腹,自然有其过人的本事。

    他说着话用袖子把脸一抹:“臣有罪啊,齐家治国平天下,臣连家都治不好,又何谈其他,臣有罪。”

    连连三声有罪,又谈到家事,泰聪帝心里有了数:“老国公快起,即是家事,不是一时能理的清的,咱们慢慢道来便是。”

    泰聪帝与勋贵之间,尤其这老勋贵还是有几分香火情的,纵有一时失察,他也都回护一二。

    更何况贾家老臣都很识趣,既是家事,又何罪之有。

    见好就收的道理贾源自然明白,也不拿乔,“说来惭愧,老臣此次是为了分家之事。”

    “这有何缘由。”

    泰聪帝也是松了口气,别的只怕难办,若是这事宽宥一些倒也无妨。

    “让皇上见笑了。树大分枝人大分家,孩子岁数大了,想法与儿时也不同,争争吵吵的,老臣不耐一大家子人。分了家,往后若有不满,也只他们自个儿去争。老臣碌碌无为大半生,也想过几日清静安生的日子。”

    泰聪帝也听出了意思,说的是老贾家几个心大了,手段也下作了,家宅不宁啊。说起自己几个儿子,如今小心思也多,他也叹道:“国公很不必如此,分也就分了,朕知你的心意。”

    “多谢皇上体恤,臣必不让皇上为难。”

    贾源心里何尝不难过,手里手背都是肉,小崽子怎么就不心疼心疼他。

    “爱卿办事朕放心,只一点,莫要损了身子骨,”

    泰聪帝亲手扶起贾源,老臣子了,到了如今这份上,真叫人唏嘘不已。

    “谢皇上,老臣有愧,皇上日理万机,老臣还为了家事让皇上烦心。”

    “尔乃我家老人,这点事又算的了什么。”泰聪帝安抚般的拍拍贾源的手。

    贾源也是知情识趣,又是感激涕零铭感五内,君臣相得的戏份也是演的足足的,这才退了出来。

    正好,贾源退了出来,就遇到正在准备觐见皇上的沈阁老。

    二人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偏贾源还要撩他。

    沈阁老可不吃激将法,一甩袖子冷着脸进殿了。哼,竖子不与为谋。

    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财。

    虽然这分家之事也算的上私事,但律法还在。

    何况这贾家不是平头百姓,因此分家一事若不处理清楚,难免遭人话柄,御史也不是吃闲饭的。

    分家之事势在必行,贾源事先打了预防针,因此分家之事倒是轻松了许多。

    这边他一到家,赏赐也跟着来了,其中就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