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生涯之贾赦-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贾代善,虽是从了武职;却还是受待见的;因此这会打圆场道:“舅舅还是如往常康健;实乃我们小辈之福。”

    要不怎么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贾老太太有一点和他兄弟像的;就是喜欢小辈,因此老太爷哼了一声笑道:“就你;还是如往常那般滑头;倒是你的儿子;恩侯?是这个称?”

    “舅爷安康。”贾赦一听点名,起身俯了一礼。恩侯是出生时皇帝赏的表字,也是皇家的恩德;在满朝来看;也算是独一份了。

    “快不必多礼;过来让舅爷爷瞧瞧你。”凡是老人,多数是爱小孩的,孟老太爷也不例外。说起来,贾赦长的倒更像孟家人,就是贾老太太和孟老太爷,因此贾赦一走进,孟老太爷瞧了又瞧才道:“你倒是养了个好孩子。”

    孟从之无奈了看了老爷子一眼,背着老爷子连连对贾老爷子道恼。无奈,老爷子一辈子就这种脾气。

    倒是贾源光杆,一辈子大舅哥就对他没给过好脸,他都习惯啦。武将嘛就是这份大气,不斤斤计较。倒是盘算起了另外了的心思,因此摸摸鼻子说道:“内兄,你瞧瞧我这孙儿读书如何,嘿嘿。”

    “哼”孟老太爷又傲娇的哼了一声,这才拉着贾赦的手道:“往日都读了些什么?咱们可不能像你爷爷那般,不学无数。”

    贾赦是知道孟家传承的,旁边还有个贾代善虎视眈眈,因此也没在这上边弄假,却也留了个心眼,只说了一半。

    因是家里的缘故,贾赦从未和外人比过,教授他的几位先生也早在事先让贾源用各种手段封了口,因此他并不知道,他已经超越了同龄人很多,除却孟家学渊源的传承,余者与孟家第四代的嫡长孙也堪能较量了。那位嫡长孙已是舞象之年。

    因此这一说倒是引起了孟家父子的注意,读书人自有一道体系,那是外人摸不到的门槛。这会孟家父子连续出了几题,引着贾赦答了,贾赦虽然注意到了,却还是稚嫩些,如何与为官多年的两位老狐狸较量。

    就这些,已经够孟家人初窥门径了,文人相轻,却也爱才。孟衍不禁叫道:“孺子可教。”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贾源等的就是这个。这是他家的麒麟儿,他如何能不骄傲。奈何贾家门第有限,如何与孟家这样的书香世家相比,是贾家误了子孙,只今日这一声,尽够了。余者,待过几年再看罢。

    贾源的无奈,众人不知。倒是孟老太爷隐隐知道,却也不能说破。

    都是千年的狐狸,谁又不知道谁,这就是文武的界限,谁也不能越过。孟老太爷再是爱才,却也不得不为自家子孙考虑,因此揭过这茬道:“这孩子是个好的,快把前儿我得那套笔墨拿来。”

    孟老太爷这边散了财,内院就传话过来了。总算把这茬揭过去了。他是知道这儿子,围观多年还是书生意气,怕他一时动了心,后头难善了了。

    只是孟老太爷不知道,有些人,他生来就是要一飞冲天的。

    ……………………………………………………………………………………………………………………………………………………………………………………………………………………………………………………………………………………………………………………………………………………

    他穿一件金玉海棠三色金线绣大红箭袖长袍,束着黝黑细丝攒花结长穗宫涤,外罩腥红狐腋绲边斗篷,脚登白底黑色小朝靴,只见他一双羽玉眉搭着桃花眼,面若傅粉,不知听到了什么,只见他唇角微微翘起,随着一众长辈缓缓而来,在柳絮漫天的时节,他轻颌首,仿佛整个院子都鲜活了。

    孟传葆想,他不像孟家人,也不像荣国府的孩子,他像是忽然出现在这时间的。

    “寒天雪地,怎在此站着。”孟衍关切道,他对这个孙子还是喜爱的。

    雪米粒钻进脖子,凉的孟传葆一个激灵道:“曾祖母她们都等急了,本要打发孙儿去前头的。”

    “那便快些罢。”天寒地冻的,没有让客人站在院子的理儿,于是一群人也不多言,移步至正堂后头的院子。

    这会院子收到消息,早早架起十二扇金丝檀木松鹤延年屏风,女眷该避的避了。

    堂中上首右坐的是孟老太太,下首依次是贾老太太,孟家太太的以及孟家奶奶娘家的老太太,余者孟家男丁嫡辈的在左边椅子后头站了好几排,却是静悄悄的,待到贾赦一行人到了门槛,这才有了些许动静。

    孟老太太是孟老太爷的妻,已是古稀之年,去岁秋天生了一场病,方才好些,也是一时糊涂了,一时清醒的。这会贾赦一行人行礼,她谁也不认,一叠声起来拉着贾赦的手就道:“我的乖孙孙,你又跑去哪儿了,总瞧不见人,真是该打。”

    孟家人都知道这是老太太又犯病了,正是一阵尴尬不知道怎么解释,只听孟老太太又说道:“你这坏小子,见天的天南地北的跑,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不过啊,我今儿也不生气。见到你,我就通体舒畅了。”

    趁着孟老太太说话的空档,孟衍解释与众人听了。老年痴呆这真的是没法治,贾赦心里一叹,只得继续单膝跪着,对着老人,他实在没有一点辙,只能细细听着,随着老太太性子。

    见此孟家众人也是松了一口气,老太太倔性上来,任凭谁来解释也没用,劝的恼了,又怕病症加重。孟家人真正是进退两难。

    虽是如此,众人也想辙怎么把老太太拧过来,这时孟老太太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对瑞兽羊脂佩,她又对孟传葆招了招手,对着两人道:“来来,今儿个老祖宗有好东西给你们俩兄弟。”

    众人一瞧孟老太太手上的玉佩,顾不得老太太又错了辈分,先是一惊,围屏后头一道高声惊呼,堂上众人倒是醒神,却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玉佩粗看尺寸还不到一分半,分雕麒麟和玄武,做工精细,玉质更是相当难得。饶是贾家富贵,贾赦也只在家里见过两件,一件是先皇赏赐老太爷的金银错羊脂宝瓶,一件是老太太九套簪,那是老太太的陪嫁。

    这会瞧着孟家人的摸样,再瞧瞧孟老太爷坐在一旁却不发一言,贾赦猜测,这可能是孟老太太的嫁妆。读书人讲究风度,嫁妆支配夫家不可干涉,因此除去前头围屏后头的失礼,竟不曾有一人出来发话。

    贾赦自然是不能要这东西的,:“老太太,我这儿有玉呢。玉养人,您自个留着可好。”

    堂屋里有些人不知道,贾老太太却是知道的,因此也上前劝道:“好嫂子,他这儿有好的,你把这个给苎儿可好。”

    苎儿是孟传葆的胞妹,和年轻时的孟老太太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孟家上下无忧不疼的,因此给了她众人倒也不会说出什么来。

    偏生孟老太太倔性上来了,只道:“你们都瞧着我是糊涂了,我知道”说着,便指着贾赦:“这是你最疼宠不过的孙辈,我今儿一见他,就到这心里了。”

    这会倒是清醒了,孟老太爷也是无奈,却心疼不过老妻,不与她犟,便对着小辈使眼色。

    众人一瞧便知,这是老太爷不许众人吱声,竟要随着老太太的性了。

    贾老太太也是无奈,孟家不比贾家,这东西瞧着就是宫里也没几件,若贾家收了,只怕孟家人心里膈应呢:“您既是晓得,又怎可将如此贵重之物送于他。”

    孟老太太眯着眼,摩挲着贾赦脸盘:“你不知,玉有主,这些个孩子里头,只他和葆儿配得。”说着,就往俩人手里塞。

    贾赦与孟传葆俩人也是左右为难,正不知道怎么办呢,孟老太爷一叹:“都收着吧,莫要辜负了老太太的心意。”

    “哎,这就对了。”孟老太太听的老爷子肯定,笑的竟和孩童一般,让旁人见了一阵心酸。

    即是最高家长发话了,众人再有异议也就罢了。好歹不是全给了出去,想想心里还颇有点小安慰,也是。。。。。。

    这会孟老太太又清醒了,屋里又热闹了起来,即是正月走亲戚,自然是听戏喝酒。

    经去岁一场,京城差不多的人家都知道,贾家大公子是个出息的。有那急切的,都开始拉纤保媒了。贾赦觉的这些妇女太可怕了,每每这种宴会,都避之不及。就是运气差了些,十次有九次都没能逃过。好在这天越发热了,老太太才闲了下来。

第九十九章() 
此为防盗章原本众人经过大皇子一事;心有余悸。只宫里频频传出来消息;朝堂上倒是越发不太平了。

    今儿这个请立太子;明儿这个的。惹的皇上发了好几回火。

    然而当今也知道;立太子一事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只怕重蹈覆辙。可是选谁却是个难题。

    一日当今临朝;坐在那金銮殿上就问:“都吵了这些天;大家可吵出结果来了。”

    虽说皇上病了;可就是病了,那也是条龙,余威犹在。这会吵得不可开交的朝臣心里有些发憷了。

    “自古立嫡以长不以贤,臣以为二皇子通读典籍,知人善任;假以时日必能继承国统。”朝臣虽多,能在立储一事说上话的可不就那么几位。国子监祭酒自然义不容辞。

    说好不分手,呸!说好你要推荐三皇子。立太子一事没有上下串联皇上是不信的,果不其然;国子监祭酒说完;下面就站不住了。总不能让他一个教书的专美于前不是。于是礼部尚书便道:“自古立嫡以长不以贤没错;可还有立子以贵不以长;三皇子可是皇后教养大的;贵否?”

    朝廷就是这般;一旦有人打破了沉默。这朝堂就和菜市就相仿佛了;差别只在于议人还是议货。吵起来的时候;谁也不是省油的灯。撸袖子干架都是轻的;聚众斗殴都不是重点,有人下黑手那是家常便饭。偶尔斯文扫地,骨折抬回府养伤的也不是没有。

    何况立储大事,反正不止吵了一回了,再吵一次也是顺带的。上次吃亏这次总要找补回来不是。

    就这,见天的吵,都没个结束的时候。倒是武将和沈阁老几位,老神在在的不发一词。

    当今看到这场面倒是笑了。反正你们吵你们的,朕就坐着,瞧你们能站到几时。

    一大早的朝会,旁的事一概都搁置了,大好时光就全在撸袖子干架了。完全没发现龙椅的上那位脸越来越黑。

    沈阁老是个好人,没等皇上发怒,赶紧咳了两声,不论是看在沈阁老的面上,还是真机灵。之前还吵的不可开交,这会都安静了。

    瞧着皇上的脸是更黑了,沈阁老也无奈啊,再这么吵下去,怕是又要拖出去几个,何苦来哉:“启奏圣上,臣以为立储一事还需慎重,不如延后再议。”

    还延后,瞧着皇上哪天万一,再来一回大皇子。众人哑然。

    泰聪帝垂下眼,不置一词。

    杜公公会意,挥鞭退朝。

    瞧这丝毫不拖泥带水的,众臣你看我我看你,追悔莫及只想抱住皇上大腿求别走。

    大朝会上贾源打了一上午瞌睡,等皇上走了,伸了个腰瞧瞧一群通体不畅的文臣,嘿嘿笑了两声,心情颇好的准备回家抱孙子。虽然孙子大了不给抱,在他旁边呆着也挺好。

    》

    臣子能爬到这位置都是识趣的,瞧着皇上乐呵,道了喜就赶紧退了,皇上还得召见佳儿佳媳,没他们外人什么事儿。

    出了大殿,又是一场好戏。

    贾源和牛松俩人敲着几位大人站不稳的样,俩人眉眼官司没少打。姓沈老匹夫是精明一世糊涂一时,要栽跟头喽。

    三皇子就凭着后嗣一条,隐隐的胜了一筹。二皇子后面的人自然不甘心,一切未成定局,还在殊死搏斗。接下来的日子,朝堂越发热闹。两派互相攻讦,你来我往,贬官升官都成家常便饭。

    说来奇怪,自古登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许是当今龙体每况愈下,厌了朝堂乌烟瘴气,又或许是未知名的缘由。浩浩荡荡的立储事件,在夏末进入了尾声。

    一时间贾赦倒是清闲了许多,他的那些小伙伴就开始不消停了。今儿这个请,明儿这个请的。托了这些熊孩子的福,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现在是贾赦的代名词。有讨厌的,自然有喜欢的,镇国公牛家,王家之类的几家长辈都很乐意自家孩子与贾赦相,交。榜样的力量嘛。这样的孩子谁家长辈不喜欢。

    正是因为如此,本就世交的几乎人家今年的年礼格外重。哦,那个倒霉的马家又被贬了,被贬为武节将军,五品。丢人丢到海角去了,家中唯一的顶梁柱,马家主,四品的官阶,本来有望再升一阶,结果被罢免回家了。不知是耳边风好用还是怎么的,年前又提拔成五品工部郎中了。成了京城年度笑话榜第二。

    至于第一,不可说,不可说。

    转眼到了年关,贾母终于在过年前几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