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生涯之贾赦-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辞。

    说好不分手,呸!说好你要推荐三皇子。立太子一事没有上下串联皇上是不信的,果不其然,国子监祭酒说完,下面就站不住了。总不能让他一个教书的专美于前不是。于是礼部尚书便道:“自古立嫡以长不以贤没错,可还有立子以贵不以长,三皇子可是皇后教养大的,贵否?”

    r/》

    得了,走不成了。不过皇上也不只叫了贾源和镇国公牛松,还有快退休的沈阁老和六部尚书,满打满算不过八人。众人纳罕,戏肉来了。

    果不其然,过了一小会,皇上穿着常服从后殿出来,待众臣礼毕,直言道:“近日立储一事争议颇多,几位爱卿皆是肱骨,立储一事只怕还得赖众爱卿了。”

    贾源和牛松两人对视了一眼,打定主意不开口,只看沈阁老一众文臣如何应对。

    文臣不比武将,武将家光爵位就能吃上好几代。文臣一朝退,那就真的两袖清风了。万一运气好押对宝,泼天富贵啊。是以这会都跃跃欲试,想着怎么让皇上立了自家主子好继承一国遗产呢。

    虽是如此,都是六部尚书差一步一跃登顶了,吃相也不能太难看不是。刚才礼部尚书还振振有词,这会总不能老调长谈。

    “禀皇上,今日朝堂上两位大人的话也不无道理。老臣以为二皇子年长些,想来更加稳当。”沈阁老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后继无人愁入场,临了还得为了后代做打算,一把辛酸泪。

    工部尚书的大儿子取了沈阁老家的大姑娘,怎么看都是和沈阁老同声出气,虽明面上从未表态。这会也应声附和沈阁老。

    两位皇子就差了几个月,沈阁老徐大人你们两位说这话亏心不亏心。吏部尚书是个和稀泥的,他的官位还算稳当,打定做万年乌龟就是不出手。这会却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贾源和牛松两人都是内阁,牛松还是兵部尚书,私底下两家人同进同出,商量好了由儿子辈陪跑,他们两个老家伙可不参与。

    在座的都是朝中重臣,就沈阁老一人说话,皇帝想杀人的心都有。

    时不待我,皇帝想起膝下子嗣满打满算一只手数的过来,二选一,还都未有子嗣,不禁心中悲凉。

第一百一十九章() 
此为防盗章

    罪过之后;也不耽误贾赦休闲。时逢夏季,炎热的天倒使池塘里的荷花开的比往常早些。原本他是不大来后院的;奈何中暑气的欧阳先生爱荷;作为学生;该当献上一份心意。

    烈日当空;贾赦戴了斗笠;领着几个丫鬟;带上工具欲磨刀霍霍往园子后头的池塘辣手摧花,经过花园,远远的看到了庶长姐在湖心亭。

    瞧着;那庶长姐在抹泪;贾赦挠挠头不知该不该上前打招呼;只好问道:“你们可知怎么一回事。”

    贾赦也是随口那么一问,这种事他身边的丫鬟怎么会知道。却没想;还真有人知道。却是贾母送过来的丫鬟,老太太见过后改命靛青,只见她低头回道:“只听说近期大小姐要议亲了,想来是喜极而泣吧。”

    这边正说着;那边听了声;就带着丫鬟过来了;只听她说道:“这会子还晒着,哥儿这是要去哪儿;快些回去罢;莫要中了暑气。”

    贾赦一愣;他和这个姐姐并不是很相熟,这还是第一次听她说了这许多话,便也客气道:“无妨,这不池塘里荷花长的好,想着去剪几朵摆在屋里去去暑气,待会也给大姐送去一株。”

    贾柔咬了咬嘴唇,却不知如何往下说,行了个平礼,却是要告辞了。却不想她身边的丫鬟却是开口了:“日头正晒着,小姐何不请少爷往湖心亭一歇。”

    “你,跪下。”贾柔自知今儿一番对话已是越界,丫鬟再是这般,现下不罚了她,往后怕是连面都见不着了。

    虽然贾赦糙是糙了点,但这番情景还是有些明白了,想了想,他让丫鬟后退几步:“无妨,大姐既是有话说,说了便是。”

    贾柔自知,今日这番若是嫡母收到消息,只怕难以善了。这会硬着头皮也得说了,只不知怎么的,实在难以启齿。

    这番看着,倒是让贾赦想起前世才上初中的小侄女。福灵心至,他好像猜到了些,心里一叹,面上却笑道:“大姐可是为了亲事而来。”说着,他也不去看她反应,便接着说道:“若是为了此事,弟弟却是帮不了大姐。只大姐记住了,无论嫁到哪里,终归大姐都是有兄弟撑腰的,莫怕。”

    贾柔原本想着真是昏了头才慌不择路。却不曾想,弟弟竟是如此聪慧,惊讶有这般承诺,却也越发羞赫,竟是忍不住流下泪来。

    莫怪贾柔担心,她虽是贾府唯一的女孩,却是爹不疼的。生她的姨娘早早去了,平日就像个隐形人似地。到了出嫁的年纪,越发害怕了。这会贾赦的话,怎么不让她松口气。

    她一哭,贾赦倒是尴尬了,手足无措的,安慰不是,不安慰也不是。贾柔被这番惹的又笑了,这才作罢。

    贾府无秘密,贾赦的事儿贾母可能不知道,却拦不住贾老太太。

    “我竟不知大姐儿是个有心计的,”贾老太太一脸不高兴的对着老太爷抱怨,觉的这件事一定是孙女算计了他的乖孙。

    男人没有那么多道道,贾老太爷一边和豆子战斗,一边翻白眼:“说不定是碰巧了。”红豆黄豆绿豆黑豆,老太爷一边用筷子挑了,都快成斗鸡眼了。

    “天底下竟有这样巧的事儿。”贾老太太缝了一针,接着道:“这事儿你瞧着前头那个蠢妇若是知道了,只怕还不得翻了天。”嘴上是这样说,可到底把今天的事儿封了口,没让贾母知道。

    贾老太爷把手里的铁筷子一扔,甩甩手:“行啦,庶孙女也是咱们孙女,你只当看在咱们孙儿的份上,伸手把这事儿办了得了。”

    “呸”贾老太太啐了老太爷一口,抬手扔下笸箩:“都瞧着我乖孙心善,越发蹬鼻子上脸了,还有那个蠢妇。”

    “提她作甚。”贾老太爷自从知道贾母对着贾赦动手后,那再是不想提这个人了。他的乖孙,他都舍不得动一分一毫。无知蠢妇,真是家门不幸。

    “提谁呢?”贾赦从院门口进来,提声问道。

    贾老太太白了老太爷一眼,瞧着他手里捧着敞口冰裂纹青瓷笔洗。待他上前,只见里头一朵半苞荷花,荷叶盖住水面,露珠两三点,清清凉凉的,瞧着就心喜,面上却责怪道:“有恁多丫鬟婆子,哪里要你动手了,仔细伤着腕。”

    “咳咳”老太爷咳了一声:“哟,你这是把池塘里一整株的都绞了下来了,赶明儿还吃不吃菱角啦。”还真别说,这一摆放还挺美的。

    两老人近年岁数也发大了,相比年轻那会子相敬如宾,今年反倒处的越发像老两口了。这会贾老太太也杠上了:“我瞧着你是嫉妒了,乖孙孝顺我的,咱们不给你爷。”

    “都有呢。”贾赦乐呵呵一笑,也不去搀和俩老拌嘴。只是心里越发忧心了,这一年的休养,老太爷的身子骨到底不比以前了,时不时的总要小病一场。

    北方气候不比南方,原想着守孝那会荣府同宁府一并回金陵老家,把身子骨养好才是正经。只那会伤才好,不宜舟车劳顿,便也搁下了。这么一养,养到了出孝。

    出孝又遇上了贾代善起复。因着大皇子一事,老勋贵里头虽是无大过,却也难免波及。除了勋贵,三位郡王里头有两位担了干系,北静王那边说是和北边那边有了摩擦才战死的,实际上是大皇子的人争兵权,下了死手。当今觉的不光彩,好歹补偿了北静王一个王爷。

    其余好几家都降了爵位,爵位不保何况官位。位子腾了出来,又给几家有功之臣封了爵。宁荣两府虽是立了功,后巷几位庶枝却也多少掺了一脚,幸好当时为了以防万一,贾赦顺手把几位叔伯制住。只是必该查的,皇上一定也查到了,也是万幸,都不在明面上。不然这会只怕贾家也讨不着好。

    这么一升一降,贾代善丁忧守孝一年,起复都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这时候贾老太爷若是回了金陵,只怕雪上加霜。因此,这一耽搁就耽搁到了现在。

    虽然贾赦平时不太出门,但那些损友还是在的,外头都说老勋贵没落,新贵要起来了。虽然都是如此说,但他并不这么以为。不说他老子从未愁眉苦脸,就从前些日子府里的礼单,他就觉的怕不是外人猜测的那样。

    贾老太太近一年已经不太管家,府里的礼单却是要过她的手。老太太最是疼孙子,有了好的,老太太都是先过了她的手,之后全都填了贾赦的库房。前些日子他无意中看了一眼。里头就有甄家的礼单,送的礼还颇为贵重,往年可是没有甄姓一家人的。有趣的是,他还打听到,那甄家的当家太太是三皇子的奶娘。

    当今的身体别人不知道,前些日子贾源出孝进宫请安,倒是瞧出了一点端倪,贾代善最近也似乎和三皇子有些联系,这些事贾源和贾代善都不曾瞒他。

    两相一结合,一切已昭然若揭。

    工房的玉才送到贾赦手上,吕先生回南的日子也到了。贾赦亲自将人送到了十里长亭,目送一行人远去,这才慢悠悠的做着骡车回城。

    太子一立,新朝新气象,在吕先生辞馆之后又有几位先生各自奔着前程去了。贾家是个好主家,并不强留,这些先生并非卖身贾家,此行辞去反倒还给了荐书。几位先生也算求仁得仁。贾家也不吃亏,拿了荐书身上也打了贾家烙印。一场交易各得其所。

    一连多位先生辞去,匆忙间也不太寻摸到合适的先生。相较年幼蒙学,好先生越发难寻。好在也不急于一时,倒也罢了。权力总是无上的,凭着贾源两父子的权势,有识之士总会来投贾府。

    课业章程虽是贾赦在学,他却无需多言,除了个别感兴趣的,余者多是遂了两位心意。他年岁渐长,有些课业酌情加减,反倒不必像年幼之时供奉多位先生。

    贾赦不是个惫懒的,勤学苦练日日不缀,与一般孩童更加自律。正是如此,贾源父子很是放心,从不督促,倒是让他享受了一段闲暇时光。

    贵族生活总是诗情画意,难得的闲暇时光,贾赦也是个会享受的。庭院里的秋枫煞红,他也不讲究的躺在地板上,盖了一层薄被,手上拿着大靖律,聆听落叶的秋声,品着南来的碧螺春。有书有茶有景,舒适惬意。就连丫鬟在外探头探脑也不曾察觉,脚步声临近,他才扭头瞥了一眼。

    这一眼惹的莳萝一个寒噤,只觉的大少爷日渐威严,到底是大丫鬟,还端得住,礼毕回道:“老太爷请少爷过去园子一趟。”

    “我知道了,这就去。”贾赦起身将书本用枫叶签做了记号,想了一下问道:“可有什么急事。”

    “并无急事。梧桐说是老太爷在园子垂钓,一时发了脾气。”莳萝摇摇头。

    贾源岁数大了,也越发依赖儿子孙子,有时候一会不见了贾赦,总要来找。贾赦倒是松了口气,无大事便好。想来是孩子脾气又上来了,哄哄就好了。

    这般想着,脚步倒也不慢。习武之后贾赦少有坐轿子的,积年累月,脚程倒也不慢,可苦了几个丫鬟,追在后头跑。

    从院子后门绕行也就不到一盏茶功夫,就这,贾源还嫌弃:“你这也忒慢了,我都等了你好些时候。”

    贾赦才站定,就听祖父一通埋怨,好笑道:“阿爷今日倒是兴致颇好,怎的想起垂钓来了。”他也知道,老人总是这样,盼着儿孙满堂,孩子时时都在身边。

第一百二十章() 
此为防盗章

    话音一落;杏儿给守在门口的青儿打了个手势;青儿快步出了门,没一会儿,带着几个媳妇子小丫鬟进了来。

    青儿领着人进了屋,又到门口站着;前头一个婆子;快步上前两手交叠;带着媳妇子丫鬟蹲了一礼,眼里含笑道:“老太太大安;今儿个总是幸不辱命;并着针线;首饰一并制了出来;请老太太过目。”原来这是府里针线房的总揽事,夫家乔大是金银器皿房的大管事;因此都唤她乔大家的。

    贾老太太取了玛瑙框水晶眼镜,随眼瞧了;也不说满意不满意,就问贾赦道:“哥儿看着如何?”

    贾赦抬头瞧了一眼;满满当当数十位丫鬟婆子;呈着好些个红木缠枝纹托盘;一水的衣裳首饰香囊,想来皆是应季之用;疑惑道:“这些可是用作祖母身上?赦儿如何懂这些个。”

    贾老太太看贾赦一本正经的样子;好笑道:“可不是我一人用的;也有你的,今日是去做客的,是该好好挑挑的。”

    正说着,捧着衣裳的丫鬟,把一件件衣服敞开来,小如贾赦穿的,大如老太太穿的。贾赦放下手中的笔,专心和老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