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
沈千染此言一出,人声沸腾起来,直至有一声哄亮之场响彻整个城门,那人当场质疑,“在下西北营都尉关杰云对皇后之言有疑问!”
沈千染唇角一勾,转首看向声音响起的方向,“请将军直言!”
“天灾来临时,既使是钦天监也没有事前先预警,那叶家的叶卿铃一介普通女子,又如何知道?末将随军多年,知道既使是应变神速,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堵死扬州三道城门,除非叶卿铃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关杰云的话条理分明,引得百姓纷纷表示同意,认为这一场变化从头到尾确实是天灾,而那些刻满梵文字体的预言也是从天而降,代表着苍天示警!
若非沈千染知道赵十七参在了其中,她也会不相信,这一场天灾是与人祸并存!
尤其叶卿铃时间把握得相当好,在天灾出现后不久,出现传单。传单上把沈千染宣扬成一个祸害沈家,长至长辈,下至庶妹的妖女的形象,西北营中,有不少是京城的官兵,对彼时的沈家二小姐之事也略有所闻,此时被重提起,自然被无限夸张,流言蜚语中,越传越形象!
方为沈千染一番言辞所动的百姓又开始质疑纷纷。
“让朕来给你们答案!”兰亭突然开口,声音质透城墙,他右手微抬,袍袖生风,卷起腰间的长剑,“抬犯人!”
禁军齐声尊旨,一辆囚笼被两个禁军抬上,囚笼内是一个青衣女子,蜷缩在笼中,头朝下,乱发散面。
在众人嘘疑声中,帝王身后步出一个朝臣,正是扬州刺史历凌志,他朝着帝王一拜,在帝王的首肯下,指着囚笼中的女子,扬声道,“此女是南皓国祭司,正是她借用秘术推算出扬州将有一场大灾,可作为修行之人,她既不向朝庭、百姓示警,反而与淮南叶家军叶卿铃勾结,想借用天灾变成人祸,从中谋取私利。遂,吾皇陛下英明,特下旨用此妖妇之五脏祭天,以慰扬州死难者之魂灵!现在,仪式开始!”
“慢着!”突然,百姓之中突然有人站起身,那人身材挺拨,一身儒衫的打扮,他从人群中穿插着上前,先抬首看着城墙上被缚的女子,又看看被绑在木桩之上的女子,朗声道,“在下京城人氏,此番来扬州探亲,适遇亲人在灾中死去,在下甚至是悲伤,所以,今日在此,也想为亲人讨一个公道!”
沈千染从此人的声音里感受不到丝毫真正的伤心,反而在他平静的话语中,找到一丝仇恨的情绪。
那人感受到沈千染带着剖析的眸光,他悄然低下头,嘴角满是讥讽,神情并没有惧意,一双深眸隐约现出噬血的仇恨,“皇帝陛下只凭抬上一个女子,说她是南皓国的祭司,就想取信于扬州百姓,凭着以这妇人的五脏祭天,就可以慰扬州如此多的死难者,这未必太过牵强。”
这儒衫青年的话正是众人疑虑所在,那儒衫青年,更加自信,又走进了几步,看着笼中的女子,突然道,“果然,这是陛下所设的陷阱,在下不才,正认得笼中之女子,她并非是南皓国的祭司,而是前朝永安候之独女赵十七,陛下,在下所言是否属实?”
“不错,她正是赵十七!”兰亭冷笑。
儒衫青年哈哈大笑,指向笼中之女子,对众人道,“众位,赵十七是谁想来大家未必都知道,但她却是义净大师的关门弟子。众位应知道,义净是方外之人,一心求佛渡劫众生,她的关门弟子赵十七早年也随他师父到各处布施行善。只不过,赵家所犯的是谋逆之罪,赵氏一门除了在南疆守城的免于罪罚外,其它的男丁皆被斩首于京城菜市口,女丁皆落入官妓营!而此女,既是永安候之女,成为阶下之囚也情有可缘。但是,她并不成能为扬州百姓受灾的替罪羊,我们要的是真正罪犯!”
儒衫青年话刚说完,马上有百人挥臂呼应,“是,我们要真正的罪犯,我们要公道!”
儒衫青年朝着城墙上的帝后深深一揖,语峰突然一转,绕到了沈千染的身上,“皇后方才一番言辞,令在下甚至是动容,但在下多年长居京城,在京城中也有些走动,所以,对皇后未入宫前之前也略有所闻。在下听说,皇后在入宫为后前,在京城之中已略有名气,就是传闻中胆小怯懦的沈家二小姐。可是,令所有人不明白的是,沈家二小姐竟在一夕之间,突然性情大变。据沈家流散在外的奴才家丁说起这件事,都一致认为,当年沈二小姐去了一趟珈兰寺后,就如同一个人被鬼魂附了身一般……”不待沈千说话,那人眼底却积聚着怒气,带着崩溃的情绪,让他的声音越来越急,“在下听说沈老夫人,也就是皇后的亲祖母如今身落朝云寺庵堂,晚年甚至是凄惨。在下更听说,皇后的姨娘因皇后被剥皮,剥下之后成为人皮灯笼,最后落入皇后之手。在下还听说,皇后之同父异母之庶妹因皇后被强制落发,在京城永恩寺成为修行。最后,在下还知道,先帝爷的珍妃娘娘,当年皇上的母妃……”
话未尽,突然双肩狠狠地一疼,他尚未反应发生什么事时,人已被一股狂力拉起,直直地朝后飞去,直听耳边传来箭翎的震颤之身,低头一瞧,脸上一时间惊惧交加,骤然放大的瞳孔极速地掠过痛苦之色,因为他看到,自已左右肩口已各中一箭,他似乎被悬空吊着,他的双足无法着地,因为他生生地被钉在城门中央的旗杆之上。
这样的臂力,这样的精准,是谁有这样的身手,城门广场上所有的将士目瞪口呆!
儒衫青年吃力地抬起首,眼中放射出如蛇信般的怨念,他寻视着四周,想找出谁在暗下杀手,直到发现所有的人都震惊地看着城门高楼之上时,他方见到帝王缓缓收起手中的弓箭,眸光却如箭矢直透他的心脏深处!
这一次,没有人发出任何的尖叫,所有的人都秉着气息,唯恐被帝王阴鸷的眼神瞄准,成为箭下亡魂。
“哈哈……哈!”儒衫青年蓦然惨笑,一口鲜血狂喷而出,他忍住疼痛,历声嘶喊,“兰亭,沈千染,你们想杀人灭口来掩盖你们的罪行么?朗朗乾坤,你今日之举,所有的扬州百姓,所有的西凌将士都会记下,你是一个暴君!我死——犹荣!”来这里,他早已签下死生状,他死后,如果淮南事成,他将会被奉为英烈,他的衣冠将被带回他的家乡贡奉,他将被兰御风追封为新朝第一个异姓候!
“卫扬,”兰亭对这儒衫青年的挑衅之话恍若未闻,他的表情甚至没有喜怒,唯有一双凤眸含着洞悉一切的深邃和犀利,“把他的衣裳给扒下!”
卫扬既刻领命,从城墙之城纵身而跳下,几个掠影已至旗杆之下,他扬着手中之剑,几下,就将那年轻男子的一身儒衫斩个粉碎,纷纷落上,只余一件亵裤。
因为挣扎,肩口处的疼痛加剧,儒衫青年闷哼几声,紧紧的咬着唇,他的脸色生寒,时而苍白如鬼,时而黝红近黑,他紧紧地咬着牙关,口中萦满血腥味,拼命地嘶喊,拼命地鼓动人心,“国生妖孽,国将不国,昏君当道,民不聊生!昏君,我死后,于苍天之上笑看你亡国!哈哈哈……”
众人心悸,没人敢发出一丝声响!
卫扬目光变得暗沉,手中的剑尖抵在儒衫青年的嘴唇之上,缓缓顺着他脖颈划下,最后停留在了他的心口,正待众人秉息以为卫扬会一剑刺下时,他却收了剑,一手指着儒衫青年刀疤纵横的胸口,冷冷一笑,扬声道,“这是一个商人的身体么?”
众人一看,这人虽瘦,但肌理分明,一看就是常年练武之身,而身上的刀伤也说明了此人是在刀口上生存,如果不是军中将领,也是武林中人,绝不是他自已口中的商贾!
卫扬不待众人议论声平,长臂一挥,一把就撕下了那男子脸上的伪装,扬了扬手中的人皮面具,眸光如蛇信地喷吐在儒衫青年的脸上,“申轩玉,就你这样下三流的易容想在本将军面前蒙混过关,你未免太高看自已!”
卫扬扔了手中的人皮面具,转身看向民众,眼中盛满寒意,长剑再一次指向申轩玉,历声道,“此人,也曾在禁军服役过,因烂赌被京城禁军除名。他心有不甘,转而投向淮南判军兰御风。又借今日扬州之事,来扰乱军心,大家说说,他的话能不能信?”
“不能!”此时,西北营中的将士早已对他们的沈医女投以百分百的信任,呼应之声响彻云霄!
在令人热血沸腾的呼应声中,箭翎之声再次响起,众人一瞧,一根箭从申轩玉的嘴巴直透后脑再一次钉入了他身后的旗杆之上,城墙上,帝王缓缓将长弓扔给身边的黄龙骑,冬日的暖阳照进帝王的眼中,折射出锐利的光绪,“朕说过,可以畅所欲言,但是,阴谋篡逆者杀无赦!”
语音未尽,只听到一声声的惨叫,众人惊惧的发现,人群中不停有人倒了下去,而他们的脸上的面具皆被撕下,众人才蓦然幡悟,这些人就是方才呼应申轩玉的“百姓”!
原来,在他们为申轩玉呼应时,已有乔装成百姓的帝王黄龙骑潜在他们的身边,在帝王一声令下时,手起刀落,干脆利落。
空气中飘散着浓重的血腥之味,鲜血让所有的人战粟,这样当众屠杀让所有人看了毛骨悚然,胆大的尚且忍不住连连打着哆嗦,那些胆小的妇孺早已吓得全身发软瘫倒在地,到了这时候,已无人愿做出头鸟,开口质疑,唯想着,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声讨可以早点结束!
申轩玉感受到自已的生命在飞逝,他的神思是一直随之幻动,许多杂乱的记忆碎片潮水般涌入脑海,毫无征兆的开启了那尘封已久的记忆——飞快地闪过他这一生所有的遇见!
因为他的妹妹申柔佳,他放弃了打拼的一切,离开了故乡。
因为不愿授人以话柄,所以他宁愿独自在京城打拼,从军中最小的士兵做起,最后成了禁军中的一员。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迷上了赌,最后,在最狼狈的时候,他离开京城来到江南。
没过多久,他听说父亲和妹妹身死,并知道了一切的真相,包括是沈逸辰故意让人引他误入岐途。
不论是为了自已也好,或是为了家人也罢,这个仇他永远无法放下!他永远也不会忘记当年他离开申家时,在申氏祠堂前曾立誓,有一天,他会风风光光的衣锦还乡!他和父亲的名字将再一次刻到申家的祠堂之上!
于是,他投靠了兰御风。
可没想到,他甚至没来得及看这一役的最后结果!
他努力撑开眼皮,留恋地想看这世间最后一眼,却看到,城墙之上,那一身白色凤袍的女子朝着他笑,那样远的距离,他仿佛看到她漆黑的双眸宛如夜空两颗明亮闪烁的星,挥洒着冷诡,在他尚没有去想她这表情代表的是什么意思时,便感觉有什么东西从身体深处透了出来!天地间在那一瞬间陷入沉寂,接着,视野突然变得异常空明,仿佛可以看到一里之外的寒梅在悄然盛开!接着,他开始听到自已的心跳之声在缓慢下来,直至停止!最后,他的眼皮无力地垂下,陷入了永久的黑暗——
“接下来,朕让大家听一听,扬州之祸的来龙去脉!”兰亭颔首示意后,身后的郝公公马上拨高尖细的嗓门大声传,“请钦天监刘大人!”
钦天监依言从帝王銮驾后步出,给帝王和皇后请安后,从袖中拿出长达一尺的帛文,开始朗声宣读。
所呈的意思,扬州有些百姓并不陌生,便是在扬州流星雨灾后,钦天监以观测星相,及千年记载来呈诉,此现在并非凶兆。此番之言初时也抚慰了扬州幸存百姓的惶恐之心,但随着传单的盛行,江南的百姓原本脆弱的心又开始不安,唯恐西凌会因宫庭出现妖后而天降奇灾,朝不保夕!
在百姓压不住的议论声响起时,钦天监突然话锋一转,“本官说的这一番话恐怕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有耐性听,因为几日前,本官已于扬州府时向静坐的百姓阐述过,可为何今日故话重题呢?那是因为——”钦天监语声一顿突然停了下来,在众人听到此言时,议论声瞬时平息,众人开始竖起耳朵想听听真正的原因,只听得钦天监的声音变得凌历,“那是因为这一次扬州不仅仅是天灾,致如此大伤亡的主要原因是人祸!这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
紧接着,一排戎装的禁军从两旁走出,列队于城墙前后,齐齐伸出手缓缓将挂在城墙上的巨型白布拉起——
瞬时,惊恐、骚乱、尖叫之声再次响起。就算之前那场屠杀依然保持着冷静的将士,也骤然被眼前如此残酷的血腥场面震憾!
只见,城墙上吊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