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宦海-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云浩先面带惶恐地请罪一声,随后又道:“只是兵事改制亦是需得银钱才可,故此,改制税赋实在是当前要务。”

    说来说去,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元化帝此刻也开始真的思量此事。

    见着元化帝如此,顾云浩又是加了一把火,将学府、兵事改革的设想说了出来。

    虽然千好万好,但总归到最后,都是一句话:需要钱。

    在他一番解释之后,元化帝算是真的对税制改革上了心,只是身为帝王,萧穆言即便是心中蠢蠢欲动,但也不会在顾云浩面前显露分毫。

    “陛下,臣还有一事思虑已久。”顾云浩又道。

    “讲。”

    想了想,顾云浩说道:“陛下若是有新政之心,只怕阻力不小,臣以为还需广造声势才好。”

    “哦?”

    闻言,元化帝也来了兴趣。

    虽然他乃是皇帝,但如今士族的权势也不可忽略,能有个法子减轻些压力,也是好的。

    见着元化帝感兴趣的眼神,顾云浩忙继续回道:“微臣观我华朝各处官衙的邸报,突有一法子,不若将邸报加以删改,记录朝中新政之事,发往各地刊印,而后定期张榜公告万民,以此为新政造势。”

    “再则,陛下新政一心为民,实则该让百姓知晓才不负吾皇圣恩。”

    听完这话,元化帝不由眼前一亮。

    作为一个帝王,虽然未必真的将百姓放在眼里,但却是谁都想得到万民敬仰称颂。

    若是如顾云浩的法子改善邸报,并公告天下,那么即便新政为士族所不喜,但为能得到百姓万民之心。

    “如此法子果真不错,只是此事关系不小,你可有把握做好?”元化帝有了兴致,声音也愉悦了不少,当下便道。

    然而顾云浩听了这话,却是心里一惊,心思转的极快。

    这个邸报改善之后,知晓度更广,若是负责邸报之事,很显然是一个很讨巧的差事。

    既没有很大的风险,而且也算涉入新政,甚至还能因着为皇帝塑造明君形象从而在元化帝面前讨巧,说不定能因此成为元化帝心腹之人。

    这对于顾云浩这个小小的翰林院修撰来说,确实是个极好的机会。

    只是他本就因殿试之事引得众人注意,这里面不仅有守旧派的憎恶,更有年轻底层官员们的嫉恨。

    若是现在又负责邸报之事,也太锋芒毕露了。

    而且他现下还不了解元化帝的性子,如此差事,说不定元化帝言及让他负责,也不过是说说而已。

    想到这里,顾云浩又看了一眼立在一旁的季航,当下眼前一亮,心里更是通透了起来。

    “陛下,微臣今日能得见圣颜,已是天大的隆恩。”

    顾云浩忙下拜说道:“只是臣乃寒门出身,见识有限,邸报之事关系重大,臣虽得陛下恩典得入翰林院,然却自知并非能肩负如此重担之人,未免误了陛下大事,还望吾皇另择良才,臣在旁协助即可。”

    “恩,既然你如此说,朕便不勉强你就是了。”

    很显然顾云浩猜对了,元化帝果真是没有很信任他,当下便端起茶碗吃了口茶,轻飘飘地说道。

    季航看着这一幕,眼中也划过一丝遗憾之色。

    他实在是为顾云浩觉得可惜。

    要知道这个邸报改善之后,必然是影响力不小。

    最重要的是,季航跟着萧穆言幼年相识,他看得出来,元化帝对此事很是感兴趣,若是负责此事,定能借此平步青云,成为元化帝重用之人。

    可惜了

    “季航,你可有把握做好此事?”

    正在季航感叹之时,却听见元化帝的声音又传入耳来。

    怎么?元化帝居然是想着让他负责此事?

    季航万万没有想到是这个结果。

    因着在元化帝龙潜时候的交情,季航自入官场之后,元化帝亦很是信任重用。

    他今日轮班前来御前待诏,想着好友顾云浩在翰林院和朝中的处境,便侧面在元化帝跟前提了一句。

    然而没想到元化帝果真想了起来,便直接传召入宫。

    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个好友居然为新政思虑了这么多,就是他也听的热血沸腾,心潮起伏。

    本以为顾云浩能借此翻身,主理邸报一事,成为元化帝身旁的新贵,却是不想这个好处最后居然还是落在了他的身上?

    想到这里,季航还是觉得有些内疚,感觉好似他窃取了好友的努力成果一般。

    “怎么,如此之事,你也这般犹豫?”见着季航没有反应,元化帝眼中的笑意淡了两分,声音中也带着一丝冷意。

    季航忙反应了过来,感觉到元化帝情绪的变化,亦是背脊一凉,直接跪下道:“谢陛下隆恩,微臣必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信任。”

    说完此话,萧穆言挑眉一笑,眼中带着几分满意之色。

    而季航却是悄悄地看向好友顾云浩。

    察觉到季航的目光,顾云浩嘴角一扬,眼中尽是平淡的笑意。

    他早已猜到结果会是如此,又岂会因此不满或是失落呢?

    不是旁人,而是季航负责此事,与他而言,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第140章:风雨欲来() 
自前次面圣之后;顾云浩的生活好似又恢复了平静。

    元化帝也如同忘了他这个人一般;再未召见过。

    原本翰林院一众官员听闻他被元化帝传入宫;都称羡不已;只道是他能借此翻身;身为皇帝身边的新贵;但却没想到还是如之前一般。

    为此;众人虽然面上不言,但私下都在暗暗揣度,认为这位新科状元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得圣心。

    顾云浩并没有去关注旁人的想法;这些日子他都忙得紧。

    首先是他的本职工作,太上皇突然来了兴致,说是要在年前亲阅顺德朝史。

    为此;他们翰林院这些负责修纂史书的官员们自然就更忙了;而顾云浩独自负责撰写南巡起居实录,这其实也是顺德朝史不可或缺的一向;因而工作进度自然就要加快了。

    这些日子;顾云浩跟赵启都在抓紧时间赶任务。

    其次;自上次面圣之后;元化帝虽然并未传召;却也吩咐了他;要他十日内拿出新政的具体章程,并且将商业、学府、兵事改制的细节全部思虑周全。

    因而,在忙完了翰林院的工作之后;顾云浩回到家里;大多数十件都是钻在书房一一推敲这新政之事。

    虽然日子过得很忙碌,而且明显元化帝并未很信任他,但顾云浩这样忙着却还是觉得很充实,甚至是很兴奋。

    毕竟新政是他多年所愿,若是真能按着他的设想实施开来,有利于国、有利于民,他就算是已经得偿所愿了,又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至于他个人而言,如果能借此得到元化帝的赞赏,从此平步青云,走上人生巅峰那自然是好的。但若是不能,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个人的荣辱得失,又岂能与天下相论,只要新政得以实现,他自己的荣辱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了。

    只是虽然此事他早已思量许久,但仙子阿需要上呈元化帝,这里面需要考量的东西就更多了。

    要知道元化帝乃是一名帝王,对于新政而言,他所在意的东西跟顾云浩其实是两个方面。因此,为了让元化帝能够支持自己的提议,顾云浩不得不想办法将这其中之事进行改变,以另一种方式提出来,从而取得元化帝的支持。

    为此,顾云浩用了七天的时间,总算是将新政的具体办法拿了出来。

    其中第一要务自然还是税制改革,先是田地税收和人头税的改制,这一项元化帝是在召见他的时候已经谈及了的,因此顾云浩也并未多着笔墨。

    其次便是他言及的商业之事。

    在奏章之中,顾云浩提出开海禁并发展边贸,分别于边关六城及沿海十三府开设商城,以此繁荣商业。

    同时,改革兵事,实行强军策略。

    只得一提的是,还另增设兵械司为从二品机构,分离与兵部和工部之外,并面向全国上下广招匠人,专事研制军械。

    此外,兴建军事学院,学院的学生一应实行招考制,打破世族功勋之家在军中的影响力。

    要知道那些功勋世家们大多都是开国初期,跟着打下天下之人,曾都是军中的将领出身。

    虽然现在华朝立朝数十年,但这些人在军中却还是有着一些影响力,甚至这些功勋世家的后代也大多在军中任职。

    而且这些世家子弟们自小就是没吃过什么苦,许多更是斗鸡走狗无所不为,更别提什么带兵的经验了,这些人若是在军中为将,军队的作战能力又怎么能强的起来?

    因此,顾云浩认为如今华朝兵事较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个。

    当然,这个法子元化帝必然会支持的,毕竟萧穆言新帝登基,虽然现在太上皇仍然健在,不至于出什么乱子,但萧穆言在即位之前毕竟蛰伏了这么多年,手下可用之人太少,特别是对军中的掌控力还是有些不足的。

    要知道平王跟蜀王都已经就藩,两人手中自然都拥兵不少,如此,元化帝又怎能不着急呢?

    若是开办军事院校,再将军事学院的学生分派到各地为将,这样一来,元化帝便能以最快的速度往军中安插自己的势力,从而尽快掌控军力。

    当然,在开办军事院校之外,顾云浩还提出为了教化百姓,要在全国各地增设书院。

    其实本朝亦是在各地是设有官学的,但只是到县这一级。

    各县有县学,各府有府学,但这些都是须得考中秀才,取得功名之后方才能够入学读书的。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考上秀才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样一来,官学对于寻常百姓的教化和影响力其实并不大。

    除了官学之外,虽然还有各种私塾和书院,但这些私塾大多收费较高,非寻常人家能负担的起的。而书院又并不多,招生也有限,自然也没什么达不到教化百姓的作用。

    为此,顾云浩提出,在各地增设官学,在乡下以‘里’为界,一里设一官学,而城里则按着人口和规模增设。

    为免达不到教化百姓的目的,又再提出官学的进学和收费标准,以寻常人家的孩子也能入学为准。

    提出此事,顾云浩自然是为了想让寻常人家的孩子也能有机会读书,但出于对元化帝目的的考虑,他却还是只言是为了教化百姓。

    为了说服元化帝,顾云浩为此还特意提出要与官学新增一项课业,即于这些官学开设一课,专门传播忠君仁爱的思想。

    他相信,就是为了这一点,元化帝也会对这个官学有些兴趣。

    当然,顺着这个改革学府的东风,顾云浩又提出要大兴学风,鼓励各省开办书院。

    至于陵江书院这样闻名一省的书院,自然是要解封重开的。

    只是这一应改制,首先就是需要银钱,故而顾云浩也提议新政之事当循序渐进,首先便从该之税赋开始。

    将所思之事梳理了一番,顾云浩又删改了两日,确定没有什么差错,又将此奏章拿到右相府,请了师祖孙惟德帮着看了看,方才呈交元化帝。

    他只是一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是没有资格写奏章直呈元化帝的。

    因而这一次的奏文,并未走正规程序递上去,而是由季航代为呈交。

    这其实还是有些不同的,毕竟走正规程序上呈奏文,若是今后新政得以实施,那么整个华朝上下都知道新政的策略乃是他顾云浩初定,他的名望将随之大为提升。

    更重要的是史书工笔都会记上这一事,即便他不能位极人臣,但因着新政之事,他的名字也将会留在史册之上。

    青史留名啊,这对于读书人来说,可是毕生的追求。

    而不能光明正大的递交奏文,那么即便开始新政,知晓此事的人也必然是有限的。

    只是现在这个情况,顾云浩却是不仅不在意此事,反而也暗暗有些庆幸。

    不能留名史册虽然有些遗憾,但他还是觉得如此隐于人后更好一些。

    毕竟他提出新政本就惹了许多人不满,加上今次奏文中所言的税制改革或是军事改制之事,都是触及了不少人的利益,现在虽然有了师祖孙惟德一力相保,但还是低调些的好。

    虽然之前元化帝言谈之中有新政之意,但奏文呈交之后,元化帝也并未召见过他,顾云浩还是有些焦虑。

    七月,顾云浩一心期盼的新政并未见有什么动静,反而是由季航负责的邸报改良之事却是开始了。

    七月十日,元化帝下令改良邸报,于翰林院增设一从五品学士的官职专司此事,并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