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职攻略-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件事与三哥九哥有何关系?”卫奕又问。

    卫中鸿道,“书生被处死后,大家逐渐也都淡忘了此事,谁也不敢再提及此事。不料,半年后,适逢曹太后生辰,再起波澜。九王爷为表孝心,派人订制一顶金冠,献给曹太后。彼时,先皇正与曹太后一道饮茶,听闻九子献礼,甚感欣慰,兴致之下当场令人打开瞧瞧。这一瞧,瞧得先皇大怒,推桌拂袖而去。”

    “如何?”

    卫奕听得惊心动魄。

    “那金冠成色十足,作工精致,却不是金凰冠,而是金凤冠。”

    “金凰?金凤?”

    卫奕面色一凛。

    凤为雄,凰为雌,九哥的意思是——

    他不敢再想下去。

    卫中鸿连声叹息,“不知那九王爷是一时疏忽还是真的别有用心。”

    “世人皆知,虽然常道凤凰凤凰,可是,凤与凰,却是有着严格的界限,尤其于天家而言。”(。)

第二百五十三章 罢了() 
“帝王所用凤凰实为凤,凤头有冠,形似如意,背有胆,三根尾羽;而帝后所用凤凰实为凰,凰头无冠,背无胆,二根尾羽。从古至今,一向泾渭分明,而九王爷送给曹太后的却是一盏货真价实的金凤冠,其下场可想而知。”

    卫奕垂下头。

    牝鸡司晨,向来是大逆不道之事,更是帝王最为忌讳之事。前有书生谏言,后有混淆凤凰,九哥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犯下如此大错,可谓是一拳击中先皇疑心之处。先皇不怒,才是荒谬。

    卫中鸿接着道,“先皇盛怒之下,抽出龙带,一鞭打在九王爷的背上,而后拂袖离去。曹太后也慌了神,拿出一尺白绫,打算自缢以证清白。一向骁勇善战的九王爷六神无主,连连喊冤。最后曹太后虽被救下,却伤及命门,落下病根儿,一瞬间苍老十岁不止,从一个雍容华贵的王后变成一个白发苍苍、连说话都费劲儿的老妪。”

    “九王爷不甘,道是金匠陷害,拉着铸造金冠的金匠去先皇面前申冤。不料,金匠却在先皇面前反咬九王爷一口,道全是奉九王爷意思铸造,他以为是进献给先皇,才依令成形。二人互不相让,纠缠不清,先皇火上浇油,怒不可遏。正待先皇欲对九王爷发落之时,估计是九王爷命大,先皇两眼一黑,晕厥过去。”

    “当时,随身伺候先皇的太监总管徐士根见先皇进入弥留之际,当机立断,将九王爷与金匠暂关大牢,召集众人,听候先皇临终诏令。先皇奄奄一息,意识仍是清醒的。皇位,不用多说,传给了三皇子,也就是如今的皇上。”

    “待到朝官小心翼翼地问道如何发落曹太后与九王爷,先皇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之后两眼一闭,命归西里。”

    “罢了?罢了!”

    卫奕蹙眉,“先皇这二字有歧义,相当于还是把决定权给了皇上。”

    卫中鸿点头,“的确,先皇用心良苦。‘罢了’可以指金冠一事就此罢休,也可以指罢黜曹太后与九王爷,曹太后与九王爷的命运如何,全看皇上的心意。皇上若是趁机赶尽杀绝,曹太后暂且不说,九王爷断是没有活路的可能。”

    “这么说来,倒是三哥留下了九哥一命?”

    卫奕想不到,看似疑心极重的三哥,也有心慈手软的一面。

    虽然九哥是三哥同父同母的弟弟,可是毕竟曾与三哥争过帝位,又是在军中威望颇高之人,三哥若借机铲除,并非没有可能。

    只是,三哥最终还是选择留下九哥一命。

    卫中鸿叹息一声,“皇上主动向朝官言明金冠风波。他道此事全是金匠与九王爷素有私怨存心报复蓄意陷害之过,将金匠凌迟。之后,他封当时的曹皇后为太后,又将九王爷从牢中释放,官复原职。皇上这番举动,甚得人心,无论朝廷还是百姓,皆赞这位新皇乃仁义之士,情义之辈。皇上顺利登基,继承大统。”

    卫奕提了提唇角。

    这根本就是一个悖论。

    在众人心中,皇位,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所以,一旦涉及到皇位,尤其天家内,夫妻反目,兄弟相残,甚至弑父弑母、杀子害女之事才是情理之中的,如三哥这般念及兄弟情义的,倒成了德行出众之人。

    这根本就是一个悲哀。

    人心的悲哀。

    “三哥既然不杀九哥,后来九哥为何又主动奏请驻扎天水?难道是九哥心存愧疚,真心替先皇守卫边疆?”

    卫奕追问。

    卫中鸿看他一眼。

    “说起这件事,不得不提及一人,前水利司务沈明功。”

    卫奕干咳一声。

    “爹爹请讲。”

    他沉声道。

    卫中鸿接着道,“皇上即位半年之后,下令彻查各部财务,这本是例行之事。新皇上任,对各部财务有个大致了解,先朝先皇都曾这般做过。可是,这一查,查出一个大贪官,沈明功。先皇在位时,江北曾发水患,身为水利司务的沈明功全权负责此事。先皇为稳人心,先后拨放数次赈灾款项,高达数十亿白银,而查账的官员发现,其中十亿不知所踪。”

    “会不会是有人故意陷害?”

    卫奕插嘴道,“孩儿曾经翻阅过官吏旧史,发现这沈明功并非贪婪懒政之官,乃是口碑极好、德行出众之人,会不会其中有何误会?”

    卫中鸿又看他一眼,意味深长。

    “沈明功亲口承认贪污,你道其中有何误会?”

    卫奕一时语塞。

    “爹爹继续说。”

    他讪讪地道。

    卫中鸿接着道,“沈明功既然承认贪污,皇上自然会追责。只是这件贪污案说来也怪,所有的罪过沈明功全认,就是不说那十亿白银藏在哪里。沈家并非挥霍奢侈之辈,平日里吃穿用度与一般三品官员无异。何况是十亿,他沈家就花上三生三世也花不完啊。既是贪污,银子呢?”

    “沈明功嘴硬,不代表皇上就拿他没有办法。不说可以,死罪也可以有。皇上下令斩立决,沈明功都被推上断头台,被九王爷拦下了。”

    “九王爷拿出一块先皇赐予的免死金牌,道用此金牌保住沈明功一命。皇上大怒,可是先皇刚刚去世,余威尚在,皇上并不敢公然违抗此令牌,只得当场放沈明功回家。”

    “沈明功回去后,一家老小,一夜之间,不知所踪,就连祖屋也被一把火烧尽。之后,京城人再也没有人见过沈家人。那时,百姓中有人道沈明功一家老小全死在了那场火里,也有人道沈明功带着银子和儿女逃到东瀛享乐去了。总之,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他的下落。若不是前阵子听你娘亲说什么罪臣之女沈月然,爹爹竟也不知沈家逃往了西北文池,在文池住了八年之后,居然又返回京城,并且那沈月然还与你相识,真是缘起不知何处。”

    卫奕沉吟。

    这样看来,卫中鸿所言与他曾经了解到的旧事大概是一致的。(。)

第二百五十四章 保() 
沈明功贪污是事实,银子的下落不知所踪也是事实。九哥用先皇赐予的免死金牌救了沈明功一命,却把自个儿置身于众矢之的的境地。

    沈明功出身于九王府幕僚,曾是九哥得力下属。如今,沈明功出事,九哥力保,还拿出自个儿的护身符力保。沈明功一家连夜脱逃,留下九哥一人,四面楚歌。

    卫中鸿道,“树倒猢狲散,古时如此,今时如此,向来都是如此。自打金冠一事,曹太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九王爷。你道曹太后是避嫌也罢,是有恨也罢,反正,曹太后从此深居后宫,再也没有出踏出慈宁宫半步,再也没有听她谈论国事半句。”

    “曹太后都对九王爷如此,其他人可想而知。那些曾经吹捧过九王爷军功的,统统反过来指责他性情残暴,满手鲜血。那些曾经鼓吹过九王爷英明决断的,统统反过来谴责他心机深沉,狡猾奸诈。如今,九王爷为了保住沈明功,连最后一道护身符——先皇为防兄弟相残,赐予几个皇子一人一个的免死金牌都没有了,他还有什么能耐在京城立足?”

    “胜者王,败者寇。九王爷是败了,就要接受失败的结果。沈明功一家老小走后,九王爷当即奏请,主动请愿驻守天水,并立下重誓,今生不再返京。”

    卫奕不禁唏嘘。

    前尘往事,说来不过半个时辰,可是经历过的人,个中滋味想必只有他们自个儿心里才清楚。

    先皇的心机,曹太后的惶恐,三哥的仁义,九哥的败北,沈明功的贪腐,书生的天真,和众人的嘴脸……

    这——就是真相了吗?

    卫中鸿饮下一口热茶,摇头晃脑。

    “世事的奇妙之处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它会是什么。”

    “就像为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八年后,皇上会再次召回九王爷。奇哉,奇哉。”

    卫奕想了想,道,“依孩儿之见,皇上之所以会再次召回九王爷,这件事恐怕与太后的身子有关。”

    卫中鸿一怔,随后恍然,“你是说太后她——”

    卫奕黯下双眸,“孩儿与田御医在天山共处数月,曾无意间听他提起过太后的身子。他那时就已经用到了‘油尽灯枯’这个词,说明太后的身子比咱们想像得更加虚弱。金冠一事之后,曹太后再也没有见过九哥,就连九哥请愿离京也没有送别九哥。爹爹道是为了避嫌,也或许是心中有恨。可是孩儿觉得,两者当然皆有可能,不过,最大的原因只是一个字。”

    “何字?”卫中鸿追问。

    “‘保’。”

    卫奕接着道,“三哥与九哥都是曹太后的亲生骨肉,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谁登上皇位,曹太后都高兴,换言之,无论谁落难,曹太后都会伤心。可是,曹太后跟在先皇身边多年,岂能不知道宫廷斗争的诡谲与残酷?死亡已是稀疏平常,落难就是败者最好的结局啊。”

    “金冠事后,胜负已定。九哥的命,全在三哥手中,也全在三哥一念之间。曹太后若对九哥流露出任何怜悯之情,替九哥喊冤求情,哪怕只是一句,也会令三哥对九哥忌意越深。到时新仇旧恨一起,别说九哥的命,就是曹太后也自身难保。”

    “所以,孩儿觉得,曹太后的不见,看似决绝,才是彰显一个母亲用心良苦之处,也是令三哥九哥手足得以存续、并能实现八年后再见的关键之处。”

    “曹太后既然从未怪过九哥,自知命不久矣之时,又见到六王爷从天水带来的九哥画像,自然触景生情,想起九哥八年来的苦难。她一时不能自己,向皇上施压,请求见上九哥一面。”

    “而三哥,经过这么多年的耕耘,帝皇之位早已固若金汤,对九哥的疑心戒备也逐渐消磨了去,所以,才会特意令孩儿去天水迎回九哥。”

    卫中鸿目露赞许,连连点头。

    “奕儿所言极是。”

    “旁人论及此事,只见心机,不见心思,只会充斥着阴谋阳谋。”

    “可知帝王天家也是有着七情六欲之人,伦常,道理,在他们身上同样奏效。一个命不久矣的母亲,想见一个远在天边的儿子,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

    卫奕道,“不过,此事也有令孩儿费解之处。”

    “有何费解之处?”

    卫中鸿问道。

    “先皇的态度。”

    卫奕回道。

    “先皇的态度?”

    卫中鸿想了想,道,“你是说先皇临终前的‘罢了’二字?”

    卫奕点头应是。

    “是,先皇虽然年事已高,但是所有人都道,先皇弥留之际,意识是清醒的。既是清醒,他为何要将这件事的决定权交给三哥?”

    “让先皇动怒的,前有书生进谏之言,后有金冠之事,两事叠加,酿成大怒。书生进谏一事,先皇表面不怒,却对书生处以极刑,可见先皇是非常忌讳女子干政之事。后来九哥进献金凤冠,再次打中先皇的疑心,令先皇不可忍受。那么,这两件事其实还是一件事,便是女子干政。先皇既然为此事愤怒,为何要将这件事交由三哥处理,这实在令孩儿不解?”

    卫中鸿若有所思。

    “奕儿的意思是道,这两件事,其实针对的对象都是先皇,而先皇又有能力替自己泄愤,为何却要把泄愤的机会交给刚登基的皇上?”

    “对。”

    卫奕道,“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比如,有人给了父亲一拳,这个父亲明明是有法儿还手的,可是,他却不还手,让儿子出头,还留下一个歧义词,让儿子自己决断。孩儿觉得,这实在很费解。‘

    ”卫中鸿皱眉,“父亲?儿子?”

    “莫非是考验?还是成全?”

    卫奕眼前一亮,“成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