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宽,各生欢喜,也不耽搁董姑娘大好前程。”陈烟寒不疾不徐,侃侃言道。
这下堂中诸人一时默默,过了好一会,姚妈才回过神来,对陈烟寒道“敢情公子是来退亲的?公子莫不是误会了些什么?我家小姐别的不敢说,贤良淑德,知书达礼这几个字还是配得上的啊。”
“哦,只是在下昨日亲眼所见董大小姐为人行径,似乎离这几个字相去甚远,”陈烟寒面上微露一冰冷笑容,接着道“既然双方高堂曾是故交,我只望能解怨释结,更莫相憎,此番来更有一事,当初我父亲将一根杏花簪子留与董先生,那簪子是我祖母所留,还望退还,烟寒便在此别过,不再打搅。”
“陈,陈公子,你这话怎么说,这婚哪能说退就退,我家小姐并无任何失德之处,你这般退了婚,却叫她日后怎生做人。”姚妈慌乱不已,竟上前扯住了陈烟寒的袖子,意欲与之理论。
陈烟寒面露不悦,手一拂,姚妈不禁后退了两步。
姚叔见了,急急上前扶住自己娘子,看着陈烟寒,怒目而对。
“姚妈,别说了。”
药柜后面,传来董欲言同样冰冷的声音。
“其实我早就明白了,我董家若还是当年的杏林董家,我自然也是位贤良淑德,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如今这般落魄模样,我自然也应该时转势移,自动的变成气概不凡精于算计的巾帼须眉,此乃人之常情,何来的怨,何来的憎,又何来的相憎。”
陈烟寒闻言,面上微温。
他最近这些年,位不高,但权重,向来说一不二惯了的,心中难免有些傲然,欲言这般一挤兑,竟也是恼怒了起来。
“姑娘这般说就不对了,当初我父亲救了你父亲,是你父亲主动提出的相亲,难道是我父亲看上了你董家的家财么。”陈烟寒隔着重重药柜,对着柜子后面的人儿说道。
他到底是一向控制力不错,能把怒气压在心底,因此言语之中依旧尽显淡然。
“嗯,据说当年想跟陈公子结亲的人家不在少数,想必我那时虽然年仅五岁,却已是有了贤良淑德,知书达礼这几个字的名声罢,”欲言说道这里,冷冷一笑,接着道“姚妈,去把那根簪子取来还于陈公子,幸好陈公子早来一步,我方才还正算计着这跟簪子,不晓得哪间当铺还收这玩意。”
“放肆!”陈烟寒冷冷一喝,他虽然看不到欲言,却也可以想象得到那姑娘尖酸生硬的面庞。
过了好一会,他终压住了心中怒气,冷冷的道“我陈烟寒若是那贪念荣华之人,也不会甘愿在北疆荒漠镇守那么多年了,自来女子讲德、言、容、功,你抛头露面替人诊病,却又见死不救唯利是图,这德不行便也罢了,这言辞之刁钻也实在是在下平生所未见,只是幸好一切未晚,若待日后真娶了你这个悍妇恶女,却不晓得会生出何等是非来,还请将簪子赐还,在下也好向家母交代。”
“我家这些人若不需吃饭,我也不用抛头露面了唯利是图了。”这句话欲言说得极轻极淡,似在跟自己说的一样,此话说话,她便又提高了声调,冷笑道“呵,想来昨日陈公子已经寻着那德言容功都极好的女子了,”欲言是见过楚容一面的,那女孩娇好的面容连她都暗自惊叹,想到这里,语气之中嘲讽之味更重,“欲言祝公子早日他娶窈窕之姿,或娉高官之女,鹣鲽情深,夫妇相合。我要去晒药了,不送。”说完,却是懒得看一下对方究竟是何样之人,只头也不回的朝后院用来做晒场的坪子走去了。
她将一包包的药材拆开来,然后蹲下身子去,一一平整的散在竹编的簸箕之上,然后用手摊开,黄连,当归,桔梗,她一一审视着,然后将要坏的捡了出去。
这才是她的一切,她生命的责任,那个在前堂乱骂一通的男子她才懒得去理呢。
她不闻不问的转身一走,董子浩却听不得人这般辱骂他姐姐,将裹往地下一扔,人便冲了出去,直冲到陈烟寒跟前,小手在陈烟寒腰间一推,大声道“你是个什么东西,竟然敢说我姐姐是悍妇恶女,我打死你个狗东西!”说罢,又举起小拳头朝陈烟寒身上挥舞了过去。
陈烟寒眉头一皱,不愿与顽童纠缠,只手一挥,嘴里冷冷道“果然毫无家教。”
他久经沙场之人,他自己虽并未曾使多大的力气,只是劲道仍不容小觑,董子浩已是站立不稳,一个趔趄,人后退了几步,眼看就要摔倒。
幸好姚妈拿了簪子正好赶来,急将子浩扶住,搂在怀里生气道“陈公子何苦为难一个孩子,这根簪子你便赶紧拿回去罢,你说得没错,你确实是高攀不上我家小姐。”说罢,将那根雕着几朵杏花的簪子往陈烟寒手里一塞,便领着哭哭啼啼的子浩往里屋去了。
这边陈烟寒板着个俊脸,衣袍下摆一甩,转身跨出出了杏林堂那厚重古老的门槛,转身怒冲冲的朝外走去。
第六章 姑母寿辰()
不远处,何雪松正骑在另外一匹高头大马上等着他。
“怎么样?”
“不可理喻,简直就是不可理喻!”陈烟寒依旧带着满面怒容,翻身上了马。
“看来能把陈烟寒气成这个样子,那位董小姐确实不一般呀。”何雪松那张温润如玉的脸上浮现一个笑容。
“哼,走罢,我姑母该等急了,驾!”他一挥手中长鞭,带着一腔怒火向前疾驰而去。
这一日是宣治二年的十月初九,陈烟寒会永远记得这该死的一天。
当然这一天正好也是承天府仁济局大东家冯元凯的原配夫人陈氏五十大寿的日子。
因先帝去世未满三年,民间一切红白喜事均要从简,因此冯府上下也未敢张灯结彩,戏子也不曾请,只不过仁济局下诸省各分堂设点向民众赠了三日的居家旅行常用药散,正日子这天请几房走得近的亲友吃顿寿宴而已。
只是即便如此,那走冯府的后门来送寿礼的人却是络绎不绝,陈氏收了一天的礼,难免觉得几分累倦,此刻又闻管家媳妇来报说同安府薛知州前来贺寿时,终不耐烦的皱了一下眉,挥了挥手对那官家媳妇道:“我乏了,就说我睡下了,请他后屋喝茶,让你家男人陪着就是了。”
虽已年届五十,但长年养尊处优,冯陈氏依然似四十岁的妇人一般,精致的五官不难让人看出当年的容貌是何等的秀美。
管家媳妇方要退下去,又被她喝住问道:“这薛知州也算是故交了,他有什么事相求么?”
“听我男人说薛知州是想让侄少爷替他家二公子在兵部里捐一个职务。”管家媳妇回到。
“知道了,”陈氏心里明白,这两年她家突然变得门庭若市,这些达官贵人大半都是冲着她那位位不高但权重的侄子来的,这些事对烟寒来说不算什么,她沉吟片刻,又问道:“少爷还好么?”
“回夫人,少爷跟小顺哥俩去园子看鸟去了,夫人要见少爷?”管家媳妇小心翼翼问道。
“不必了,由他去吧,一会侄少爷来了赶紧叫我。”陈氏说罢,挥手让管家媳妇退下,自己便来到花窗前的小木榻上,半靠着躺下,小丫鬟见状,便急忙上来替她捶腿。
陈氏合起了眼,似睡非睡,心里去叹了口气。
她自从嫁到冯家来,生活富足,丈夫是太医院的首席太医,自家的医馆仁济局生意红火得不行,分店开遍大江南北,全国这药材的价格都要看他们家眼色行事,自从两年前新帝即位,他家门前更是车水马龙,只是她夫妇唯一的儿子,却一直是他二人的一块心病。
他夫妇二人结婚多年,一直没有生育,后来丈夫纳了两房小妾,也是不曾有生养,也不晓得吃了多少药,直到二十年前,想是菩萨保佑,陈氏竟诞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天佑。
这孩子自然被一家人奉若至宝,只是不想六七岁上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冯元凯自己一代名医,自然竭尽一生所学全力救治,后来这孩子命是保住了,但人却变得傻傻憨憨起来,如今也年近二十,智力仍然如六七岁的孩子一般。
如今他夫妇渐入暮年,不再指望能有生育,偌大家业,将来全靠这孩子继承,你说她怎能不心焦。
正当她迷迷糊糊似要入睡之时,忽闻得门外丫鬟来报“夫人,侄少爷伴何公子到了,正在南边花厅相候。”
陈夫人一闻此言,立即清醒了过来,原本疲惫的面上也即刻露出微笑,嘴里念叨着“终于来了。”一边起身,手扶正了一下头上的钗饰,便急急走了出去。
“姑妈!”陈烟寒先是听见里屋传来一阵环佩撞击之声,接着见婢女将帘打起,便知道是陈夫人出来了,急忙起身迎了上前,何雪松亦起身相随。
陈烟寒母亲多病,在家时自幼多得这位姑母教养,自从父亲病逝之后,自己远在边疆,母亲那边亦多由这位姑妈照顾,因此陈夫人在他心中亦如半个母亲一般,此刻相见,自然心中欢喜,先前在杏林堂遇到的不快也尽悉抛于脑后。
“我的儿,你们可来了。”陈夫人先是拖起了烟寒的手,又拖起了何雪松的手,一起放在掌心之中拍了几下,方放开。
这两个孩子是她看着长大的,如今孩子们大了,她也老了。
一方寒暄过后,三人各自归座,陈夫人望着烟寒,笑着道:“比去年又晒得黑了一些,你年纪也不小了,常年在外孤身一人也不是个道理,我上次去见你母亲,她一心想你回来,话说董家那位小姐也差不多到了婚配之年,你这次去见了人家姑娘没?”
“那位大小姐,不提也罢,我今日耽搁了这许久才来,就是去把婚退了的。”
想起今早之事,陈烟寒依旧有些怏怏不乐。
冯陈氏闻言,面上惊讶之色,过了好一会,才道:“她家虽然遭逢巨变,但毕竟有婚约在先,那姑娘怎么说也是正经人家小姐,怎可轻易退婚?”
陈烟寒眉头一皱,正欲解释,忽然听得门外传来一男子大声的惊呼“怎么,寒儿,你与那杏林堂的董小姐退婚啦?”
陈烟寒闻其声,便知晓是这首席御医,天下第一药局仁济局的主人,他的姑父冯元凯来了。
果然,门帘揭起,一位虽年过五十,但身体健硕,深目高鼻,皮肤依然无一丝皱纹的男子走了进来。
“姑父!”“冯伯父!”
陈烟寒与姑母感情深厚,却素来不喜这位姑父,当初陈家危难之际,全靠姑母援手相助,这位姑父却颇不情愿,对陈家母子不冷不热,不想先帝驾崩后,一直不得宠的七皇子,烟寒的姨表兄弟宇文灏明竟会登上大位,他态度这才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对陈烟寒母子百般奉承了起来。
只是不管如何,他究竟是自己的姑父,念在冯陈氏的份上,烟寒对冯元凯还是一直礼数周全的。
第七章 康公公有请。。。。。。()
“二位公子快坐下,烟寒,你姑妈这几天天天念叨着你呢,”冯元凯面上的亲切热情让人觉得他对这位侄子的感情丝毫不容质疑,接着他面上又流露出关切之色道:“你方才说的与董小姐的事究竟怎么回事,为何要把婚退了?”冯元凯面上的惊讶似乎远甚于他夫人。
“那姑娘。”烟寒摇了摇头,便把这两日所见所闻简单说了一遍,只是涉及到楚容的事情则含糊带过。
冯陈氏听罢,低头沉吟,半晌无语。
冯元凯却连连跌足叹气:“唉,这杏林堂,原是我医道上的楷模,你看这天底下开医馆的,多少打着杏林的旗号,但真正的杏林堂,便是这老董家经营的,唉,话说我父亲便曾多得这位董姑娘的曾祖父指点,方有仁济局今日成就,老夫实在不忍看杏林堂这数百年的名声在一个不懂事的小姑娘手里毁了呀。”
说罢,连连摇头。
这董家的先祖正是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他治病救人后,患者都会在其门前种一棵杏树以示回报,久之杏树成林,杏林于是也成了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象征。
“她何止不懂事而已。”陈烟寒冷笑一声。
“那姑娘我是打过交道的,她的脾性,我也是知道的,所以后来听你姑母说你们两家有婚约,我心中还颇替焓儿担忧,唉,退了也好,退了也好。”冯元凯嗟叹两声。
“哦?伯父认识董姑娘?”何雪松不禁问道。
“这话说来长,”冯元凯端起手中茶盏,抿了一小口那上等的明后龙井,接着道:“自他父亲犯事,杏林堂门下数十家分堂被抄入官,如今她家仅剩这当年御批的老店还留了下来,这块老店上的招牌可是当年太祖爷爷亲笔御赐的,我看她经营不善,担忧这杏林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