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朝砚遇-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高亮】全文整修,请老会员从第52章开始重新阅读,前文不影响~沈砚嫁给崔岑的那一天就知道,这是桩交易婚姻,乱世之中,男人的眼睛都长在头顶上。不过没关系,她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阅读提示:1、仿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背景,架空勿考2、女主是条有点不一样的咸鱼3、我们是一群很佛系的作者和读者【比心
 ://200979

第一章 纸和笔() 
三月的雨一直下个不停,细细的雨丝犹带一分寒意。春风十里,柳梢绿遍,江左之南烟生雾缭,水光潋滟。

    乌镇水乡,也陷在这场连绵的春雨里。

    “这雨什么时候才能停呢?”

    连日来的阴雨天气,叫人无端生出几许烦闷。两个跪坐在门口的小侍女呆呆望着院子,闲极无聊。

    屋里也有人在问这事。

    “谁知道呢,”沈砚手上拿着圆刀,低头在一块石料上小心地磨去多余边角,“只能祈祷别连着梅雨季了。”

    案上的深青石料是一块歙石,约三五寸长宽,已被打胚成一块近似长方形的砚台。石砚粗雕时已凿出墨堂和墨池,右上空余处也已刻出三两横斜的花枝。桌上散着十数柄小铁刀,铲刀、圆刀、平刀、斜刀,还有『毛』刷、小锤等物,石屑亦是不少。沈砚右手指尖缠着布条,她捏着半指粗细的小刀,专注地在质地坚润的歙砚上来回滑磨墨池的边线。

    砚台到了精雕这一步,数十日重复着刀工,枯燥又乏味。

    特制的桌案只有半臂高,沈砚盘腿坐着,微俯低头。只瞧得见一头乌发梳辫而髻,别无他饰,清爽利落得不似她声音那般柔软懒惫。

    一旁的吴娘可不敢学沈砚那样随意。三十几许的吴娘跪坐在软垫上,手里绣着一块手帕,半真半假笑道:“老天爷再不放晴,我们七娘也快坐成石头了。”

    沈砚在家里序齿行七,上上下下都叫她七娘子,只亲近些的人叫她阿砚。

    沈砚闻言也没立即做声,执刀磨去一个不够流畅的小弧后才笑道:“不然呢,反正整日里无事可做,用它打发时间倒是不错。”

    这块歙石是二月初买的,看这进度,还能消磨整个四月。

    沈砚的声音漫不经心,吴娘却不敢以为她本意如此。七娘子学制砚三年有余,一手持凿一手握锤,在这些石头上耗费了无数时日。制砚的石质再温软终归是坚硬的,在石料上锤凿雕刻,费心费力,最是磨人。所以吴娘觉得七娘心里是喜爱做这事的,不然如何能磨破一手血泡、留下一手薄茧来。

    这份坚韧的心『性』,叫吴娘十分钦佩。

    此时午后,天阴有灰云,即使沈砚坐在窗下,光线依然不算明亮。吴娘见她坐了有个把时辰,担心她的眼睛,柔声劝道:“娘子起来歇一歇罢,我唤阿桃给你端一碗蜜儿酒,可好?”

    沈砚半点也不想动,低头盯着刀口,嘴上却应了。吴娘见她那敷衍模样,起身去门口,叫两个小侍女去取酒来。

    阿桃和阿杏早已见怪不怪,笑嘻嘻拿了伞走进雨里。

    蜜儿酒虽是甜花酒,也是兑了酒曲的酒水,口感略有辛辣,但沈砚浑不当回事。早先沈砚她爹知道后哈哈大笑,就叫家里厨窖敞开了供小女儿取用,并不拦着她。

    酒是粮食所酿,『乱』世里不但酒税奇高,且属军备物资,民间限产限量。也只有郓州太守,乌镇沈家,能有这样富贵容女孩儿纵饮。

    吴娘回来跪坐在垫子上,方捡起手帕,眼角忽瞥见她们七娘不知何时支立起一条腿,一手贴着膝盖一手执刀,姿态极是豪迈。往日在屋里七娘就不肯好好坐着,劝说无果,没有外人吴娘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但像这样没个正形的,若被人看见,太守夫人能活活打死她们几个。

    跟了那么久,吴娘知道沈砚在凿磨砚台时是不能受惊吓的。不只刀锤容易伤手,若是不小心磕碰坏了砚石,两三个月的心血白费,七娘的眼神会教人无地自容。

    吴娘轻声唤沈砚:“七娘,奴婢有话想说,你停一停好吗?”

    沈砚平时十分随和,吴娘几个便很少自称奴婢。她分神听吴娘说话,手上圆刀修完一处,这才停手侧过脑袋:“唔?”

    这一抬头一侧首,窗外春风忽哗声轻作,雨丝斜向,一两瓣桃花裹在风里,轻飘飘落在制砚的桌案上。

    饶是日日对着七娘子,吴娘的心跳也快了一分。她眼神往沈砚支起的膝盖上一丢,柔声责备道:“娘子还不快些坐好,再过两月就要行及笄礼,被夫人知道可饶不了你。”

    沈砚这才注意到,立即从善如流改为跌坐,吴娘便不说什么了。

    这会儿被打断,她索『性』放下刀具:“母亲还能管我到几时?及笄后我就快要出嫁,说不准就在今年。”

    吴娘放下针线,坐到沈砚身后给她捏肩:“夫人舍不得七娘,怕是要再留两年呢。”

    沈砚笑了笑,她母亲李氏舍不得,可她爹太守沈闵之一定舍得。在这『乱』世里,世家大族的女孩儿,联姻是家常便饭。长长的家谱展开来,五姓七望皆是交错的姻亲关系。

    沈家盘踞郓州近百年,几代人为汉天子牧守一方,也是了不得的高门大户。如今汉王室式微,大权旁落,各路诸侯拥兵自重,遍兴兵戈,沈家偏安一隅,虽无逐鹿之心,却不能不为远大计。她能留到十五岁已是稀罕,只怕她的婚姻前程早在李氏和沈闵之心里,这些年不提不过是让她再玩闹一会儿。

    生不逢时,有片瓦遮风挡雨,便也要有为这屋檐修补奉纳的觉悟。

    当世间,天地纲常都将颠覆,嫡庶之别就没分出那般的高低。沈砚的哥哥沈复年已二十又一,去岁娶武陵王氏,为要替郓州守住大江船渡的南岸口。两个庶姐也已出嫁,一个嫁荆南的原厢军将领刘开,刘开就在郓州左近屯兵驻守,隔岸观火;另一个庶姐则嫁去太原范家,范是五大姓之一,庶姐此去是要向范家示好,通一通南北信息往来。几个族姐也各自亲上加亲,巩固沈家在郓州的地位。

    轮到沈砚,虽然她是沈太守唯一的嫡幼女,但命运并不会特别眷顾她。

    沈砚冷眼旁观,对后半生并不怎么茫然恐惧。不知谁说的,若是嫌日子太长,不妨找一件只需最简单的工具就可投入的事,最好是一张纸和一支笔,就能以有生谋无涯,岁月忽忽而逝。

    她拿起制砚台上的一柄小铁刀。斜口已有了钝迹,这些请打铁铺特制的刀具即使用了上好生铁,依然很脆。她刚学制胚时,手上铁锤没个轻重,毁了不知多少石料,也折毁了无数刀头。现在她已不是新手,她学会了怎样用这种细杆的小柄铁刀,在石头上雕凿出花儿。它并不是很难的技艺,但很需要耐心,也很费时间。

    以石为纸,以刀为笔,正适合她来投入,消磨时日。

    吴娘还在给她『揉』捏肩膀,阿桃和阿杏从外面进来,带回一壶酒和一碟如意糕。沈砚不爱吃这甜腻的芝麻糯米糕,叫她们拿去分了,又取杯来自斟自饮。这花蜜儿味调的清酒,沈砚一口气喝几壶都不会醉。

    窗外细雨菲菲,沈砚不尽兴:“这雨下得没趣。”

    阿桃和阿杏也附和:“是呢,恨不得下个痛快再放晴,好过这样。”

    ……

    两日后天气转晴,乌镇人似憋坏了,纷纷出门春游。沈家大宅里也人影纷『乱』,诸事忙碌,太守夫人李氏抽空派人来问小女儿,愿不愿代她去无忧寺上柱香。沈砚即将及笄,往后嫁了人内要主持家务,外要持礼交际,李氏早两年就让沈砚代行了不少礼拜『露』面之事。

    还在挖墨池的沈砚闻言就放下刻刀,二话不说梳头换了衣裳,带着吴娘几个出门去。

    也正是觉得她没有入『迷』,一直以来李氏才没阻拦女儿这点凿石弄刀的小喜好。

    无忧寺在城南,『乱』世里取了个好名,香火很是旺盛。

    早有人打先去寺里知会过,沈砚一到就被迎进大殿。沈砚以她母亲李氏的名义捐了香油钱,又代为上香祝祷。知客僧请她后院用茶用斋饭,沈砚婉拒了,“师傅不必理会我,我随意走走。”

    这时的寺庙往往占地极广、屋舍众多,只要些许香油钱就能留宿,外围的空阔地和门内一进之地也常做为赶集的会聚地。庙会之热,有百般的杂货和杂耍,吸引乡野四方来汇。且寺庙常圈了好山好水,在这拘着女子无法随意出行的世道里,因着各种理由去寺里上香祈福躲懒,是不多的几个好借口之一。

    沈砚闷了一月,慢慢行步在寺里,看黄墙绿枝,高天空远,渐觉一口郁气轻了不少。

    闲逛了约两刻钟,吴娘见沈砚脚步慢下来,指了墙下一张石凳请她过去坐:“七娘可要叫寺里送茶水来?”

第二章 金石巷的偶遇() 
三月里的泡桐树,光秃秃的褐枝上是团团白里透紫的盛大花事。一树繁花,花枝梳梳密密间杂着碧蓝的天『色』。

    吴娘抬头叹道:“真是美极了,可惜再晚半个月就要凋谢。”

    “先花后叶……哪有长开不败的道理。”

    沈砚恍然,想到方才殿上那尊金身大日如来佛。它汲取『乱』世里的养分,受香烟供奉,但若有一日兵锋所指,它剥下金箔珠宝,就要千百倍还给战火。

    这一春局势越发紧张,她坐在家中都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每次出门,穿行于嘈杂的街市,水乡乌镇有如颠『荡』的浮舟,尘嚣之上是隐隐不安的躁动。那躁动由远及近,一浪掀动一浪,骇风惊涛转瞬间已迫近江左之南。

    而江南,郓州,莱州,蓬阳,荆南,还陷在缠绵的春雨里。

    这么一想,便觉在寺里逛着也没滋味了。沈砚起身道:“走罢,我想去金石巷再买几块石头。”

    下回『乱』起来,还不知何时才有这自在时间。

    金石巷是个浑称,只因这儿聚集了乌镇诸多金石刻玩铺子,就连原胚石料也有囤货。这世道兵荒马『乱』,南北间百十斤的砚石运送来往不易,这些店家能采买到原石,可见颇有底蕴。制砚第一步就是挑选石料,虽说沈砚才入门,现今凿磨什么都不过练手之作,但她每次都寻机亲自来选料,从不假手他人。

    她常去的那家石玩铺子名叫“裕丰斋”,面阔三间,专营石砚,就在金石巷的中段。

    沈砚几个还没迈进门槛,就有认得她的伙计小跑来招呼,“七娘子,今日雨后,正是挑石料的好时机咧!”

    “阿福,”吴娘上前一步笑道,“又要麻烦你们了。”

    沈砚是个低调『性』子,但再轻的石料几块加着也有五六十斤重,总不能叫阿桃阿杏就这么抱回去。那回她付账后叫送去太守府,可着实叫店家吃了一惊,谁能料到这纤美弱质的少女竟是太守府的女公子,这位女公子竟还有拿刀锤的喜好!

    伙计阿福跑去烧水泡茶,年逾五十的钱掌柜拿了小锤亲自接待。

    沈砚向老掌柜微笑致意,两人也不废话,就站在门口的砚石堆里挑挑拣拣。阿福没说错,选料最宜在雨天或雨后,因石材沾了水才容易看清纹理、『色』彩和瑕疵。这还只是最简单的,案板上的这大大小小三五十块虽都是砚石,但如何辨别产地、坑洞、石质,却不光凭眼睛。

    “……阿杏你看这『色』泽,赤绿驳杂,莫非是洮河石?”

    吴娘和阿桃阿杏三人这些年耳濡目染,也知道些浅薄道理,便也跟着凑趣。绿衫的阿杏迟疑道:“不好说,我听娘子说过洮河石十分珍贵……咦这块这块!这上头有石眼!”

    “还真是咧,那这定是端溪石了?娘子说只有端砚石才有这个特征。”

    “快让我也瞧瞧,还是头一回瞧见带眼的!”

    沈砚由她们玩闹,只跟在钱掌柜身边学辨石。

    钱掌柜挑出一块两寸厚的片石递给她,和煦道:“七娘子认一认,这是什么石材?”

    这块石料只合掌大小,『色』蓝中带黑,石面上有不规则金线,触手细腻,抚之柔滑。沈砚仔细打量后心中有数了,笑道:“还请师傅将小锤借我一用。”

    鉴别石材不只要看,也要听。小木锤控力击打下,石料或为金声、木声、瓦声,便是同一品种都有上下等之分,不同石料更是声差万别。沈砚轻敲几下,贴在耳旁仔细辨认。这实在有些难,除了“铛铛”和“噗噗”这样明显可以区分的,声音的细微差异还会因人耳力有所偏差。

    沈砚才学了三年,勉强听出个脆而薄的击瓦声,便觉耳旁还有余声不断作响。她把小锤还给钱掌柜,不觉松了口气,“这『色』泽,纹理,触感,音质,都符合端砚石的特『性』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