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神的农家美食-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就不太好听了,柳书怡看着这女生嘴上和她说话,眼神却一直停留在叶子瑜身上,了然了,她这是被某人的桃花误伤了!

    柳书怡没搭理她,直接回答叶子瑜的问话:“现在每天做吃食生意,当部长事又多,两边兼顾实在是忙不过来。”

    “听说现在你的早餐生意可是红火的不行,我明天可是打算带人去你那吃早餐,”说到这,叶子瑜站起来大声说道:“上段时间大家辛苦了,发福利,明早去柳部长的早餐摊子那吃早餐,我请客。”

    “噢,噢……”大伙听到这话,忍不住欢呼起来。

    “叶『主席』,就请一天早餐,那不是刚吃上瘾就没了。”有人开始争取更多的福利。

    “三天,”叶子瑜也不是小气的人。

    “喔,喔……”从叶子瑜这争取到三天早餐,一群人又转向柳书怡:“书怡学姐,听说你家煎饼早早就卖完了,你看我们又起不来那么早,”“对呀,对呀,听说你做的煎饼可好吃,”“书怡姐~”……

    “咳咳,”清了清嗓子,柳书怡想着也不能让叶子瑜专美于前,再说她已经说好不在学生会待了,以后就难得见到了,还是得表示表示:“明天的早餐算我请客,后面三天的再让叶『主席』请客,到时候给每个人留份煎饼。”

    “欧耶,”“接下来四天早餐都有保障了”“简直太幸福了!”……

    柳书怡看着这些学弟学妹们高兴的怪模怪样嗷嗷叫,忍不住提醒道:“也不能太晚去,卖完了我可是要收摊子的。”

    *

    柳书怡几人的餐车摊子,都成为一食堂门口的一景了,每天一大早,就有学生排着长长的队等着买蛋饼和煎饼。

    一食堂除了学生食堂以外,旁边还有个隔开的教职工食堂,近十多年来,学校不再分配房子,年轻点的老师们都住到了校外,来这吃的基本上是些年纪比较大的老教授或是退休的教职工,带着自家的孙孙,吃完以后,还打包一袋给带回家。

    这些老人家们早就发现了柳书怡她们的餐车,不过考虑到现在食安问题的严峻,都还是选择在食堂吃。

    不过这群搞科研的老头老太太们,虽然年纪大了,但好奇心却是不缺的,主要也是柳书怡的餐车每天飘散着的浓郁香味,勾的他们中的几个吃货挠心挠肝的。

    这天就有一个老爷子,一步步慢慢挪到柳书怡她们的餐车旁边,注意到了摆在一旁的桌子。

    “哟,这鸡蛋,”老爷子拿起个鸡蛋,左右瞅了半天,才不确定的说道:“是土鸡蛋吧?”

    “是的,我们的东西都是从乡下收上来的,不但鸡蛋是土鸡蛋,煎饼的油都是纯的菜籽油,泡菜是用米酒泡的不施化肥和农『药』的农家蔬菜,其他食材也是顶好的。”周晓这段时间把这段宣传的话念的可顺了,一边收着钱,张嘴就来。

    等她收完钱,转头一看,顿时惊着了:“郭,郭院士…”

    郭院士全神贯注的盯着鸡蛋,在听完周晓的宣传后,转身走到教职工食堂门口,朝里面喊道:“老刘头,你快过来,快点。”

    “什么事呀”这个被郭院士叫老刘头的一出食堂,就被拉到了餐车旁摆食材的桌子那。

    “老刘头,你给鉴定鉴定,这桌子上的食材怎么样?”这个老刘头可是农学院的老院长,跟农业、农产品这些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要是老刘头说这家食材没问题,他就可以放心的买蛋饼吃了,郭院士心里想到。

    刘院长听到他这话,认真的上前一一查看起来,“恩,这确实是土鸡蛋。”接着拿起个勺子舀了勺油凑近闻了闻,“菜籽油,并且油的品质还不错。”

    等到验到米酒泡菜,刘院长眼睛一亮,忍不住道:“小姑娘,可以尝尝你这泡菜吗?”

    “您,您要吃泡菜。”周晓快速的夹了几块泡菜,用袋子装着,连筷子一块递了过去。要知道郭院士可是工程院的院士,刘院长是农学院的老院长,两人都是学校的学术大牛,都是平常只在讲台上远远的望见过的人物,现在这种传说中的人物就站在她面前,她紧张的话都说不圆了。

    刘院长夹起块泡菜入口,“嘿,这味道。”

    “味道怎么样?”郭院士急切的问道。

    “正啊!纯正的家乡味。”说完忍不住又丢了一块泡辣椒入口:“过瘾,辣椒就是要这股辣劲。”

    郭院士看他吃的那么有味,用手从他袋子里抢了一块过来,吃完以后,立马说道:“给我来两个泡菜的蛋饼。”

    排队的学生看到老教授要买蛋饼,都默默的让出位置,让他俩排在了最前头,郭院士笑眯眯的对刘院长说道:“我们两个老头子这么多年教书没白费呀!”

    刘院长点头称是。

    “刘院长是蓉市人?”柳书怡刚刚听到他说家乡味,才有这一问。

    “对呀,蓉市小溪镇的。”

    “我老家是重山镇的,离得可不远。”没想到刘院长跟她还是老乡。

    “哈哈,这可是真正的老乡了,”知道这个煎饼的女学生是老乡,刘院长说话都亲近了不少。

    两人正聊着天,刘院长的裤腿被拽了拽,低头一看,自家的小孙孙眼巴巴的望着煎饼掉口水呢,“爷爷,我要吃这个饼。”

    小孩子一个饼吃不完,剩下的刘院长塞到口中,吃完以后,开口又买了两个煎饼。

    等到两位老爷子走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连表现的最淡然自若的柳书怡,刚刚心都是提起来的。

    等到八点多,叶子瑜带着大队人马,终于浩浩『荡』『荡』的加入了排队大军。

    “为什么他们有煎饼吃?”有学生发现叶子瑜他们竟然在吃据说早就卖完的煎饼,顿时不干了。

    “对呀,不是说早卖完了。”

    “我们也要吃煎饼!”

    ……

    ……

    柳书怡几人很是费了番工夫安抚下没吃到煎饼躁动的学生们,转身对着叶子瑜等人道:“看到了吧!明天早点到,我可是不敢再给你们留煎饼了。”

    叶子瑜等人早听说过柳书怡的摊子火爆,可没想到这么火,在大家愤恨的目光中咬了口煎饼,瞬间完全能理解大家的怒火了。

    接下来几天,这一群人倒是来的挺早,正正当当的吃上了煎饼。

    *

    要说柳书怡也是为了挣钱拼了,周末不上课,她早上卖完吃食以后,又找了个兼职,在一家培优机构当老师,教小学生英文。

    现在餐车生意由于食材不够,蛋饼和煎饼加起来一天也就将近两百个的样子,纯利润大约有六七百块钱,按五成的利润分下来,一个月她大概能拿到一万块左右,这钱不少了,许多梅大刚毕业的学生一个月工资都没达到这个数。

    但是她一想到还欠银行的七八千万欠款,就觉得这钱远远不够了。

第8章 小三是谁?() 
第八章

    大清早。

    梅大不少宿舍响起了“滴滴…”的闹钟声,学生们在温暖的被窝里挣扎了一下,男生们想着夹着酸辣爽脆泡菜的蛋饼,女生们想着涂上酸甜脆绵苹果柠檬酱的煎饼,就觉得温暖的被窝也没那么诱人了,关掉闹钟翻身起来,快速洗漱一番,拿起钱包就往外冲。

    等冲到了路上,就发现不少人跟自己目的地相同,顿时身体前倾,脚上使劲,加快速度往前赶去,旁边走的那些人明显也发现了这点,也跟着加快了速度。

    一群人马不停蹄的赶到了一食堂,远远望到餐车前的景象,顿时傻眼了——

    他们这一批来的算挺早,但是餐车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队伍比平时还要长。待走近一看,排队的基本上是学校的老老师,其中不乏些名师教授。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老老师排队,还要从上几天来买了蛋饼和煎饼的郭院士和刘院长说起。

    郭院士和刘院长自打吃过蛋饼和煎饼以后,那是一吃成主顾,每天早上必来餐车前报道。老人家觉少起得早,早早的就能来排队,所以就连数量不多的煎饼每天也都排的到。早餐一个蛋饼一个煎饼,一口咸辣一口甜香,吃的过瘾又满足,等到吃完了还能再打包几份带到家里,全家人都吃的满嘴流油,十分餍足。而最让郭院士得意的一件事就是自从带早餐回家,他一举挤下儿子和老伴,成为了小孙孙最喜欢的人第二名,仅排在儿媳『妇』后面。

    老小孩老小孩,年纪越大越像小孩子,说的就是郭院士这样的。自从发现了柳书怡的餐车,吃到了美味的蛋饼和煎饼,他就像是小孩子发现了好东西,迫不及待想炫耀一下。为了诱『惑』别人,他每天都把早餐拍了照片发到朋友圈,老爷子学过摄影,拍出来的蛋饼煎饼那叫一个让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动啊!

    他不但自己发朋友圈,还拉着刘院长,让刘院长也发朋友圈,为他作证早餐好吃。刘院长拍照不行,只好发挥老本行,跟着发了个美食食材品质鉴定报告到朋友圈,从油盐等配料到鸡蛋泡菜等主食材,对柳书怡她们餐车的食材一一鉴定打分,结果基本分都在八十以上,土鸡蛋和泡菜更是获得了满分。

    郭院士和刘院长住在同一个校内的小区,梅大的老老师们基本都住在这个小区,这些老老师们一开始看到郭院士每天发的美食图,就有不少人心痒痒了,等到再看到刘院长的食材鉴定,一下就坐不住了。这不早上起床,这群老爷子老太太都不去『操』场溜圈了,改来餐车前排队了。

    等到老老师们大包小包的买完,后面的学生都绝望了。

    一个排到最前面的女生有气无力的问道:“还有煎饼吗?”

    “没了,蛋饼加泡菜的也没了,只有甜辣酱的了。”

    听到这话,队伍里顿时哀嚎一片。

    “啊~”“又没啦!”“我都把闹钟又调早了十五分钟,还是没买到,”“没饼吃,伐开心!”……

    抱怨归抱怨,学生们还是把甜辣酱蛋饼三两下的买完了。

    饼不够卖了,柳书怡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其实除了一开始,一直都不够卖,不过以前只有学生买的时候,情况不算严重。现在多了这么多老师来买,还是连吃带打包的买,不够卖的情况一下严峻起来,好多学生早上来的晚点,别说煎饼,连蛋饼都卖完了。这几天,吃不着美味早餐的学生们那是怨声载道。

    “要不,我们搞个限额,每人最多买两个饼,这样能吃到饼的人就能多不少。”周晓这几天被没买到饼的学生们抱怨的头昏脑涨,这会就出主意道。

    “这是治标不治本,况且那些老老师,有几个还是我们的老师呢,你开的了口让他们不要多买?”金彤反问道。

    周晓连忙摇了摇头。

    “我打电话回去问问,看能不能再多收点土鸡蛋和泡菜,”柳书怡也不赞同周晓的主意。想了想,还是决定要扩大规模,主要是她缺钱,现在摆在眼前这笔钱不挣,心里难受的很。

    “二姨,你能不能帮忙多收点土鸡蛋。”柳书怡先打电话给二姨。

    “鸡蛋还是不够卖呀?我明天打听打听,看还有谁家养母鸡的。”

    “那行,二姨,你看我这做生意都挣钱了,再不能让你无偿帮我收鸡蛋了,我是这么打算的,我不管你收鸡蛋是多少钱一个,我一律按一块五一个算钱给你。”这也是柳书怡早就打算好的,要想人干活,没点甜头是不行的。

    “亲里亲戚,帮个小忙,提什么钱!”二姨推拒道。

    “亲戚是亲戚,生意是生意,我二伯娘那边也是这么算的,以后再找人收鸡蛋都按这个价钱算,对了,二姨你再帮我买些米酒泡菜,除掉米酒称重,按八块钱一斤算。”

    “那行,”听到说她二伯娘也是这么算,二姨就应了下来,“我明天去附近几个村子都问问,听说隔壁有户人家养了二三十只母鸡呢!我明天就去看看。泡菜村子里有几家做的特别好,我都打过招呼,让她们这段时间多做点。”

    村子里收鸡蛋,一般是一块二一个,买的多了有时就算一块钱,要是能收到二三百个鸡蛋一天,一个月也能挣个二三千块钱,再加上还有泡菜,想到这,二姨顿时干劲十足。

    打完电话给二姨,又给二伯娘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是他堂哥。

    “大臭彬,伯娘呢?”柳书怡和堂哥关系很好,直接叫外号。

    “有什么事?说吧,大,胖,怡。”堂哥也毫不客气叫起她的外号。

    柳书怡就把和二姨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堂哥也答应下来替她多收鸡蛋和泡菜。

    “我打算包山,不回去工作了。”聊完收鸡蛋的事,堂哥突然抛下枚重磅炸弹。

    “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