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生撩人-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蓁蓁也跟着学了几天。

    那些姑娘们大多也是极聪慧的,又有些底子,学了几天,就上手了,慢慢的,能绣一些简单的花样了。但这远远不够的,姑娘们也刻苦,很多都是回家了,还要绣半宿。没几天,就有水平不错的绣品慢慢产生了。

第九十七章() 
半月后。

    这半月沈蓁蓁一直在忙绣品的事;梁珩依然早出晚归。

    这些天一直都是艳阳天;担心会天旱;衙门众人天刚亮就要出城;下乡去查看百姓以前挖的田沟可还能用;不能用的要动员百姓尽快挖沟;从山上引山泉下来灌溉田地。

    前面虽然绣好了两批绣品;但是水平都很一般,而现在江宁的绣品要打出名气来,这些绣品显然是不行的。沈蓁蓁这些天也跟着绣娘学习江宁刺绣。

    很快第三批绣品也慢慢绣出来了。沈蓁蓁也早在半月前写信和她大哥商量了此事。

    如今世面上常见的绣品皆是苏绣、蜀绣、湘绣、粤绣;这四大名绣。别的地方的绣品,市场皆不大好。沈宴是生意人,第一时间便考虑了这绣品会不会有市场;且绣品的生意沈家从来没有做过。但是因为是妹妹亲自写信来的;沈宴还是应了下来,就算到时候绣品不好卖;亏些钱就亏些;只要妹妹他们能好好的。

    很快沈宴就到了江宁。

    沈宴坐了马车到了县衙门口;进了门去;留在县衙里当值的两个衙役;还不认识沈宴。一听沈宴是梁珩的大舅哥,马上殷勤地带着他去了后衙。

    沈宴路上问梁珩在哪里;两衙役说县令下乡去了。

    到了过堂处,两衙役停住不前了;这后衙如今都是姑娘;他们进去不合适。

    沈宴见两衙役只送他到门口,也没多想,只当是两人还有别的事。谢过了两人,便穿过了过堂。

    沈宴刚推开院门,就见里面挤挤挨挨地坐着很多年轻姑娘,每人面前都放了绣架,正低头绣着花。阳光下,都明灿灿的。姑娘们听到院门响动,都抬起头,看了过来。

    沈宴三十岁的人了,见六七十个姑娘齐齐看过来,还是不禁老脸一红。这红肥绿瘦的姑娘堆里,沈宴一下找不到妹妹。顶不住那么多双眼神的压力,沈宴嘭的下就关上了院门。

    沈蓁蓁也在其间,看到兄长突然出现在院门口,不禁惊讶,还没回过神,就见兄长突然从外面将门关上了。

    沈蓁蓁略交代了两句身边的绣娘,便急急出了院门,就见兄长正站在院门外不远处的廊下。

    “大哥。”

    沈宴转过身来,见妹妹出来了,长吁了一口气,道:“那两个衙役兄弟竟然不告诉我,你们在里面绣花。”

    沈蓁蓁笑了笑,“可能他们忘了,衙门里也没个丫鬟什么的,有事都是直接进后衙去的。”

    沈宴不禁皱皱眉,道:“你们也该买两个丫鬟了。”

    “如今就我和梁郎两个人,小日子不知道多美呢,我可不想再多个人出来了。”沈蓁蓁笑道。又招呼沈宴进去。

    沈宴不禁有些尴尬,“那么多姑娘在呢,我进去不合适吧。”

    “我们去后院说话,她们在前院呢。”

    沈宴只好点点头,总不能一直在这里说话。

    沈宴低着头跟着沈蓁蓁进院去了。

    众姑娘们看着县令夫人又带着那个刚刚差点闯进来的男子回来了,不禁都好奇地看着两人,刚刚匆匆一瞥没看清沈宴的长相,这会看清是个模样极周正的男子后,大多数姑娘都羞怯地低下了头。

    沈蓁蓁交代了两句,就带着沈宴到了后衙。

    院子里摆着桌椅,沈宴坐下了。

    沈蓁蓁进厨房给沈宴倒了一碗凉开水,放在桌上。

    “爹娘他们都好吗?”

    沈宴喝了口水,点点头,“都好。娘还让我给你带了几匹布,回头我就让人送过来。”

    提到远方的家人,气氛一下就有些低沉了下来。如今沈蓁蓁不同以往,已经嫁作人妇了,有生之年,与家人的相聚只会越来越少。

    沈宴见妹妹有些难过,忙转开话题,“妹妹,前院里的那些姑娘就是在绣你说的那个江宁绣品吧,怎么样?”

    “很多姑娘学得很快,如今绣出来的都有模有样了,大哥也知道我自小学女红的,有些绣出来的我都比不过。我觉得这一批可以拿去试着卖了。”

    沈宴点点头,这绣品,他也不会看好不好,既然妹妹都说好了,那一定是好了。

    “行,我先拿一批出去卖卖。”

    说着沈宴又问起梁珩来,“妹夫去乡下做什么去了?”

    沈蓁蓁道:“上次亏得大哥送粮种来,如今听梁郎说,田里的秧苗都长了很高了,最近江宁一直都是艳阳天,都没下过一滴雨,梁郎担心会天旱,便下乡去检查田沟去了。还有些灌溉的器具也要提前准备好。”

    沈宴点点头,“这些粮种,我在苏州买的。苏州那边的水稻最多产,我想着苏州离这边也不远,那边能种,这边应该也是可以的。”

    沈蓁蓁点点头,如今粮种都种下去了,只能祈求收成会好。

    沈宴上次忘记给梁珩说他在苏州那边听到的一些种水稻的经验了,这次再回来已经有些晚了,秧苗都长大了。

    两兄妹聊了一会儿,沈蓁蓁便去前院取了几幅绣好的绣品来给沈宴看。

    沈宴拿起其中的一副,绣的是一张枕帕。只见枕帕上绣着两只交颈的鸳鸯和一些牡丹花。那鸳鸯的眼睛仿佛要活过来了一般,色彩鲜艳喜庆,特别是那双眼睛,好像是真的嵌上去的一般。

    “大哥摸摸看。”

    沈宴虽不明,还是伸手摸了摸,没感觉到什么。

    “大哥可感觉到什么了?”

    沈宴摇摇头。

    “大哥再摸摸自己衣襟上的绣纹。”

    沈宴依言摸了摸衣襟,凹凸不平。

    沈宴明白了,这些刺绣绣上去竟然摸不出来,像是画上去的一般,细腻如斯。

    “江宁独有的丝线,可以分成很细很细,绣上去手很难摸出痕迹来。只是颇有些费时,大哥看的这副是绣娘绣了半月才绣好的。”

    沈蓁蓁说着又拿起其他两幅,“这是那些姑娘绣的,虽然比不上绣娘,但依我看,这绣品也差不多,很精致了。”

    沈宴就算不懂刺绣,沈蓁蓁这么一说,他就想到了这里面的商业价值,要明白天下四大名绣,没有一家可以做到细腻如斯的程度啊。

    沈宴放下手里的刺绣,对沈蓁蓁道:“妹妹,我看这绣品会好卖的。”

    沈蓁蓁见沈宴真正地认可了,也不由心下一松,笑了起来。

    沈宴又想起一件事来,“哦,如意让我给你带话,因为离京太久,菱儿妹妹想哥哥了,我们正好这段时间有商船上京城去,这两天,她们就坐船进京去了。”

    沈蓁蓁点点头,毕竟菱儿只有黄梵一个亲哥哥了,菱儿又还小,离开哥哥太久,容易思念成疾。

    梁珩晚间回来,沈宴已经回客栈了。

    沈蓁蓁将白天沈宴来的事说了,梁珩听大舅哥也认可了,不由也心下一松。这件事做好了,就算是为江宁的百姓做了一件切实的事了。

    次日。

    因为沈宴来了,乡下的事情也处理得差不多了,梁珩便留在了县衙没有下乡去。

    昨天沈蓁蓁已经交代了沈宴过来吃早饭,沈宴大清早就过来了。还带来了家里人为沈蓁蓁夫妻准备的东西。

    沈蓁蓁看着那几匹名贵的布匹,笑道:“现在我们没有用名贵布匹,等以后江宁刺绣的名声打出去了,就得用好布了。”

    沈宴笑道:“这布的事就交给我。”

    沈蓁蓁点点头。

    梁珩道:“这事又要麻烦大哥了。”

    沈宴虎起脸道:“知道是大哥,还客气什么。”

    梁珩不由心生感动,他是独子,沈宴虽说是大哥,但是天下难有沈宴这样一心为妹妹的大哥了,爱屋及乌,对他也是真心实意的好。

    几人吃过了早饭,梁珩好不容易在家一天,帮着沈蓁蓁做了一些家务,沈宴也不闲着,帮着将水缸清洗了,又打满了一缸水。

    忙过后,两人坐在一起说话。

    梁珩跟沈宴说了一下江宁县的现状,沈宴将听来的京城的消息给梁珩说了。

    听闻有那么多人落马,梁珩还是很惊讶的。没想到小小的江宁县的事,竟然能牵扯到那么多人,真如皇上所说的那句,只要打开一个小窟窿,就能捅开一片天地了。

    沈宴在江宁待了几天,就带着一百来副刺绣,匆匆忙忙地走了。

    而田间的稻谷也抽了穗了。

    天一直放晴,艳阳高照,歇都不歇一下的,虽然已快八月了,还是热得厉害。

    也幸好梁珩他们提前督促乡亲们做好了准备,地上的土都干出一道道裂缝了,田里还是有水的,一股股山间的泉水,滋养着田间的希望。

    半月后,田间的稻谷颗粒都渐渐鼓起来了,能看出一串串饱满壮硕的稻谷雏形了。

    沈宴也回来了,果然不出沈蓁蓁她们所料,放在玉店的绣品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沈宴处理了一些旁事,就马不停蹄地过江宁来了。

    而江宁这边的姑娘们也只绣了一百来副出来,想要打开市场,远远不够。见效果好,梁珩又推及到了附近几个镇。

    先前一个镇的姑娘都来县城绣花了,整个县都知道这个消息,很多百姓有些持怀疑态度。毕竟农家女虽然也会绣些简单的花样,但是这个能卖钱吗?

    很快第一批绣女们分到银子的消息就传开了,分到的还不少,足够一家人用几个月了。这一下全县都轰动了,可梁珩考虑到地方不够,只多推及了两个镇。很快就有其他镇的里正,进城来找梁珩商量,让他们镇的姑娘也来绣花。

    梁珩不禁为难,花是可以绣,主要是现在一下找不到地方,让那么多姑娘一起来绣。

    沈宴这时候站出来说,愿意给这些姑娘,盖一个大的真正的绣坊,只是要江宁的百姓答应他,以后绣品只卖给他一个人。

    沈宴这是以一个商人的身份说的,这样其实对江宁的百姓并没有什么坏处。沈宴是梁珩的大舅子,并不可能会坑百姓,价钱也不会低了,就看江宁的百姓怎么看了。

    梁珩也考虑到沈宴和他关系的这一层,为了不让百姓对沈宴的目的有其他想法,便将粮种也是沈宴出银出力的事说了。沈宴绝不会坑江宁的百姓。当时梁珩说给沈宴算粮种银子,被沈宴给堵回去了。

    虽然沈宴是他的大舅子,但是梁珩知道,生意场上的事是一码归一码的。这刺绣的事要是没有沈宴,很大可能是做不成的。而沈宴作为商人,自然也要顾及到自己的利益。

    里正们一听,好啊,原来这位还是江宁县的恩人,当场就同意了下来。

第九十八章() 
因为来的里正并不齐;梁珩还命人去通知了其他各镇的里正。询问他们是否同意沈宴的要求。

    能当上里正的;大多都是德高望重;一生经历了很多而思想十分睿智的老者。

    撇开沈宴是梁县令舅子这一关系不谈;光是粮种是沈宴送来的;就能让百姓感恩戴德了。何况他还是梁县令的舅子。梁珩现在在江宁的威望风评都极高;近来一个月;这位新县令几乎每天都披星戴月的在乡下奔波,对待百姓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亲人,有生之年;谁都没碰上过这种真正的父母官。因为有梁珩在,百姓们都相信,沈宴绝不会坑百姓。何况这营生本就是梁珩他们想出来;想给百姓改善生活的。

    沈宴这个要求;无疑是绝对有前瞻性的。一两年之后,江宁的刺绣跻身进了名绣中;四大名绣变成了五大名绣之时;数不清的商人到了江宁来;想要分一杯羹;才发现这里的百姓只认准了一家沈姓商行;其余的商行一概不卖,无论价钱出到了几何。无奈之下;这些商行也只好去找沈宴商量,能不能将他手上的货出一些给他们。这是后话。

    沈宴见江宁的百姓都同意了;当天就组织人手准备起来。

    城里已经没有空地了;只好在城外圈了一片空地,因为这建成之后,是归官府所有,并不归沈家商行,所以这地沈宴并不出银子。

    至于建房子的木头,城里也有木材商,但是木材商那点木头,是远远不够的。而几乎百姓家家户户都会储存干木头,沈宴便托梁珩给附近几个镇传话去,有杉木并且愿意卖的就拖到县城来。

    这木头放着也是虫蛀了,没了再上山砍就是,何况这木头还是给江宁建绣坊的。

    一时间,拖木头的牛车,源源不断地往江宁城运杉木来。

    这绣坊的图纸也得请人画,这才是最费时间的,好在江宁有会画图纸的匠人,也免得沈宴还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