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村大富豪-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罢陈林的话,不少人开始低头盘算修路的成本,其中一个老者站出来问陈林道:“那那这这得多少钱?虽然沙子和石头我们自己可以准备,但是找钩机和买水泥还有运输材料等等的费用也不少啊,我们自己凑出来那些钱怎么够?”

    “足够了,除了大家个人出的份子,我名下的饭馆和木工厂到时候也会各出一笔钱,如果这样经费都不足的话,我们再想办法。”

    陈林沉吟了片刻,最后道:“实在不行,我就自己掏腰包,把早前卖水果的钱用在上面,总归够了!”

    “啊,这这不大好吧?”乡亲们不少人都激动地看着陈林,一些先前还存了私心的,现在不免感到愧疚。

    “既然这样,那就按照阿林的意思修吧,除了份子钱,我再多加三百。”当中一名中年男子道。

    陈林认得他,因为村里的一家小卖部就是他开的,想必他也知道,路修好之后,村里的人流量一旦多起来,他家里的生意也会随之变好,所以,除了份子钱,多加三百块钱并不算什么,但是却表明了他的态度是支持修路的。

    有了第一个站出来,村里不少人都表示自己支持按照陈林的想法去修路,而且不少人除了给份子钱,还额外多出几十到一百,甚至有好几百的。看来大家对修路一事都很看重,陈林和三叔公两人见状,都暗暗松了口气!

    取出本子将个人额外追加的钱记下来,至于份子钱则要等三叔公找村支书商量过才能确定下来,所以收钱一事,倒也不急。

    第二日,三叔公再次登门去找村支书准备提议修路一事,巧合的是,村支书这个时候也正要找三叔公商量此事。因为上河村那边先一步提出了要修路的建议。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上河村昨天来了一位大富商,人家本来是打算承包上河村的山林和土地种植药材的,可谁知道半路出了车祸,害得他们差点丢了性命。

    要知道,这种事说起来可大可小,毕竟人家是来投资的,如果让别人知道了,投资商还没来进村,就差点把自己的命给折腾没了,那以后还有谁敢来?

    所以,上河村的村长当机立断,很快就查清楚了其中的原因,却没想到居然跟进村这条泥路扯上关系,大富商之所以差点出事,都怪这路太差了,还到处危机四伏。

    最后大富商也跟上河村的村子说了,他们准备在上河村这里承包大量的山林土地种植药材,还会雇佣当地的村民给他照看,但是第一个条件是,必须把公路修好。

    有人愿意承包那些多余的山林土地,还给大家提供工作,不仅上河村的村子感到很高兴,上河村的村民也很兴奋,毕竟人家这是送上门的机会,只要你能抓住了这份机遇,发家致富的道路就在眼前。

    所以,最后上河村的村长和村民们都一致同意了大富商提出来的条件,并且在第一时间找到了村支书,跟他商量这件事到底要怎么做?按照上河村村长和村民的意思,他们肯定愿意凑钱修路的,同时也希望沿途的几个村子也能参与到其中,毕竟路修好了,大家都得益。

第113章凑钱() 
弄清楚了来龙去脉,三叔公也终于知道自己昨天为什么一整天都找不到村支书人了,原来人家已经先一步被人拉去干正事了。不过,事情巧合也有巧合的好,反正大家最后的目的都是相同的,这下有人起了头,事情更加好办。

    村支书听说了三叔公的来意,没想到整个大和村的人已经决定好了要修路,惊喜之余,不免感叹一句,说大和村的村民们有见识。

    上河村和大和村,沿线的村子已经有两个同意修路了,村支书兴奋地动员自己那几位老伙计,到其他村子谈谈修路的事情,哪怕到时候有人拿不出份子钱或者不愿意出份子钱也没关系,只要都同意修路,在沿线侵占的土地不发生纠纷就好。

    不过,这些事情三叔公知道,村支书和居委会那些人会协商好的,自己这趟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回家等消息去。

    村民们听说上河村也赞同修路,而且还比自己村子早提出这个要求,都惊讶不已,毕竟上河村跟大和村不同,大和村因为陈林的到来,大家最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手头的钱也逐渐多了起来,可是上河村那边依旧跟原来没什么区别。

    所以,又有人说话了,大致意思是:人家那么贫困的村子都有这种见识,知道修好路对村里发展的好处,自己这边不应该落后于他们芸芸,而且听了之后,响应的人也不少,倒是出乎了陈林的意料。

    两日后,村支书过来时,还众人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说是沿线的几个村子都同意修路了,而且是按照陈林先前提出的建议修成两车道,顺便打好硬底化。鉴于大和村的村民们对修路一事表现得特别积极,村支书将他们开会决定好的事情也告诉了大家。

    份子钱每家每户出两百,愿意多给的人家,多出来的部分将会在公路建成后竖起的功劳石碑上篆刻他的名字,按照出钱出力的程度排列,有一个名字算一个名字。

    村支书几个闹这一出,极大鼓动了大家出钱出力的热情,连陈林都不由得感叹一句,“他们是个人精!”

    给钱当日,陈林的木工厂出资五万,饭馆那边也出资五万,这事他们几个早商量好的,到时候要是修路的经费还不够,他们再补上。

    大家也默许了这件事,不过,交完钱当日,村支书再一次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村里,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上河村的那位大富商也要出钱修路,而且只要把路尽快修好,缺多少钱都算他的。

    众人听了之后,都很震惊,一方面感慨这名大富商出手阔绰,另一方面则感叹人家有见识,知道出钱把路修好后,不仅得到村里人的感激,也有利于他承包山林土地做生意。

    听了村支书的话,陈林也暗暗感叹了句,“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大土豪啊!”

    有了大家的鼎力支持,建工路的钱很快就凑起来了,12月初的时候,正式开工。

    为了把修建公路的时间尽量缩短,修路之前,村支书他们那些负责人找遍了附近的工程队,一口气请了十辆的钩土机回来,准备同时开工。

    沙石和水泥等修建公路用到的材料也同时准备好,只等钩土机完成他们的工作之后,便开始打硬底化。

    不得不说,手头有钱办起事来效率也高,而且村民们或多或少过来帮忙,人多力量大这个道理再一次体现出来,最后公路弄好之后,只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两车道的硬底化公路,以前险峻的弯道处许多都被截弯取直了,两侧还有护栏围住,比之前不知道安全多少倍。

    看着一条暂新的公路出现在自己面前,沿线的村民们都激动不已,要知道这可是他们集资出力修成的公路,更是以后带领大家走向富裕的道路。

    所以,竣工那天,不少人手拿鞭炮在公路上庆祝,上河村和大和村两个村子,在村长的带领下,甚至摆起了流水席庆贺!

    此事之前,某日陈老头家里忽然多了两位贵客,之所以说他们是贵客,主要是因为公路出资的时候人家拿了大头,不过今日上门,人家却显然不是为了公路一事过来了。

    陈林对这两人并不陌生,毕竟前不久自己才救了他们兄妹的命,只是有些意外罢了。记得当时自己明明就没有告知他们关于自己的任何信息,可是今日他们却直接找上门,想必私底下应该做了不少工作。

    对于他们的来意陈林也知晓,不过却觉得没那个必要,但是人家都找上门来了,也不好意思直接赶人走。

    从这对兄妹的口中,陈老头很快便清楚了他们的来意,杵华、杵瑜两人就是特意来感谢陈林的救命之恩的。

    陈老头之前倒是听陈林提起过,那日去买摩托车的时候,遇到了一对出事的兄妹,当时还帮了他们一把。不过,那个时候陈林说起这事的时候,并没有将自己如何救了他们兄妹的性命的事情说出来,所以,陈老头一直误以为陈林只是稍微地伸之援手,直到对方找上门来,才知道孙子居然救了两人的性命。

    “咦?不对啊,这怎么整的?”陈老头一阵疑惑,把注意力集中到陈林身上,似乎在等他的解释,不过却被杵瑜抢先了一步,把事情的经过道明。当然,个中省却了老金和小金出场那一段,毕竟他们兄妹都知道,陈林并不希望跟别人提起关于那两条大蟒蛇的任何信息,不过,杵瑜本身并没有见过那两条蟒蛇,也算不得是撒谎啦。

    陈老头听了之后,倒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而是把空间留给了他们这些年轻人,自己则回厨房准备午饭。

    陈林陪着他们兄妹俩聊了一会儿天,不知不觉中竟把话题转移到药材种植和收购方面。得知陈林在种植方面很有‘经验’,杵华、杵瑜两兄妹便询问陈林,有没有兴趣栽种金银花?

第114章拜访() 
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杵华的药材收购当中,金银花占的份量很大,除了他自己包山林土地栽种之外,他还会到各地收购村民们栽种的,而且数量方面越多越好。

    得知陈林在栽种东西方面很有天赋,家里还有一片果园,杵华心想:如果让陈林在果树之间的空隙栽上金银花,岂不是给他增加了一个收入进项吗?

    不得不说,杵华的心意是好的,他原本想通过这种方式报答陈林的救命之恩,但是却算漏了一点,陈林他并不缺钱。要知道,陈林的手上有饭馆一半的股份,还有木工厂占大头的份额,流动资金过千万,肯定看不上栽种金银花的这点蝇头小利。

    不过,杵华的到来却给陈林提了一个醒。以前三叔公不是老让他想办法带领大家发家致富吗?这下总算又有一条好路子了!

    如果大家将一些荒山整理出来,种上果树和金银花,几年之后,说不定就能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所以,陈林虽然不稀罕这金银花给他带来的那点收入,但是在杵华提出来的时候他还是相当认真地听了对方的分析,完了之后又跟杵华说了自己的想法,看看能不能让大和村的村民们都参与到种植的计划里头。

    杵华本身需要的金银花就多,听到陈林这么提议,脑中灵光一闪,觉得这个办法好啊,如果成功的话,自己以后岂不是再也不用为了药材的事情到处奔波了吗?当即拍案同意了。

    陈林见状,便领着他找到了三叔公,让他跟三叔公商量此事。还不说,消息一传出来之后,村里很快就有不少人纷纷表示自己愿意试一试,不过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冲着种植果树去的,毕竟今年陈林那片桃李园大丰收刺激了不少人,栽种金银花倒成了副业。

    鉴于这事,陈林并不发表意见,反倒是陈妈妈那边打来一个电话,小小震惊了陈林一把。

    事情是这样的,陈妈妈自从接手了陈林和陈爸爸遗留下来的四盆话,每天都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照顾它们,这转眼就差不多一个月过去,陈林送给他的那两盆杜鹃和月季越长越好不说,还让顶楼的一位爱花人士注意到了。

    这人叫贾舒筝,丰州市爱花协会的一名委员,对花草很有眼睛,某天无意间瞥见了陈妈妈阳台上这四盆花,特别是陈林后来送给陈妈妈那两盆月季和杜鹃,顿时喜欢得不行,但是又不好意思贸贸然上门去拜访。

    这事耽搁了几天,贾舒筝越想越觉得心痒难耐,最后还是厚着脸皮按响了陈爸爸和陈妈妈的门铃。

    当时只有陈爸爸一个人在家,听到门铃响了,还以为是陈雪燕他们要过来,就起来开门了。可是门打开之后,发现上门来的竟是一个陌生人。好吧,谁让他们住的楼层相隔那么远,陈爸爸不认识他也很正常!

    陈爸爸正想问贾舒筝是不是走错门了,不过,还未等他问出口,对方就先一步道明了自己的来意。

    听罢贾舒筝的话,陈爸爸才知道,这人竟然是冲着自己阳台那四盆花过来的,心里不免扬起了一阵得意。

    虽然自己养花的技术不行,不过儿子在这方面的手段还是很了得的,加上有陈妈妈的精心照顾,今日居然吸引人家登门拜访,不错,还真是不错,直到这一刻,陈爸爸才算彻底理解自己的岳父为什么那么喜欢拿着陈林送给他的兰花四处炫耀了。

    陈爸爸领着贾舒筝一边欣赏阳台的花,一边聊养花心得,还不说,这事把陈爸爸乐了好久。

    要知道他实践方面不行,但是在花草种植方面,最近却是颇有研究的,尤其是刚刚经历了一次惨痛的教训后,痛定思痛的陈爸爸最近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花在研究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