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村养殖户的悠闲生活-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往二楼的楼梯,在二楼走廊口上有一扇防盗门,进了防盗门之后,才是王家真正的住宅。

    明天就是望月子的日子了,看着所有的东西都备齐了,赵士玲很满意得点了点头。

    自己的娘家侄子出生,除了准备这些礼品之外,还得准备一个像样的大红包。

    在2003年的时候,像生孩子这种事情,普通朋友、邻居什么的,拿二十三十的就可以喝酒了。然后关系好一点的,要拿五十。而像亲姐姐这样的关系,少了一百是拿不出手的。

    王家现在有钱了,一百也肯定拿不出手了,王家一商量,王少东得了小表弟,赵士玲得了大侄子,这个随礼就得重一点,吉利一点,然后决定随个六百。

    第二天,王少东将松柏山上的事情都交待给郑辉他们照顾,然后家里面留下王富民看家,王少东和赵士玲,便坐着刘二柱子的面包车,绕道大寨村,去了清泉岭村。

    桃花岭村距离清泉岭村的直线距离,总共也不到二里路,桃花岭村的最南边,和清泉岭村的最北边,实际上就隔了一座吴家峪子山而已。

    然而,这样一绕道,却要走十七八里路远了。

    山上路滑,要不然的话,王少东就会找几个人挑着担子直接翻过山头到自己的小舅家里面了。

    这次望月子,赵士玲准备了六个大篾筐。两个竹篾筐算一个担子,作为一个姑姑,能给三个担子,这礼绝对足够重了。说实在的,就算是小娃娃的姥姥能拿出这样的礼来,也算得上重意了。

    六个竹篾筐,面条一筐、小米一筐、麦子一筐、肉一筐、大米两袋凑一筐、面粉一袋一筐,然后鸡蛋都埋在了麦子里面,小孩子衣服、被褥什么的,则盖在了竹篾筐的上边。

    再加上六百块钱,这样的姐姐真是谁也说不上别的去了。

    在对待赵士海方面,赵士玲可以说是毫无二心的。而赵士海将心比心,对自己的外甥王少东,感情也很不错。

    刘二柱子的面包车通过颠簸的泥巴路,来到方家庄村之后,一到了松柏路上,赵士玲长舒了一口气。

    “东子,这路,这鸡蛋可别碰了啊。”

    “放心吧娘,都在麦子里面埋着,没事。”

    王少东他们家近,而且又是孩子的姑姑,自然要最早得来到赵士海家里。

    车子在赵士海家的门口停下,然后早有老赵家的人在门口等着迎客了。

    孩子望月子,这是一个家族里面的大事,老赵家家族的族长早就提前下了通知,让家族里面有事没事的都得抽出功夫来,到赵士海家里帮忙。

    再说了,赵士海前两天在庄户酒店一闹,威望大涨,老赵家可是指望着这样的人在村里给他们家族撑面子了。

    虽然是现在了,但是在农村里面,你要想吃得开,拳头一直是一条可选之路。

    桃花岭村赵家户不小,门口等着迎客的多是跟王少东同辈的,然后赵士玲一下车,便纷纷喊大姑。

    而王少东也认得这里面的大多数人,笑着跟大家打招呼。

    大家都知道老赵家这门亲戚现在混大了,看着这一筐一筐的礼品提进赵士海家的屋里,也都眼馋的很。

    赵士玲和王少东人还没有进门,然后他们带过来的六筐东西,已经被老赵家的人抬了进去了。

第0202章 望月子(二)() 
“姐姐来了!”

    屋里的赵士海听到别人报信说自己的亲姐姐来了,忙迎了出来。

    赵士海家里面今天非常热闹,刚才王少东下车的时候看到站在自己小舅家大门口里面的一共十来个人,其中有四个是王少东舅舅一辈的,另外的七八个人都是跟自己同辈的。

    王少东的姥爷兄弟三个,其中王少东的三姥爷两岁多一点点就夭折了。

    说起王少东的三姥爷,清泉岭村老一辈人还都有些唏嘘。

    赵士玲的爷爷当年在山圈里是出了名的木匠,后来山圈里面闹土匪,泰南市陈家庄的陈三坎在大寨村安了营,发展了一万多条枪,把赵士玲的爷爷抓到大寨村挖枪托。枪托挖完了,陈三坎卸磨杀驴要活埋赵士玲的爷爷。后来赵士玲的奶奶领着赵士玲的父亲和二叔全村求,讨了上百斤小米方才把他赎回来。当年赵士玲的奶奶把赵士玲的三叔留在家里面,结果三天后回来的时候,已经活活得冻死了。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兵荒马乱的,死人的事情经常发生,然而像赵士玲的三叔那样在那么小的年纪就遭了这样的大罪死了,也着实让人心痛。

    后来,赵士玲的二叔到了八十多岁的时候,每每提起当年自己的三弟,总会老泪纵横。

    王少东亲舅舅有三个,分别叫赵士堂、赵士涛和赵士海。大舅赵士堂子承父业干了一辈子木匠,二舅赵士涛虽然也和木头打交道,但是不是个木匠,二十个木材商人,三舅赵士海,前世的时候是个“山大王”,现在被王少东招安,成了松柏山上养殖公司的副经理一样的人物。

    赵士玲的二叔膝下两男两女,都比赵士玲年龄小。赵士玲的两个堂弟弟分别叫赵士春和赵士江,两个堂妹妹分别叫赵士秀和赵士爱。赵士春看到说自己堂姐夫养肉食鸡赚了大钱,现在相应向里面号召,报名在大寨村建肉食鸡养鸡场。然后,养鸡场投资比较大,他本钱不够,还从王富民那边借了五万块钱。赵士江现在跟着赵士涛,也就是他的堂二哥干活,一年下来,赵士涛给赵士江一万块钱。这个工资,在当时也算是照顾人的了。

    赵士秀比赵士玲小一岁,嫁给了鲁中钢铁厂一个正式工,前世的时候自觉得要比别人高一等,往往对王少东看不起,当然现在她哪一只眼也不敢看不起王少东一家了。赵士爱嫁到了大寨村,前世是一家开小铁炉的,家里的条件也不错,现在乡里没有这个产业的号召宣传,也接受了乡里关于肉食鸡养殖的推广,在大寨村北边河边包了地,准备大干一场。

    赵士秀和赵士爱姐妹两个接到赵士海生了娃娃,要在今天望月子的消息之后,便提前一天来到了清泉岭村,住在了王少东的二姥爷家里面。

    王少东的姥爷死得早,不到六十一岁就得了癌症去世了,然而王少东的姥姥,二姥爷和二姥姥都一直活到八十多岁,各自身体都还健康的很。

    当赵士玲和王少东下车的时候,里面,马翠翠坐月子的屋里,刚来不久的赵士秀和赵士爱正笑着看自己的堂侄子。赵士秀和赵士爱的身后,则站着同样笑容满面的赵士海以及赵士海的母亲。

    赵士堂和赵士涛坐在客厅里面,陪着赵家四个辈分比他们高的喝茶。赵士江忽然推开门,大声向里面报信说道:“桃花岭俺大姐和东子来了。”

    赵家现在辈分最高的,是赵士玲的二爷爷,在2003年的时候已经八十七岁了。不过因为年龄大了,这种热闹的场面也就不怎么参加了。然后,赵士玲的二爷爷膝下的两个儿子,分别叫赵明仁和赵明亮,很多场合他们兄弟两个便代替自己父亲出面了。

    按照辈分,赵士玲他们应该叫赵明仁和赵明亮为叔叔。

    除了赵明仁和赵明亮他们两个,在赵士海家客厅里面的,还有两个再远一枝的长辈,分别叫赵明才和赵明彦。

    听到赵士江报信说桃花岭村闺女和外甥来了,在座的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赵明仁忙抬着手说道:“快,快去迎迎秀玲去。”

    里屋赵士海听到外面赵士江的报信,忙出来去迎接,然后赵士涛便对赵明仁说道:“大叔,让俺家老三去吧。”

    赵明仁微微点头,看着赵士海走了出去,然后后面赵士秀和赵士爱也跟了出去。

    “姐姐啊,东子都长成大小伙子啦。”

    赵士秀和赵士爱亲热地迎上去,左右架住了自己的堂姐。

    王少东一看,现在时间也才早晨八点不到,然后赵士秀和赵士爱就已经过来了,看得出来应该是昨天提前一天就来到了。

    兄弟姐妹们,平时也都是各人忙各人的,见面的机会也不多,然后到了有事或者节令的时候,才能聚在一起,说说知心话,拉拉家长里短。

    看到自己从小一块长大的堂妹,赵士玲也很高兴。

    “东子,还不快叫大姨二姨?”

    “大姨二姨好。”

    “东子啊,找媳妇了吗?”

    王少东高考成绩考出状元来然后被人冒名顶替没有上成大学,结果后来一生气直接也没有复读就辍学回家跟着父母养鸡这件事,几乎钢城县民间都传开了,身为王少东的亲戚,赵士秀和赵士爱自然也知道了。既然不上学了,接下来找媳妇结婚就成了头等大事了。

    要说真凭着王少东现在的水平去参加考试,别说是状元了,就是专科二批的投档线也过不了。而自己又不打算上学了,要是考出真实成绩来,恐怕父母要伤心死了。而冥冥中自己稀里糊涂得发生了高考成绩被人顶替这样一件事,自己不上学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而自己的脸上,以及父母的脸上,不但不觉得这件事情脸上无光,甚至于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受害者而遭受到整个钢城县老百姓的同情。

    最重要的,还因为那件事得到了足够的养鸡的启动资金。

    “东子他大姨二姨啊,东子还没找媳妇呢,你们俩可一定要给这个外甥操操心啊。”

    “凭着东子这条件,咱们什么样的找不到啊,姐你就放心吧。”

    大家一边说着,便向屋里面走去。

第0203章 表弟的脸色有些黄() 
赵士海的家是前后出厦的五间瓦房,地面铺着瓷砖,前出厦用铝合金门窗封了起来,东边两间屋是客厅,布艺沙发、茶几、电视机橱和电视机、八仙桌子和八仙椅子分别摆放在合适的位置。客厅西边有两个套间门,北边那个套间门进去之后是个联通着后出厦的连接通道,平时也兼做赵士海一家的餐厅,现在这个连接通道里面放了一张床,赵士海就睡在这里,能听得见隔壁坐月子的马翠翠母子两个的一切情况。厨房安排在后出厦里。客厅西边靠南的那个套间门连接着一个单间的卧室,现在是马翠翠和赵京坐月子的地方。

    西边两间房子,里面很宽敞,进门西边靠墙角的地方摆着一张床,床上被褥摆的整齐。这地方是客卧,家里要是来了客人就睡在这张床上。现在王少东的姥姥要帮着小舅照顾孩子伺候月子,就住在这个房间里面。

    王少东母子两个在赵士海、赵士秀和赵士爱的迎接下,走进了赵士海的家里。

    赵士海的小院不大,东西南北盖了一圈屋子,小院看起来就像个见了点光的小井一样,天井一词,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天井里面四五个六七岁的小孩,正在戏耍玩闹,这些小孩都是赵家的后代。

    刚才门口站着,然后迎接王少东他们娘俩,拿东西的,多是王少东的同辈,然后在天井里面玩儿的,则是比王少东小一辈的孩子,进了前出厦,在前出厦里面坐着马扎晒太阳的,则多是比王少东大一辈的赵家人,进了客厅,坐在客厅里面喝大茶的,则是赵士玲的长辈了。而赵家来帮忙的妇女们,则在后面厨房里面忙活着。

    人是等级社会的动物,在这个时候便很容易看出来了。

    赵士玲进屋,坐在出厦里面跟赵士玲同辈的赵家人纷纷站起来打招呼,而王少东也礼貌得跟他们打着招呼。

    赵家人多,王少东也认不全,一边笑着点头,一边跟着母亲进了客厅。

    客厅里面几个自己应该叫姥爷的人,王少东倒是都认识,一一得打了招呼。

    赵士玲笑着打完招呼,便拉着赵士秀和赵士爱的手,要着急地去看望自己的侄子了。

    “姐姐来了。”

    马翠翠一看赵士玲推门进来,忙撑着身子要坐起来,赵士玲一看,吓得脸色大变,慌忙快步走过去,按着马翠翠的身子说道:“你给俺老老实实得躺着,可千万别累着。”

    马翠翠年龄不大,又是头一次生孩子坐月子,好多地方很不注意,这些在医院里面的时候赵士玲已经领教过了。

    因为自己男人在姐夫家干活,一天的工资还非常高,所以马翠翠对于姐姐一家应该说还是很感激的,所以自己的亲姐姐进来,她有些激动地要坐起来。赵士玲不让她坐起来,她便有些不好意思得笑着说道:“姐,没事。”

    “啥叫没事,听我的才叫没事。”

    自家现在日子过得最富有,自然赵士玲说话的底气也足,而大家呢肯定也给她面子。

    “翠翠,咱们姐也是为你好,你坐月子还是老老实实得躺着好。”赵士秀和赵士爱也帮着赵士玲说。

    无奈之下,马翠慈也只能再躺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