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木头打了一辈子交道,赵士堂也烦了。
王少东他们三个来到赵士堂家的时候,看到他正在天井里面给别人加工一套门窗口。
赵士堂看到自己的大外甥手里提着一条块头很大的鲫鱼,忙笑着扔下了手里的木匠家伙,迎了上来。
“大外甥来了啊,屋里的,大外甥来了!”
王少东的大舅妈是清泉岭本村人,比自己的大舅大四岁,今年已经五十四了,是个传统的农村妇女。
听到自己当家的在天井里的喊话,王少东的大舅妈沈翠英忙手里拿着正纳着的鞋底迎来出来。
沈翠英满脸堆笑,走到了天井里面,接过了王少东递过来的大鲫鱼。
“呀,这姑娘谁家的啊,真俊啊。”
沈翠英的话让跟在王少东身后的马丽丽的脸立马就红了起来,赵士海忙介绍道:“嫂子,这是外甥的邻居家的姑娘丽丽,也是外甥的同学,我们刚在石子河里面抓鱼呢,抓到一条大鲫鱼,想着让俺哥给做个鲫鱼汤喝。”
赵士堂是个庄户厨子,村里面谁家有红白喜事的时候,都喜欢请他过去掌勺帮忙。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但是老赵的手艺是很令人放心的。
沈翠英一听,转手将大鲫鱼递给了自己的男人赵士堂,催着说道:“快到饭点了,你快去张罗张罗。”
赵士堂对所有人都是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唯独对自己的老婆沈翠英言听计从。沈翠英是个苦命的人,五岁没了娘,她爹年龄又大,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后来二十一岁的时候,在赵士堂的奶奶的主持下,嫁给了当时只有十七岁的赵士堂,后来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不过,二儿子在三岁的时候得了急症死了,剩下一儿一女,现在也都年龄大了。她的儿子已经结了婚,怀了孕,今年年底的时候就要生产。
赵士堂接过老婆递过来的大鲫鱼,便乐呵呵得到自来水龙头那边忙活起来。
沈翠英拉着马丽丽的手,上下仔细地端详起来,笑的满脸皱纹更加得明显了。
“姑娘,咱们到屋里说话去。”
端详了足有十几秒,沈翠英忙拉着马丽丽的手进了屋。王少东和赵士海,也跟着进去了。
赵士堂家正堂屋很干净,沈翠英是个爱干净的人。
面对对方的热情,马丽丽渐渐适应了下来,脸上的红晕也消退了。
坐下之后,沈翠英便开始跟马丽丽攀谈起来。都是农村出来的,大娘婶子们的热情马丽丽也是见识过的,所以也很快就适应了沈翠英的热情,两个人聊得很投机。
赵士海自己给自己倒了碗白开水,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喝起来。一旁的王少东插不上话,便决定出去看看大舅怎么做鱼的。
学学这个炖鲫鱼汤,以后是用得着的。万一到时候自己和马丽丽结婚之后,有了孩子,马丽丽奶水不足的话,喝鲫鱼汤是个不错的办法。可是,到那个时候,总不能跑来再让大舅做鲫鱼汤了吧。
王少东到外面天井的时候,赵士堂已经将鲫鱼刮了鳞,掏了内脏。
“外甥,你考大学的考的怎么样?”
不等王少东去问大舅怎么做鱼,赵士堂首先问起王少东最不愿意谈的话题。
看样子,下一步怎么样把自己高考失利这件事情给糊弄过去是件很紧迫又很有难度的事情,自己必须要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第0023章 养老鸡的想法()
浓的发白的汤,纯正野生鲫鱼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屋里,王少东和马丽丽胃口大开。
为了让家里放心,在王少东的大舅家,马丽丽给家里人打了个电话。
吃过午饭,马丽丽便着急要回家了,然后王少东便和马丽丽背着一竹篓,十来斤鱼回家了。剩下的另一竹篓,则留给了赵士堂和赵士海。
回家之后,马振堂数落了马丽丽几句,不过被马丽丽的母亲拦着,也没说多。
女儿打了,说多了不好。
山里的时光充满着乐趣,这也是王少东终于明白了自己最想要过的生活。
王少东回家之后,躺在床上,回想着在石子河那边刚才的情况,心里面忽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计划。
在石子河的上游,清泉岭村张家洼地那边,有一个水域面积七八亩的水库,每年夏天雨季到来之后就会注满水,最深处有四五米的样子。不过,水库底下全是石子,到了冬天,河水便会全部渗透到地下,那水库就会干涸。
如果,下一步将水库底下清一下,在将水库底下做一下防水,让水库里面的水到了冬天也能剩下三分之一的话,那在里面养鱼,绝对有戏。
张家洼水库位于清泉岭村的地界,要想承包那边,自己一个桃花岭村的村民是不方便的。不过,这倒不是问题,让小舅赵士海出面去承包,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印象中,张家洼水库一直撂荒,没人管理,也没有人打那边的注意,实在是可惜。
张家洼周围是大片荒草地,养草鱼的饲料源源不断,根本不用担心。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要想把这个计划落实成现实,需要的投资真不是个小数目,没有三十万二十万的是不可能的,所以王少东需要先在养鸡场这边做文章,先赚取第一桶金之后,才能有下一步的打算。
一觉醒来,马丽丽便来找王少东了。
今天是到黄庄乡棋山观村宋涛家去参加同学聚会的日子,当王少东看到马丽丽有些发红的眼圈的时候,有些疑惑起来。
“怎么了?”王少东一边在天井东边,菜园旁刷牙,一边嘟囔着问道。
马丽丽撅着嘴,说:“东子,我爸不让我今天去宋涛家去。”
王少东楞了一下,心说马振堂肯定还在为昨天马丽丽跟着自己到自己大舅家吃饭的事情生气。当父亲的,总是担心女儿在外面吃亏,这也正常。不过,这明显是对自己不放心啊,这一点让王少东有些不高兴。
“你爸怎么能这样?咱们又不是去干别的,你们女生去也不让你们喝酒,同学在一块聚一聚怎么了?”
王少东漱口完了之后,叉着腰,脸上露出了不高兴的表情。
“谁知道我爸爸怎么想的,老是担心着担心那的,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当女儿的,能理解父亲良苦用心的,可不是很多。
这时候,马丽丽的母亲笑眯眯得走进了王少东家里,拉着马丽丽的手说道:“丽丽,回家吃饭去吧。”
“我不饿。”马丽丽撅着嘴,好像在生父母的气。
马丽丽是独生女,她父母一直盼着能再生一个儿子,可是她母亲身体不好,一直也没有如愿。
独生子女的共性就是从小娇生惯养,多少都有点小脾气。不过,马丽丽的性格还算开朗,事情过去之后就啥事也没有了。这一点,比那些没完没了,小心眼多的人可强多了。
“好了,丽丽,让你东子哥笑话了,你爸答应你跟着你东子哥到你同学家聚会了。”
马丽丽一听,立马就高兴起来,满脸笑容得看着自己母亲:“真的?”
马丽丽的母亲没有向自己的女儿再确认一下,而是看着王少东说道:“你丽丽妹妹傻乎乎的,你们一块去的时候好好照顾照顾她啊。”
王少东一听,忙点头答应了。
吃过早饭,王少东借来了父亲的120钱江摩托,然后载着马丽丽,便向着黄庄乡棋山观村的方向出发了。
王少东和马丽丽到达宋涛家的时候,已经是上午九点半了,家近的十几个同学,已经在宋涛家等着了。
记忆中,2002年那年的暑假,王少东参加了十几个同学聚会。那时候的同学聚会还不流行到饭店里面去,一般就是到同学家里,然后父母炒几个菜,二三十个人在一块聚一聚。
宋涛家位于棋山半山腰的一片空地上,零落得盖了二十几间平房,在棋山上面是数得着大的炒鸡店。
上午十一点多的时候人到齐了,然后大家便在宋涛的建议下先爬了趟棋山。
棋山不高,还把只有二百多米,不过在鲁中市却是非常有名的一座山,是鲁中八景之一。
棋山上面最有名的当数棋山炒鸡,到棋山不吃棋山炒鸡,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十个人一桌,这次在宋涛家的聚会一共凑了三桌,要比在王少东家的聚会的人数还多。
这次他们班八个女生都到齐了,看样子大家对于美食的诱惑的抵抗力还是很低的。
一般情况下,高中毕业之后头两次的人数是最全的,然后越往后人就越少了。等到出了高考成绩,再聚会,人就很难凑齐了。
王少东看到,在宋涛家院子南边的一片山沟沟里面,有个比起家里的鸡圈大五六倍的鸡圈,里面散养着几十只红玉公鸡。
棋山炒鸡,选用的品种多数是红玉这种块头能长到很大的柴鸡,个头最大的能到八九斤重。
十个人,围着两大盆子炒鸡,再炒一些青菜,便是一场很愉快的聚会了。
吃饭的时候,同时棋山观村的同学孟宪刚告诉大家,宋涛家的炒鸡店很赚钱,一天要卖出三四十个炒鸡。一只鸡,上饭桌,一斤价格二十八,而买活鸡的价格只有十三四块钱,利润相当可观。
棋山炒鸡店不要王少东他们家那些只养了四五个月的小公鸡,他们要的是最少养十个月以上的老鸡,那样的鸡,炖出来味道最醇厚。
听到这样的信息,王少东心里盘算起来。
“四五个月的小公鸡市场价格只有六七块钱一斤,而棋山老鸡一斤的活鸡价格是十三四块钱,不知道养老鸡有没有前途呢?”
公鸡长到五个月以后就光吃粮食不长肉了。以红玉鸡为例,差不多五个月的时候就有六斤重,消耗粮食十二斤左右。然后到十个月的时候,平均体重能到八斤左右,消耗粮食五十斤左右。
棋山上面一年消耗的老公鸡总数在五万只以上,可以说在2002年的时候应该是供不应求的。
五个月的小公鸡,如果批发的话,按照现在批发价格5块钱计算,一只鸡能有12块钱的利润。
十个月的老公鸡,都卖给棋山的炒鸡店,一只13块钱的价格应该很快就被抢,然后一只鸡的利润能有30块钱。
看样子,养老鸡很有钱途啊。
王少东决定回家之后,跟父亲商量商量养老鸡的想法。
第0024章 一定要有钱()
前世的一幕幕记忆接二连三的发生在自己眼前,让王少东感到很是感慨唏嘘。
在感慨的同时,王少东也明白了一点,前世里面自己犯下的许多错误,留下的许多遗憾,绝对不能让他们再发生。
自己想要幸福的生活,而前世王家最大的不幸,就是贫困。这,也是桃花岭村许多人的不幸。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面,没有钱,可真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
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放开市场之后,所有人都卯足了劲头赚钱。
就拿王富民两口子来说,在王少东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王富民在大寨村的建筑队干活,每天有一块两毛五分钱的收入,然后后来年底算账的时候,建筑队队长每年都会克扣半年的工资,弄到最后王富民也伤了心。王少东出生后,因为家里面自己的老婆赵士玲一个人照顾不过孩子来,所以他就回到桃花岭村,然后也不出去干活了,专门的照顾老婆孩子。再后来,王富民在山上当过石匠打石头,跟着王少东的大舅学过木匠,在城子坡镇宋家庄村倒卖过木头,最后再2002年的时候,成了桃花岭村三家养鸡户中的一家。
在80年代初的时候,钱对农村老百姓来说还并不像以后那么过分的重要。一户农家,一年到头除了务农以外,其他任何赚钱的工作也不做,日子照样也过得不错。
一户农家,一年到头,除了买盐买油,孩子上学需要花钱,其余的地方真不需要花钱。
衣服穿旧的,吃饭吃菜都是自己地里种的,住房大家都一样,全部都是矮趴趴的草房子,出行那就更简单了,全部用步行。
钱的意义,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才一点一点的体现出来,慢慢地重要起来。慢慢的,钱的地位在我们这个国家里面提高到了一个异常重要的程度。
没有钱,就等于没有幸福,没有快乐,没有自由……
所以这一世,王少东决定赚很多很多的钱,至少要多到自己需要用钱的时候,自己的钱足够用了为止。
棋山观村宋涛家的富裕,对于王少东现在的冲击一点不比前世的时候小。同样是两个胳膊两条腿的人,可是人家宋涛家的日子就过得那么红火,而自家怎么就这样贫穷呢?
甚至于,自家现在还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