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被自己敲了一竹杠的这个家伙,那可是真有钱,三十万带来的全是现金,当公证人的李成才看得,眼睛都直了。
这年头,能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钱,机会可不多。
回到家里之后,赵士玲已经做好了饭。
一下子得了这么多钱,王富民也没敢存在村里的农信社的业务代办点,而是直接带着儿子去了县城的工行。
吃饭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是很开心的,不过,嘴上却都没有说出来的意思。
“东子,过两天爸给你找个好点的学校,你去复读吧。”
说实在的,这是全家合伙把自己儿子给卖了,虽然回报很多,但是王富民心里面还是很有些觉得对不起自己儿子的。换回这叁拾万块钱的,可是自己儿子的前程啊。
低头吃饭的王少东因为家里一下子得了三十万,心情还是很开心的,然后抬头说道:“爸,妈,我不想上学了。今年高考遇到的这档子事,让我对高考彻底伤心透了,我以后再也不想上学了。”
对于自己儿子说的话,王富民和赵士玲两口子深有感触。这两天儿子太悲伤了,今天这才好不容易露出点笑容来。
哎,要怪,就怪那个鲁中钢铁厂的有钱人吧。
王富民皱起了眉头,看着自己的儿子:“儿子,你不上学,以后咋办?想要干啥去啊?”
“我以后就搁咱们这桃花岭村养鸡,我这几天一直在看畜牧局送过来的书,我觉得养鸡一定会是个大有前途的行业。”
同样在吃饭的赵士玲很不赞同儿子的话,撇嘴说道:“养鸡能有啥前途啊?老百姓不上学,一点出路都没有。”
王少东心说,娘,您不知道,上了学也没有出路呢。
实际上出路不出路的,关键倒是不在于上不上学,而在于自己怎么去经营,怎么去努力了。
王富民虽然对于儿子不上学这件事不怎么支持,但是对于自己老婆看不起养鸡这一行,他又有些不满。
“养鸡咋了?养鸡咋没前途啊?俺上一铺鸡不是赚了一万好几吗?都能赶得上俺以前拼死拼活干一年活的了。”
不过,这句话说完,王富民就有些后悔了,说这些话,难道自己还支持儿子不上学在家养鸡?
王富民皱了下眉头,忙看着自己儿子说道:“爸的意思可不是让你不上学回家养鸡,养鸡这个活又脏又累,你能干得了?以后你上了大学,坐办公室里面,风刮不到,雨淋不到,比养鸡可舒服多了。”
王少东目光坚定地看着自己的父母,说道:“爸,我想好了,我能吃得了苦。”
王富民两口子陷入了沉思,自己儿子说得一点都不像是玩笑话。
望子成龙,是多少父母心中共同的想法,然而能成龙成凤的人才有几个,大多数人也不过普普通通而已。
吃过午饭,王少东捧着《养鸡指南》到杨树底下的阴凉里面看去了,然后赵士玲便小声得问自己的丈夫:“当家的,咱儿子这么有出息,要是真不打算上学了在家养鸡可怎么办啊?”
王富民满不以为然得说道:“他吃不了那个苦,我看咱们得抓紧时间上鸡了。”
赵士玲不理解丈夫的意思,皱着眉头问道:“你不是说现在咱们村里鸡瘟厉害,不能上鸡吗?”
“情况不一样了,我今天遇到县畜牧局的技术员小李了,他跟我说咱们村何家庆家的养鸭场是摊上禽流感了,下一步只要给小鸡仔注射禽流感疫苗以后就不要紧了。再说了,现在上鸡,那肯定能赚大钱。”
活鸡的价格已经连涨了一个月了,这让王富民心里早沉不住气了。
按照现在的价格,活鸡的批发价已经到五块五了,零售价更是马上到八块,这利润实在是太丰厚了。
“最重要的,是儿子不是打算在家养鸡吗?咱们就让他养,他觉得累了,不如上学舒服,就会乖乖得到学校里面复读。凭着咱们儿子的水平,随便复习几个月,考个重点大学还不是很轻松吗?”
王富民以前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究竟学习有多好,今年高考算是知道了,他儿子是高考全市状元。
赵士玲现在终于明白了丈夫的主意,点着头说道:“这倒也是个办法,可是,万一儿子要是真吃了这苦,咱们怎么办?”
王富民立马说道:“咱儿子要是连这苦都能吃了,那咱们以后还担心啥?咱们儿子将来肯定能干成点事啊!”
赵士玲一听也对,便打定了主意同意让自己丈夫上鸡。
不过,这上鸡可不是一句话说完了就给人家鸡苗孵化场打电话把小鸡苗运过来就行了。首先,养鸡场这边要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这也是很辛苦的。
王家有两个养鸡大棚,第一批鸡用的是南边那个大棚,然后第二批鸡,就应该用北边那个大棚了。王家是大棚散养,现在是夏天,还不用取暖,如果是到了冬天,就得考虑铺地炉子取暖用了。
两口子商量好了,然后王富民和赵士玲两个人走到了正在两个大棚中间的杨树底下的阴凉下看书的王少东旁边。
“儿子,我和你娘商量了商量,我们家准备上鸡,你有什么意见吗?”
王富民很少采纳王少东的意见,但是却很乐意听听自己儿子的意见,王少东也一直了解父亲的脾气。
“很好,很合适。”
自从从棋山宋涛家回来之后,王少东在对待养鸡上面的看法,就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以前他认为养鸡一定要跟对市场,因为市场上面活鸡的波动很大。但是他从棋山的炒鸡店里了解到,五个月的小公鸡的市场价格一般在五块钱到八块钱的范围内波动,但是十个月左右的老公鸡的价格却很少掉下十四块钱一斤,所以养老鸡,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利润可算。
第0035章 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按照王富民的计划,他以为儿子肯定吃不了养鸡的苦,然后肯定会回心转意再复读一年参加2003年的高考,下一步上大学,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可是他不知道,王少东根本就没想着要去复读的想法,让他去养鸡,实际上正中他的下怀。
王富民提出要养鸡的计划,王少东立刻就答应了,然后王富民接着就皱起了眉头:“那个咱们这边现在正闹鸡瘟,你不担心吗?”
王少东心里清楚,禽流感病毒是不会平白无故得就会传染到他们的养鸡大棚里面的,只要做好禽流感疫苗的预防,再做好平时的消毒工作,问题应该不大。现在活鸡的价格一路上涨,鸡苗的价格也跟着涨,唯独饲料的价格还没有涨起来。王少东知道,半个月以后,鸡饲料的价格将会疯长起来,所以趁着现在鸡饲料的价格还合适,先屯上两千只鸡,再屯他几十吨饲料,肯定有账算。
七月份上的鸡,五个月后上市的时候,刚好是禽流感爆发之后导致活鸡价格最低的时候,然后扛过那段时间,到年底,也就是2003年2月份的时候,他们的鸡到七个月的时候,市场上面几乎没有竞争,自己的七个月的鸡甚至可以当十个月的老鸡卖,赚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一场禽流感,几乎让整个钢城县范围内严重缺鸡,而且极大的打消了养鸡户养鸡的热情,到年底的时候,七个月的鸡当十个月的老鸡卖可是一点都不新鲜的事情。
年底,光棋山上面的炒鸡店就能销售上万只鸡,所以王铮打算上的这两千只鸡是一点都不用愁销路的。
两千只鸡养七个月,以粤省三黄为例子,可以长到平均六斤半重,这个重量在棋山炒鸡店那边是最欢迎的。成本的话,大约是六万块钱,而全部销售给棋山炒鸡店的话,可以获得十六万左右的收入,净赚最少在十万以上。
这是能看得到的利润,王少东是不会错过的。
而且下一步养出了这批鸡之后,跟棋山炒鸡店搭上关系,以后开拓了新的市场,以后的销路也有了。
棋山炒鸡店一年的活鸡消耗量,在五万只以上,这可是非常庞大的规模了。
不管养什么,一定要找好市场,现在老公鸡的市场很大,但是钢城县却没有一家养鸡户看中这一块,也是很奇怪的事情。
“爸,你不用担心鸡瘟的事情,如果你现在有上鸡的打算,最好快点上。”
因为王少东知道,现在上鸡,鸡苗的价格也才两块一毛钱的样子,再等几天,鸡苗的价格突破三块钱以上,那可就没意思了。
虽然说养老鸡,鸡苗的成本所占不多,但是如果说鸡苗能节省两千块钱,那何乐不为呢?
王富民点了点头:“你倒是比我还急了呢。”
旁边赵士玲插嘴说道:“我看马振堂和何家祥都没有上鸡的打算,何家庆更是连提都不敢提这茬,咱们现在上合适吗?”
王富民心说:儿子这次高考的事情就白得了三十万,就算是赔钱也能承受得起,现在的问题是抓紧时间让儿子体验体验养鸡的苦和累,然后让他回心转意到学校里面上学。
于是王富民下定了决心说道:“合适!儿子你既然想在家养鸡,那你现在就跟着我来。”
说完,王富民让王少东跟着自己到了仓库那边,然后捡起一把铁锹,递给了他。
王少东一看就明白了,知道父亲是打算现在开始收拾那个一直没有养鸡的大棚。
下力气干活,从小到大王少东一直都不含糊,接过了铁锹之后,便扛在了肩膀上面。
“爸,咱们先别忙着拾掇新大棚,咱们先把那个养了鸡的大棚里面的鸡粪给清理出来,处理掉,然后再将两个大棚完全消一遍毒,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王少东担心,虽然自家的养鸡大棚里面没有爆发禽流感,但是他在大棚周围见到几个死掉的麻雀,所以保不准他们的养鸡场里面也有残留的禽流感病毒。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必须要把这些小细节也考虑进去。
养鸡是个精细活,不考虑细节,成活率上不去,就会影响最后的利润。
王富民想了想,点头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现在包果园的都还不要鸡圈粪,怕是不好找销路。”
到秋天的时候,那些承包果园的农户就会到各个养鸡场里面购买鸡圈粪,那个时候的鸡圈粪的销路是很好找的。而现在七月份,养鸡场里面的鸡圈粪却无人问津。
“这个简单,到秋天的时候鸡圈粪一车300块钱,咱们现在一车卖200,不怕他们不要。”
当然了,如果价格低的话,肯定会有人图便宜。
王富民也担心鸡瘟的事情,勉强点了头:“这样,也行。”
于是,王富民便骑上摩托车,到周围村子里面承包果园的农户家里面打听谁要鸡圈粪去了。而家里的王少东,则卖力得在养了鸡的那个大棚里面忙活起来。
看到儿子干起活来很有劲头,满头大汗,赵士玲心疼得熬好了绿豆汤。
下午三点半,王富民联系到了购买鸡圈粪的承包果园的农户,然后对方开着拖拉机便来到了王家。
王富民看到自己儿子非常能干,回来的时候已经将大棚里的鸡圈粪用镢头刨了一遍,然后又用小推车将四分之一的鸡圈粪推到了大棚西边的空地上,堆了一大堆。
前来拉鸡圈粪的农户一看,忙夸奖起王富民的儿子。
“老王,你儿子挺能干的啊。”
王富民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本来他以为自己儿子吃不了苦,干几天之后就会死心塌地得去上学的。可是现在的情况,自己的儿子不但很能干,干的还很开心呢,心里边有些着急起来。
“哎,干这个能有什么出息。”
前来购买鸡圈粪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冲着从大棚里面推着小推车出来的王少东打了个招呼。
王少东笑了笑,将小推车里面的鸡圈粪倒出来,然后回头立马又去忙活去了。
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是累的,王少东也觉得很开心。
第0036章 鸡苗的问题()
王向东父子两个忙活了一下午,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将四拖拉机鸡圈粪装满,卖了800块钱。
如果这些鸡圈粪等到秋天收完了果子再卖的话,要多卖最少四百块钱,但是王少东父子两个不想冒这个险。
忙活完了,天色已经黑了。
父子俩一身汗臭,家里面赵士玲忙活着做晚饭,然后父子俩便光着膀子,一人肩膀上面搭着一个毛巾,手里拿着肥皂,便向村北边的流沙河的方向走去。
邻居马振堂一家已经吃完了晚饭,正在家门口乘凉。
“老王大哥,你们家鸡圈粪都卖了?”
整个一下午,王向东家里面都在忙活着装车卖鸡圈粪,拖拉机进出,马振堂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