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完了蒸包之后,赵士海便将三轮车停在药材市场旁边的一处停车场边上。车子一停,便有许多药材收购上跑过来,看种类,谈价格。
王少东不是个很喜欢热闹的人,一下子涌上这么多人来,还把自己给吓了一跳。
谈买卖可不是个轻快生活,从上午九点半开秤,一直到下午四点钟药材市场关门,赵士海总算把这次带来的货全部卖光了,这一次,他卖了六千多块钱。
赵士海每个月都会来一次龙廷药材市场,所以这里的人很多都跟他很熟。
看着天色将黑,王少东的心思,已经跑到西山小溪里面那些在石头缝隙里面钻来钻去的螃蟹身上了。
第0070章 秋夜捉蟹()
螃蟹七老八嫩,说的是农历七月的螃蟹又老又硬不好吃,而八月的螃蟹又嫩又细就比较好吃了。
赵士海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开着三轮车就去了西山。
西山,是桃花岭村周围七八个村子的老百姓对莲花山周围一大片山脉的统称。
莲花山是鲁中地区最高的山脉,海拔九百多米,如同鲁中地区一座盛开的白莲花。
这山脉比较大,甚至于说桃花岭村周围的那些小山头也是莲花山山脉的余脉。
整个莲花山周围,因为地势的缘故,村落都很小,大的几百口人,小的只有几十口人。
赵士海开车来到了位于莲花山主峰东边六七里路远的一个山头旁的村子,叫做小龙门,然后将三轮车直接开到了小龙门村的村委大院里面。
看得出来,赵士海跟村委大院的看门老头很熟,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小龙门村了。
有一条山沟将两个村子隔开,北边的稍大点的村子叫大龙门村,属于鲁中市钢城县大寨乡,南边叫小龙门村,属于泰南市翟镇。
山沟里面,因为今年雨水比较充足,里面的水流量比往年大了不少。
秋天,农历的八月份是抓河蟹的好时候,这个季节的河蟹是很肥的。
山里的河蟹很好抓,大的足有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小的螃蟹却比小指甲盖还要小一些。
晚上的时候,螃蟹会从洞里爬出来觅食,而且螃蟹对光很敏感,打开手电筒,螃蟹就会顺着手电筒的光爬过来。
所以,村民们称抓螃蟹又叫照螃蟹。
赵士海递给王少东一个手电筒,然后他自己也拿着一个,嘱咐王少东注意安全。
这条山沟的两边多是巨大的圆形石头,雨水冲刷,石头上面长满了青苔,一不小心踩上去,从石头上滑下去肯定会摔不轻的。
两个人沿着山沟往上走,走了大约有二百多米的路程,用了得有一个半小时。
赵士海停下来,用手电筒向四周照了照,然后说道:“就这里了。”
山沟里面有水的地方全是鹅卵石,鹅卵石上滑溜溜的,又有水,溪水冰凉,不适合晚上行走。所以两个人是沿着山沟两边的大石头上面走着的。而大石头上面又有青苔,所以行动的速度肯定快不了。
王少东也用手电筒照了一下四周的情况,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一个差不多有三十多平米平整的大石头上面,溪水漫过石头向下流淌,形成一道落差有一米五左右的小瀑布,流水落下,传出哗啦啦的声音。
大石板露出水面的部分大约有十来平米,也算宽敞,赵士海将手电筒放下,然后又将随身带来的编织袋铺在上面,对王少东说:“东子,你要是困了,就躺在这上面睡吧。”
王少东现在还在兴奋头上,哪里肯睡觉。
“小舅,我一点都不困。”
赵士海带来了七八条编织袋,铺在地上可以当床,撑开袋口也可以当做盛螃蟹的工具。
“不困你就在这边先看着,有螃蟹过来就放进编织袋里面,我去找点柴禾去。”
山风吹来,阵阵凉意。
王少东接过小舅递过来的皮手套,皱了下眉头。
“带上不热吗?”
“比被螃蟹夹断手指头舒服。”
山里的大螃蟹,个头大的能有拳头一般大小,那一对大钳子,可以轻松地夹断筷子粗的木棍,真要是被它夹到手了,虽然说不至于断掉,但是流血是不吓唬人的。
想到这里,王少东赶忙将皮手套带上了。
赵士海去到周围找柴禾去了,然后这边山沟里面只剩下王少东一个人了。
这是一条平时只有放羊的老农民才会来的山沟沟,他们沿着山沟边上走的那条路,也是放羊的老农民走出来的。山沟的两边,树木茂密,据说十几年前这里还有野狼出没。不过,这些年打猎的多,山上的野狼也绝了踪迹。
山脚下的小村子偶尔传来两声狼狗的嚎叫,让人听着挺渗头皮。
四周蟋蟀悉悉索索得叫着,萤火虫不是从旁边的草丛里面飞起来。
王少东的眼睛盯着手电筒射出来的光束,不一会儿,王少东便看到光束周围开始聚集起不少喜光的小虫子,而那些喜欢吃小虫子的稍大型的昆虫也爬了过来;河里面,喜光的小鱼小虾和田螺和都围绕在光束的周围,而这些,都是螃蟹的食物。
看着这些,王少东方才恍然大悟,并不是螃蟹喜光,而是因为拿着手电筒照的话,会把螃蟹的食物给引过来,继而也会把螃蟹给引过来。
这个时候,作为猎人的一方,则只要小心得将螃蟹抓起来,放到编织袋里面去就好了。
很快,小螃蟹们便循着食物的气味聚集起来。
螃蟹是杂食性动物,水草、腐肉、小鱼小虾,都是它的食谱。
指甲盖大的小螃蟹,很快便在光束照到的水底下聚集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就跟快下雨的时候地上搬家的蚂蚁那样多。倘若让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到这场景,估计就要大喊起来了。
王少东并没有对小螃蟹下手,他等的是大家伙,那种足有成人拳头一般大小的大家伙。
这种大螃蟹,在这个季节非常肥美,尤其是母蟹,蒸出来之后,掀开蟹盖,满满的全是蟹黄,沾一下姜醋汁,再喝一口蟹黄,然后再一点一点得吃掉包裹在蟹壳里面的嫩肉,简直就是人间最美的享受。
看到大家伙来了之后,王少东忙伸手抓了一只,快速得丢进了编织袋里面。
他一伸手,光束底下那些小螃蟹、小鱼小虾便立刻四散逃开,不过很快王少东重新看向水底下的时候,它们又都聚拢了起来。
赵士海回来了,看了一眼编织袋里面十几个大家伙,笑着问道:“东子,怎么只抓大的,这小的才好吃呢?”
王少东一时没想起这小螃蟹的吃法,忙问道:“小舅,这小的怎么个吃法?”
赵士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笊篱,然后直接将小螃蟹用笊篱挖起来,往编织袋里面倒。
“这小的啊,回家盐一周,完了之后拿干垃圾爆炒,那味道,绝对让你吃了还想吃。”
听到小舅这么一说,王少东忽然想起来,自己曾经吃过一次这样的美味,就是在小舅家,赶忙也加入了抓小螃蟹的阵营。
这一晚上,王少东和赵士海的收获颇为丰富,两个人一气儿抓了百十斤螃蟹呢。
第0071章 溪边的宵夜()
这趟龙门山沟沟之行,算是值了,一百多斤的河蟹,其中有一半是拳头般大小的大块头,另外一半则是指甲盖般大小的小家伙。
这河蟹,在王少东的眼里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啊。
在王少东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前,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能够品尝到蟹黄蟹肉美味的机会很少。
前世里面,品尝河蟹美味的记忆,最深刻的两次,一次是自己上初二的时候,一次就2002年自己到大学报道前几天。
两个手电筒都没电了,天色太黑,下山不安全。
赵士海抬起手腕看了下手表,对王少东说道:“一点半了,东子你困不困?”
看着编织袋里面爬来爬去的螃蟹,王少东兴奋地很,哪里有什么睡意。
“小舅,你要困了你就睡吧,我一点不困。”
青石板的旁边,点着一根蚊蒿绳,蚊虫不敢靠近。
这种纯天然的防蚊手段效果很好,可惜的是气味太浓,许多人问到之后感觉呼吸困难,受不了。要不然的话,这东西的销路和价格还会更好。
王少东从小闻着爷爷奶奶家的蚊蒿绳长大,对这个东西的浓烈气味早就习惯了,所以并不在乎。
躺在青石板上的赵士海抬了抬头,看着自己的外甥。
“饿了吗?”
王少东的肚子咕噜咕噜叫着,因为运动量比较大的缘故,所以这会儿饿了也是正常。
“没事,小舅,能坚持的住。”
赵士海一听,翻身从地上爬起来,摇着头说道:“小子,谁让你坚持的了?你饿了早说么,你等着,我这就给你弄吃的去。”
看着小舅消失在夜色中,吹着沿着山谷上游吹下来的凉风,王少东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然后忙将旁边不远处的篝火又添了两根柴禾。
“不知道,小舅给我弄什么吃的去了。”
小舅是山上的人精,是活着的山神,王少东相信他肯定能弄到吃的。
他很好奇,这一次小舅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惊喜。
过了约莫有半个小时,王少东听到远处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以为是什么东西,忙紧张得握紧了旁边小舅给自己准备的一根木棍。
按照小舅的说法,黑灯瞎火的,就算是遇到野兔被蹬一下也挺疼的,手边上要是没有一个趁手的东西,这晚上心里还真不踏实。
王少东紧张得皱着眉头,没多久看到显出人影,看行动认准是自己小舅之后,这才放了心。
王少东站起身来,借着篝火的亮光,这才看到,自己小舅的肩膀上背着一个编织袋,编织袋里面好像挺重的样子。
“小舅,啥东西?”王少东看到小舅后背沉咚咚的样子,便兴奋起来。
跟着小舅到山上来是一件快活的事情,总会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是野兔?不过看样子野兔也没这么重啊。
更不像是山鸡,王少东实在想不出这次小舅给自己带来的是什么惊喜。
“没啥好东西,上个月我到这边山上来的时候,记着这地方有这个,没想到一个月过去了,这东西还没有被别人发现。”
一边说着,赵士海将编织袋轻轻放下来,然后从里面包出一个又大又圆的大西瓜出来。
王少东直接傻眼了,这地方,怎么还有西瓜?
“这,小舅,你偷人家西瓜了?”
西瓜被赵士海抱出来之后,然后便放进了小溪里面,让冰凉的小溪水浸泡着。
“这山沟沟里面,哪里有什么西瓜地啊?这个,是那边地瓜地里自己出的。我看那家种地瓜的也不是什么勤快人,这西瓜要是再晚两天摘就熟透了。”
一边说着,赵士海又从编织袋里面倒出来了几个红薯和玉米。
夏天有人吃了西瓜吐出了瓜籽,然后扫进猪圈里面。后来猪圈粪铲出来之后又被运到了地里,那瓜籽儿便一块来到了野外的地里。条件合适,那瓜籽儿便破土发芽,长成瓜秧,结下西瓜。
这种瓜,在鲁中地区俗称叫做粪瓜。
这名字虽然不好听,但是这瓜的味道绝对没的说。
王少东见小舅弄回来了红薯和玉米,然后便忙着帮着小舅洗红薯,剥玉米。
接着,赵士海将篝火堆扒开,然后将几块红薯丢进了柴灰堆里面,又在上面加了好几根柴禾。
然后,他又将剥掉外皮的玉米用木棍插住,递给了王少东两个,靠着篝火,烤了起来。
玉米还没有熟得很硬的时候,生吃味道也很不错,甜甜的,咬一口全是水。而如果烤一下的话,那味道就更好了。
王少东一只手拿着木棍,另一只手拨了拨柴禾,然后将篝火弄得更旺了一些。
玉米还嫩,放在篝火上,很快外面一层便膨胀起来,发出滋滋滋的声音。
这东西不用烤太久,翻滚着烤个两分钟,味道就很好了。
两个玉米烤完吃掉,只不过是开胃的小菜,接下来才是正餐。
篝火已经烧了两个小时了,柴灰厚厚一层,里面的温度高达二百多度,将洗好的红薯放进里面之后,烤不用二十分钟,便都完全熟透了。
赵士海小心得将红薯用木棍拨出来,然后用木棍捅了捅,冲着王少东说道:“待会凉了就能吃了,现在还太热。”
王少东瞅到旁边有梧桐树,便过去摘了两片梧桐树叶,到水里将树叶洗干净了,然后递给了赵士海一片,说道:“这个烤地瓜就得热乎着吃才香呢。”
赵士海笑嘻嘻得点了点头:“还是你小子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