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村养殖户的悠闲生活-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是下午两点半,饭店里面刚忙活完,然后大厨坐在后堂厨房休息,而帮工则忙着刷锅刷碗。

    “宋叔,我找你有件事想问你。”

    宋道江将王少东让到了里屋,坐到了沙发上。

    “有啥事尽管跟叔说。”

    宋道江很热情,宋涛现在上学去了,见到自己儿子的同学,当父母的一般都会感觉到很亲切。

    “叔,我想给你供应公鸡,你看怎么样?”

    “行啊,你家不就是养鸡的么?不过,我这边要鸡不要小的,不要嫩的,要就要六斤以上的,七八个月以上的。”

    王少东点着头说道:“没问题,叔。不过,我要到腊月初八以后才能开始给你供应。”

    “行,到时候你直接送过来就行,一天之内三十只以下,我都收了。”

    “叔,是这样的,我家现在养了2000红玉,已经四个多月了,现在的价格这么低,我爸和我娘急的整天饭都吃不下了。我想要是卖小公鸡的话这批鸡肯定要赔钱了,所以我就想着养大鸡,年底的时候能够上你们棋山的养鸡场要的标准了给你们供应。叔,不过我有个要求,我想跟你签个收购合同,我拿回去,我父亲看到这个合同,知道鸡能有销路,还能赚钱的话,就能吃得下饭去了。叔,求你一定要帮我这个忙啊。”

    一席话说出来,宋道江眼睛闪烁得点着头:“就冲你这份孝心,你这个忙我也得帮。”

第0084章 养鸡户的正确心态() 
前世的王少东是做销售的,他很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以及想要打动这些炒鸡店老板的策略。

    炒鸡店老板大多比较喜欢在活鸡供应方面引入新的小贩,那样的话,小贩之间展开竞争,受益的肯定是炒鸡店老板。

    王少东打算年底卖的老鸡只有两千只,对于年底的棋山炒鸡店来说,这些鸡并不多。

    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到腊月三十这天,是棋山炒鸡店一年当中最忙的一段时间了。整个棋山上面有几十家炒鸡店,一天吃的鸡,没有五百只,三百只肯定是有的。

    也就是说,光这个棋山一个大市场,不用十天的时间,就可以把王少东家全部的老鸡给吃下去。

    在宋涛父亲的介绍下,其他炒鸡店老板被王少东的孝心打动,纷纷答应跟王家签了合同。

    至于说价格,双方约定,到时候随行就市,市场价格多少就是多少。

    当然了,这样的条件,也是大家乐意跟这个小伙子签合同的原因。

    这样,下午六点之前,王少东将十几分老鸡收购合同带回了家里面。

    王少东将父亲王富民叫到了正堂屋,然后将这些合同亮给了他。

    王富民愣了一下,看着茶几上面摆着的十几张合同,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爸,这是我跟棋山上的一些炒鸡店签订的老鸡回收合同。”

    看着信心满满的儿子,王富民有些糊涂了。

    “老鸡回收合同?”

    一边说着,王富民从茶几上拿起来了两份合同,然后仔细得看了起来。

    这合同是用A4纸打印的,上面写的清楚,甲方向乙方按照合同供应七个月以上的老鸡,老鸡要达标,然后数量还要足够。供应的时间,是今年的腊月初八到腊月三十。

    甲方签字,是王少东。

    “儿子,你这是闹着玩儿的?”

    王少东一脸严肃得看着父亲王富民说:“爸,这些合同都是有法律效力的,甲方乙方各一份,都签了字了。”

    王富民一听紧张起来:“七个月大的老公鸡,咱们到哪里弄去?”

    经常侍弄鸡的,从外观便能估摸出鸡的年龄来,想要糊弄也是很难的。

    “咱们家不是有么?”

    王富民一直打算的是卖小鸡,从来没有想到过卖老鸡。

    养老鸡的投入太大,而养殖的时间越长,鸡就越容易生病,伤亡越大,那么说利润肯定就会越低了。

    大型养鸡场里面,养老鸡的很少,几乎鸡仔生长到了足够的重量之后,养鸡场里面便会考虑出栏了。

    而像棋山那些炒鸡店,如果说用四五个月的小公鸡来做食材的话,做出来的味道完全没有棋山炒鸡的特色。要想做出真正的棋山炒鸡,必须要用七个月到十二个月之间的公鸡。

    公鸡太小了不行,太小了肉质太嫩,轻轻一炖就烂了,做不出棋山炒鸡的黏糊劲来。而鸡太老了也不行,一年以上的老公鸡,肉太老,香味反而变淡了。

    听完了儿子的话,王富民恍然大悟。

    “我说儿子啊,合着你不声不响的,是把你爸给卖了啊。”

    王少东有些不好意思得挠了挠头,然后看着父亲说道:“爸,现在的行情你也看到了,咱们的小鸡仔马上就要可以出栏了,而现在集市上面的市场价才四块多钱,而且还卖不动。咱们这2000鸡,要是到集市上面去卖的话,估计三个月也卖不了一半。”

    说到这里,王少东停了停,喝了口水,然后继续说道:“三个月以后,咱们的鸡可就七个月了。我上次到宋涛家聚会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宋涛爸爸就是棋山上最大的炒鸡店的老板。今天下午的时候我去试着找他谈了谈,他倒是愿意要我们的鸡,合同签的也很痛快。然后宋叔叔在棋山上面人脉也比较好,就带着我到各个炒鸡店也签了这些合同。爸,按照合同上写的,咱们的鸡啊,刚好够给棋山这些炒鸡店送半年的。”

    旁边王富民看着合同,听着王少东说的话。

    “我说儿子,你这个合同有问题啊,怎么价格不明确呢,到时候他们要是压价怎么办?”

    王少东笑了笑,说:“棋山那些炒鸡店收的老鸡价格一向很稳,从来没有低于12块钱一斤的时候,就是按照12块钱一斤来算账的话,咱们养七个月,也有账算。”

    听了儿子的话,王富民抬起头,看着天花板,嘴巴里面嘟囔道:“小鸡仔五个月差不多就长够个头了,剩下三个月就是增肥罢了。五个月的鸡平均有五斤半重,到七个月的时候,有平均七斤重就算是很不错了。这三个月,两千鸡的投资,光饲料这一块就很大了。按照一只鸡平均一天2两饲料计算,2000鸡一天就要吃400斤饲料,咱们现在喂鸡的饲料一斤1块5,这样一天算下来光饲料的投入就是600块钱。一天六百,三个月,一百天,就是六万块钱。这样,加上前面四个月投资的三万块钱,这2000鸡养到7个月的时候投资就快接近十万了。2000鸡,七个月的时候,能过1万4千斤重算是很不错了,按照12块钱一斤的价格结算的话,那么总共能卖十七万左右,能有六万块钱以上的利润……”

    王富民沉默了一会儿,皱着的眉头忽然舒展开了,笑着对王少东说:“我说儿子,这个事有账算啊!咱们还就得养老鸡呢。”

    王少东连连点头:“对,就得养老鸡。”

    王富民哈哈笑着,忽然笑声骤然停止,额头重新皱起了,看着自己的儿子问道:“这2000鸡这样安排能行,可是那两万四千鸡怎么办呢?哎!”

    “爸,那些鸡还有三个月才出栏,想那么多干嘛,多累啊。爸,别想那2万4千鸡了,说不定三个月以后市场行情就变好了。”

    王少东很看得开,倒是让王富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说的也是,三个月呢,啥事不可能发生。”

    王少东见到父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点着头说道:“哎,这就对了,饭要一口一口吃,鸡要一天一天养,咱们可不能因为三个月以后不知道发生的什么事情整天愁眉苦脸,万一三个月以后咱们赶上好行情,赚了大钱,咱们全家不就过个好年吗?”

    父子两个说着,相互看着笑了起来。

第0085章 养鸡户的寒冬() 
散养鸡舍里面的2000只公鸡养老鸡的事情定下来了,销路的问题也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好好的养鸡就是了。

    至于说那2万4千只晚一些时候上的鸡,王少东心里面是很清楚的,年底大车一走,全家光乐就行了。

    好好养鸡很关键,前世里面王家的养鸡场没有出现过的问题,现在也出现过了。

    比如说几天前出现的食盐中毒事件,就是前世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

    鸡饲料里面适当加点盐,可以促进鸡仔的新陈代谢,加速生长,但是如果过量的话,则会导致代谢紊乱,甚至严重的直接中毒而亡。

    自从那次食盐中毒事件之后,王富民在拌料的时候又小心了一些,在添加一些东西的时候严格控制剂量。

    活鸡市场的行情因为禽流感被媒体的过分宣传而变得人心惶惶,尤其是在大城市里面,活鸡市场上买活鸡的人一下子少了一半还多。

    价格越低,买的人越少;买的人越少,价格越来越低。如此恶性循环,让养鸡户觉得,这养鸡的寒冬,看样子是熬不过去了。

    养殖户就这样,小规模养殖户,管理经验、饲养经验、风险承担能力、市场调研能力都很欠缺,要想赚钱,只能靠天吃饭。运气好的,赶上好行情就赚一笔,运气不好的,赔钱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

    养殖户三大风险:第一是养殖风险,赶上禽流感、新城疫什么的,片甲不留,投入多少陪多少;第二是市场风险,市场有波动,有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而且不光活鸡价格有波动,饲料价格,鸡药价格都有波动,对于养殖户来说都有风险;第三是身体风险,鸡舍环境不好,对养殖户的身体伤害是很明显的,而且鸡苗入舍开头两周特别辛苦,对养殖户的身体是一定的考验,倘若因为养鸡而把身体累垮了,那么养鸡的意义也就一点都没有了。

    王少东和别的养殖户不一样,他有超前十几年有关养鸡以及活鸡市场的记忆,把这些记忆串起来,可以非常方便自己养鸡。同时,超前十五年从父亲那里听来的有关养鸡的养殖经验,在现在来说是绰绰有余的。还有,因为有前面两条做保证,所以王少东养鸡的心态非常好,这人的心态一好了,无论干什么,得病的几率就小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王少东前世里面做过十年的销售,卖东西这方面他不愁。

    就这样,马振堂和何家祥两家养鸡户,自打入冬以后,看着活鸡市场价格一落再落,这养鸡的积极性就大不如从前了。

    倒是何家庆心态好点,不过他也觉得他们这批鸡啊,肯定要赔钱了。

    王少东记得清楚,活鸡的价格是到了快过年的腊月初八开始忽然涨上来的。在这之前,集市上的活鸡价格,一直在四块多钱左右。而大车走鸡的价格,因为市场萎靡,是一压再压,价格只有两块多一斤。

    2000只鸡,养到四个半月出栏的时候,总投入大约在三万块钱左右,平均长到五斤左右,总重量能到一万斤左右。

    零售四块钱一斤,貌似会赚钱,但是集市零售的卖鸡速度非常慢,不批发给鸡贩子的话也就是一天卖30只鸡,算下来总共需要2个月才能卖完的。而如果批发给鸡贩子的话一天多卖一百多只鸡,但是价格要下来一块钱。同时,2个月的时间,又要增加一万五千块钱的饲料成本。好在是饲料成本高了,鸡的体重也会增加。两者一抵消,到集市零售的话,基本上算是不赔钱。

    所以,看到活鸡大车走鸡的价格没有涨上来的意思,马振堂在跟王富民一块碰头闲聊的时候,说起来,说是他们现在散养的这批鸡,看样子得到集市上面去卖才能不赔钱了。

    自己养的鸡不赔钱,然后何家庆和何家祥帮着王家养鸡,年底的时候能拿到4000块钱的辛苦钱,也还能过个好年。

    至于说马振堂,因为他自己得了个这么便宜的整套笼养鸡舍设备,就算是赔一批鸡的钱,他也应该感到高兴才对。

    不过,到集市上卖,也有一个很大的风险,那就是集市上面鸡比较混杂,相互之间会传染鸡病,而如果把鸡病带回了自己家的鸡舍里面,那可就麻烦了。

    王富民没有把儿子跟棋山那边的炒鸡店签订了老鸡回收合同的事情告诉马振堂,因为这件事告诉了别人,别人心态可就有些不平衡了。

    王少东可是嘱咐过自己的父亲的,现在大家理所当然的都认为大家现在所上的鸡是要赔钱了,然后相互之间是相互同情,相互鼓励的话语。然后万一哪一天大家提前发现,王家的鸡不但不会赔钱,而且还会赚大钱,那他们可就要嫉妒了。

    要知道,另外三家养鸡户可是还帮着王家养鸡呢,要是他们开始嫉妒王家的话,那帮着王家养的鸡,可就落到后妈手里,有罪受了。

    王家的鸡到了出栏的时候之后,马振堂劝着王家到集市上面卖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