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位数?”吴良又问。
“九位数。”刘山脸色凝重,皱着眉头回应。
“九位数不低了,对于那些老家伙来说是倾尽一生的积蓄了,他们不怕有赝品?”吴良提出了疑问。
刘山摇头说道:“慈善拍卖会怎么可能有假,再说了,即便有假,那些个老奸巨猾的老妖怪,会看不出来?”
“那可未必。”
吴良轻笑。
第159章 真假难辨(。com)
然而,刘山依然很笃定的说道:“不可能是赝品,这里所有的竞拍藏品全部都由省文物局和博物馆的专家们一同鉴定过,出现赝品的概率几乎没有。”
“几乎没有,那就说明还是有赝品的概率,哪怕是零点零几的概率。”
吴良冷静的望着台上那对明代海南黄花梨木太师椅。
“小吴,你这个假设不成立。”
刘山认为,既然这对太师椅都是经过众位专家公证过的,怎么可能有假。
但是,吴良的假设,并非完全没有根据。
因为,在一分钟之前,他已经将“鉴宝术”这一技能开启,开启之后会在两小时后自动解除。
只是技能还没有与吴良完全融合,目前还不能完全发挥出效果,所以吴良并没有得到明确答案。
不过在开启之后,系统迅速对吴良的大脑传递来了信息。
这个信息比较形象,在吴良的脑海中,是个圆盘。
圆盘一半区域是白色,一半区域是黑色,一开始的时候像极了太极阴阳鱼。
白色区域代表一件古玩真品的概率,而黑色区域则代表赝品的概率。
此刻,这块圆盘,白色区域的面积,要比黑色区域小一些。
这就证明,这对海南黄花梨木太师椅有鬼!
总不能,是系统出错吧!
吴良并不着急,因为等到鉴宝术完全开启,他就会得出答案。
刘山问道:“小吴,难道你也要出手?”
“我应该不会出手。”
这么早出手干嘛,真假还不一定呢。
除非系统强制让他购买,不然他才不会买个赝品回家。
他虽然败家,但也败的都是货真价实的东西。
“这么好的东西,你会不出手?我感觉你小子有阴谋,会不会最后给我们来个当头一棒?哈哈,我开玩笑的。”
刘山笑着说。
吴良摇头道:“我不会出手,刘总你最好也不要出手。”
在吴良的意识里,圆盘上白色区域的面积,又缩小了一点。
“嗯?小吴,这话怎么说?”刘山疑惑的问。
“我怀疑是赝品。”吴良直说了。
刘山听后,大感疑惑不解。
刚才吴良就在不断暗示,这对黄花梨木太师椅有赝品的几率,而现在吴良的语气越来越肯定了,这让刘山一时间摸不着头绪。
虽然刘山十分崇拜吴良的眼光独到,可这毕竟是由众位知名专家共同鉴定的的珍宝,总不能十多位专家都出错吧。
而且这个时候,吴良还与那件珍宝隔着大概三米多远的距离,即便是华都的顾春平老教授亲至,也不可能有这个眼力见儿。
即便刘山很崇拜吴良,但并不是盲目崇拜。
刘山这次意外坚持自己的主见,他说:“小吴,我知道你对古玩鉴定有一定造诣,但相隔距离有点远,你的判断难免存在误差,不过我还是很佩服你在古玩鉴定方面的造诣和能力。”
“不敢当,不敢当,我就是来陪你打酱油的。”吴良讪讪笑道。
“不不,小吴你别开玩笑了,你若是打酱油,那我刘山这张老脸可没处搁了。”刘山摇头。
随即,刘山又感慨道:“说实在的,我真想得到那对宝贝,做梦都想!我搞收藏也几十年了,其实让我真正动心的只有两件藏品,第一件我就已经得到了,就是你送给我的古玉猪龙,而这第二件就是明代海南黄花梨木太师椅。”
刘山对明代黄花梨木太师椅的狂热,并非盲目跟风。
暂且不论这对太师椅的文化传承和艺术价值,就单论材质,就弥足珍贵,比黄金还要贵。
海南黄花梨木,因其成材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始终位列五大名木之首,是大家公认的木中黄金、木中之冠、红木界的大熊猫。
木纹纹理行云流水,绚丽多姿,色调不静不喧,金黄而温润,所以黄花梨长久以来为明清皇室作为家居木材的御用贡木首选,是贵族身份的象征。
而天然质感,深深符合文人审美情趣,材质表现出的魅力,让它从数百年前的明代晚期直到今天,受到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收藏家的一致推崇。
就凭这些,就足以成为绝世珍宝。
更何况,这还是明代黄花梨木风行时期所打造的一对太师椅,怎么不可能不让刘山动心!
然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是真品而非赝品的基础上。
看到刘山那炙热痴迷的眼神,吴良摇了摇头。
必要时,他会出手,阻止刘山,以防他越陷越深。
至于其他人,他懒得去管。
谁拍到,谁就血亏去吧!
终于,在短暂的暖场之后,这道“压轴大菜”要被竞拍了。
主持竞拍的赵磊,此刻面色严肃,郑重说道:“接下来,将拍卖一件绝世真品,明朝海南黄花梨木太师椅。”
赵磊巴拉巴拉介绍了这把太师椅的历史,以及海南黄花梨木的特殊与珍贵之处。
总之,各种溢美之词,全部用在了这把太师椅上。
即便他没有过分的夸赞,那些收藏爱好者们也都按捺不住此刻激动的情绪。
尤其那些有着文人情怀的老家伙,眼神要比刘山还要炙热。
“好!”
“竞拍开始!”
“起拍价五千万!”
赵磊这最后一句话,如雷声般在围观众人头顶炸开,瞬间变得一片哗然。
起拍价竟然是五千万!
这已经创造了省城竞拍的历史记录!
之前的几次竞拍,跟这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在同一个档次。
“起拍价真高,看来没有一个亿是拿不下来了,不过这东西真是个宝贝!”
“本以为这次能掺和一脚,我还是死了这条心吧,光是起拍价就能要我老本!”
“神仙打架,凡人看热闹吧,我是有心无力。”
“有好戏看了,赵家、李家、宋家,还有那几个搞学术的老家伙,肯定会争抢。”
只要价格不是高的太过分,赵家、李家、宋家这省城三大家族,绝对能支付的起,毕竟家族企业,家大业大。
而陈伯清、杨博等几位搞学术搞收藏的老家伙,努力一下也能行。
他们可不是单纯的穷酸老学究,名下也有自己的产业,产业不大,可能只是一家小古玩店,但小小的古玩店里,里面的物件几乎没有下来百万的。
如果这些老家伙,变卖一下多年以来收藏的古玩,凑那个数还是可以的。
当然了,这有可能会让他们倾家荡产。
起拍价这么高,直接把三分之一的人淘汰。
明星们并没有参与进去,来参加慈善拍卖会,就是图个热闹,顺便给自己脸上镀点金,拍几样普通藏品做个面子工程就得了,真正的大手笔只有富豪敢入局。
就在现场一片哗然的时候,有个老头喊道:“五千一百万!”
瞬间,大家安静下来。
吴良认得那老头,正是在竞拍之前聊天的陈伯清。
只不过陈伯清还没消停几秒钟,又有人喊价。
“五千万两百万!”
陈伯清吹胡子瞪眼,对这人说:“老孙,你刚才说好了不参与,你这人,出尔反尔!”
“啧啧,你还真信啊,我家里一整套的明清家具就差这对椅子,好东西谁不想要啊,价高者得没毛病吧。”
“你……你这个老孙头,不是个东西!”
“陈伯清,老子也受够你了!”
这两个老家伙,针尖对麦芒,差点掐起来。
两位都是业界比较有名气的老前辈,尤其是陈伯清,他还是省文物局的副局长,并担当学者的称号。
没想到会为了一对旧椅子反目成仇,看来这对海南黄花梨木的椅子实属珍贵。
就在两位老前辈争吵之时,又一道声音响起。
这道声音同样来自一位老人。
“我出六千万!”
老人淡定的说,看架势,比陈伯清等人要沉稳一些。
吴良随口问刘山:“刘总,这个老人是谁?怎么没见过?”
现场人很多,吴良确实没与这个老头打过照面。
刘山脸色肃穆的说:“他很难缠,你与他也有些联系。”
顿时,吴良疑惑不解。
“我与他有联系?我怎么不知道?”
第160章 一群淡疼的玩意!(。com)
吴良十分好奇,他分明不认识这老头,甚至不曾有过一面之缘,怎么就有联系了。
刘山笑着说:“小吴,你把人家徐悲鸿的真迹《八骏图》给捞走了,这么快就忘了?”
吴良恍然大悟。
“这么说,老头是杨博?”
“正是杨博,他比陈伯清的实力还要强。”刘山说。
吴良终于明白了。
当初那个私人拍卖会,就是以杨博的名字命名的拍卖会,拍卖的也是杨博多年收藏的藏品。
吴良正是在那次拍卖会上,捡了个大漏,事后杨博得知,肠子都悔青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徐悲鸿那幅《八骏图》的价值,绝对不低于此刻正在拍卖的明代海南黄花梨木太师椅。
只是两者不是同类古玩,无法比较一较高下。
那些老家伙们,都一股子文人的偏执,十分钟爱太师椅。
杨博一口气喊出六千万的高价,陈伯清也犹豫不决了。
相比而言,杨博要比陈伯清财力雄厚,他的产业比陈伯清大很多,所以财大气粗。
陈伯清气得直咬牙,狠狠心一跺脚,“六千三百万!”
这是他的极限了,也是他这些年存下的所有家当!
若是还有人喊价比这高,他就只能放弃。
看着陈伯清一脸愤懑的样子,杨博笑道:“七千万!有人敢跟吗?老夫奉陪。”
又是一个能买下两套临江花苑江景房的高价,此时旁观者心中感到震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表现,因为今晚有太多让人震惊的事情。
但是那种令人脊背发凉、头皮发麻的感觉,这一刻旁观者们深有体会。
这次慈善拍卖会可以说名流汇聚,但身价能达到上亿的绝对不超过十个。
肯喊出近亿拍卖价的人,基本上身价至少超过了十亿。
陈伯清重重叹息一声,退回到人群当中。
他无奈的放弃了。
吴良望了一眼神情落寞、弓着腰的陈伯清,反而为他感到一丝庆幸。
鉴宝术已经与他完美融合,每当他看一眼明代海南黄花梨木太师椅,系统就会给他提供详细信息。
不只是那个计算概率的圆盘,还有如同人肉搜索般的信息。
比如,黄花梨木的树龄,椅子的年岁,椅子上有几个鬼脸纹,甚至黄花梨木椅子打蜡用的哪种等级的蜡他都知道。
答案,已经了然于胸。
杨博这个老家伙,十分得意,但架不住比他还要财大气粗的人。
李家爷孙,一起入局。
“八千万!我爷爷出八千万!”
李牧之这是替他爷爷喊的。
只不过,李牧之的爷爷好像很矮,几乎淹没在人群当中,若是距离这爷孙俩较远,就知道看到李牧之,看不到他爷爷。
“咳咳,咳咳咳,牧之啊,八千万会不会少了点啊?”
一道咳嗽声响起,肯定是李牧之爷爷李金铭。
即便语气听起来有些病态,仍然抵挡不住李金铭的财大气粗。
八千万少,那多少钱才是多呢?
竞争者们都在心里暗骂李金铭这个残废都这个熊样了还装逼,不给对手留活路。
原来,李金铭真是个残废。
去年脑出血拴住了,落了个半身不遂,此刻正躺在轮椅上。
不过,他的大脑意识很清醒,只是身体不行了。
“没想到李金铭这个老家伙也来了,我还以为他来不了呢,看来他是要帮他孙子立威。”刘山自语道。
“立威?这老家伙想的那么多?”吴良好奇的问道。
“他想来了个一箭双雕,既要太师椅,又要帮他孙子立威,小吴你想想看,如果他爷孙俩得到太师椅,就等于给他孙子在省城富豪圈里开道,太师椅不仅是古玩,还是一种象征,日后这老头逢人便说这太师椅是他孙子拍来的,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