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奇才-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村民的反应,显然是对县政府的不信任,没办法,这里的政策是土政策,而且长年村民和政府没什么互动交流,政府干的那些破事儿,他们心里还是知道的。

    而且少数民族本就反对政府管理,对政府种种行为都有很强的敌意。

    另一个村民提出了一个理智的观点,“严总是吧,我说几句,其实我们可以学习别的地方,把我们的土地都征收了,给我们钱,给我们房子,给我们安排工作”

    这个村民是很纯朴的,万康县几乎没有项目,于是征地工作基本没有启动过。

    不过村民们知道,在稍好的城市,拆迁大军都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的战争,不过眼下国家政策好了,不能强制拆迁,村民们可以提出很多要求。

    如果可以把房子和田地换成钱,是一次性要20万,还是分期拿这20万,村民不用想也知道该怎么做。

    于是这位村民提出,他们不要什么分成,直接把地给收了吧,拿钱拿房他们便走人。

    严素裙和杨定交流过此事,土地征收程序复杂,而且金额涉及太大,政府得提前把这笔钱给垫上,县里没有多余的钱,而且可变的因素太多,一会儿这问题,一会儿那要求的,最后费神又费力。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杨定想把分益返给村民,虽然村民们一时不能理解,不过时间长了他们便会发现这是一个精明的决定。

    为什么这么说,就算一家人每年分红不多,可是细水长流,维持生存的钱有了,而且土地所有权仍然在村民手里,就算国家若干年后进行征收,还会给出一大笔的钱。

    严素裙按此思路继续向村民们解释,不过可惜,几乎没有人支持。

    一连三个月没有动静,杨定心里也很着急,项目必须得尽快启动,这样才可以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

    “进来。”

    杨定坐在办公室里,思考着怎么样打破这个僵局。

    高材生走了进来,表情有些严峻,“杨定,搞法律培训的钱已经严重超标了。”

    杨定点了点头,“我知道,刘文海在李家村多待了一天,有些村的标准提了提,而且反应很好,比预期参与的人数番了三分之一,这是好事情呀。”

    高材生知道对于普及法律知识来讲,这确实是好事情,不过作为财政局长,他得管好这个摊子。

    高材生说道,“杨定,虽然搞培训钱不多,但是账上每一笔经费都是和项目一一对应的,这里超了,就意味着得从别处挪一些,最后我怕刹不了车呀,坏了整个财务局面。之前成立农村产业管理公司就已经花了不少预期之外的钱,我。”

    杨定知道高材生的担心,不过这都是多余的。

    “行了,你不就是账上的钱不够吗,我很快就要到州里和省里要些专项资金,等刘小兵拉来的广告赞助费到手,你还会缺钱花吗。”

    高材生摇了摇头,哪里有这么容易啊,别看账上如今有些钱,可都是东借西拆而来,到时银行催款、企业追债,政府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杨定站在县长的层面考虑问题,高材生还是无法了解到那种高度上的问题。

    “行吧,不过得快,我这里的钱不能断,一旦断了,就是连锁反应。”

    “我知道,我尽快去办。”

    杨定把思考的事情讲了出来,多人多智,想听一听高材生对这事情的看法。

第481章 找老人做工作() 
杨定每天思考的事情确实太多,所以容易被一些问题给短路掉。

    高材生的事情不多,他的思维是比较清晰的,很容易便回答了杨定的问题。

    “同学,是不是少数民族都有信仰的,而且他们当中应该有得高望众的老人,就是一言九鼎的那种,我看应该从这些有地位的人身上下手。”

    杨定眼前一亮,说得好呀!

    这么简单的办法,自己想了几天一点儿头绪也没有,少数民族群聚的地方,都是有领袖人物的,虽不是大祭祀这么玄乎,没什么长老团,但有得高望众的老人。

    只要说劝这部分人,别的人便很容易接受了,他们的信仰是崇高的,而且为了信仰可以放弃眼前的一些利益。

    杨定满意一笑,“好,你提醒得很好,看来我得曲线救国才行。”

    李家村的人,大部分都姓李,不过并不是一个大家子,有汉人也有少数民族,这里原来是少数民族的李家村,后来迁了一部分人过来,姓李的因为村名有渊源,于是都聚在了李家村。

    比如杨定母亲李盼这家人,便是后来的汉人迁移过来的。

    经过打听,李家村最有威望的有三个老人,一个是汉人,两个是少数民族。

    在大舅李旺水的介绍下,领着杨定和严素裙去了汉人李氏长辈的家里,李援朝,今年已经65岁,虽然不是汉人李氏中最年长的,不过也是年纪很大头脑清晰,可以有条件把话讲清楚的。

    在李家村待的日子很长,从二十岁至今,于是人脉很广,因为为人处事很不错,所以渐渐在汉人李氏当中有了些名望。

    李援朝在家里养老,两个儿子也有出息,一个经营着李家村两百平米的榨油厂,一个是村里的妇女主任,虽然计划生育在这里根本提倡不了,但也为村民们办了不少的实事儿。

    于是李援朝坐在家里,也是经常有人请他出面调解纠纷,不过仅限于汉人李氏当中。

    不过预约,其实李援朝基本不出门儿的,于是很容易找到他。

    李旺水这人也踏实,而且最近包下了一家纺织厂,所以李援朝还是很给他面子的。

    李旺水进了李援朝家便介绍起来。

    “李叔,这是我侄子,杨定,这是他的同事,他们在县政府工作,是来和您聊一聊的,关于村里使用土地建科技城的事情。”

    李援朝可不管对方是什么官还是民,在他这里,就是他最大,昂着头坐在木椅上靠着,手里一只烟枪,烟杆处正冒着浓烟出来,很丑的一股叶子烟味儿。

    “坐吧坐吧,是旺水的亲戚,我就听你们讲一讲吧。”

    杨定只是讲了一个大概,具体的由严素裙来讲,女人来讲,比较有亲和力,尤其是这种老头子,见到年轻貌美的女人,态度都不同。

    “李爷爷,到时收入可不少哦,你想啊,八百多亩土地建一个科技城,里边儿得有多少企业租房子呀,到时的房租,我估计吧,一年下来一户人少说也能分到十万八万的,说不定更多。”

    李援朝还是在讲解时不断的插话,有问题他就提出来,他可不会拿一个本子作记录,最后一条一条的问。

    “别忙,小姑娘,你这租金是按建筑面积多少钱一平米来计算的,不是按占地面积吧,要是以后政府给我们一亩地两千块钱,八百亩是是一百来万把我们这么多人打发了,一户人也领不到几千块。”

    李援朝虽然人老了,不过思想还是很先进的,头脑清楚,一问便问到了重点。

    是按建筑面积算租金呢,还是按土地面积。

    杨定马上解释起来,“李爷爷,是这样的,我们政府只收取物业管理费,租金一分都不会扣起来,都返给村民,你自己可以算算,八百亩地,按3。0的容积率,建筑面积至少我们得修到160万平米,一平米我们租给企业10元钱,这便是一千六百万的租金,您算算村里多少人,一人能分多少吧。”

    李援朝打了个冷战,把烟杆放在了被虫钻满小洞的木桌上。

    按村里人头来分,一个人可以分到不少呀,李援朝来了兴趣,说道,“不过我还有些问题,你们怎么能保证这建起来的科技城有企业进来呢,要是招不到,房子不是白修了吗。”

    严素裙说道,“李爷爷,咱们把丑话讲前头,政府这么干绝对是会尽最大的力量来打造,就算没什么企业进来,土地所有权还是在村里,你们根本不会有损失,一点儿也没有。”

    严素裙讲完以后,眼明手快的把李援朝的茶杯拿在手里,找到了水瓶倒上开水。

    杨定见李援朝有些心动了,补充道,“而且建造房子的钱不需要村民们出,一切都由政府来安排,从广告赞助和专项扶持金里找钱。所以未来租金全是村民的,政府只收取一些广告赞助费。”

    李援朝不是少数民族,他没什么信仰,他就相信眼前的利益,有钱就好使。

    不过李援朝仍然提到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行,如果你们说的都可以实现,那当然好,可是我们怎么相信你们所讲呢?要是把土地给我们拿去,最后不给我们,我们上哪儿哭去。我可是经常关心国家大事儿的,全国各地,很多老百姓被政府给坑了。”

    就是因为信任度,于是杨定今天才来找李援朝的。

    杨定说道,“李爷爷,所以嘛,今天咱们找上您,就是想着您在村里有地位,你说的话一言九鼎有绝对的权威,您相信了,大家伙儿不都相信了吗。”

    李援朝站了起来,驼着后背在小院儿里来往走了几圈儿,“你们这样做,可是把我拖下了水呀,要是事情没做好,大家会指着鼻子骂我的。”

    这么大岁数的人,名声很重要,而且李援朝十分看重,要是老来落个身败名裂,把两个儿子都给害了,得不偿失呀。

    改,还是不改,是维持现状,还是大胆的尝试,李援朝有些犹豫。

    严素裙拿出准备好的礼物递了上去,李旺水知道李援朝的爱好,所以杨定两人提前做了准备。

    严素裙露出很俏的笑脸来,声音也很柔美,“李爷爷,生意不成仁义在,咱们这次来打扰您还是很冒昧的,这是小小心意,您得收下哦。”

    李援朝拿在手里,看着精美的包装盒,李援朝疑惑的问道,“装的是什么东西。”

    严素裙的手搭在李援朝肩上,“李爷爷,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希望您喜欢。”

    包装盒被打开了,里头是一把白色嵌玉的精致烟杆,李援朝就这一个爱好,不打牌不喝酒,平时拿着烟杆便可以坐一整天。

    李援朝心里是很满意的,其实对方所讲也不无道理,想了想,李援朝说道,“嗯,这样吧,政府的信誉我帮不了你们,你们得想办法提升提升,第二,我答应你们,帮忙说说好话。不过李家村里还有两人不好打交道,我可以帮你们穿针引线,最后能不能成,看你们的。”

    相比之下,李援朝是最好搞定的,还有两人便不这般容易,少数民族里虽然有思想开放的人,但绝不包括李家村两名长者。

    杨定也想一次性解决,事情不能再拖,于是问起了两人的兴趣爱好。

    李援朝告诉杨定,其中一人很好解决,那人只认钱,还有一个便不那么容易了,死脑筋,好像没什么兴趣爱好,很难搞定。

    政府要提高信誉,就得为群众多做好事情,让群众信任,让群众跟着政府的路线走下去。

    杨定临时让高材生又拔了一笔款子,把李家村破旧的房屋全都进行修缮,自行修缮,维修费用通过正规票据和流程,审核无误后一次性发放。

    房屋修缮预计的花费是多少钱,写一个说明,旧房子拍四张照片,修建时再拍几张,修完之后最后进行一次拍照,通过组、村、乡镇三级签字审核,便可把钱领走。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等财政有了钱,第二步全县的农房都得这么干。

    李家村是农村土地经营分红的首个试点,一炮就得打响,要是没搞得轰轰烈烈,没让群众满意,第二个项目、第三个项目还怎么启动。

    村民们刚开始自然有些不相信,政府可能为了应付检查让他们把房子弄得漂亮,最后上头看完了,钱他们也领不到。

    所以一开始没什么动静,李旺水带头开始做了,李援朝也做了,特事特办,这两人的小砖房很快便建好了,咦,真的领到钱了!

    这简直就是政府做好事儿呀,天上掉了馅饼,谁不想要呀,于是抢先恐后开始修缮起房子。

    事情还得分两头走,一头已经花钱买了信誉,另一头,钱从哪里来。

    于是杨定去了炎州城区,不管多少,也得从廖培诚那里抠出一些来。

第482章 找钱() 
杨定也没被逼无奈,都快穷疯了,可以说,过去的万康县虽然穷,但没有负债,眼下万康县的资产是负数。

    杨定哭笑不得,“廖书记,别讽刺我了,我这都已经快要倾家荡产了,稍有不甚,我和万康县政府就得跳河去,没事儿,到时我不会拖你下水的。”

    廖培诚可不插手杨定的事情,不过还是要提醒几句,万康县现在没什么项目,也没什么收入,所以钱不能乱花。

    “我提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