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亡,效节唐室,绝不屈节!’
这一战历时数月,世宗都未拿下寿州城,最后不得不班师回朝,不过却仍留有军队继续攻城。寿州被围经年,城中食尽,军心浮躁。眼看就要不支,刘仁瞻郁悒成疾,决心身死殉国。其幼子趁夜泛小舟yu渡河出逃,为军校捉住。刘仁瞻当即下令将其腰斩,以儆效尤!
众人不忍便向刘妻薛夫人报信求救,薛夫人却言:‘崇谏为我幼子,我岂会不想救他,但今日若免了他的罪,则刘氏将为不忠之门!我与刘公又还有何面目见寿城将士?’于是反倒催促兵士速将幼子斩杀。
后周显德四年,世宗二度南征,一举击溃了我江南的主力军;刘仁瞻闻听后,病情加重。守城将士见周军攻城甚猛,便联合冒刘仁瞻之名给世宗写了降表,并挟刘仁瞻开城献降。世宗亲自到刘仁瞻榻前,嘉表其忠义,诏封为天下节度使兼中书令。然刘仁瞻却仍闭目不受,是夕卒于城中。一城人闻之,尽皆为其哭泣
而孙忌便是此战后被派遣入周奉表称臣的使者。他心知此一去便再无归期,于是临行前对其部下曰:‘这一去纵然千难万险,也定不负永陵一抷土。’
入周后,无论世宗如何软硬兼施,威bi利诱,套问他江南虚实。他始终不肯吐露半句,只说:‘寡君实北面无二心。’世宗动怒,他也只是正色请死,绝不屈服。最后世宗赐其毒酒自尽。他南望三拜,遥辞唐主,曰:‘吾此一死,可羞千古佞臣贼子之颜,复何恨哉?’”
赵匡胤轻笑以对:“朕认为,历朝历代,不管是昏君主政,或是明君当朝,都会有忠勇死节之士,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真正令人费解的是,天下大多韩老这样生于乱世的大丈夫,竟宁可守在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的江南弹丸之地。也不愿助宋扫平四海,安定天下,干一番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扬名于天下,荫庇子孙于万世!”
第二十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4)()
韩熙载一笑,镇定自若地侃侃道来:“皇上,什么叫乱世?充斥着杀戮、疾病、饥饿、灾祸和死亡的地方才叫乱世。
南汉皇帝刘鋹荒yin无道,残忍暴戾,并推行酷刑峻法,嗜杀成性。创立了炮烙、灌鼻、割舌、肢解、烹蒸。剥皮、剔骨、刀丛剑树等酷刑。又专设一水狱,将成千上万的毒蛇投于水中,让人受万蛇叮咬啃噬之痛!
更甚者,把活人扔进滚开的水中,再捞出来,往烫烂的皮肤上敷盐和
酒,置于烈日下暴晒,让其慢慢腐烂而死。还有最令人发指的活人猛兽角斗场,刘鋹每日都要亲临现场观赏人和猛虎野狼的拼搏!如此衣冠禽兽,竟然南面称尊,在他治下的南汉方才称得上是乱世!民众之苦,可想而知。
再反观我江南,三代君主皆爱民如子,礼贤下士,有识之士自然忠心以服。先帝虽宠信冯延巳等人,但对其他众臣也同样非常尊重。有时深夜歇于偏殿,有大臣来见,未及穿朝服,必先派人去支会一声,慎重若此,怎不令人感动。
而在我君主治下的江南,宽刑慎狱,施行仁政,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乐。这样的国家怎能称得上乱世?既称不上乱世,又何需上邦大国出征讨伐?”
赵匡胤深邃眼眸睨着韩熙载,只觉此人果然聪慧果敢,胆识过人!若不为己用实在可惜
他浮着笑意,淡然道:“常言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想不到江南皇室虽为虔心礼佛之家,却也同样善于笼人之道。只是朕却想问问韩老,难道天下一统有什么不好吗?”
韩熙载轻轻捂xiong,咳了几声,淡笑道:“皇上,天下之所以要统一,是因为一旦烽烟四起,战争阴霾,首先濒临灭顶之灾的便是天下苍生!
犹记得当年隋炀帝穷兵黩武,屡征高丽,同时又不断地在全国征兵,成年男丁几乎无一幸免。一些人家确实舍不得家中男人战死沙场,便只好让男人自残身体,砍去一只手或一只脚,以逃兵役!
民间称这些断肢残臂为‘福手’或‘福脚’。名字好听,却饱含心酸苦痛。在天下人心里,那无疑是个多灾多难的黑暗年代!
于是一时间大江南北的反隋势力如蜂群蚁阵,星罗棋布。其中最成气候的三股为: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军和窦建德率领的河北义军,还有盘踞于江淮的杜伏威。
可偏偏最后收拾了乱局,成就了霸业,飞升九重,跃登大宝的却是太原留守李渊。
追其原因无非是,李密恃才傲物,刚愎自用。窦建德目光短浅,谋略不足,少有宏图大志。而杜伏威则只善横枪立马,沙场迎敌,却无帝王治世之才。唯有李渊有包揽四海之志,经略天下之心。更重要的是,他礼贤下士,周济百姓,仁善爱民,这才使得他在起兵时,受到民众的响应,称其大军为仁义之师,顺天意,应民心,解民倒悬。”
第二十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5)()
韩熙载见赵匡胤蹙眉沉思,似有不悦,只放缓了语声继续道:“皇上,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天下苍生对帝王霸主的要求实在很低。他们不需要有钱去茶肆酒楼大鱼大rou,只需要粗茶淡饭,填饱肚子,安安乐乐的守着自己的小家便足矣。
皇上既是明君圣主,就应该深晓其理。建万世功,立千秋业,都需以民为重,方才能称得上是拯救社稷苍生之举。而我江南早已向上邦天朝称臣,实为上邦属国。每年纳贡上百万缗,以供上邦岁时之用。我朝待上邦之诚心天地可鉴,若上邦仍旧心存吞灭之意,实为不义之举”
“诡辩!”赵匡胤眉梢轻挑,冷冷一哂,“朕承认得民心者得天下,也承认李煜治下的江南确是一片安乐。但谁能保证李煜的后世之人同样能仁民爱物?到时若江南落入残暴之人手中,那百姓还能安居乐业吗?更甚者,天下要再起兵乱,苍生何辜!
所以说,为天下计唯有一统河山!这与得不得民心没有关系,试问,哪一次改朝换代不需经过流血成河,尸骨成山?!这些血的代价是必然的,是为了让子孙后代长享太平,安居乐业!作为帝王本就不该存有妇人之仁,若当断不断,日后则必受其乱!”
韩熙载不jin欷殻鋈唬偷偷溃骸翱蠢椿噬显缤砘岫晕医洗蠖筛辍
赵匡胤自得一笑,朗声道:“韩老错了,动干戈实为下下之策!朕希望的是,能和平的解决江南问题。否则,朕又怎会让曹彬携重礼入唐宫为晋王求亲?朕既有意联姻,就自然会对江南多存一份爱护之心。只可惜这件喜事最后竟半路夭折了”
韩熙载微微一诧,不由脱口而出:“不动干戈?莫非皇上希望我国君主主动献出国玺,携家眷长留汴京,永不归国?”
赵匡胤瞅了瞅他,不置可否,端起茶盏,细闻轻抿,一径地沉默着
韩熙载心知是得不到答案了,于是索性话题一转,微抬双眸,缓缓道:“敢问皇上,不知李榖现在一切可还安好?我始终挂念着他呢。”
赵匡胤沉静地一笑:“韩老放心,李榖一切都好。他在朕出巡前,亲手将那半枚铜钱交到朕手里,希望朕能说服韩老入宋为臣,不过现在看来,朕跟他都要失望了”
韩熙载惨然地笑了笑,轻咳了一声,云淡风轻地说道:“韩熙载多年来无心国事,纵情声色,有负于君上厚爱。然君上虽恨我不争,却也依旧待我甚优,衣有缎,食有rou,出有轿,每月俸禄恩赏从不间断。如此不才却妄受深恩,只愧无以为报,又岂能弃唐而去?”
赵匡胤叹息着微微一笑:“罢了,韩老既已打定了主意,朕也断不会强人所难”
第二十一章 鸳鸯织就有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1)()
病身坚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静居唯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
庸医懒听词何取,小婢将行力未jin。
赖向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途侵。李煜病中书事
唐宫,乾元殿。
李煜刚下令退朝,裴厚德便忐忑不安地近上前去禀报:“畅殿遣人来说,圣尊后旧疾复发,让君上速去一趟。”
李煜冷抽口气,心里隐隐约约有种不好的预感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骤然起身,下令摆驾畅殿!
畅殿里,圣尊后靠在榻上,神色似有些疲倦,但眼中的锐利却丝毫不减。她看着坐在榻边的李煜,也不言语,接过了医侍手里的药盏,皱着眉一饮而下。
宫女随即奉上了茶,让她漱了口,她这才遣退了所有人,将榻上一张澄心堂纸扔给李煜!沉痛叹息道:“你自己看看,你都写了些什么!”
李煜眉尖微蹙地将纸摊开,旋即脸上便浮出了浅浅的笑容,一种暖洋洋,甜蜜蜜的感觉瞬间盈满了他的xiong膛。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他脸上的笑意渐浓,眉梢眼角都挂上了一抹温馨这首菩萨蛮是昨夜他为凰兮作的第二首词。是的,他最后成功的让那个傻丫头认栽服输了
他抬起双眸,打定了主意轻轻道:“母后,按照宫廷仪制,在国后之下应设贵妃和妃。妃以下有九嫔,九嫔之首为昭仪,再下来是才人、美人、选侍、采女、更衣。而自儿子登基以来,嫔妃之位几乎全是空缺,就连九嫔也只有两个,一个乔充农和一个黄保仪。所以,儿子想选个吉日,册封凰兮为贵妃。”
“哎看来我以前跟你说的话,你是全然没放在心上”
圣尊后叹息着摇了摇头。伸手至榻边几案上的花瓶里取了一支开得正好的凌霄花,拿银剪子咔嚓一声利落地剪下花枝,将盛泽光艳的花朵托在掌心,纤长白皙的手指缓缓收拢
就见那前一刻还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睛的娇花随着手掌的并拢、并紧,很快便成了一朵腐败的残花,不堪入目
她眉头轻蹙,以绢帕拭掉手上的花汁残瓣,缓缓道:“从嘉你看,刚才那朵花多美啊,新生嫩蕊,带露娇妍,美艳不可方物。难怪人人想要拥有它,紧紧地抓在自己的手里。可是谁又能明白,有时候,你抓得越紧,反而越快加速了它的死亡。等你醒悟过来后,已是追悔莫及。就好像人的感情,也不过是悟与不悟之间的事。究竟是要放她一条生路,还是要她死于非命,只能你自己好好揣摩了”
李煜双眉起褶,焦躁不安地强笑了一下道:“母后您是在同儿子说笑吗?”
“你跟她的艳事不管在唐宫还是民间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这种时候,我还有心跟你说笑吗?”圣尊后凌厉的语调,仿佛冷玉落地,带着清冷的寒气。
第二十一章 鸳鸯织就有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2)()
李煜似有些疑惑:“母后,正因为此事已传扬开了,儿子才一定要给凰兮一个交待!不是吗?”
圣尊后直皱眉头,似忧虑沉重,凝视着他,静静说道:“其实一开始就是母后错了当初若早早下决心让你纳了她为妃,倒还好了。只是现在,怕是万万不可了”
“为什么?”李煜沙哑的语声带出一种浓浓的苦涩,“是因为娥皇吗?儿子不认为娥皇会心xiong狭窄,容不下自己的亲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