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木石相约-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生那块大,这块给时明吃吧!”秀姑微笑推辞。

    “娘,我还要吃西瓜。”福生听着没有了,忍不住哭闹起来。

    “我不吃了,留给福生弟弟吃。”时明趴着桌子,伸手拿过西瓜,递到福生手里。

    大伙微笑点头,时明这娃子乖巧!

    福生望望手里的西瓜,再望望桌上空空托盘,再看看小时明,竟把手伸出,含泪说道:“时明小哥哥,你咬一口,我再吃。”

    哎,时明欢快应了,咬下一口。

    两个娃子咯咯笑着,你一口,我一口。

    “我们再开一个吧!味都没品出来呢!”木言看着望住两个小娃的大伙,扑哧笑出来。

    “可使不得,可使不得,这都是吃银子了,大娘可咽不下啊!”秦大娘忙摆手,叠声推拒。

    “尝过就行了。”金大娘连连点头,“留着卖银子吧!”

    “这些西瓜卖完,我看又可以买块地呢!上次宿官儿说有消息!”李想点头道。

    “又要买地?”丁婶好奇道。

    “嗯,我们再买些地,可能过不了多久,镇远军会有一些退伍兵士过来,跟我们一起过日子。”木言笑道。

    “嗯,这是善事,守了多年边关,退下来没法生活,那可真是作孽了,这样一来,他们能好好过日子,对我们也好,兵士一多,谁还敢来惹我们呀!”辛济陶捋着胡子,点头赞道。

    “有地叔,大春叔,走,我们挑瓜去。”木言嘻嘻笑着,站起身,“明儿去益州府卖瓜!”

    “丑子兄弟,你再去看看吧!这五个瓜不够吃啊!”房季礼跟在王丑身后,走哪跟哪,拱手连连作着揖,“刚切开,就被抢光了,我自个儿还没尝上呢!”

    “房叔,我会跟你打马虎眼吗!我说得都是大实话,这瓜熟不熟,我不会看,生的摘下来不就糟蹋了吗!再说昨儿都摘过一圈了,想来剩下的还要过几天呢!等几天后给你送过去,怎样?多送些?”

    房季礼急得团团转,一脑门子汗,绸衫裹在身上,只觉得紧绷绷,手脚都转不开。

    “有地、大春呢!”房季礼拉住王丑膀子,这小子,肌肉结实啊!

    “他们都去益州府玩去了。”王丑轻挣开房季礼手掌,挥起斧子,把站在木桩上的柴禾一劈两半,汗珠顺着肌肉虬结的肩背滑下。

    “丑子哥丑子哥”一声惊喜呼唤远远传来。

    王丑猛转身,手中斧子哐的砸到地上,人已飞奔出去。

    小道尽头,一大群缺胳膊少腿的兵士,相携相扶着往这边挪来,一个青年跑在队伍最前面,正挥着手一叠声喊着。

    两人跑近,一个相拥,哈哈笑声传出老远。

    房季礼手搭凉棚,远望着这样一大群衣衫破旧、面容憔悴、形容狼狈的队伍,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孟大哥、李大哥、马大哥,你们来啦!”王丑惊喜喊着,眼里已堆起泪。

    “丑子,越过越精神啦!这面色红润的,有啥好事啊!”一个壮汉拍拍王丑肩膀,呵呵笑。

    “孟大哥,我成亲了。”王丑微带羞涩,咧开嘴笑。

    “好小子,都成亲啦,以后哥哥可要靠你帮一把啦!”另一个汉子听着一喜,大声笑道。

    “来,来,兄弟们,快跟我回家,到了这里就是到家了。”王丑拉着孟大哥转身往回,喜色已堆上眉梢。

    那位孟大哥被他拉得一个趔趄。

    “大哥,你”王丑回头,目光慢慢往下,泪水忍不住滴落下来,“孟大哥,你的腿”

    “没事,不就少了条腿吗?你看,我不是还好好的,快收起你那猫尿,我们男子,头可断,泪不可流”孟大哥挥手,哈哈一笑。

    “嗯,孟大哥,你说得对!以后肯定会越加好的,你看,我少了条胳膊也娶上媳妇了。”王丑抹去眼泪,跟着笑起来。

    队伍挺大,看着能有五六十人,年纪最长者应该有三十多了,那个跑在头里的青年,模样最小,估计才十七八岁,身体健全,应该是陆敬匡让他送这些兵士过来的。

    “这稻子长得好啊!那边种的是啥呀,长得这么好!”

    “这房子都是新盖的啊”

    “大哥,房子还没来得及盖呢,只打了些土砖,晒了好些天了,应该能用了。”王丑边说边笑。

    “颜红颜红窝头还有吗拿些出来,先拿个水桶出来”王丑放开孟大哥,朝着远处屋子喊道。

    沿着河边小道,过来这么些人,李颜红、马红、秀姑、丁婶等人早已出来观看。一见久昐的镇远军兄弟到了,倒水的倒水,端窝头的端窝头,丁婶更是淘了米马上下锅做饭。

    房季礼也不好走开,站到了一边。

    “没事,我们大老爷们哪那么讲究,拿个草垫子就能对付一晚,现在天气好着呢!”孟大哥呵呵一笑,“你瞧,这么些人,又不是不能动了,起两间屋子还是容易的。”

    “孟大哥,到屋子来坐,这是饭厅子,那间是灶间,我媳妇她们已经在做饭了,我们先在这屋挤挤吧!”王丑领着他们进到饭厅,拉出凳子让大伙坐。

    兵士们很自觉,不争不抢,凳子上坐不下,就从肩头解下草席子,摊开,坐了上去。

    “噢,大哥,你们等着啊!我去拿几个瓜给你们解渴。”王丑说着,人已一溜烟跑了出去。

    站在门口正听着的房季礼忙伸手一拉,落了空,急得他连连跺脚。王丑已朝着瓜地跑出老远。

    “这个小子,问他要几个瓜,说了半天就是没有,现在倒有啦!”

    抱怨间,王丑一手领着四个麻绳袋子飞跑回来,朝一脸急色的房季礼露个痞痞笑脸,人又闪进了屋。

    四个大西瓜切开,瓤已红,并不是特熟,但这些兵士走了二个多月,餐风露宿,饥一顿,渴一顿,谁还讲究!见着如此津甜的西瓜,你一瓣,我一瓣,大呼好吃!

    房季礼站在门外,心痛难忍,你们这帮大老粗,可知这一个瓜卖多少银子啊!十两银子啊!十两银子还抢破头啊!现在却被你们三口两口,四十两银子就没啦!还喊着不错,不错!真是牛嚼牡丹!人都要被你们气吐血了!!

    “兄弟们,窝头来啦,还有大米饭,管饱!来,来,先吃饭!肯定饿了吧!”丁婶端了一大桶大米饭,跨进门,笑道。

    “丑子,菜还在烧着呢!快好了!”李颜红一手挽着一篮窝头,略带羞涩,低着头跟在丁婶身后,踏进门。

    “孟大哥,这位是丁婶子,那就是我媳妇,李颜红。”王丑笑着介绍。

    “丁婶,麻烦你啦!弟妹,你好!”孟大哥撑着木棍站起身,抱拳深深一礼。

    “快别客气了,来了这里,以后就是一家人啦!这地儿啥都好,就是什么都没有,还要靠我们自已干出来呢!”丁婶爽朗笑道,“不多说了,你们先吃饭,我去把菜端过来。丑子,帮你弟兄们盛饭!”

    李颜红放下窝头,跟在丁婶身后出了门。

    “房掌柜,来,屋里坐会儿,厨间正做了蓝莓山药糕,吃两块解解乏!”丁婶热情招呼。

    房季礼眼睛一亮,嘿嘿,没有西瓜,草莓酱也不错。

    “丑子,你媳妇可真好看啊!你走了啥狗屎运啊!瞧那小脸,还没我巴掌大呢!”

    “丑子,你真过上好日子啦!”

    “大哥,兄弟们,你们可别羡慕了,在这里好好干,干上两年,我保你吃喝不愁,媳妇到手!”

    哇一声欢呼直掀屋顶

第175章 再见故人() 
水势平缓,水宽不足八丈,大船不可通行,小舟撑篙,悠哉悠游顺流而下。水质清澈,水草在河底轻轻摆动。沿岸卵石铺开,野花摇曳,两岸青山延绵,山体不高,形态各异。

    一大群人单享一条小舟,坐在舟中,东瞧西望,叽叽喳喳,兴奋不已。

    “老伯,这两岸青山都有主吗?”木言好奇问道。

    “一大半都有主,剩下些石头山,没啥土,要来也没用。”一身灰衫,赤脚踩着船板的老汉躬着身子使力撑开船篙,呵呵笑,“小丫头,你想买山头?”

    “是啊,罗衣城土地金贵,想买也买不到啊!”木言嘻嘻笑。

    “木言小姐姐,我还想吃瓜。”福生咬着手指头,看看盖着布的篓子,抬头眼巴巴望住木言。

    “来,摸摸小肚子,这么鼓啊,还能装得下吗?等下我们进了益州府,可有炊饼吃呢!现在吃了瓜,就没地方放炊饼啦,又香又甜的炊饼哟”旺年婶放福生双脚站稳在舟底,双手拢住他,既不会摔倒,又不用多花力气。

    “又香又甜!我要吃炊饼!”福生马上转移注意力。

    “好地还能轮到我们!”老汉打个哈哈,“富人早抢光了!”

    “老伯,你在这罗河上来来往往,见得人多,可知有没有人家不要的荒地啊!”木言再问。

    “荒地!荒地要来干嘛!不过你们真想要荒地的话,倒是可以去蓦山溪那边。”船老汉转头递来疑惑一眼。

    “哦,老伯,给我们讲讲吧,蓦山溪在哪边?又是什么情况啊!”李想连忙笑问。

    “蓦山溪就在前头,不远了,等下路过指给你们看。”老汉轻跳起,全身重量压到篙上,把长长篙杆压成圆弧形,一个弹跳,又跃回船头,轻巧敏捷胜似壮年汉。清清嗓子,开讲,“这蓦山溪是罗河的一条小河梢,前半截水量还可以,到了后头水量就小了。蓦头溪尾巴一带全是高高低低小山包地,土层不厚,又缺水,根本不能种庄稼,连树也长不好。那头倒是有几户人家,靠着三两棵桑树,将将混个饿不死罢了。”

    “小山包地,缺水”木言重复道。

    “是啊,都没块平整地,全是高低山头。照说跟着罗衣城种桑养蚕,总能养活了一家子,可年年听说有人搬出来,没人搬进去的。”老伯叹息一声,随即伸手往左一指,嚷道,“呶,快看,前头不就是蓦山溪了吗?”

    罗河东侧一条支河岔开,细长,狭窄,弯弯曲曲,两侧山势比着主道更为逼厌,陡峭。

    李想望一眼木言,若有所思。

    韩山也跟着看向木言,神色微喜。

    益州府水陆双城门,船行到水门,兵士上船检查一番放行,小舟再沿着护城河往里行上一段,即来到金津渡。

    刷了黑色桐油的蓬船在水面上排成一排,老汉小心撑着篙靠上码头。

    工头叫骂声,挑脚夫号子声,上下船客人嘻笑声,码头对面店家伙计吆喝声,混杂成一片,喧嚣繁华。

    从清幽寂静的罗河,一下换到热闹码头,众人恍恍神,才适应过来。结了船老伯二钱银子,相扶着踏上码头。

    不久,码头来了另一只蓬船,跟着靠岸,一老一少踏上码头。

    黑瓦小木楼、白底红字招、绿柳桑树、青白石板路,这一切在阳光下闪着光,耀耀夺人眼。众人新鲜好奇,只觉得大城就是不一样,连路人衣裳都更显漂亮一些。

    “我们听丫头的,先找家客栈,打听打听情况,明早再去集市。”安有地笑得舒畅,“专等那些有钱人家的采买来。”

    “好咧!”丁小七高呼一声,寻个方向,打头而行。

    街道宽敞,铺面繁多,更有许多小商小贩推着小车沿街叫卖。

    “奶,你说的又香又甜的炊饼呢!”福生还没忘记旺年婶哄他的话。

    “哎呦,你个臭小子,吃食倒记得牢。”旺年婶笑骂一声,“得,奶给你买。”

    “李大哥,那边有个面铺,吃碗面吧!都晌午了。”田富提议道。

    行,李想点头同意。

    小面铺生意不错,稍等一会,众人才坐下。阳春面加卤肉,鸡肉馄饨,味道鲜美。

    “店家,这大佛寺离此地可远?”田富开口问道。

    “要去大佛寺啊,不远,不远,顺着这条广福路,走上一刻时辰就到。”店家乐呵呵指点着,“上香最好清晨去,才显得心诚啊!”

    “多谢店家。”田富道谢。

    填饱肚子,一行人按着指点而行,沿街寻找着客栈。

    人来人往,生动热闹,讨价声,叫卖声,车马声

    木言不停转着脑袋,唯恐漏看哪一家。

    “瞧瞧你,长得人高马大,真是驴粪蛋子一面光,扛包面粉还给我洒了去。”一声高昂、尖刻叫骂声在平地炸开,“白白浪费粮食,今儿晚饭你就别想了!”

    王记点心铺门前,一辆装满面粉的牛车停着,一个粗布衣衫的瘦高个青年正把车上面粉袋抗进屋,许是袋口没扎牢,刚扛上肩,一捧面粉随即洒落到地上。

    “王叔,我我不是故意的。”青年挺着腰,使力放下面粉袋,笨手笨脚抓紧袋口,嗫嚅道。

    “唉还不把面粉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