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梁放慢了脚步,他为什么又打电话来?摁下接听键:“喂?汪主任?”
“哦呵,小卢啊,到家了吗?”
“噢,刚下车,就快进门了。”
“啊,那就好那就好!你看我今天家里有点急事,着急回去,也没送你。你到了就好。”
“哦,主任您太客气了!您还开着车吧?那就不打扰您了啊,主任再见!”
挂掉电话,卢梁满腹狐疑的上了楼,一直到进了家门,还是没想明白这汪主任忽冷忽热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正在看电视的孟晶晶很快就发现了他的异常:“怎么了,梁子,有心事?”
“你说我们主任到底是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意思?”
“从酒店离开的时候,我说自己打车回来,他连客气也没客气一下,就自己开车走了。刚刚我还没到家,他又打电话来,一副关心的口气,问我到家没。还跟我解释他家里有急事。他葫芦里这是卖的什么药?”
孟晶晶问道:“那你为什么不自己骑车去?干嘛要坐他的车?你以为领导的车是那么好坐的?”
“我是坚持要骑车的啊!他不让,还说结束后送我回去骑呢!结果连回家都不管了,冷冰冰地走了。走了就走了吧,却又紧跟着打电话过来。这一会儿冷淡,一会儿热情的,真难琢磨!”
“那就别琢磨了!领导的心思,不对,应该说人的心思都是很难琢磨的!普通人因为对别人构不成影响,所以很少有人去在意他的想法。而做了领导就不一样了,因为手中有了权力,能决定很多人的命运,所以就不得不去琢磨。你只要规规矩矩上班,不犯错就好了。反正他又不是你的老板!”
“好吧,不想了。哎,人真的有那么复杂吗?你看我难琢磨吗?”
孟晶晶“咯咯”笑起来:“你是透明人,是例外,一眼就看穿了,不难琢磨!”
“你还是木头人呢!”卢梁扑了过去……
第二天上班时,汪主任见到他仍旧很热情。卢梁还自嘲的想:幸好没再冷淡回去,不然这冰火两重天的来回转换,他可真受不了,要是再继续下去他就该得疟疾了。
一上班小林就迫不及待的打听卢梁前天晚上去哪吃饭了,跟谁吃饭了。卢梁不想告诉他实话,怕刺激他,就含含糊糊的说可能是几个生意人,他也没搞清楚。也没喝多少酒,饭局很快就结束了等等,总算应付过去了。
而卢梁不知道,此时的院长办公室里,李赵正副两位院长之间正进行着一场关于他的谈话。
“这样的话,后天开招标会,开完了你就把合同让老汪给他填了。记住,一定要谨慎,最好别让老汪知道实情。”
“这个我明白,请李院长放心吧。对了,您打算把他放到哪个科室去?”赵文生征求道。
“你看呢?”
“勇军那儿如何?那次我看他还挺欣赏这小伙子的。”
“嗯,我也想的是他,那就这么定了吧。不过也别太急了,他毕竟才来没多少天。等过上一两个月吧。”
“好。那我先回我那儿了,您有事就打内线叫我。”赵文生告辞道。李龙山点点头。
没想到赵文生的手刚放到门把上,门外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倒把他吓了一跳。赵文生把门打开,门外的人没想到立即就有人开门,也是微微一怔。原来是魏云风副院长。
他对赵文生略微点下头,对里面说道:“李院长,我想找您谈谈后天竞标的事情。”
李龙山招招手说:“进来吧。文生也别急着走了,一起谈谈吧。”
于是,人民医院的三巨头又坐进了会客区,一起商讨关于即将召开的医院要购买两台呼吸机的竞标会的具体细节。
其实,在前一天晚上从酒店离开驱车回家的路上,李赵二人之间就对在吃饭时观察到的卢梁给他们的印象做过交流。两人的意见很一致,毫无疑问,卢梁就是他们要找的人。他的不通人情世故,无丝毫圆滑可言,在汪维家那里是一个大大的缺点,但在两位院长筹谋的事情里面,却成了一个最最合适的人选。
而前一天,在汪维家去通知卢梁晚上去应酬之前,在院长办公室里,已经有过一次对话。
“文生,你觉得这个小卢完全可靠吗?”李龙山问道。
“李院长,要不咱们叫着他一起吃个饭,再观察一下?”赵文生提议。
李龙山沉吟一下:“嗯,也好,正好今晚有个应酬,你通知老汪叫上他。”
“好的。”
这就是卢梁去参加这次应酬的由来。当然,这里面的真相汪维家是不知道的。他只是一个传声筒罢了。要不然,也不用那么纠结了,还被搞得打电话给自己的下属道歉。
五十一 计划严密()
意外调动以后五十一计划严密
两天以后,招标会如期举行,毫无意外的,鑫蓝和隆德两家公司中标,每家各供给人民医院一台呼吸机。
招标结束后,赵文生把汪维家叫进了办公室,同以前一样把几份表格交给他,说让他们办公室的小卢再填一下。同时叮嘱这些表要急用,尽快填好即刻送回来。
汪维家点点头拿着表快步出去了。赵文生也在他身后出了门,装着在走廊里随意走动的样子,其实却是在注意着汪维家。
他看到汪维家拿着表格径直进了办公室,这才放下心来。他是不想让他看到夹在中间的那份合同。如果汪维家刚才低头翻动那摞表格的话,他就会出声喊他,随便找句话跟他说,以转移他的注意力。
不过,现在看来不必了。看样子前两次那些“滥竽充数”的表格起了作用,汪维家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了。
看着汪维家进了办公室,赵文生随后也跟了过去,装作想起什么似的对里面的汪维家说:“汪主任,有件事忘了跟你谈,去你那儿谈吧。”
汪维家正在交代卢梁填表,听到赵文生的声音就把表格放下走了出来:“赵院长,您怎么还自己跑过来?打电话叫我一声就行了!”
“怎么能老让你跑腿,我过来也是一样。”
两人说着就进了汪维家的办公室。其实赵文生是真的有事跟汪维家谈,并不只是为了防他看到那份合同而找的借口。只不过挑在这样一个时机,就是一举两得,不露破绽了。
汪维家给赵文生倒了杯水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这才在他对面坐下来,笑着问道:“赵院长有什么吩咐尽管说!”
赵文生沉思一下:“汪主任干办公室也有好几年了吧?”
汪维家听了这话,心里一阵骚动,这样开头的谈话,似乎预示着什么。他装作平静的答道:“有五年多了,李院长来之前我就在办公室了。”
赵文生点点头:“想没想过换个工作环境?”
汪维家心里一阵狂喜,但表面却做出波澜不惊的样子:“一切听领导的安排。”
正在这时,听到有人敲门。赵文生心中已猜到是谁。
汪维家喊一声:“进来!”果然,门被从外面打开之后,外面站着的正是卢梁。
原来卢梁填写到那份合同时,觉出了不对。虽然那上面空空的,还什么都没写,也看不出是一份购买什么物品的合同,但它确是一份合同无疑。他没敢贸然填写,就想来问一问汪维家。但他没有想到赵院长还没有离开,就愣了一下,随后打了个招呼:“赵院长。”
卢梁并不知道表格是赵文生给汪维家的,就边走进来边对汪维家说:“汪主任,我来问一下表格的事。”
还未待汪维家有什么反应,赵文生就伸出手说道:“表格是我让你主任拿过来的,给我看看吧。”
卢梁把那张表递给了他。赵文生看了一眼说:“就在底下把咱们李院长的名字写一下就好了,其他的空着。”说着用手指着表格底部乙方签名的后面说道。
卢梁虽心中疑惑,但既然赵副院长都这么说了,也没再多问,就拿着表格离开了。
赵文生见任务已经完成,就起身说道:“短期内医院里还不会有人事变动,不过让你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汪维家满心欢喜的送走了赵文生。看来自己的事情有望了,他一个人站在办公室中央挥了挥拳头。
说实话,当初赵文生当上副院长的时候,他心里是有些妒忌的,因为赵文生还比他小好几岁。但人家的确有这个资本,业务好,人品好,又是研究生学历。再说,官大一级压死人,汪维家不敢表现出任何的不尊敬。
后来他慢慢地也就适应了,毕竟赵文生这个人是无可挑剔的。而且除了上面那些优点,对待下属也一视同仁,从来不摆官架子。
五十二 一台无用的机器()
意外调动以后五十二一台无用的机器
两位院长筹谋多日的事情就这样过去了。魏云风副院长也算是比较满意,毕竟跟自己有关系的那家鑫蓝公司也中了一台。他知道他们的机子质量远不如隆德公司的,但那家的负责人已经给了他为数不小的好处,所以他只能争取。
如果争取不到,那笔好处费他就只能退回去了,如若不然,恐怕就会惹麻烦。魏云风虽然贪财,但还分得清孰轻孰重,不想为了一点钱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起初他心里是没底的,因为他清楚李龙山的脾气,况且他身边还有一个姓赵的,那家伙也是个不容易为利益所动的。
正因如此,他才一开始就把责任往外推了推,对“后台领导”自己说了不算。他知道这么一说,“后台”肯定会给李龙山打招呼的。但是这样一来,他的好处就得分出去一部分。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有自知之明,单靠他自己的确是摆不平李赵二人的。
他原本就没指望两台呼吸机都只要鑫蓝的,能中一台已经很符合他的愿望了。因为签了合同以后,还会有一份回扣落入口袋。
没过两天,两台呼吸机都先后运进来了。两家公司也先后派人送来了几只银行卡,里面是给几位领导的回扣。赵文生按照李龙山的吩咐,把送给他和李龙山的那几只放在了自己办公室的一只抽屉里,上了锁。
卢梁继续同往常一样上着他清闲无聊的班。孟晶晶的身体已经完全恢复,卢梁终于也恢复了他的性福生活。
不过,还是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了。虽然他现在可以脱“套”行动了,但老婆晶晶那边却是紧张起来了。每次“办事”,嘴里总是嘀咕着什么危险期安全期,排卵高峰,受孕率等等专业名词,听的卢梁的耳朵都起了茧子。时间一久,他的“性致”也降低了不少。总觉得一“那个”就是在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似的。
不过,卢梁却是一直在忍着,经过上次的事件,他觉得自己已经让她吃了很多苦,现在不管她做什么他都要配合她、支持她。再说,那次凌筱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母爱触动了他,也让他从内心里想与孟晶晶有个孩子了。
没想到,他们要孩子的计划还没有实施成功,医院这边却出了事。
事情就出在呼吸机上。再具体一点,就是出在从鑫蓝购进的那台呼吸机上。
从呼吸机安装好以后,赵文生就跟聘请来的专家打过招呼,让他们好好调试数据,以备临床急用。
专家调试了几天,发现其中一台调配都很合理,基本不用动。而另一台却差得多,有些指标不太合理,可能得花很长时间来试验调整。他还提出疑问,说这两台机器是不是不是出自一个厂家。
赵文生未给予正面回答,只是询问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调试好。专家摇着头说,真说不好,希望医院再给他请一个帮手来,他自己解决起来真的挺困难。
赵文生把情况汇报给李龙山,李龙山气愤的道:“鑫蓝这台,价格是低了一些,但光请专家的费用又要多少!”
赵文生就不敢再火上加油,劝道:“幸好还有一台,临床上有用到的,就先给他们那一台,还有那台旧的,维护修理一下,也可以应应急。”
李龙山摘下眼镜,闭着眼睛揉着额头慢声道:“要是完全不理会上头那位吧,到时审批项目,汇报工作时他就会百般刁难,给小鞋穿,真难伺候啊!”
赵文生也有些忧忡:“希望这台机子别出什么差错。”
“但愿吧。”
但上帝却没理会这两位好院长的祈祷,鑫蓝那台机子终于还是在一个多月后出了事。
因为赵文生跟设备处打过了招呼,临床科室有用呼吸机的就给他们隆德公司送来的那台,再不够就把那台旧的顶上。所以鑫蓝那台呼吸机从运进来以后还没有出过设备室,只有专家调试的时候才开一开,其他时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