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断案之河清海晏-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启道:“你年纪不大,观人心倒老练。你在崖州时,查过案?”

    “回大人的话,下官运气不错,十四岁后搬出了沈府,考入青崖书院前,一直住在武湖县衙,读书考律法一事上,受当时武湖县县令纪铁连指点教导,受益匪浅。”

    “哦,纪铁连。”程启点头,这就不奇怪了。纪铁连这个人,他略有耳闻,每年政绩考核,武湖总是倒数,名薄上时常见纪铁连三个字,年年考核,年年倒数,没被罢官,是因为他有一项特别厉害,便是断案。

    “沈知恩,你运气……确实不错。”程启若有所指。

    沈情道:“是,下官的运气一直不错。”

    约莫着薛家的人已经到家了,沈知恩带上两位大理寺兵士与一名主薄,奔至汤面薛家。

    沈情命兵士执灯,围着薛家外墙转了一圈,之后自己提着灯,一块砖一块砖的看。

    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看了有半个时辰,才起身。

    主薄听她口中念着:“记。薛家院外是条青石板路,院墙高八尺,上有……”她顿住。

    薛家的院墙不算高,一般院墙不高的人家,都会在围墙上方铺层带棱角的小石块,防贼防偷。

    而薛家的院墙,铺的却是一片荆棘一般的植物,枯枝残叶,枝上布满了刺。

    “这是什么东西?”

    主薄抬头,回答道:“京话称之为枯枝刺,村野人家常用它来防贼。”

    “是种在围墙上的吗?”

    “自然不能。”主薄笑道,“司直大人不知,枯枝刺是死物,要拗断了根,困在一起,等它死上三四天,上头的刺变硬变扎手了,再把它搁在墙上,一般能用上一个月。时间长了,经过雨冲刷,这些刺就没这么硬了。”

    “……所以是需要换的?”

    “不错。”

    沈情道:“记下来,随我进院子里去,他们怎么说,你就怎么记。”

    沈情敲开门,亮出大理寺的牌子,那开门人尽管不快,却也不敢说不是,只得去叫老板娘来。

    不出一会儿,三进的院子全都燃上了灯,薛芳领着丫鬟仆从们浩浩『荡』『荡』迎接。

    “大人。”

    “沈情。”沈情拱手,报了名字。

    “沈大人。”薛芳柔柔一笑,问道,“不知沈大人深夜前来,所为何事?”

    “薛老板与本案嫌犯私交颇深,本官查案,自然绕不开薛老板。薛老板在大理寺语惊四座,刑部之前来录的几份口供,因你一言统统作废,而李甲,也因薛老板一句话,不仅没能脱了嫌疑,且嫌疑更重。”沈情抬手,道,“薛老板,下官办案,不分早晚,失礼了。”

    她就这样进了门。

    薛芳表情变了几变,之后恢复笑容,说道:“备茶。沈大人,这边请。”

    薛芳带着沈情大大方方到了后院,一路上,沈情左右望着,暗暗思索。

    到了后院主屋,薛芳让出首位,请沈情上座。

    沈情也不推辞,直接坐了上去。

    沈情此人,因从小运气好,沾了昭懿太子的光,大场面见多了,人便无所畏惧起来,年纪轻轻便把气定神闲学到骨髓里去,梁文先曾评价她:“为官的姿态倒是端得妙。”

    薛芳接过仆役们送来的茶,亲手为沈情倒上,也不在乎旁边坐着个主薄,开口就道:“沈大人,民『妇』该说的已经说了,沈大人还有何处不明白?大人要再问民『妇』,民『妇』可只剩下床笫之事能与大人说了。”

    主薄笔头一颤,差点在纸上划出一道墨迹。

    哎唷,这薛老板。

    主薄垂着头,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沈情却面不改『色』,喝了茶,直言道:“我还就是来问薛老板的床笫之事!”

    薛芳咣的一声,茶壶拍在桌案上,似要生气,却又忍下,风姿绰约地慢步走到下首的座位,仪态优美地坐下。

    沈情:“三月初五,李甲歇在你房中?”

    “不错,正是此处。”薛芳眼波流转,看向里间,沈情随着她目光看去,窥见一方香榻。

    “薛老板真是妙人。”

    “《大延律》也没不允许有情之人同睡一榻吧?”薛芳香帕绕指,如此说道。

    “自然,薛老板是无错。”沈情道,“只是李甲尚有婚书在身,根据《大延律》,他可是要服三个月苦役的。”

    薛芳笑容消失一瞬,又再次回到脸上,道:“三个月而已。”

    “李甲发妻,你可曾见过?”

    “我为什么要见她?”薛芳道,“一个用恩情来骗婚书的女人,在我薛芳眼里,就是无情无义之徒。我早说过,若不是他那些家人,李甲那般才华,怎会落魄至此!他日日辛劳,连在睡梦中,眉头都从未展开过,家中一个是吸附他血肉的骗子,一个是生生气死父母的不孝疯子,我为何要去见他们?!”

    “李大哥命苦,这些苦楚,他从不肯多与我说。”薛芳叹了口气,摇头道,“可他是个有情有义之人,为这份情义,此件事了,我愿等他三个月,给他一个新的家。”

    沈情表情玩味。

    “我现在有两个猜想。”她像是发现了有意思的东西,一双眼睛在灯火中熠熠发亮,她放下手中茶,理了理官服,饶有兴趣道,“不过,现在,还请薛老板与我讲讲,事发当日晚,你与李甲,都在这房中,做了什么?”

    “我凭什么与你说!”薛芳一掌拍桌,怒道,“休得戏我!你以为我是什么人?便要高高在上戏弄我?”

    沈情忽然『露』出两排白牙,笑道:“薛老板不说,我又怎么知道,你会不会是杀人凶手呢?”

    “胡说八道!”薛芳愤怒道,“杀人凶手不就是他那个拖累他半生的疯弟弟吗!那个嗜赌成命的疯子!”

    沈情忽然收了笑。

    “薛芳,此事关乎命案,你告诉我,李甲是何时宿于你房中,又是何时离开的?”

第13章 京城夜未眠() 
沈情瘫在床上,闭上眼睛。

    屋外,天已快亮。

    这是她上任的第一日。

    那些今日刚上任的学生们,都在给家人写信吧。

    讲一讲京城的风,京城的雨,京城的富丽堂皇,讲一讲自己的雄伟抱负,远大理想,最后给亲人一句问候,落笔安好,勿念。

    沈情皱着眉翻了个身,脑中是薛芳细细描述三月初五晚她与李甲在床榻之上如何翻云覆雨的话,是丫鬟结结巴巴讲那晚看到的人,是梁文先说兵部与三侯关系并不融洽,是程启那句,我让你出了昭阳宫,滚回崖州,是乔仵作沙哑的嗓音,说七月初七寅时生辰,最适合献祭……

    谁的声音都有,如『潮』水一般涌来,扰得她不得安宁。

    “你是先谢恩,还是先查案?”

    “沈知恩,你的恩人是沈非,还是昭懿太子?”

    “沈机灵,你可想好了?时局变化非你我能左右,楼家百年荣光,那么大的家业,不是说倒也倒了吗?算了……若是你执意如此,我也只好陪君往京城走一遭,是苦是乐,是好是坏,我不在乎了。”

    “你就是沈头名?这是沈相和圣恭侯给沈头名的贺礼……”

    “河清海晏……师父只愿这天下,河清海晏。”

    “戌时他当值,我就开着西厢的门,他沿着院墙走到这儿,见门开,就会进来,我便让『奶』娘抱了孩子离去,唤他上前来,脱去我衣衫……”

    “我、我撞见有男人光着上身从后院走出来……知道那是主子的……所以我没敢声张……”

    “殿下,殿下当心!不要往河边去!”

    “这里……有个孩子。”

    “乔老爹没给我取名字,你叫我小乔就好。”

    “晴儿!晴儿!!我的晴儿!”

    水声,嘈杂的水声,如万千军马踏碎冰河而来,天在怒吼,雨落如刀,洪流中面『色』苍白的女人,松开了小女孩的手,锥心之痛如冰雨般刺骨。

    “娘!”沈情猛地惊醒,耳边风雨声淡去,伙房在炸油饼,油锅噼里啪啦响,香味飘满室。

    “……梦。”沈情捂着额头,表情痛苦,好久,她放下手,坐端正了,直直望着前方。

    “爹,娘,哥哥,姐姐……”沈情深吸口气,恢复笑容,轻声道,“我很好,勿念。”

    看天『色』,也不能再睡了。

    现在不是想家的时候,再者……她也没家了,还想什么。

    “天大地大,我在何处,何处为家。”沈情自嘲道。

    她换了衣服,卷起案宗,奔至前厅找赵寺正,却不想,她的突然到来,把聚在桌案前似在看什么新奇玩意的官员们给吓了一跳。

    沈情从他们脸上未收起的猥琐笑容和一闪而逝的尴尬中,猜到了他们正在看的东西。

    “可是昨晚薛家的口供?”

    倒也不怪他们好奇,薛家汤面的老板娘薛芳,的确是个妙人,把偷情说的坦坦『荡』『荡』,沈情让她详细说,她还真就详细描述了,从打开西厢房的门,以此为信号让他进屋,到如何与李甲在屋内翻红浪,听的沈情端着茶,目瞪口呆,主薄更是欲哭无泪,总觉得自己不是大理寺的文职官,而是街口写荒唐书的穷书生。

    赵寺正轻咳一声,把口供交给沈情,问道:“不知司直大人,对薛家昨晚的口供,有何见地?”

    “大人着人去唤李甲了吗?”

    “去了。”

    沈情这才放心,展开案宗,说道:“昨夜我录了薛家十三人的口供,经过比对,能确定两件事。”

    沈情站起身,背着手,又开始原地打转。

    这习惯,是她十四岁那年,住进崖州武湖县衙,跟县令,也就是她断案一学上的师父纪铁连学来的,纪铁连想东西时,总要背着手,在屋子里打转,久而久之,沈情也跟着转了起来。

    然纪铁连是个年已四十的矮胖老头,他做这个姿势并不显突兀,沈情却是个十七岁的少女,年华正好,做这姿势颇为老气,略显怪异。

    “第一,薛芳与李甲之间已有三个月私情,且薛家已有不成文的约定,只要李甲当值,西厢房的门开着,这就是今晚可前来私会的信号。”

    “第二。”沈情说,“薛家并非人人都知道李甲与薛芳有私情,因而,昨晚当薛芳当面说出李甲宿于她房中后,我再去问薛家的仆役,他们就不像之前那般遮遮掩掩,而是说了更多更详细的东西,尤其是与李甲一同值夜的护院于长生,更是说了本案的关键点。”

    赵寺正搓着唇边的一撇胡子,回忆道:“于长生之前的口供,是说李甲当晚一直与他在一起巡院。”

    “不错,所以我这次,又问了于长生。”沈情道,“我在问完薛芳后,去问了于长生,当日李甲是什么时候与他分开进的后院,又是什么时候有看见他回来的。赵大人请看这份新的口供,再看薛芳的那份口供,注意这两份口供的时间。”

    赵寺正艰难从那些『露』骨的词语中拔出注意力,满纸找时辰。

    沈情却早已将口供烂熟于心,脱口道:“薛芳说,戌时二刻,她让家中的『奶』娘开了西厢房的门,『奶』娘抱着孩子离开,不到三刻,李甲进来。未到子时,尚未听见更漏声时,她歇下,当时李甲还在,卯时她睡醒睁开眼,门童来报,说李甲的弟弟杀了李甲的妻子,小林村的人来找李甲回去。”

    沈情又指着另一张口供:“赵大人再看于长生的口供,当我再问他时,于长生改了他之前在刑部的口供。他与李甲戌时开始巡院,两圈之后,李甲进了后院,而他帮忙提灯,回到了前院。这点,我后来问花厅的茶水娘时,她证实了,说她见过于长生提着两个灯经过花园,走向前院,那时大约过了戌时。”

    “于长生再见到李甲时,已是寅时三刻,后来的两个护院来交接班时,李甲蹲在院子里洗脸。这一点,我问过那两位护院,以及前院的杂役,可以证实的是,李甲寅时三刻,在薛家前院,身上穿着灰『色』短衫,就着井水洗脸。”

    赵寺正喔了一声,哗哗翻着口供查看。

    “此外,后院照看薛芳儿子的逢心姑娘,说她晚间到中院如厕时,见一个男人,光着膀子,从后院西边道出来,经过中院,往前院去的背影,她记不得时间,但一定是在寅时之后,因当时天『色』微亮,她能看到那人穿着灰『色』裤子,我问过逢心姑娘,她只是隐约知道老板娘与人私会的事,但在今日之前,并不清楚那人是谁,另外,我问了薛家的门童初五那晚可有人出入,门童说,无人出入。”

    “问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些事,于是又看了薛芳的口供,赵大人请仔细看,薛芳描述二人宽衣解带之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